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書迷正在閱讀:夫君,給我摸摸腹肌、嫁給豪門植物人大佬后、虐文,但是發瘋文學、在動物世界里養崽[快穿]、我家有個全能保姆[快穿]、七零大佬的美艷作精、[咒回] 沉入深淵、撬了前任新歡的BOSS、浪漫過敏[穿書]、天使雜貨鋪經營日志[全息]
管家能這么輕易把信送到自家老爺手里,也是這個緣故,只是往??吹叫爬飪热葑疃喟櫭嫉睦蠣?,今兒個看信,卻是逐漸黑了臉色,像是要大發雷霆一般。 果不其然,只待那封不長的信讀完,江府尹就一拍桌案,厲聲斥道,“好個韓家?!?/br> 江府尹方過而立,這個年紀能登上府尹的位置,即使是下州里的中等州府,也須得背靠大樹才有這乘涼的機會。其實若非江府尹性格剛直,為官之道也不屑阿諛奉承,依仗家里關系調回京中做個不大不小的官也使得。偏這副性子跟茅坑里石頭一樣,又臭又硬,家里老太爺怕人調回京里,不過幾日就得罪完京中門閥世家,到時候別說光耀門楣,不辱沒祖宗都是好的。 為此,江府尹只能在各地方奔走,而江遠府還是江府尹第一次碰釘子,蓋因江遠府里有個沒落世家作威作福。要說江府尹為官十載眼睛里一點沙子都揉不得,是假話,但也不代表能忍著這伙世家橫行霸道。 “老爺,可是韓家又私底下做了什么欺壓百姓的事?”管家給江府尹倒了一杯茶,勸江府尹消氣。世家在他們眼皮子底下搞小動作再正常不過,若不是老爺背后有老太爺的關系,江遠府的世家做壞事只怕要更明目張膽些。 “韓家去歲竟然和江遠府管轄幾縣縣令合伙侵占百姓良田千畝之多,祁州的官員世家當真蛇鼠一窩?!苯鼩獾拈]上眼睛,要說世家侵占土地,他即便沒證據也心知肚明,畢竟哪個世家敢說自己身家清白,一點仗勢欺人的事沒做? 不過猜測也只是猜測,若真沒有切實的情報貿貿然動世家,多半會被世家將計就計反打一耙。但眼下有人將證據送到他手里,再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日后江遠府沒被錢寶來禍害,也要被這伙世家禍害了。 “千畝田產不是小數,老爺方才用侵占只怕這韓家也不是用正當手段得來的,如此苦主必定不會少,為何不見一人來官府告狀?便是縣衙門與韓家狼狽為jian,府衙門名聲清廉,真有冤屈越級來報,府衙門必不會坐視不理,咱們一點風聲都沒聽說,恐怕有詐?!?/br> 管家這般說也是怕老爺被人拿去當槍使了,如今老爺就是因為不樂意同世家同流合污,方才在江遠府舉步維艱。若不是靠著老太爺的身份壓著這群世家,只怕老爺在江遠府做不久就得叫人暗害了。 “你道我為何動氣?若只是侵占良田,即便是上萬畝只要有證據,我都能叫世家完好無損的吐出來?!苯翘幚磉^世家侵占良田的官司,只要有苦主,且那田地在魚鱗冊上,便是縣衙門遮掩,他也有的是手段叫人認罪。 偏偏此案就是一個苦主都沒有,沒人報案,如何審理? “難不成那韓家做了草菅人命之事,將所有苦主都殺了不成?”不怪管家震驚,就是京城里做侵占良田的官員,也不過是叫苦主有口不能言,沒說要把人一家都趕盡殺絕的,更何況聽老爺的意思苦主不少,若都殺了,一旦查明那將是震驚朝野的大事。 “比這好上一些,人他韓家沒殺,卻也一個沒放過全都強買入了奴籍,此刻恐怕正在韓家莊子上被人看管做事?!苯仙闲?,這事他沒先查證便認為是真,當然也是因為的確是韓家能干出來的事。 至于韓家為何不殺人,當也不是什么慈悲心腸,如今江遠府人也不多,多出來千畝良田總歸是要人耕作,這群苦主剛好做耕作的勞力,一舉兩得不比將人都殺了來的便宜。 “老爺,這事咱們恐怕不好插手管?!惫芗颐蜃靹竦?,韓家這會說是衰落了,其實也還和京城幾家門閥從前有姻親關系,即便人家已經漸漸看不上韓家,但情分還在,真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候,定不會見死不救。 他們老太爺出身不高,且也上了年紀,時下在京城雖然掛了職位,卻也是閑職,根本沒法和世家作對,人家真要收拾他們,也不過是幾句話的事。 “我當然知道,韓家這些年出了個有出息的子弟,全族都想著要和京城里的世家多聯系,央著人幫這株獨苗鋪路。聽說那位進士到現在都沒結親,為的就是想和京城世家里的旁支聯姻?!比舢斦嬗辛艘粚右鲇H關系,韓家的地位必會有所回暖,便是他不插手這事,只怕也在江遠府壓不住韓家了。 “正是,京城里的世家最講究姻親關系,只要不是犯了殺頭大罪,都相互袒護,便是官家都要忍氣吞聲,咱們又哪里是對手?!惫芗疑钆吕蠣斠粫r頭腦發熱,要把韓家懲治了。 江府尹沉吟片刻,又將視線移到信紙上,這封信和從前幾封信的筆跡都出自一人,說明此信背后的人對江遠府的掌控力遠比他要強。若說這背后之人是誰?江府尹還真猜不著,總歸不會是江遠府里的幾個世家。 “先著人手去信上幾個莊子轉一轉?!苯降走^不去心底的坎,送信之人明擺著比他勢力還大,卻依舊選擇通過官府處理這群作jian犯科之輩,說明也是俠義守法之人,他且先動一動,再看這背后之人是否有其他打算。 管家幾番張嘴要勸,但又想起自家老爺的性格,終究沒能說出口,應了這樁差事去尋自家那伙不起眼的探子。 江遠府府尹私底下行動,自然隱蔽,不然叫韓家警覺,只怕會下狠手,為了消除人證干脆一口氣殺了所有苦主,也虧得江家在京城有一二手段,不然這類探子都不一定培養的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