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蕭玥宛若從水中撈出來一般,長發貼了滿背。 撥開她臉頰上黏膩的發絲,楊軒將人抱了下來,又在額間落下一吻,溫聲道:“現在不方便沐浴,等我去打水來?!?/br> 蕭玥無甚力氣地點了下頭,隨即身-子一歪,朝被衾間癱軟了去。 這禁衛正司,她以后,是再沒臉來了! - 三日后,大殿之上。 原本早朝事宜已經商榷完畢,晉帝方想下令退朝,殿門外忽就傳來了隆隆的擊鼓聲。 這面登聞鼓就設置在長階之下,專供宮里的人告御狀之用,一旦敲響,那就是大事兒。 于是,文武百官交頭接耳,面露好奇,一時間,輕松的氣氛又緊張了起來。 晉帝放遠視線,沉聲道:“是何人擊鼓?” “陛下,”殿前內侍邁步而入,“是兵部尚書,楊荀,楊大人!” 包括晉帝在內的許多人,這才發現兵部尚書并未在朝臣之列。 晉帝看了眼楊軒,只見青年面色沉靜,與往常無異,瞧不出端倪,蕭煜也瞟了一眼,心里已然明白了什么。 不多時,只見楊荀走了進來,所有人的視線都聚集到了此處。 只見他一手端著烏紗帽,另一手持了卷文書,神色莊嚴肅穆,脊背筆挺,從頭到腳都帶著青松般凜然的氣勢。 來到玉階前,楊荀雙膝跪地,放下烏紗帽,他將那卷文書高舉過頭頂—— “陛下,此乃江南百名學子呈上來的聯名訴狀,臣想懇請陛下重查楓亭詩案!” 他聲音低沉醇厚,擲地有聲,驀就讓現場炸開了鍋。 何人不知,楓亭詩案乃本朝最大的文字獄,若是真有冤情,只怕會在朝中上下掀起巨浪來。 不知情的人議論紛紛。 而姚國公等人已經僵住了,驚愕但又刻意壓制的目光,直直地落在楊荀身上…… 下朝后,楊軒被喚去了養心殿。 放下手中的聯名訴狀,晉帝揣測道:“你們父子如此,可是為了小六?” “若是大動干戈,最后卻翻不了案,那么楊荀這就是助紂為虐,藐視圣威,”出于對親家的擔憂,晉帝耐著性子把丑話說在前頭,“后果有多嚴重,你們應當明白?!?/br> 楊軒神情無波,從衣襟內取出一本冊子,遞上前道:“此乃臣親手所擬,圣上看完,便會明了?!?/br> 姚家、沈家、陸家,犯的那些事兒,冊子上全都寫明白了,而楊軒所掌握的罪證,也由秦遠送了過來,至于更多的,只要對方入了詔獄,定是能審個一清二楚的。 這一樁樁、一件件,可都是在剜晉帝的心窩子,他怒不可遏,胡須顫抖,拍案道:“反了,當真是反了!” 楊軒垂首,拱手道:“請圣上定奪!” 晉帝將那面同玉璽放在一處的虎符取了出來,讓何元遞給楊軒。 “去吧,”有虎符在手,才可號令禁軍,“將這些亂臣賊子,全都給朕押送詔獄!” 楊軒接過,緊緊地握在了掌心里。 可罪不及外嫁女,哪怕姚家倒了,姚貴妃仍舊可以安然無恙。 于是楊軒再次抬頭,正色道:“臣還有一事要稟明圣上!” - 夜幕降臨,月朗星稀,洛京城上有浮云飄過,顯出一派暴風雨前的寧靜。 戌初一刻的國公府里,姚家三房齊聚一堂。 世子夫人吸了兩下鼻子,只覺有些冷,不知是害怕,還是因夜里泛起了涼意。 姚世子神情焦急,看向父親道:“阿耶……” “穩住,先別慌?!?/br> 姚國公這道聲音方落,就見一名小廝驚慌失措地跑了進來。 “老爺,老爺,大事不妙!”他指著外頭,近乎語不成調,“禁軍……禁軍將府里給包圍了!” “什么?!” 姚府中庭, 管事領著侍衛們守在此處,眼睜睜看著大門被人從外撞開。 “你們想干什么?!” 雖說來人皆是披甲持刀的禁軍,但這可是國公府啊,管事跟了姚國公數十年了,此刻慌歸慌,可還不至于被嚇破膽兒。 可當他見到著玄色蟒袍的男人從夜色里現身時,整個人驀就怵在了原地。 楊軒那雙眼銳利如鷹隼,凝著淡漠的神色,寒冷蝕骨,他手撫佩劍,側身而站,呈睥睨之姿。 聲音同他的人一樣不帶絲毫溫度:“羽林衛,抄家!”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章已重寫~~ 第53章 057 崇安坊,陸府。 陸昊天在大理寺被抓的消息是戌時之前傳回來的,沒過多久,又有羽林衛來請陸首輔去禁衛正司。 蕭珍完全搞不清楚狀況,腦子里閃過諸多念頭,已然亂成了一團漿糊, 她安撫自己,先別慌,靜觀其變,可才坐下喝了幾口茶,又聽侍衛匆匆來報:“公主,國公府,被羽林衛抄家了!” 隨即,只聽“哐當”一聲響,那只白玉瓷杯落了地,蕭珍臉色唰然一白。 完了…… 月色下,羽林衛的身影穿梭于各大坊門之間,昔日顯赫的姚國公府、陸首輔府、沈大將軍府接連被查。 洛京城一夜之間就變了天,百姓們震驚之余,唏噓更甚。 姚國公直到入了詔獄,還是那副頤指氣使的態度,“本國公可是國舅爺,豈能被你等關押,本國公要見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