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沒有將漢人當做人,而是一種可食用的兩腳羊。 東漢三國時期,諸侯混戰的時候,他們出現殺燒搶掠,讓中原腹地人員大傷。后來晉朝時,五胡亂華.......直到隋唐,中原才又實現了大一統。 如今蘇清之和諧了三國,自然輪不到司馬懿李代桃僵,謀奪了曹魏江山。蘇清之根本不會重用司馬懿,司馬懿的確有才,可三國時期有才的謀士不知道有多少。 蘇清之真的不缺一個司馬懿。再者蘇清之其實也沒有把握,自己的后代子孫就比曹老板的后人強。 說不得和曹老板的后人一樣,根本就玩不轉司馬懿這家伙。 所以算球,文有郭嘉、衛仲道、閻象、楊弘、袁渙幾人,武又有歷史上袁術所擁有的班底。 蘇清之是真的覺得,司馬懿并不是很重要。 第232章 第 232 章 秋收的時候, 下了一場暴雨。范圍比較廣,從洛陽到川蜀地區都在下。大概下了一天一夜,由于事先蘇清之在登基的第一年, 也就是去年大肆興修水利,因此一天一夜的暴雨有些急, 但依然得到了有效控制。 之后閻象去了蜀地,楊弘去了涼州, 袁渙則去了并州。一來固防, 二來將高產作物帶去。 經過去年的發展,蘇清之拿出來的高產農作物, 得到了很大的推廣。百姓們其實很樸實,不會去管上面的皇帝是誰, 只要讓他們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哪怕上位做皇帝的, 是一頭豬, 他們都不會在意。 蘇清之篡漢謀逆又如何,暗中殺了劉協讓自己占據絕對優勢,扼殺其他諸侯成長又如何? 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只要蘇清之對百姓好,做到愛民如子,他得位不正又如何? 他就是堂堂正正的開國之君, 并且有信心在未來做到,讓華夏萬國來朝。 去了川蜀的閻象很快回來,接任吏部尚書一職,原吏部尚書袁基,則被改派認命欽差大臣, 前往江南一帶賑災。順便推廣桑麻、魚塘套種技術。 就這樣,開國第二年還算毫無波瀾的過去。到了第三年, 也就是公元191年,這一年歷史上,袁紹、韓馥等以獻帝年幼,且控制在董卓手里為由,欲廢掉獻帝,推舉漢宗室、幽州(今北京西南)牧劉虞為帝,袁術、曹老板不同意,劉虞堅辭不受,其事遂罷。 并且也是這一年,孫堅大敗董卓,將董卓驅趕至了長安。隨后孫堅修復洛陽皇宮,在井中發現了傳國玉璽。 而在這里,好吧,也挺多難的。 字面上的意思。 歷史上諸侯混戰,現在呢,諸侯混戰沒了,并且在蘇清之的強勢下,該臣服的臣服,該當流寇土匪就當流寇土匪, 總之局勢慢慢在蘇清之的掌控之中。只除了塞外...... 前面說過,塞外異族對中原腹地的窺探之心,一直以來都有,只不過中原腹地的朝廷強盛時,他們臣服,一旦中原腹地的人自己搞起內斗,那么塞外異族就會趁機攻打中原。 蘇清之初登基的第一年,邊塞就時有sao亂發生。如今第三年,得,中原腹地發生水患,難道塞外就好受了? 哪怕在后世有塞外江南的美譽,可現在.......中原腹地發生水患,塞外則是連年干旱。 草原大面積枯萎,牛羊馬兒因草料日益減少,大面積死亡。這樣的情況下,自然將目光對準富足的中原。 秋收過后,塞外邊關已經不是時不時有異動sao亂,而是直接騎兵壓境,企圖以強力破開邊關防御。 然鵝蘇清之登基之初,就防著這一點。 哪怕忙著平復各地流寇引發的sao亂,安置百姓的事宜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依然有余力在邊關布防。 防的就是一群不知所謂的玩意兒,趁機擾亂邊關,攻入中原腹地。 結果已經不用一一闡述就能明顯,塞外異族直接被邊關將士打得屁滾尿流。而且多虧他們,蘇清之以十分快的速度,滅了來犯的塞外異族,并且趁機反攻至塞外異族的老巢。 成功將塞外那廣闊的草原正式納入版圖。 這是公元191年至公元192年的事。 是的,僅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華夏就滅了以突厥、羌族為首的塞外異族。 蘇清之并沒有因此得意忘形,平定塞外后,蘇清之開始安排百姓移民,并且設立州府,推廣漢學,并讓儒家書生們遠赴塞外,教導那里的人讀四書五經,學中庸之道。 對了,還在平定塞外,將塞外納入版圖的那一年,蘇清之還否了舉孝廉改成科舉制。 依然三年一次,考試內容的范圍卻不再限制在四書五經中,而是雜學、醫、道、儒等都考。 考試內容每次都會被換,講究的就是一個隨心所欲的出題。 基本都是蘇清之出的題目。 有時候郭嘉和衛仲道會摻和,出些在蘇清之看來很奇葩的題目。但偏偏,每次他們兩人出題的時候,科舉就會異常的熱鬧。 蘇清之不敢置信,多了幾次,就很順其自然的將出題的事兒交給郭嘉、衛仲道。 至于蘇清之,總算有了閑情逸致開始調|戲系統222。 【我還有多少的基建任務?】 【宿主qaq,你總算理我了!】 【主要你太廢物,朕忙碌起來,就不太想理廢物?!?/br> 系統222:....... 說誰廢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