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離開菜市場時,沈洲突然喊餓,說他早上就吃了幾片面包,要先買點東西墊墊肚子。 他買了三人份的醬香餅,分別遞給陸以青和宋涸一份,哼著歌走在最前頭,說這醬香餅還挺香的,味道真不錯。 連通小區、菜市場和學校的是一條長長的柏油路,名叫金秋路,兩邊種著高大的銀杏。此時雨過天晴,出了點太陽,人行道上落滿樹蔭,沈洲和陸以青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宋涸不在乎他們聊了些什么,他只在乎今天中午的這頓飯究竟是誰做。 到家時呼嚕蹲在鞋柜上迎賓,陸以青抱著它又親又蹭,夸它比上一面見到時又長大了一丟丟。 這頓飯最終還是輪到了宋涸掌勺,用沈洲的話來說,陸以青是個做飯博主,在某視頻網站上擁有上百萬粉絲,第一次下廚就能得到他的言傳身教,宋涸應該感恩戴德。 宋涸不僅感恩戴德,他還感激涕零,切洋蔥切得眼淚直流,站在水龍頭前不斷用水沖,陸以青教他,嘴里含一口水再切會好很多,一試,確實如此。 陸以青不愧是個做飯博主,至少能讓宋涸做出來的菜挺像那么回事兒。 依照沈洲買回來的食材做出來的土豆燒排骨、洋蔥炒rou、番茄蛋花湯…… 味道不敢恭維,勉強能入口,陸以青連連擺頭,說這徒弟不能要了,簡直有辱他一世英名。 吃完飯送客,宋涸下午又去了趟醫院,沈洲在家里趕稿子。 碼得正起勁兒,qq消息突然響了。 工作以后大多用的是微信,同學和同事基本就被這兩個社交軟件隔開了,沈洲不用想也知道,聯系他的人多半是以前的某位同學。 一個備注劉明陽的人給他發來消息,問他參不參與下下周的同學聚會。 關于劉明陽,沈洲只記得他是宋祁的語文課代表,二人并不算熟悉。 沈洲不認為高中的同學還會有多少人記得自己,至少連組織聚會的班長都沒有特意私信來問他參不參與。 沈洲回他:不去,沒空。 劉明陽:來吧,大家伙聊天的時候談起了宋祁老師,據說宋老師救人落水不幸去世了,我們打算趁著這次機會一起回海汀縣看望一下宋老師。 印象里劉明陽總是對自己懷抱著幾分不屑,也許是長大了,他自己也忘記了曾經的那份不屑,亦或者他作為宋祁曾經的語文課代表,知道宋沈二人的師生關系濃厚,所以好意來告知沈洲關于宋老師的死訊。 沈洲其實比任何一位同學都更清楚宋祁的離世,他在對話框里敲了一串字,還是想說不去,但刪刪改改,到底松口答應了。 葬禮他參加了,當時只顧著在人群外抽煙,正式的告別倒忘了。 所以去吧,不為與誰重逢,為了跟他告別。 退出劉明陽的聊天界面,屏幕上被他刻意忽視的高中班群掛著99 的消息提醒,點進去,宋祁的名字被框在一道道對話氣泡里由下往上地滑過,人們列陣一樣惋惜他的死亡,歌頌他的功德,而他的名字還躺在成員列表里,灰著頭像,個人主頁的簽名上寫著“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人都有良好的初心,卻很少有好的結果。 沈洲望著那八個字發了會兒呆,微信又響了。 這回是陸以青,問他《梨子與夏》的番外到底寫完沒有,他想走個后門先看一眼。 陸以青是個gay,沈洲起初并不知道,他們是大學同學,兩人除了上課在同一間教室,幾乎沒有其他交集。 相互熟悉是始于大二的一次小組作業,沈洲被分配到ppt演講的部分,他習慣性地寫了演講稿,作為組長的陸以青看了,覺得他文筆不錯,請他幫忙給自己剛起步的做飯視頻號寫一寫文案,可以給報酬,雖然不是很高。 一來二去地熟悉了,沈洲才知道,陸以青喜歡做飯,為了每天都能給當時的男朋友做飯吃,他大二申請了走讀租房,漸漸做起了視頻博主。 那時的沈洲還只是個默默無聞的寫手,寫過各種東西,都沒掀起什么風浪,陸以青倒是看得起他,不管他寫什么都捧場。 后來畢業,陸以青考研上岸,視頻博主也有了起色,漸漸積累了一定的粉絲,沈洲則留在了大學當地工作,仍未放棄寫作,一切還是老樣子。 再后來,陸以青在某次更新的視頻里念了幾段《梨子與夏》的內容,這本書才被更多人看見,最后成功賣了影視劇的版權。 不一會兒,陸以青又發來一個“搞快點”的表情包,沈洲把昨晚寫好的番外發給他,果不其然又得到了那句“太清水了”的評價。 “有時候甚至會想他們是不是愛情,好像說家人也過得去,說友人也過得去,但都多了點什么,又差點兒什么?!?/br> “我本人比較膚淺,在等位的情感里只會用‘性’來區分友情和愛情,但在《梨子與夏》里,你似乎有自己的見解?!?/br> 沈洲想說他沒見解,他寫東西從來只是寫一種氛圍、一種感覺。 比起自己這個28歲母胎solo,陸以青說的或許是對的,沈洲知道自己不擅長那方面,所以不去觸及。 “你試著談個戀愛吧?!标懸郧喟l來一條語音。 沈洲沒好氣地回了條語音:“跟誰談?你???” “我可對你沒性趣啊老沈?!?/br> “有性趣的話我就該連夜扛火車跑路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