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而這時楊鐵心和穆念慈的談話,也逐漸接近的尾聲。 欺人太甚?蘇清之冷笑:你們也就只會說這樣的話了,放你們一馬,已經是我做的最大度的事兒了,還不滾,莫非是想連同你們全真教的名聲一同落在這兒? 話已經挑明到這種程度了,自然沒有繼續留下來的必要。先不說繼續留下來會不會要命,只是蘇清之油鹽不進的態度,就注定了他們只能想太多。 前往找麻煩的家伙們,全都灰溜溜的走了。 沒一會兒,場面頓時一空。只除了楊鐵心沒有走,還對著穆念慈感嘆萬千。礙于養育之情,穆念慈是不好跟楊鐵心翻臉的。 只是要想多親近,那是絕對不可能的,畢竟還隔著56口人命。 穆念慈心中清楚,但好像楊鐵心并不怎么清楚。不知道他找穆念慈敘舊有什么要緊的事兒,但絕對不安好心。 可惜楊鐵心懂穆念慈的心思歸懂,卻不知現在的穆念慈不是以前的穆念慈,或許會因為養育之恩,不會對楊鐵心動手,但是呢,卻不會再聽楊鐵心打著為她好的說教。除了正兒八經的親人外,誰又能真正的對一個人好。 不可否認楊鐵心將穆念慈養大,這點算有恩,但說真的,其實還是利用成分居多。以前穆念慈心心念都是幫助義父找回妻兒,便是養恩作祟,可是現在嘛...... 穆念慈臉色難得變得十分難看。 和表哥說得一樣,女兒與義父之間隔著親生父母以及其他親眷的生死,女兒自認做不到再聽義父的話語。女兒自然希望義父能找回自己的妻兒,只是女兒,要為親生父母守孝三年,再說重入江湖的話。還望義父尊重,早日達成所愿。 穆念慈話語說得委婉,可拒絕的意思卻是妥妥的。 好半晌,楊鐵心都無法回過神。 回過神后,卻找不到話語來說。這個時候,楊鐵心總算領悟到了自己跟著全真教的人前來討伐敗壞全真教名聲的江湖百曉生是種錯誤。 可他想見見自己的養女,不打招呼就跟著走了,萬一欺負她怎么辦?沒有他這個義父在身邊,總擔心會遭受欺負委屈。 卻沒有想過,其實最大的委屈,是他這位義父帶來的。 是,楊鐵心養大了穆念慈,可穆念慈的存在,陪伴了楊鐵心。風雨飄零,浪跡江湖,四海為家,楊鐵心又不是一個有成算的人,很多時候,反而是穆念慈照顧他。 只能說楊鐵心的算盤打得很響,但是呢,清楚的都清楚,不清楚的話,咦,反正就那樣了,對穆念慈其實造成不了什么影響的。 這不,楊鐵心滿臉不舍滿臉疑惑,穆念慈卻越發不耐起來。 看來只能這樣了。楊鐵心嘆息:以后念慈你多保重。義父這兒,你不必多費神,我已經找到妻兒下落,想來不久之后,我們一家人就會團聚。 穆念慈其實已經猜到楊鐵心口中的妻兒指的是誰,挺猶豫的。畢竟楊鐵心拋棄包惜弱,丟下身懷六甲的包惜弱是事實,包惜弱早就改嫁,楊鐵心執意要一家團聚,焉知不會害了包惜弱? 要知道原著中的包惜弱,原本過得錦衣玉食,夫貴妻榮的日子,結果楊鐵心一出現,哦豁,兒子變成不忠不義的狗賊,自己呢又要跟楊鐵心殉情。 不知道包惜弱是真想殉情呢,還是被逼迫的。反正最終結果就是楊鐵心和包惜弱死一塊兒了,穆念慈和楊康在一起,然后楊過還沒有出世的時候,楊康就被...... 郭靖還挺有意思的,黃蓉殺了楊康,他就給孩子取名楊過,好讓楊過時刻謹記父親犯的過錯。 難道儒家思想,提倡的不是禍不及兒女? 連坐也不是這樣連坐的叭,人家楊過是遺腹子,連楊康的面兒都沒有見過,就背負起要時刻謹記父親犯的過錯的責任。 真的,攤上楊鐵心這樣的親人,是人生最大的磨難,渡得過就萬事大吉,渡不過那就一起洗白白。 當然了,以上是蘇清之的心理活動,至于穆念慈,不好意思,現在逐漸覺醒中,對楊鐵心是有感情,可這份感情,真的超級復雜...... 該愛,穆念慈愛不起來,該恨,穆念慈同樣恨不起來。反正就是復雜,不平靜,根本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又一會兒,楊鐵心提出告辭,穆念慈沒有送別,而是目送他離開。隨后穆念慈面色平靜的去找蘇清之說話。 沒說別的,就一個意思,楊鐵心怪怪的,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 蘇清之:多半是想你回去! 嗯? 當時比武招親。蘇清之斟酌的道:那位企圖在擂臺上調戲你的金國小王爺,便是包惜弱為楊鐵心生下的遺腹子。 遺腹子?楊鐵心沒有死??!穆念安指出蘇清之的口誤。 楊鐵心死了,活著的是穆易。蘇清之笑著搖頭。其實楊康和楊鐵心長得比較相似,只不過楊鐵心到底老了,且飽經風霜,幾分相似也磨得只剩下一分。 楊鐵心還不是通過包惜弱確定了楊康的身份,哪里有什么父子情深?,F在呢,估計正處于逼迫楊康認親爹,不然就是認賊作父的劇情。 沒了穆念慈的摻和,楊鐵心和楊康的關系更加水火不相容。楊康自認完顏洪烈這么一個親爹,哪怕包惜弱以淚洗面,覺得楊康不認親爹的行為不孝順,楊康依然以楊鐵心為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