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最終還是包拯站了出來,挺無奈的說:官家,現在正進行殿試。有什么事兒,等殿試完了再說。 趙禎眼含熱淚,看向包拯。 包愛卿啊,你真煞風景。朕今兒真高興,偏偏你就要提醒朕,讓朕有點兒掃興。 龐太師突然道:官家,江山社稷,得慎重考慮,不可因為相似,就妄下結論。 這話倒是在理。連蘇清之都忍不住點頭,贊了一句夠嚴謹。 龐太師,你兒女成群,又豈知朕心中之痛。趙禎顯然就憑借著那張和他七分相似的臉,認清了蘇清之是他的崽。 事實上也沒有錯,就是叭,沒有走世人認同的(滴血)認親儀式,所以呢,以龐太師為首的官員,倒是對蘇清之的真假懷疑得很。 而原本參加殿試的學子呢,直接一個個傻眼,到現在還沒有回過神來。畢竟事情太炸裂了,萬萬沒想到有神童之名的蘇清之,居然會是當今圣上的兒子,唯一的兒子。 可想而知,蘇清之一旦認祖歸宗,那就是鐵板釘釘的太子,連作為趙禎沒得選擇下,接受宗室意見收的養子趙曙,對上蘇清之,都沒有一戰之力。 朕已經快到知命之年,膝下荒蕪,最痛的便是三個兒子,都未能活到成年。趙禎認真無比的道:如今清之出現,證明上蒼對朕還是不薄。 第121章 第 121 章 清之都已經叫上了, 證明趙禎是真的想要蘇清之這么一個好大兒。其實蘇清之則不怎么想認爹,但誰讓家里是真的有皇位需要繼承。 如果他不認,那不是便宜趙曙那小子。 是沒有證據, 證明是趙曙他爹趙允讓害的原主。但對于蘇清之來說,從來都不需要證據證明。 他所認定的, 便是真理。 而且從結果來逆推,一般最得利者, 便是幕后兇手。 原主死了, 誰最得利?自然是趙禎迫于宗族壓力收的養子趙曙。事實上,連趙禎自個兒都挺懷疑他后宮男丁養不住, 反而女兒一個個冒出的原因,并不只是他的種子不好, 而是背后有小人動手。 至于小人是誰,完完全全顯而易見。 蘇清之斂目:大人說得沒錯, 該驗就驗, 官家什么都不做,就認定我是官家的兒子,只怕有心的大人,心中會犯嘀咕。 有心二字用得十分有魔性。 懂的人都懂,不懂的人, 多半是在裝懂。 蘇清之嘆了一口氣,將或明或暗的眼神,全都無視。 這時候的趙禎依然很激動,并且根本就沒聽進去蘇清之的話。 不是上眼藥,更勝上眼藥。 反正現在的趙禎, 看龐太師越發的不順眼。 好在趙禎的脾氣是好的,即使生氣, 都不會隨隨便便的遷怒他人。 對于當皇帝的人來說,這個美德相當的可以。趙禎努力穩住激蕩的心情,隨后下令開始殿試。 而他身邊伺候的張茂則,也是個有趣的人。 居然將蘇清之的座位,安排正對著龍椅??梢宰尵痈吲R下的趙禎,將蘇清之的一舉一動都看得清清楚楚。 呃,怎么說呢! 這其實很考驗一個人的毅力。要是心理素質稍微差點,得,被皇帝虎視眈眈的盯著,能否順利動筆,恐怕都要打個問號。 蘇清之呢,萬幸心理素質不錯,而且說句實話,哪怕趙禎按捺不住,走到他身旁看他考試,蘇清之都不會有所動容。 只會從容不迫的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現在該殿試考狀元,憑的是真材實料,自然的,蘇清之就暫時性的無視了趙禎,開始瀟瀟灑灑,下筆如神的做考題,并且第一個交卷。 蘇清之是有真才實學的。 他的才華,經得住任何人的考驗。 哪怕有心挑刺的官員,看了他的答卷,都不會昧著良心說蘇清之打得不好。 只是有一點,主張對外求和的官員們,看到蘇清之的答卷后,心不約而同的咯噔一跳。貌似,好像,他們這位當今官家的唯一子嗣,并不是傳統的文人,挺殺戮果決的。 蘇清之欽點為新科狀元,六元及第的美名。趙禎頓了頓,到底還是難掩激動。諸位愛卿可有異議。 包拯率先說沒有異議。六元及第的好兆頭,并不會因為蘇清之的真實身份,而蒙上陰影。 當今天子需要這個美名,證明統治之下能人輩出。 蘇清之需要這個美名,哪怕成為太子,六元及第的太子,總比民間找回來,沒有文化的太子要好聽得多。 不管是北宋還是南宋,本質都很重文輕武。武官的地位很低,甚至軍隊很多重要的職位,也大多由光會紙上談兵的文官占了。 為什么求和派看到蘇清之的答卷,會心中咯噔一跳,還不是因為蘇清之本身信奉拳頭出政權,并且有后世兔子們的通病,火力不足恐懼癥。 蘇清之深深覺得,大宋之所以羸弱,周邊國家誰都敢咬一口,就是因為火力不足,且刑不上士大夫造就了一群沽名釣譽,貪污都貪得明目張膽的垃圾官員。 刑不上士大夫啊,反正犯了天大的錯誤,都不會有性命之優,且九族安穩得很,不會受到牽連,那還有什么后顧之憂,自然是使勁的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