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書迷正在閱讀:貴妃種田日常(清穿)、穿進同人文懷了影帝的崽、反派不做墊腳石[快穿]、花瓶美人的炮灰之路[快穿]、炮灰靠抽卡拒絕碰瓷[快穿]、你不清醒[快穿]、路人甲被聽心聲后社死了、馴養人類的那些事gl、林瑤與她的yin娃朋友們
皇后連忙吩咐下人準備,剛吩咐完,似是懊惱般皺了下沒,一臉歉意的看向安渝。 “也怪本宮今日太過高興了些,竟忘了小渝問是否愿意?!?/br> 果然。 “一切都為了陛下,兒臣自然是榮幸之至?!?/br> “那好,小渝早早名聲在外,如若不是與時宴結了良緣,想必也會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br> 各宮身邊的太監宮女手腳利落的很,片刻便將兩副墨寶放在二人桌上。 那人胸有成竹的提筆落字,行云流水般寫著。 安渝潤了潤筆,準備下筆時突然感覺被人拽了拽衣角。 殿下? 沖男人一笑,安渝動了動嘴形:“放心?!?/br> 也是輪到他抄襲詩仙了。 春日行。 蒼勁有力三個大字被安渝寫在紙面的正上方,剛要再次落筆,卻猛地反應過來。 好險,差點把“【唐】李白”三個字寫上去。 大殿上沒人說話。 眾大臣這邊看看,又那邊看看,卻早已將結果都寫在了臉上。 望向安渝不過是要看看對方是否在動筆罷了。 誰人不知,安渝自小隨商隊流竄,從未有過安心待在私塾的時候,在京時也不過是與一些紈绔混日子。 作詩?他哪會作詩。 “陛下,臣已作完?!?/br> 那臣子將紙從案板上拿起,悠悠然念了起來: “至尊為帝在,八方朝首拜梟雄。 弘壽萬年沁,循環歲無盡。 安惟斯文主?則稱百王冠相屬。 臣無賡詩才,再拜首重叩?!?/br> 一首詩念完,不知從何而起傳來句句稱贊之聲。 “不愧是狀元郎啊,真是江山輩有人才出啊?!?/br> “那還得是陛下慧眼識人?!?/br> …… 連皇帝都連連稱贊。 稱贊聲漸漸消退,皇后擰著眉滿是擔心: “小渝可寫好了?” 安渝剛好最后一筆落下。 “好了?!?/br> 安渝吹了吹紙面,將紙交給一旁的太監示意呈給皇帝。 而在一旁從頭看到尾的陸時宴哪里還有剛剛的擔憂,正悠哉悠哉的喝著茶。 眾人均不以為意,甚至大半已經面色不屑,想好了嘲諷的話。 少年掃視了一番,道: “深宮高樓入紫清,金作蛟龍盤繡楹。 佳人當窗弄白日,弦將手語彈鳴箏。 春風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因出天池泛蓬瀛,樓船蹙沓波浪驚。 三千雙蛾獻歌笑,撾鐘考鼓宮殿傾,萬姓聚舞歌太平。 我無為,人自寧。 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飄翩下云輧。 帝不去,留鎬京。 安能為軒轅,獨往入窅冥。 小臣拜獻南山壽,陛下萬古垂鴻名?!?/br> 待安渝最后一個字說完,整個大殿內鴉雀無聲。 若是安渝此時隨意瞧瞧,便能看到眾人的臉色是多么精彩。 皇后的指甲更是扎的掌心一片血紅。 第12章 刺殺 “啪!啪!啪!” 脆生生的鼓掌聲在寂靜的大殿內傳進每個人的耳朵里。 此時悉沉俊朗的面容在皇后眼里刺眼極了,偏偏此人繼續開口道: “不愧是太子妃,這京城第一才子的稱號名不虛傳,怪不得讓狀元郎惦記如此之久?!?/br> 那臣子的角色鐵青,險些沒繃住,說出口的聲音也像是咬牙切齒般: “多謝太子妃了了臣心愿,臣甘拜下風?!?/br> 安渝朝人微笑了一下,剛要坐下時,弘昌帝道: “太子妃不僅文采了得,連字寫的也是一絕啊?!?/br> 明明是夸贊,眾人卻聽出了一身冷汗,皇上本意是為太子選了個廢物,如今卻…… 安渝此刻也發覺不對勁,弘昌帝原本忌憚先皇后鎮國公一家,將其滿門抄斬后為了慈父形象留下了太子。 而不到半年,又以為太子積攢軍功為由順了今皇后的意,將其送往邊疆,四年間不過問半句,甚至不惜冒把疆土拱手讓給西良的風險。 而太子卻得勝歸來,還掌握了三成兵權,在弘昌帝看來,便是下一個鎮國公。 如今表面為太子迎娶男妻沖喜,僅僅是為了在子嗣上斷后? 不,安渝猛地還想到一點。 還是為了斷了太子娶世家小姐翻身的路。 如今太子妃在大殿上出盡了風頭,當然不會如了各位得意。 安渝突然面露成謊成恐的神色:“請父皇贖罪,此詩并非兒臣所作。是兒臣與太子均不忍掃了父皇的雅興,才……” 弘昌帝:“才什么?” “此詩是作夜兒臣夢中一位神仙所作,想必是特來為陛下祝壽,借兒臣的口傳達給陛下罷了?!?/br> “神仙?” “這太子妃怕不是傻了吧?!?/br> …… 一句話一出在場吵雜一片。 “哦?那神仙可還說了什么?” 弘昌帝周身的壓抑之感瞬間消散待解,甚至語氣帶了幾分慈愛。 “神仙還說,陛下治國有方,定使大商昌盛萬萬年!” 作為一個對歷史感興趣的現代人,并且看了整本書的劇情。安渝最是清楚封建制的皇帝愛聽什么。 “這等文采原來竟是出自神仙之口。甚好,太子妃坐下吧,朕不會治你的罪?!?/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