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東城影展后的第二天,金靜堯的微博也轉發了黎羚的獲獎視頻。 他的ip不出意外,就在東京。 而他的轉發語則是很簡短的一句話:再也不是完美主義者。 他也不會再追求完美。 因為黎羚讓他變得完整。 第80章 開羅紫玫瑰(五) 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個月,但黎羚跑了好幾個電影節,去了很多不同的地方。 她很高興看到,她的角色、他們的電影,竟然能被世界上的這么多人喜歡。 然而最令黎羚惴惴不安的,還是自己人的評價。 而很快,《夢癮》和《無神論》就要先后在國內上映了。 《夢癮》上映前夕,社交媒體上一度也出現了一些負面的聲音。 有人惡意地截取了海外媒體的一部分評價,對電影進行歪曲的解讀。還有人嘲笑黎羚這段時間營銷過度、讓人厭煩,怕不是買了一個水獎影后。 不過這番無稽之談,很輕易就被不攻自破。畢竟《夢癮》在海外是實打實的好評如潮。 讓黎羚覺得驚訝的是,竟然真的有不少人站出來聲援自己。 《夢癮》還沒上映,不少跟她合作過的一些演員、導演,乃至于幕后的剪輯師和攝影師等等,都紛紛自掏腰包,包場支持。 影片的預售和首日票房都很好看,之后更是一路逆跌,甚至超過了一些專業軟件的預測成績。 一切都很好。 一切都比黎羚想象之中更加順利。 好像所有人都在幫助她,她再也沒有遇到過任何的波折。 哪怕對于金靜堯自己,《夢癮》都算是一次突破。 他此前拍的大多數是叫好不叫座的藝術片,而這部電影完全刷新了他的票房記錄。 有人認為,金靜堯用《夢癮》證明了他平衡商業敘事和作者電影的能力,也證明了他作為導演的更大潛力。 從類型上來說,這并非絕對的商業電影。但它有足夠豐沛的情感和表達欲,足以喚起更多人的共情。 或許是因為,從前他都在為自己拍電影,這條孤獨的路走下去,總有一天會陷入創作瓶頸。 而這一次,他是為另一個人拍電影。他愛的人。這是另一道門,另一條路。 當然,大部分普通觀眾對《夢癮》的觀感,只有簡單的三個字。 “太刀了?!?/br> “我死了?!?/br> “活到這么大都沒有這么痛過?!?/br> “mama問我為什么站著進電影院躺著出來?!?/br> 第一批看過電影的觀眾,幾乎都是哭著出來的。 哪怕本片最熱情的自來水粉絲們,也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不建議觀眾帶紙巾去看,自備呼吸機比較好。 好在,就在這個時候,副導演放出了自己偷偷拍攝的劇組紀錄片《導演今天戀綜了嗎》。 它的效果可以說是比呼吸機更好。 被電影傷到的粉絲們,立刻就原地,滿血,復活。 因為,電影有多刀,紀錄片就有多甜?。。?! 表面上看,紀錄片記錄了男女主角是怎么一點點從陌生變得熟悉,到最后默契得一個眼神就知道對方在想什么。 但其實,女主角是從陌生到熟悉。 而導演怎么好像一開始就單箭頭就很嚴重?。。?! 女主視角:這場戲沒演好。 導演:不許剪她的廢片,一秒鐘都不能剪。 女主視角:念錯臺詞、舌頭打結ng。 她自己是很不好意思的,趴在桌子上笑。 她并不知道,金靜堯每一次都會在背后偷偷地盯著她,并且露出同款的表情。 導演:暗中觀察.jpg 最開始她笑場,他還是裝嚴肅,裝沒有表情。 后來就會跟著她一起笑了。 好像笨笨的機器人學會了做表情。 不管有沒有戲,他總是偷偷地在看黎羚。 他們拍的那些戲,肢體接觸太過自然,簡直不像是演出來的。 副導演剛對著鏡頭解釋“導演不喜歡肢體接觸”。 導演就開始各種改劇本、找理由和女主角貼貼。 黎羚自己看紀錄片以前,都沒有想到,原來他一天到晚改劇本,表面上看多么敬業。 其實都是在加這些戲?。。?! 其他工作人員也會在采訪里說,感謝黎羚,她讓他們的劇組變得很松弛、很活潑。 但其實金靜堯以前的劇組并不是這樣的。 他在其他人面前很禮貌、很從容,但似乎讓也很死氣沉沉,沒有太多人敢靠近他。 副導演自己都感慨,拍完《夢癮》才意識到,原來導演也只是個年輕人。 黎羚好像一點點地改變了他。 也可以說,她一點點地剝開他,讓他終于變成了更真實的自己。 粉絲們在豆瓣上單獨為《導演今天戀綜了嗎》建立了一個條目。 一條五星評價寫道:“這部紀錄片像是‘夢的背后’,它和《夢癮》加起來,才是最完整的作品。原來電影的幕后故事也可以和電影本身一樣精彩。電影很好看,拍電影也很好看,它們都像是一場夢?!?/br> 《夢癮》上映過后,黎羚是徹底紅了。 她現在已經不能隨便上街吃飯、坐地鐵了,會被人團團圍住。 一個比較好的解決辦法是,她可以拉著金靜堯一起上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