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路人甲被聽心聲后社死了、馴養人類的那些事gl、林瑤與她的yin娃朋友們
俞顯打量著燕清仍縈繞著思慮的眉眼,唇角不自覺挑起一絲欣慰的弧度,經這么些日子的教導,燕清于朝政局勢上的嗅覺愈發敏銳了,成長速度不可謂不快。 這份聰穎天資與極高的悟性,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俞顯低首落一記吻在燕清眉心,將那淺淡的憂思吻拂而去,他不以為意一笑,一副全然不把蕭識沉當作一回事的模樣,滿臉的勝券在握。 “本座自有法子解此隱患?!?/br> “叫他無論身處何地,都難得安生?!?/br> …… 天地昭昭,朗空懸金陽。 卻是融雪千萬里,漫空盡劃錐骨寒風。 太和殿前設天壇,祭桌鋪黃緞,上置祭祀所用的各種物什,威威禁軍數萬,列陣宮殿四圍,群臣百官肅顏,皇族貴胄矜立,各國貴賓禮瞻,紛紛恭首靜候狐神之尊。 萬國春喜宴上,當晟德帝當眾宣布入天晟為質數年的曲涼太子,將于歲除次日被特赦隨曲涼皇一同歸國時,異樣的視線紛紛投在了強顏歡笑,明顯也是才知道此事的曲涼皇身上。 要知道曲涼太子被曲涼皇看作棄子一事早就不是什么新鮮事,當年觀望著曲涼國送本國儲君為敵國質子的各國,起初也以為曲涼國那番“痛舍”,可謂是將顏面叩在了地上,待他日卷土重來,必將舉國之力重拾顏面,迎回一國儲君。 誰曾想數年下來,曲涼國竟像是徹底乖覺了下來,沒有半點異動不說,眼瞧著曲涼太子年歲漸長,早便過了及冠臨政的時候,曲涼國也沒有絲毫要與天晟國爭取迎回曲涼太子的意思,曲涼皇更是儼然一副早便忘了有這么一個兒子還流落在外的模樣,盛寵全給了養在身邊的皇子。 端看這情勢,只稍一琢磨,各國哪還有不明其中關竅的。 曲涼國這是明目張膽扔了個不受寵的皇子在天晟吃干飯,等到真正堪任帝儲的皇子成長起來之時,想必就是原曲涼太子除名之日。 如今天晟國忽然大方放歸曲涼太子重返故國,其間用意雖引得眾人臆測紛紛,卻無人覺著此番舉動能對曲涼國造成什么太大影響,畢竟曲涼太子那謹小慎微的模樣,眼瞧著不像人中龍鳳,倒像是被天晟國養廢的繡花枕頭。 結果晟德帝話還沒完,緊接著又正言道,昭俞狐神將在曲涼太子返國前,特予餞行賜福,佑曲涼太子浮生安康。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 單是將早便淪為棄子的帝儲放歸,引不起什么大浪,可若此子得神明福恩澤沛,意義那就大不相同了,無異于將虛懸在帝儲之位的曲涼太子穩穩地按在了位置上,有了一爭皇權之力。 就算曲涼太子再如何草包,只要其腦袋上一日頂著狐神賜福之子的名頭,鴻運之盛非常人可比,便會有無數人趨之若鶩,供其驅策,屆時勢必會掀起一番奪嫡之爭,將曲涼國歲月安好的平靜攪成一鍋亂粥。 不算傷筋動骨,但又足夠惡心曲涼皇。 不知晟德帝是不是因著曲涼國起初的誆騙而心存不滿,又不愿以此為由大動干戈要個說法,平白耗費軍力,所以才出此一策。 也不知他是怎么說動昭俞狐神的。 蕭識沉只身跪立于階前,遠望著百階之上揚著幾面皓白風幡的天壇,并不像其他人那般,將昭俞狐神賜??醋鳚膳?,眼里暗暗閃爍著警惕的意味。 雙腿從起初的酸麻腫脹,一直跪到幾近失去知覺,昭俞始終沒有出現。 蕭識沉自始至終隱忍著,身體不敢有半分晃動,在寒風如錐刺寸寸扎入骨頭縫里,腦門凍到發痛暈眩的空當里,蕭識沉隱隱意會到了昭俞為何遲遲不見現身。 蕭識沉唇線抿得死緊,眉眼間流露出一絲藏不住的陰沉戾氣,又在他人覺察之前,及時垂眸掩飾。 心頭卻是恨極。 不知過了多久,一道木輪緩緩軋著雪地而過的聲音,在一片安靜的太和殿前清晰響起。 這道聲響對于不少人來說并不陌生,卻也正是這份不陌生,讓眾人恍然發現身為天晟太子的燕清并沒有如其他人那般,從一開始就靜候在太和殿,而是姍姍來遲。 要知道連晟德帝都不敢這般失禮。 天晟太子莫不是被寵得沒了邊,連禮數都忘了個一干二凈? 狐神再這么偏佑,這下也得對燕太子失望一二了吧。 各異視線紛紛循聲朝燕清瞥目望去,結果不瞧倒好,一瞧之下瞬間震在了原地。 只見燕清身著一襲與昭俞狐神那身赤紅流衫極為相似的月白流衫,質料輕薄仙逸,于寒風拂吹下不時泛著如水藍漣。 一個模糊念頭由眾人腦海深處憑空而生,迅速清晰成認知,牢牢釘在了世人的常識里。 ——仙狐覓侶,同衣而歸。 那一道道如炬目光齊聚而來,燕清便是想要忽視都無法,他看了眼身著的衣衫,這是昭俞嚴聲要求他必須穿上的,言說由靈狐幾縷絨毛幻化而成的流衫有冬暖夏涼的功效,便是這深冬嚴寒下,也不會冷著半分。 燕清沒有多作思慮,便將象征著權勢的蟒袍放置一邊,換上了昭俞所予的衣物。 更何況這衣物樣式與昭俞的相似,瞧來別樣的登對,滿足著燕清的小心思。 只是燕清不太明白,一襲衣物罷了,旁人何至于驚異至此? 詭異的氛圍沒有持續多久,一片薄霧忽然從地面騰涌而起,環旋著匯成一道延伸至天壇之上的云路,曳著如焰九尾的火狐從半空中如漣漪暈開般顯現,踏著云路朝天壇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