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快到知命之年了。趙禎感嘆,繼而慈愛的繼續說話:父皇相信太子,一定能夠讓大宋蒸蒸日上,再創輝煌。 蘇清之:...... 蘇清之沉默兩秒鐘,果斷開口。兒臣覺得吧,大宋的輝煌在于開疆擴土。父皇說相信兒臣,大概是放手讓兒臣去做。兒臣懂了,明白了,還挺父王放心,兒臣定然為大宋開疆擴土,讓大宋像大唐一樣,萬國來朝。 趙禎:...... 他是這個意思? 趙禎遲疑了,反復思量,還是沒想明白蘇清之怎么這樣理解。 再創輝煌的意思是開疆擴土? 難道不是奮發圖強,戰戰兢兢的處理國家大事?怎么到了他兒子這兒,就拐了八道彎,變成了開疆擴土。 他知曉大宋羸弱,國家武裝不足,一心想要改變,卻始終不知道該怎么改變。再加上他原來沒有兒子,可不就將7成的心力,都用來生孩子。 現在好了,他的兒子雄心壯志,想要開疆擴土。趙禎不知道怎么做,想來想去大概只有放權,于是乎,趙禎幾番欲言又止,到最后還是......放手讓蘇清之去做。 蘇清之歷經無數世界,當過好幾次的皇帝,如何做個好皇帝都知曉,怎么做一個合格甚至出挑的皇帝,自然同樣清楚。 軍事力量自然得加強,但現在并不是好時機?;蛘哒f,目前最主要的,還是平衡文官武官之間的不平等。 文官就做文官該做的事情,搶武官的工作干什么。整個大宋的中樞朝廷還不夠他們霍霍的,非要插手武官該干的事情。 不是蘇清之看不起讀書人,本身他就是讀書人,六元及第的狀元,而且還是13歲的六元及第的狀元,可不是一般讀書人能夠做到的。 而且哪怕是蘇清之,他都不可能像文官那樣將權利全部巴拉進懷里,也不看看自己合不合適。 不過蘇清之的身份,畢竟不一般,作為大宋皇朝的繼承人,蘇清之不能像大宋的其他皇帝一樣,只學文不習武。相反,要做到文武雙全。 即便不能做到,也要了解武乃一個國家的國防力量。如果只是文昌盛,就如同小兒抱金磚過鬧市,是只狗都會上來咬一口。 歷史上大宋的國力強盛歸強盛,指的是經濟發達。年稅收的話,算是各個朝代最多的??善?,說句悲哀的話語,大宋時期的國土面積,是最小的。 文風盛行,達官貴人奢靡成性,連皇帝都無心政務,成天研究字的n種寫法。每次周邊國家挑釁,第一個反應就是花錢買平安。 還不是打仗打輸了才稱臣納貢,而是一開始,仗都沒有開始打,就開始軟了骨頭稱臣納貢,還美其名曰,免百姓受兵戈之苦。 所謂的求和派,不過就是軟骨頭派,而強硬派,說實在話的,沒有強大的武力支撐,一切的強硬,其實就是笑話。 而顯然,大宋的武裝力量,不能用差來形容,而是十分的差??刹皇菤堁蛱煜?,而是從頭到尾,連打得勇氣都沒有。又怎么不會國力羸弱。 扯遠了,總之蘇清之并不忙著整頓軍務,而是選擇先整頓朝綱。還是那句話,大宋給與讀書人太多的優待。 一句刑不上士大夫,讓讀書人當官之后,無所顧慮。反正犯了再嚴重的罪,也不過抄家流放,死是不可能死的,并且還沒有株連的說法。 倒了他一個,他的后代,他的族人,還有出頭的機會,依然可以屹立不倒。 就是因為沒有實質性,足以威脅生命,威脅家族的枷鎖在,所以文官們毫無顧忌。打仗輸了,武將可能死,畢竟不是士大夫??墒俏墓賯?,仔細瞅瞅大宋的歷史,通敵賣國的jian佞之臣,那是層出不窮,得到了什么實質性的懲罰沒有? 連用欲加之罪謀害岳飛的秦檜,也只是罷官最后病死,得到了善終。文官還能有什么顧忌,自然是盡情的造作??! 好官有,更多的卻是貪官污吏。 既然來了大宋朝,并且還擁有了得天獨厚的身份。那么自然的,蘇清之就會盡自己的力量,讓大宋朝不再羸弱,而像盛世大唐那樣萬國來朝。 到了第二日,趙禎果然沒有起來上朝,政務都交由蘇清之負責。也不知道是不是朝中官員有心考驗蘇清之,上朝的時候,基本都保持沉默,只除了包拯。 包拯將這幾天開封府處理的事情,都一一交代,末了還詢問官家對春耕事宜有什么安排。 春耕秋種?蘇清之遲疑:父皇大概,嗯,愿意為天下表率,動手春耕。 包拯嚴肅點頭。那就由太子殿下出面說服。 蘇清之:......好。 這時候龐太師總算出聲了,不過說的話不太中聽,說趙禎身為天子,親自下地干活不好。 覺得有辱斯文?蘇清之神色冷淡的詢問。覺得自己身為朝廷命官,早就脫離了平頭老百姓的身份,是老百姓的天,可以主宰他們的生死。已經脫離了,又豈能重新回歸田園,不止自己不能,還要攔著天子,美其名曰,有損天子威嚴。 龐太師頓時臉色大變,不得不說,蘇清之這話相當于誅心之言。 如果換做趙禎,說不得龐太師會講道理??上Q做蘇清之,他有自成一套的邏輯,怎么可能聽龐太師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