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沒什么。真的沒什么。白倉吱吱喳喳的辯解:我就是聽了禮部的人說什么這回恩科有很多有才華的考生,一時好奇就去看了...... 結果如何?蘇清之并不怎么感興趣的問。 白倉無奈極了:我懷疑禮部的大部分官員,眼神有問題。 蘇清之:嗯? 這下子蘇清之感興趣了,趕緊追問:怎么回事?詳細說說。 還能怎么回事。白倉又吱吱喳喳起來,情緒激動得,都忘了自己會說人話。選士的時候,居然又要看臉又要看才華。樊公超級有才華,可因為相貌上的瑕疵被主考的官員直接劃去。 還有這事兒。蘇清之訝然,倒是沒想到自己居然不知道順利的恩科還發生了這種事。 你把你口中樊公的資料給孤,孤好好查查,要是真像你說的那樣超級有才華,孤必然補償他。 白倉當即嘰嘰喳喳,將自己知道的一切都告訴了蘇清之。 接下來,蘇清之自然開始親自查。 蘇清之的速度還是挺快的,很快就查清楚的的確確有白倉說的那回事兒。 當即就暴怒,絲毫不給那位直接將樊公名字劃去的官員留任何面子,直接一擼到底。 昔日唐高|祖主持科舉,鐘馗考中狀元,卻因為相貌丑陋,被喜歡長相俊美的唐高|祖給罷了狀元郎的位置,鐘馗不堪受辱直接撞柱而死。孤不知道李大人是怎樣的心態,莫非是覺得孤好說話,或者覺得自己堪比唐高|祖? 這話真的算誅心之言,反正李姓官員不敢再喊冤枉,而是老老實實的認錯,承認自己犯了以貌取人的毛病。 蘇清之冷哼,到底沒有趕盡殺絕,罷了李姓官員的官,雖說一擼到底和被罷官沒什么區別。 樊生想去哪個部門? 蘇清之話鋒一轉,卻很和藹可親的詢問樊公。 出乎意料的是,樊公選擇進入鎮妖司。 蘇清之略顯詫異,倒是樊公很見機的將自己的師承說了。 原來師承鐘馗天師。蘇清之了然:這么說來,樊生的確適合鎮妖司。 作為鎮妖司的二把手,四駙馬是有資格上朝,并且參與政事的。不過平日里,四駙馬并不耐煩上朝,沒曾想今兒心血來潮跑來,結果就遇到了這樣一件大好事。 當即眉笑眼開的道:太子殿下,君子有成人之美,不如就答應,讓我領著樊生回鎮妖司。 蘇清之翻白眼,孤說了不同意? 多謝太子殿下。 四駙馬果斷道謝,隨后退朝后,果真親自將樊公帶入鎮妖司。 而那位以貌取人的李大人呢,簡直懊惱悔恨得不得了。要是早知道樊公的目標是入鎮妖司,他哪里會當蠢人,越俎代庖的將樊公參加殿試的名字劃去。 這下好了,已經在太子殿下那兒掛了名。旁的不說,最起碼要好幾年才能夠官復原職。 李大人悔恨萬分,竟然沒幾天就病了。 得知此事后,四駙馬還挺狹促的給李大人送禮,讓李大人快點痊愈,不然的話,蘇清之這位太子殿下心中,又要落得心胸狹窄的美名了。 一聽這話,李大人差點吐血,但因為四駙馬并不是靠寶和公主立足朝廷的,而是因為鎮妖司,只得忍了,并用自己一定會官復原職的幻想來勉勵自己。 然鵝怎么說呢,已經進入了蘇清之的用人黑名單,李大人又怎么可能官復原職。所以呢,李大人想了念了后半輩子,直到死得時候,還是沒能得償所愿。 畢竟大宋別的不多,就錢多且人才多。真的不缺他這么一個喜歡以貌取人的官員。 而且由于蘇清之雷厲風行擼人官職的動作,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心中有些小九九的官員,又變得安分起來。 一直到大遼使臣突然來訪,那些個膽子小卻又小心思很多的官員們,又重新活躍起來。 蘇清之見此,簡直那叫一個無語。索性懶得理他們,就干脆利落的召見遼國使臣,問他們突然不打招呼的跑來大宋,是想干什么。 第133章 第 133 章 大宋和大遼一直不對付, 最早的原因,要追溯到大遼蕭太后當政時期。具體原因,不方便一一闡述, 反正就知曉大宋和大遼一直都不對付就成了。 至于西夏,由于和遼國、大宋以及吐蕃諸部、西州回鶻等接壤, 導致立場方面,有點兒左右逢源。 也就是說, 西夏和周邊國家的關系, 都相對比較好。不像大宋和大遼,那簡直...... 這么說吧, 大宋想弄死大遼,沒勢力, 大遼呢同樣想弄死大宋,實力倒是有了, 但是吧, 大遼窮。 大宋地處中原腹地,風調雨順,偶爾遭災,也會很快的解決。而大遼,位于北方。自古以來都是苦寒之地, 且遼國百姓大多以放牧為生,能種地。但是呢,到底比不上一直以來有魚米之鄉之稱的中原腹地。 由于地處苦寒,放牧都需要看老天爺吃飯。要是遇到提前到來的大風雪天氣,草原上牛羊大面積死亡后, 缺衣少食的情況下,就將目光對準了中原腹地。打草谷的說法由此而來。 每逢天災, 特別是快要入冬的時候,北方的游牧民族,便是南下打草谷。不管是吃的穿的,還是女人孩子都會被搶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