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應答
光屏上的資料不斷加載,頁面間的切換帶著輕微的閃爍,每一次刷新都劃過明達的臉,投下變幻的冷光。她坐得筆直,脊背緊貼椅背,一只手穩穩搭在cao作臺邊緣,另一只則在虛擬鍵盤上斷續敲擊。 她重新整理線索,將注意力從“理論”轉移到“人”。如果真有系統性的抹除,那抹除的就不僅是信息,也包括承載這些信息的人類記憶。她要找的是那些“記得”的人——即便記得的只有殘片,也可能成為突破口。 事故發生在2394年十月十九日,遇難者共計五十八人。 一層層日期、坐標、領域代號、人員清單自動排布,光標在其中跳動著,照亮她臉部的輪廓線條。她站得太久,背后的投影拉得細長,延伸至工作臺盡頭。 這五十八人,研究領域橫跨17個學科,波及區域包含叁十二個實驗室。每一位遇難者都有明確的職稱、路徑、研究方向,全都寫在數據表中,沒有空缺,沒有模糊。 她屏住呼吸,看著那組列表,像盯著一面已被打碎的鏡子,在碎片之間尋找某種規律的痕跡。 另一邊,揚西也開始翻查各人的檔案、研究方向、實驗背景,試圖找出某種交叉點,一組未被標注的關鍵詞,一段被刻意刪除的技術路線。但所有數據都精準歸檔,無從突圍。 她切換查詢路徑,開始追蹤這些科學家的家屬。 第一位,是一位名叫路西法的研究員,專攻深層地質結構模擬,其父母定居在上城區東段的養護社區。明達發出通訊請求時,對方遲疑了幾秒才接起,畫面里是一張松弛、帶著時差感的老年面孔。 “是實驗室事故,我們兒子當時在最靠近核心的區域?!崩先寺曇魡〉冒l干,眼角的皺紋在說話時微微震動。 “我知道您難以接受重新回憶這些事?!泵鬟_說,語速緩了下來,“但如果當時有其他人目擊或者記錄了異常,哪怕只是很小的細節,也可能改寫整個事件的調查結論?!?/br> 那邊沉默了幾秒,隨后是斷然的拒絕:“不要再提這些了。我們好不容易才……不再做夢了?!?/br> 畫面結束時,明達看見老人靠在沙發背上,頭緩緩垂了下去,像是呼吸都被抽空。 她接連撥出第二個、第叁個——實驗心理學者鐘問之的女兒、量子測繪員瑪麗娜的前夫、深空建構學者戈爾巴喬夫的弟弟。 全都一無所獲。 揚西站在她身后,看著通訊記錄一頁頁消失。他沒有說話,只將另一臺終端的屏幕調亮,默默同步她每一次嘗試后的數據變化。 撥通了二十幾個電話后,明達的指節停在下一個撥號前,光標在“確認”鍵上懸著。 “他們是真的不知道,還是不愿說?”她低聲開口。 揚西將資料頁翻到最后,平靜地答:“根據聲紋反應和語速對比,大多數人沒有說謊?!?/br> “那就是不知道?!泵鬟_眼神垂落,她沒有繼續撥號,只將那張卡片緩緩劃出通訊列表。 每一條線索都指向一種刻意的沉默,而她再往下追,就只能踩進別人的哀痛里。 “繼續追問也沒意義了?!彼p聲說,把與家屬通訊的界面關掉,“他們失去了家人,沒必要再被迫重演一次失去?!?/br> 她站起身,椅背在她離開的瞬間彈出一點聲音。房間里恢復寂靜,唯一還在運轉的是服務器里殘存的調取進程。 揚西的腳步聲從遠處靠近,步頻輕緩,不帶打擾意圖。他手中端著一個灰白色陶瓷杯,杯壁薄薄泛熱,表面浮出霧氣。他停在她身邊,聲音被刻意壓低: “你忘了喝這個?!?/br> 他將杯子遞過去,手掌略微托起,維持在她最容易接過的高度,“溫度我一直保持著?!?/br> 明達抬起眼,看見那熟悉的杯型,是他幾個月前為她定制的,容量、手柄傾斜角、內膽材質都按她最舒適的參數調整過,說這些小細節有利于保持愉悅。 她伸手接過,杯壁的熱度在指腹處聚了一會兒,還未散盡。那股熟悉的熱讓她身體發出極小幅度的輕顫,眼圈忽然發漲。 揚西看著她的側影,他知道她很快就會重新排演出另一條思路——她的腦子永遠不會讓悲傷停留太久,它只會將悲傷打包成命題,再以問題的方式重新拋出。 可這個命題,現在只有她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