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蘇清之沒有憤怒的情緒,相反還挺高興,甚至期待著龐太師沉不住氣,打著幫忙的名義處處使絆子,這樣的話,蘇清之就有很好的借口,收拾龐太師。 結果...... 嘖,只能說白期待了。龐太師不愧是老jian巨猾的人物,并沒有處處使絆子,相反還挺有眼色的處處妥當。 對此,蘇清之還能怎么著,只能應了龐妃的要求,將失母只有幾個月大的十五公主交給龐妃撫養,并且追封十五公主生母為妃。 父皇說了什么時候回宮沒有?蘇清之詢問御林軍統帥。 回稟太子,官家說了,他會在金秋十月的季節,從別宮回來?,F在天氣越來越熱了,他就待在別宮避暑。 蘇清之:孤記得別宮是圍著溫泉修建的吧。 御林軍統帥點頭。 蘇清之失笑:溫泉別宮避暑,得了,果然是孤的好父皇能干出的事情來。既然父皇不愿意回宮,那就好好在別宮住著,孤呢,還是乖乖的留在宮里批閱奏折吧! 第128章 第 128 章 四月初, 大雨。 早上起來,蘇清之皺眉看著淅瀝瀝,將天幕顏色都掩蓋住的傾盆大雨, 不詳的預感越發濃厚。 太子殿下,秦大人打發人來稟告, 說是作亂的妖孽已經伏誅。此次下大雨,應該和那作亂的妖孽并沒有關系, 說不得是自然現象。 這雨已經下了三日。蘇清之有些憂心忡忡的道:這才春耕沒多久, 種下的種子,大多才剛剛發芽, 如今這兇猛的雨水一泡,只怕剛剛長出來的根, 都會被泡爛。 汴京其實就是后世的河南。按照華夏地圖來講,屬于南方。汴京人喜吃稻米, 小麥也種, 只不過嘛種得少,大多都是磨成面粉,用來做饅頭包子或者炊餅,面條之類的,說時候很少見。 蘇清之憂心, 自然是憂心水稻育苗階段,被雨水嘩啦啦的全部沖毀。如果毀了,全國范圍內補種,所需耗的糧種真的是個天文數字。 特別是江南一帶他丫的,良田基本改種桑麻, 如果江南一帶,也是像汴京這般大雨連綿, 那么帶來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 即便江南一帶,沒有像汴京以及周邊一帶大雨連綿不絕,后續的話,草(一種植物),良田都沒有種糧食,而是種的桑麻...... 問題來了,本身這幾年號稱魚米之鄉的江南一帶,糧食勉強維持平衡,偶爾會需要外地勻調糧食...... 其他地方遭災了,江南一帶沒遭災也麻煩。同樣遭災更加麻煩,反正不管江南一帶遭沒有遭災,后續都...... 想到這些,蘇清之那張略顯稚嫩的臉龐,又開始浮現一言難盡。 孤一想到天災人禍,就腦殼疼。蘇清之轉而對跟著他的總管太監說:天災暫且不說,那是大自然的規律,可這人禍......我特么...... 忍不住暴粗口的蘇清之此時根本就不顧及形象,很不客氣的繼續說:孤聽四姐夫說過,江南一帶工廠林立,且當地商人都和當地官員私交甚密。很多商人開辦的廠子,當地官員都參了股。有的甚至只每年收取幾十萬貫甚至上百萬貫的孝敬錢。 去年國庫收入5000萬貫,父皇欣喜若狂...... 說到這兒,蘇清之發出一連串的冷笑。 總管太監趕緊倒茶讓蘇清之潤潤喉嚨。 蘇清之接過茶盞,卻沒有喝,而是拿在手上,神色莫名。 接著說:好了,結果僅江南一帶,當地富商給與當地官員的孝敬錢,就是大幾百萬貫。怪不得孤要提高商稅,一個個的跟扒了他們皮一樣,嚷嚷著說什么官家/太子殿下不可與民爭利。孤看,是不能跟他們爭利才對。 阿這...... 總管太監姓吳,叫吳來,人稱老吳。 蘇清之說的話,老吳可不敢接口,只是低著腦袋,聽蘇清之發泄滿肚子的邪火。 白倉。蘇清之卻是突然叫起他養的倉鼠精。跑哪兒去了,趕緊出來,孤要問你事情。 原本正趴在奏折堆底下睡覺的白倉趕緊掙扎小小的身體,從奏折堆里爬了出來。 來了來了。白倉吱吱叫喚,還吐人言。咋了太子殿下,你又想出收拾官員的花招兒了? 別動不動就說我想花招兒收拾人。蘇清之不承認這個,趕緊道:前段時間,你不是代表孤去了大理看望段譽嘛。孤且問你,大理那邊的糧食收成如何? 很好??!白倉振振有詞的道:你給的土豆種苗,段譽一收到,就馬上安排人種下,現在的話,應該長起來了叭! 蘇清之驀然想起后世在大理旅游時,吃當地特色的五彩蘑菇湯鍋。除此之外,折耳根配炸土豆,味道挺不錯的。 后世的話,云貴川渝那邊號稱西南f4,口味相近,基本上土豆已經成了當地必不可少的一道食材。 這樣想來,好像自個兒提前將土豆帶到了云南。 是好事。 蘇清之的心情稍微好了那么一丁點。 然后又道:孤害怕這場雨......欲言又止的,就是想讓人猜。 白倉歪歪腦袋,圓滾滾的身體隱藏著吃貨的屬性。 這場雨咋了,最多再下三天,就不會下了。白倉又道:太子殿下有什么好擔心的,左右不過大雨過后重新補種糧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