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又一會兒,永璉睜開眼睛,一開口便是軟軟糯糯的喊皇阿瑪。 現在乾隆二年,歷史上的永璉好像是乾隆三年去世,年僅9歲。因為他的去世,富察皇后傷心欲絕之下,身體日漸衰敗。再加上后來為了生兒子永琮,又傷了身體,導致年齡輕輕,就丟下唯一的女兒香消玉損。很難說那位令妃魏氏,沒有踩著上位。 好好休息。蘇清之伸手揉了揉永璉毛茸茸的腦袋,語氣溫柔的道:這回永璉生病遭了大罪,得好好休息養身體。就不忙去上書房上課了。 此話一出,永璉還來不及表態,反倒是富察皇后有些急躁。 萬歲爺,這是不是有些不妥? 哪里不妥?蘇清之反問富察皇后:皇后身為后宮之首,平日里忙碌宮務,又要照顧永璉,難免有些生疏。朕想著,既然這回永璉遭了大罪,就好生修養。要是皇后覺得會耽誤功課,倒不如搬入乾清宮,朕休息時,也好親自給永璉上課......\& 富察皇后依然面露遲疑,這回倒有點像對乾隆文化水平的質疑。嘖,也該質疑,畢竟沒有哪位皇帝像他那樣寫詩的。 高產似母豬,卻沒一頭優良。 還特別愛毀字畫。越是年代久遠,越是大家的字畫,乾隆就越愛拿著私章,四面八方的蓋章,務必時所有留白處,都蓋上他的私章。 蘇清之成了乾隆,并不代表蘇清之就繼承了乾隆的不靠譜??汕〔豢孔V,離譜的程度,真的一言難盡,要想不一樣和以前的乾隆區分開來很簡單,可要學著像乾隆那般不靠譜,那么離譜...... 感覺揮刀自宮,要來得更加容易一點。 不然咋是抽抽龍呢! 萬歲爺要不要考慮一下。富察皇后依然遲疑,顯然考慮了好處,又舍不得孩子。 蘇清之起這樣的念頭,不過是剎那間升起的,現在富察皇后猶豫,蘇清之反倒覺得不錯。 不是蘇清之貶低富察皇后,主要是富察皇后她稱得上合格的一國之母,卻稱不上合格的母親。 當然了,兩個兒子先后夭折,有后宮嬪妃暗害的原因,更有富察皇后疏忽大意的緣由。 忙碌宮務,忽略了永璉身邊伺候的人。要知道人性復雜,再怎么算無遺策,都算計不了人心。 而且人心易變,現在忠心,并不代表以后忠心。 特別是清朝特殊的構造。富察皇后出生滿洲著姓大族又如何,入了皇宮,暗中掌控的權利,還不是不如包衣出生的嬪妃。 瞧瞧乾隆中后期的那位令妃娘娘,孩子一個接著一個生,除了皇十六阿哥因為先天不良出生既殤外,生的兒子女兒都立住了。 憑的是什么?憑的是身體好?不,憑的是魏氏一族不分男女老少,都在內務府當差。 說互幫互助,有點不適合,但魏氏能屹立乾隆后宮不倒,到最后兒子死的死廢的廢,到最后乾隆的好兒子,只剩下魏氏生的。 蘇清之抿緊唇瓣,臉色開始暗沉。 皇后的意思是,還是等永璉好了后搬去阿哥所居??? 富察皇后:這是祖宗規矩。 蘇清之挑眉,不免有些詫異:朕要是沒記錯的話,開口規矩閉口規矩的人是嫻妃,怎么今兒皇后,也和嫻妃一樣了? 富察皇后那張清秀有余,略顯寡淡的臉頓時扭曲起來。又很快恢復了平靜,轉而溫婉又含蓄的道。 該講規矩還是要講的。 是該講規矩的時候,好好的講規矩。蘇清之曬然一笑,又道:只不過嘛,朕可不想因為講規矩,就葬送朕嫡子的命。 頓了頓,眼瞅著富察皇后都紅了眼眶,蘇清之又郎心似鐵的補充一句:皇后啊,你看你最近斂著宮權,一雙兒女都疏忽照料。 其實永璉還好,畢竟是兒子。富察皇后未來的依靠,自然關注度比女兒和敬要高。但也高不了哪兒去。為了當好皇后,富察皇后時時刻刻都把宮權抓得牢牢的,不管小事還是大事,事事親力親為。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忙碌管理后宮,抓牢宮權不下放,自然的,也就沒多余的時間以及精力關注兒女。 別說伺候兒女的奴才,選的都是忠心耿耿的。還是那句話,人心不可測,更加不可算計。自己的兒女都不用心,難不成還能指望別人? 古往今來,因為利益背叛主人的仆奴還少嗎? 富察皇后這人心思重,又愛斂權,說真的,如果不是因為蘇清之對女色不感興趣,也根本不想應對乾隆的后宮,索性現在已經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繼承人不缺。在意永璉,除了永璉是嫡子外,更有永璉這孩子是真聰慧,并且知書達禮超級懂事。 三個兒子,權衡利弊,永璉是最佳繼承人。 蘇清之默了默,又道:皇后啊,朕和你說句掏心窩子的話。你真的不懂,朕將永璉接去乾清宮住的另一個意思? 富察皇后眼眶兒越發的紅了。 她怎么會不懂,就是多想,又舍不得永璉。 蘇清之暗指她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她承認。她一般攬著宮權,不愿意下放,一邊又要照顧一雙兒女。 當初藩邸,處理寶親王后宅事物,尚且輕松。一來是當時她算是一家獨大,乾隆雖說花心,可要和弘時搶皇位,其實是沒有多少女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