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歷史直播] 第22節
書迷正在閱讀:魅魔的樂章、侯門外室她恃美行兇、此地良宵、[歷史同人] 我有一個哥哥、[綜] 歷練記、直播:我的后山成了動物園、[日韓同人] 今晚月色真美、[HP同人] 和救世主協議結婚了、[HP] 關于前任、[HP] 攻略上司的一百零八式
聽到自己名字的青年蒲松齡愣了愣,沒忍住回頭看了一眼書齋的匾額,確實就叫聊齋沒錯。 鄰居已經激動起來了,隔著院墻喊話:“留仙,水鏡上說得是你吧,茍富貴勿相忘??!咱們可是看著你長大的?!?/br> “一定,一定?!?/br> 蒲松齡擦了擦汗,寫志怪也行,等考上科舉了,閑時記兩筆。水鏡里的姑娘似乎很喜歡李白,那便寫一篇《李太白夢游天姥山》吧,就當是感謝她的提點。 北宋。 蘇轍敏銳地察覺到了幾絲不同:“殷為震動尚還好說,這使動用法又是何意?”“使動,使其動作,想是后世語言習慣與我等不同,所以定下的名目吧!”蘇軾回答道。 “詞意倒也相類,名目卻有不同,聽楚姑娘的意思后世應是不習慣如此行文,倒不知他們的詩文是何種形式,又如何行文?” 他忽然對后世的詩文之作很感興趣,后世連女子都能登壇設講,想必文德一定十分鼎盛吧!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鼻嗲嗍呛诔脸恋?,云彩黑沉沉的,就像要下雨似的,水波動蕩升起騰騰煙霧,活脫脫一鬼片現場,夜宿山林果然不是好選擇。此時的天姥山已經變得陰森恐怖起來了,目睹這一切的李白自然是既震驚又恐怖。 大家讀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有些時候作者是不會直接表露情感的,需要大家在字里行間自行揣測。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人的情緒就藏在景物,或者說得準確點,意象之中,抓住意象,明晰意境,就可以進一步體味情感?!?/br> 李白眼睛亮了亮:“一切景語皆情語,不知是哪位論家的見解,實在精辟?!?/br> 賀知章也贊許地點了點頭:“圣人立象以盡意,象即心中之物。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搖蕩性情,形諸舞詠??刹痪褪且磺芯罢Z皆情語么?以情觀景,以景亦可觀情?!?/br> 他突然停了下來,看著對面的人欲言又止。李白心下疑惑:“怎么了?” 賀知章搖了搖頭:“如前所說,你并未游覽過天姥山,卻描繪出這樣的陰森景象,恐怕是心中有所郁結?!?/br> 至于為什么郁結,兩人心里都明白,水鏡一開始就說了,李白是被賜金放還。 氣氛一時添了幾分凝重,好在水鏡繼續講了起來。 【回到第二段。根據這個展開,接下來應該就是要鬧鬼了吧?但白哥要說nonono,你想得太簡單了?!?/br>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⒐纳恹[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辈皇囚[鬼,是鬧神仙了!】 咸陽。 嬴政呼吸都急促起來了,李太白真在天姥山見到神仙了! 他的眼睛緊緊盯著水鏡上的詩句,那一個個文字仿佛活起來了——閃電撕開黑沉沉的云靄,一聲驚雷劈下,山峰都像是被震塌了似的,仙府的石門轟的一聲從中間打開,雖然天色昏暗看不真切,卻能見到那金銀白玉鑄成的神仙洞府,衣袂翩飛的仙人紛紛于空中御風而下,仿佛要把李白接回天上…… 是了,楚棠說李白是太白金星下凡,這一定是天上的同僚來接他了。天姥山,說不定真的是可以通神的地方! 嬴政完全沉浸在詩里描繪的光怪陸離的景象之中,飄飄然似有乘風之感。 未央宮。 劉徹也被李白的詩勾起了游仙之思,司馬相如曾經給他寫了一篇《大人賦》,詩里寫中州大人駕云乘龍遨游仙界,文采靡麗而又繁復,對仙境的描繪也令人神往??赡琴x里的“大人”畢竟縹緲,李太白這是親眼看到神仙了??! 劉徹心頭火熱,恨不得自己也能像李白那樣一夜飛度鏡湖月,在天姥山上等待神仙相迎。 李白是太白金星轉世,朕為天子,當年周穆王都能訪得西王母,難道朕還比不上周穆王不成?只要到了天姥山,仙人也一定會使鸞車來迎朕! 【在一片陰森恐怖的氛圍中,忽然一聲炸響,山崩地裂,洞天仙境打開,一幅奇異而璀璨的景象出現在了李白眼前,光芒萬丈。那是以云霓為衣、以風為馬的仙人翩然而下,猛虎鼓瑟,鸞鳥拉車,似是欲要迎接謫仙人回轉。 大家看前面的幾個短句,文字精悍、節奏急湊,崩、摧、訇既有視覺,又有聽覺,在感官的交錯中編制出一連串富有動感的畫面。同時,在這樣浩蕩的聲勢里,我們也可以腦補到,親眼目睹這一切李白會是何種神情?!?/br> 曹cao隔了幾息才回過神來,輕嘆道:“若是我在夢中見到這般奇景,必然驚愕恍惚,訥訥不能言?!?/br> 唐朝。 李世民將自己代入了一下李白,也不自覺驚嘆道:“這李太白果然是神仙中人,做個夢都這樣驚天動地,要是他后面不被吵醒就好了,朕看看他是不是真要被神仙接回天上?!?/br> 他還記得水鏡之前放出過全詩,這幾句后面就是“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了。想到這里,李世民不由得也為李白感到遺憾。 【驚愕的李白循著動靜看去,便是洞天仙境,恍惚迷人眼。 紛紛,形容云中的神仙很多,這兩個字又和后面的列、麻形成照應。 回過頭去再看開頭那句“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崩畎自揪褪潜辉饺说膫髡f勾動游興,才有這一番夢游,最后的結果也沒讓他失望,人家登山只是聽到了仙人的歌聲,他卻是親眼看到了數不勝數的神仙出現在自己面前。 可能這就是一種仙緣吧!】 最后一句惹得賀知章心頭一樂,眉頭動了動,笑道:“你有仙緣,老夫和你做忘年交,少不得也要沾點仙氣,屆時老夫歸鄉,便在鏡湖等仙人相迎咯?!?/br> 李白知道他是在開玩笑,便也笑道:“賀監擁鏡湖一角,也是尋幽訪勝的好去處,不如讓白同行,也免得我還要在夢中游覽,霧里看花,水中觀月,總不夠盡興?!?/br> 賀知章哈哈大笑起來,不見絲毫老態:“好,有你這個謫仙人同游,說不定老夫也能一睹仙境神人,再癡活幾度春秋??!” 劉徹被這一句“仙緣”奪了心神,他的紅眼病又犯了。 怎么李白就不是他們大漢的詩人呢?司馬相如的《大人賦》雖然也作得好,但相比起來,卻沒有李白的酣暢。而且,最重要的是,司馬相如沒有仙緣??! 劉徹忽然覺得不平衡了,大漢的飛燕比不上唐朝的貴妃,大漢的司馬相如也比不上唐朝的李白,哦對了,唐朝還被后人稱作盛世。 突然覺得朕這個皇帝做得好失敗。 豬豬陛下一臉郁悶,只覺哪哪都氣不順。 底下的大臣眼觀鼻鼻觀心,陛下心情不爽沒看見》嗎?誰這時候去觸霉頭誰就是二傻子。 杜甫有一點點糾結,他家詩教甚嚴,所學俱是圣人學說,《論語》有言,子不語怪力亂神。他對神仙之說倒也沒有特別大的執念,但如果李白注定要成仙的話,他倒是可以陪他一起去采仙草。 夫子應該不會怪罪的吧! 【小結一下,在“夢中所見”這一部分中,李白以“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之句過渡,分別描繪了四幅圖景,其境或清幽寂靜、或雄奇壯美,或陰森恐怖、或盛大歡樂。置身其中的詩人,則忽愉悅,忽歡快,忽驚恐,忽恍惚。這場夢境是那樣精彩紛呈而又驚心動魄,令人浮想聯翩。 那么,你覺得李白做的是一場美夢,還是一場噩夢呢?】 作者有話要說:1.曹丕寫的志怪小說叫《列異傳》,也有人說是偽作,但證據不夠有力,這里采用袁行霈老師的說法。另外不知道這本書具體是什么時間寫的,就當是稱帝之前吧,一切服務于小說。 2.使動用法這個說法應該是現代名目吧,詞性分析是現代的事,更詳細的資料沒查到如果有錯大家在評論區提醒我一下。 3.一切景語皆情語——王國維 4.圣人立象以盡意——《易傳系辭》 5.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搖蕩性情,形諸舞詠?!妿V《詩品序》 6.司馬相如《大人賦》是諷刺豬豬求仙的,但豬豬讀了飄飄然有成仙之感,起反作用了。 7.這幾天查資料再一次為白哥淪陷了啊啊啊真的好喜歡李白??!吹爆他! 第25章 夢游天姥吟留別4 咸陽。 嬴政想也不想便道:“當然是美夢!”他回想著描繪的場景,“天姥山既是仙山,李白又在夢中見到了仙人,自然暢快非常?!?/br> 長安。 劉徹給秦始皇隔空點贊:“夢游仙山,仙人相迎,自然是一場美夢?!?/br> 他也挺想夢到神仙的,不知道這李太白是怎么夢到,把這首詩放在榻前誦讀一遍再入睡能夢到嗎? 已然被這首充滿奇幻色彩的詩俘獲的豬豬陛下開始放飛大腦。 衛青性情穩重而又務實,對神仙之說并不怎么感興趣,自被武帝提拔以來他也讀了不少書,李白的詩雖然奇崛,但吐語自然,毫無佶屈聱牙之感,又有沖天的仙氣與豪氣,他不自覺也被這樣的氣勢感染,點頭道: “臣也覺得是美夢?!?/br> 夢中場景如此美好,天姥山那樣雄奇,在出游之前能做這樣一場夢,一定十分美妙吧! 三國。 曹cao拍了拍還沉浸在詩境中的兒子,問到:“子建,你怎么看?” “什么?”猛然回神的曹植還沒有反應過來。 曹cao耐心地重復了一遍:“你覺得李太白做的是美夢還是噩夢?”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氡谝姾H?,空中聞天雞?!吧绱饲逵木?,孩兒覺得應是一場美夢。江東山水當真如此靈秀嗎?” 他既好奇又期待。 曹cao頂著兒子渴望的眼神一陣無語,又想起從赤壁無功而返的事,想起楚棠說赤壁一場大火燒破了他天下歸心的夢,想起司馬懿摘了他老曺家的桃子,想起司馬家整來的八王之亂五胡亂華…… 行了,不能想了,再想就要傳太醫了。 曹cao深吸一口氣,黑著臉向在雷點上蹦迪的兒子發射死亡凝視。 “父親……?”曹植不明所以。 曹cao微微一笑:“我兒大才,文章倚馬可待,水鏡結束后便給李白作一首和詩吧!就叫《夢游北邙吟贈李白》,待到了大唐,他就可以讀到了,千載相贈,亦不失為一樁美事?!?/br> 啊這…… “等等……”曹植覺得自己就這個荒謬的提議還可以再掙扎一下“父親……” 您自己看看這話合理嗎?而且北邙是王侯公卿的埋葬之所,父親您確定要我夢游北邙嗎?確定這首詩寫了李白到時候不會寫詩罵我嗎? 才高八斗的曹子建哭喪著臉:李太白做的可能是美夢,但他馬上就要做噩夢了。 唐朝。 李世民和長孫皇后雙雙給美夢投了一票。 杜甫倚在門框上沉思:“從詩境來看,開始應是做的美夢。飛度鏡湖,見淥水蕩漾,聽猿猴清啼,登天姥而觀海日山花,自是令人心曠神怡。但后面的山林震顫卻是幽暗恐怖,雖有仙人,卻也有‘列缺霹靂’‘丘巒崩摧’的駭人動靜,夢中體驗應該不算美妙?!?/br> 白居易指節輕輕敲擊著石桌:“‘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B魂魄都驚悸了,自然是噩夢一場?!?/br> “哦?”元稹頗感興趣地挑眉,“我倒覺得是美夢,他說‘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置魇菍ν蝗粡膲糁行褋砀械綈澣宦?!” 若不是美夢,何必悵然? 北宋。 蘇轍拿眼睛去看自家哥哥,蘇軾察覺到他的意圖,露出了一個笑臉,爽快道:“我說是噩夢?!?/br> 蘇轍眼睛亮了亮,贊同地點頭:“我與兄長看法一樣!” 他們讀過李白的集子,也曾翻閱李白生平,向往嗟嘆。這首詩雖然是記夢游仙之作,可詩人記夢,又豈是單單說夢?何況游仙詩,亦會有坎壈詠懷之嘆。 南宋,山陰。 隱居的陸游幽幽一嘆,回想自己一腔報國熱血,卻被主和派污蔑,幾度宦海浮沉,曾見仙人撫頂,最后卻仍抑郁還歸,與“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的李白何其相似? “終究是噩夢一場,恍惚悵然……” 庭院里,賀知章頗有些意味深長:“這問題倒也有趣,你覺得自己是做了美夢,還是噩夢?” 李白不置可否:“美夢抑或噩夢,賀監想來會更有感觸?!?/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