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從2005開始 第974節
書迷正在閱讀:追女朋友的錯誤方法、影后,復活吧、怪談NPC想移民[無限]、抄家前,醫妃搬空敵人庫房去逃荒、[獵人同人] GI許愿店、[綜瓊瑤] 太醫韻安、[櫻蘭同人] 戀愛犯法嗎、美人與混混[八零]、[綜漫] 5T5他又誤我、[綜漫] 諸伏警官不想談戀愛
而且長得又那么漂亮,挺招人喜歡的。 現在也算是一個偶像明星了。 過年前參與拍攝的公司自己制作的電視劇5月中旬殺青了,進入到了后期制作中。 她又簽了一部電視劇,不過不是星光影視公司自己投資制作的,而是別的公司攢的局,星光影視公司只是參與了投資,投資比例還不大,大概一成的樣子。 這樣的投資比例,是沒有什么話語權的。 但她演的是女一號。 這個不是公司幫她爭取到的,而是靠著她自己的實力爭取到的。 ——在人家眼中,她已經是一個明星了,有了比較高的人氣,而且形象又適合那個角色,哪怕星光影視公司沒有參與投資,也屬于她來參演那女一號。 這一份合同讓曾熙悅特別的興奮。 之前參演的那些影視作品,全部都是靠著公司的大額投資才把她推進去的。 現在確實靠著自己的實力拿下的這一份合同,那感覺當然不一樣。 她現在已經不是新人了,在幾個網絡平臺的粉絲總數都超過了千萬,有著比較高的熱度。 現在的片酬當然也不可能再拿新人片酬。 一部四十集的電視劇,給她的片酬就達到了上千萬。 都已經跟星光影視對這部電視劇的投資持平了。 當然,她和星光影視簽的合同還是新人合同,這上千萬的片酬,落到她手上的也就兩三百萬的樣子。 不過這對她來說,已經是一筆巨款了。 錢雖然還沒到手,她已經想著該怎么去花這一筆錢了。 ——拿一部分給家里,在老家那邊的城市買一套房,讓父母住下。給自己買一輛車,買幾件早就看上的很貴的漂亮的衣服,買幾個包包,然后買幾件漂亮的首飾。然后就沒了。 合同簽了,6月底就要進劇組。 有那么一個月的空閑時間。 但這個空閑的時間,她也不怎么空閑。 公司幫她安排了幾個綜藝節目的錄制,還幫她接了幾個廣告,要趁著這段時間弄出來。 她自己也要在進組之前研究一下劇本,這樣到正式拍攝的時候才不至于怯場。 舞蹈和表演也要去學。 其實還是挺忙的。 但是,她很有干勁,覺得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近了。 都在京城,甚至還住在同一棟樓,可是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她和嚴鑫在一起的時間,也就那么十幾次。 其中半數還只是在一起吃個飯,并沒有更進一步的交流。 她忙,嚴鑫也沒那么閑。 6月下旬,曾熙悅進劇組拍戲去了。 而嚴鑫則是和馮曦去了羊城——還帶著他們的兒子仕林。 6月下旬,食語集團在港島上市。 他作為大股東,而且還是去年國內富豪排行榜第三的存在,當然也得露面。 他這個國內富豪排行榜第三的身份,就能給食語集團的估值帶來一個不小得提升。 這一次食語在港島上市,發行了20多億股,占了總股份的百分之十八左右,每股發行價格一塊五毛多,融資30多億。 馮晨和蔡其祥都持有一定的股票。 上市之前幾天,嚴鑫和這家公司的關系被廣泛報道,股票上市之后,也受到了市場的追捧。 發行價格一塊五毛多,到收盤的時候,已經上漲到了三塊多,漲幅超過百分之一百。 這樣的漲幅在a股首發,并不算什么,只是一般水平。 但是在已經成熟的港股,那就相當難得了。 一方面是食語現在的市場占有率太高了,每日單量達到了一個很恐怖的數字,數據相當的漂亮,還是一家互聯網企業,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另外一個,和嚴鑫這個大股東也有關系。 嚴鑫持有公司那么多股票,也讓很多人對這家企業有了更大的信心。 嚴鑫在食語的股份經過了幾次攤薄,現在也不是第一大股東了,而是第三大股東。 第一大股東是一家中字頭的公司。 第二大股東是肖詩語——她是公司的總裁,上市之前制定的股權獎勵中,她又額外的獲得了一些股份的獎勵,所以要比嚴鑫高。 但嚴鑫這個第三大股東,也還是擁有著二十來億股。 食語上市當天,他手中那些股票的市值就達到了六十多億。 讓他有點意想不到的是,食語上市的那一天,鳳安集團的股價,竟然也跟著漲了三個多百分點。 他手中鳳安集團的股票價值,也跟著漲了二十幾個億。 就他現在手中那兩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價值已經超過了八百億。 但是,跟國內首富的差距還是有點大,跟第二名的差距也比較大。 ——這還是在去年的數據上算的。 第793章 食語公司成功上市,肖詩語總算是松了一口氣。 不過這并不等于她現在就可以輕松了。 甚至還要更忙。 這一次上市,在資本市場融資幾十個億,也讓公司有了充足的資金來進一步的擴張市場。 另外,那就是想辦法提高公司的利潤。 怎樣合理的降低優惠的幅度,提高每一單的利潤。 這個是提高消費者的支付成本。 還有,就是怎樣讓商家讓渡更多的利潤過來。 這個是提高商家獲取客源的成本。 之前幾年時間里,基本上就是平臺燒錢,讓商家以極低的成本在這個平臺獲得客源,獲取大量額外的利潤。 最早入場的那些商家,在這個平臺獲得的利潤,比他們在線下獲得的利潤還要高。 但那樣的好日子不會一直繼續下去。 外賣平臺現在要做的是手持雙刀,一刀砍向顧客,一刀砍向商家。 砍下來的利潤就歸平臺所有。 這不是食語公司一家的決定,是他們跟另外一家競爭對手商量過后的決定。 ——這是他們一家來做出這樣的決定,這就等于給競爭對手送人頭,那肯定不能干。 兩個平臺占據了這個行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市場份額,說一句壟斷,也不過份。 但是,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以前的規矩執行的好好的,現在要改變規矩,要從消費者和商家兜里掏錢,他們肯定不會高興。 但一直執行下去,公司虧錢,那也肯定是不行的。 開公司是為了賺錢,又不是為了做慈善。 取消原有的優惠,那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但是要有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才能夠取消那些原有的優惠。 而且取消優惠也得有一個限度,不能一下子把步子邁得很大,讓消費者和商家都承受不了。 要是太過分了,大家一拍兩散,把這個行業恢復到原來的線下狀態,那他們公司就沒法存在了。 嚴鑫沒有多少商業才能,但他是一個重生者,而且還送過幾年的外賣,有很多相應的經驗可以動用。 他給肖詩語提出來的建議就是多泡制一些外賣員多辛苦多累背負著家庭的重擔刮風下雨都要去送外賣卻賺不到多少錢的新聞來,能多慘寫多慘,有多苦寫多苦,要是搞視頻的話,最好還配上一些催淚的音樂。 然后多找幾個公眾形象好的營銷號關懷一下,買一些高質量的水軍推動一下,讓大家都覺得外賣員很辛苦很辛苦。 自家的短視頻平臺,當然也要多做這樣的視頻,還要進行推廣資源的傾斜。 在社會上形成這么一個共識之后,再請幾個專家來分析原因——這是因為外賣員每單的收費太低了,所以他們必須要跑很多單才能夠賺到錢,有時候甚至還不得不違反交通規則。 解決的辦法在哪里呢? 那當然是提高每一單的收費。 每一單賺到的錢多了,就不用一天送那么多單,就不會那么累了。 商家讓出一些利益,消費者也稍微多承受一點成本。 到適當的時候,平臺再來修改規則,拿著關懷外賣員的借口,提高每一單的傭金。 至于要不要真的提高外賣員的單價,那當然還是要提高的。 只是,加上來的傭金,會不會全部給到外賣員,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一單提高兩塊錢,能夠給送外賣的多加兩毛錢,已經算是良心資本家了。 畢竟,就現在的單價,也能夠招聘到大量的外賣員,說明人工的價格就值那些,自然就沒有提太高的必要了。 嚴鑫不能算是多黑心的資本家,他會給旗下公司每一個正式的員工都買社保,工資待遇也不低,高于平均水平。 但他也不是慈善資本家。 這樣的事情,他不來做,也會有別人去做。 而且他可以確定,別人做這樣的事情會比他做得更狠,留給勞動者的報酬會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