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蘇清之:...你是不是沒有想過現在是什么年代。 漢末啊。系統222不解的道。宿主擔心什么?宿主不是在練兵順便屯田嘛。軍事、民生一起抓,想必很快就能將清河郡的經濟搞起來。 不得行。暫時兩年內搞不起來。蘇清之很現實的說:拿這回水災說,等洪水一過,我又要賑災布施。你算算,今年收獲的糧食,不算留種的糧食,能支持我進行多久的布施賑災? 偶爾世家大族發善心,設粥棚施粥,那粥也是稀的。如果能插筷子立著不倒,那就是稀粥而是濃粥。 別看今年蘇清之種下了千畝玉米千畝紅薯,收獲的玉米番薯何指千萬斤,但特么大部分都是要留種的,畢竟蘇清之打算明年將玉米紅薯種遍整個清河郡。 只是百姓苦,天災發生后百姓更苦,以前好歹還有茅草屋遮風避雨,可現在洪水一來,連遮風擋雨的陋室都沒了,更別說吃食了。 這一場大雨下來,如果蘇清之像以前的清河郡守放任不管的話,大概又有接近十分之一的百姓流離失所。 蘇清之自然不會放任不管,可糧食哪里來?以往清河郡年年發生水患,倒是魚魚獲取容易,可是糧食,因為水患的關系,年年欠收。 雖說故土難離,可衣食無著落的情況下,百姓們為了生存只能逃荒。 今年,今年...... 罷了罷了,一切以民為主。 蘇清之下定決心,等二天天剛亮,雨已經沒下的時候,安排閻象、楊弘、袁渙三人分工合作,先將安頓災民的事宜落實。 統計受災的人數。如果以村落為單位的村民都受難了,集中安置并搭建房舍。 至于搭建什么房舍,其實后世小日子的建筑可以借鑒二人。島國多地震,那里的房舍大多以土木構建為主。 蘇清之知曉水泥的配方,雖說走馬上任的第一年,以種植高產農作物、練兵屯田為主,水泥沒急著拿出來,但是他利用崔氏的嫁妝,建了幾個作坊。 什么都可以生產,問,就是采用的黑科技。 幾個作坊一起加工,用時一日就可以將修建房舍的水泥生產出來。到時候木料為骨,水泥為rou,能像模型一樣快速的搭建房舍。 缺點嘛,就是太過千篇一律,格局差不多都是一模一樣的。 百廢待興。 蘇清之感嘆,隨即又安排張寧親自找來匠人們,勘測地形,好統一搭建安置點。 其實能回原籍,想來災民更希望回到原籍。衛瓔璣跟著道。不如就在原籍為災民修建房舍如何? 看情況吧,我估計今日一過,最多明日,逃難的災民就會陸陸續續趕來府城。 清河郡守府所在的地方,與其說是清河郡,實際上叫青陽縣。是清河郡的府城,每逢遭遇天災,逃難的百姓,都會陸陸續續趕來青陽縣,等待官府的救治。 當然了,更多時候,是被不是玩意兒的前清河郡守驅趕。 前清河郡守的確是一郡的封疆大臣,卻是豪門世家的封疆大臣。維護的是豪門世家的權利,而不是平頭老百姓的。 而每當這個時候,大量災民來到青陽縣的時候,就是豪門世家大肆豢養私奴的時候。 活不下去的災民,為了活下去,除了賣兒賣女還會自賣其身??梢院敛豢鋸埖恼f,天災水患,是平頭老百姓的災難,卻也是豪門世家大肆斂財、擴充的好時機。 蘇清之雖是世家子,卻極度反感這種情況發生。朱門狗rou臭、路有凍死骨的說法,是東漢末年最根本的寫照。 想要自己治下的百姓好,蘇清之萬萬不能急于求成,每一步都必須穩妥再穩妥,賑災肯定是要做的。而集中安置點,也必須搞出來。方便管理外,還能盡快的安撫災民,不引起sao亂。 第226章 第 226 章 索性蘇清之的運氣, 十分的不錯。不管干什么,都挺一帆風順的。走馬上任的第一年,算是平穩度過。 到了第二年, 上半年算是風平浪靜,然后秋收時節, 得 ,就是亂下雨時節。該晴天收糧食的時候接連下雨, 該下雨的時候, 特么不下雨了。 很煩很煩,煩得蘇清之每忙碌一天就破口大罵賊老天, 缺心眼的傻逼。弄得每天不是旱天雷,就是狂風驟雨外帶刀光閃電。 宿主, 我覺得你哪怕是天道之子,也是逆子。 系統222簡直絕了, 這個時候, 難道不是和天道握手言和,懇求天道開后門?怎么開口閉口傻逼、賊聊天,天道不生氣,也會被氣得心肌梗塞叭! 只是打雷警告,又不是下刀子警告。 逆子?我是祂爹。 話語剛落, 又是轟隆隆的聲響。 蘇清之沒有再罵,而是伸中指朝上。 有本事劈死我??! 系統222:...... 衛瓔璣領著婢女,裊裊婷婷的走來。 夫君,洛陽傳來消息,說是公爹病了。 蘇清之:?病了?他身邊不是不缺伺候的丫鬟嘛。 袁逢收的美婢, 那是全方面的伺候。從身到心的為袁逢服務。袁逢還居然病了,怎么病的, 病到了何種程度。 不會偶感風寒,然后覺得即將不久于人世,所以想起了他這個最不爭氣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