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漢武帝強國富民 第337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從2005開始、追女朋友的錯誤方法、影后,復活吧、怪談NPC想移民[無限]、抄家前,醫妃搬空敵人庫房去逃荒、[獵人同人] GI許愿店、[綜瓊瑤] 太醫韻安、[櫻蘭同人] 戀愛犯法嗎、美人與混混[八零]、[綜漫] 5T5他又誤我
外放的汲黯做出相當好的政績,叫劉徹再一次覺得自己對汲黯的所有包容都是對的,也正是因為如此,劉徹更不可能對汲黯提出更多無禮的要求。 是以,劉徹只能重重的點頭,立刻順應話題的問:“汲愛卿不妨想一想,剩下三省的官員哪一個有資格補上?” 啊,本來羨慕汲黯的人們,萬萬沒有想到劉徹會丟下這樣的一句話,不可思議的望向劉徹,咦,劉徹如此大方的嗎? 可是隨后一想又覺得,劉徹是那種不大方的人嗎? 那必須的不是。 汲黯啊汲黯,你得想想我們大家的利益,說幾句掏心窩的話??! 無數灼灼人的目光落在汲黯的身上,汲黯認真的思考了半響道:“陛下用人不拘小節,想必暫時并未發現合適的,故未定下。寧缺勿濫,陛下以為如何?” 可是,他們是不是忘記了汲黯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能得劉徹肯定剛正不阿的人,必然也是有著一份公心,以令天下敬重。想讓他進言提拔的人,前提必須得是有能之人,否則不好意思,管你們是誰,他是斷然不可能因為所謂的情誼為朝堂胡亂舉薦出相的人。 一個個聽到汲黯的話,嘴角一僵,那方才才生出的歡喜在那一刻煙消云散。 真的是差點忘記了,汲黯這樣的人又臭又硬,從來都不是那種講情面,道那份的人。 指望他看在各家的情誼上向劉徹舉薦他們成為另一個丞相人選,不如盼太陽從西邊出來! 真真是越想越覺得可氣,越發覺得劉徹可憎,挑人怎么盡挑他們討厭的人! “汲中書令所言甚是,反正從來丞相只一人而已,一分為七,寧缺勿濫又不是做不好事,何必糾結一定要立刻全補上。有合適的再補未嘗不可?!眲⑼旌苁窍矚g汲黯那一句寧缺勿濫,須知一分為七的相權,有利的是劉徹,是大漢朝廷。在這樣的情況不就是少了三個而已,足夠他們將事情辦好。故,不急著補。 然而一群人聽到劉挽說話,很是想問上一問,劉挽有沒有一點點自覺的。 如今選中的四個宰相,她劉挽,她舅衛青,她表哥霍去病。 這全都是劉挽的人,也是劉徹的人。 這樣的情況正常的嗎? 有什么不正常的,一個汲黯不足矣阻止所有的不合理政策? 汲黯這樣的人一亮出來,確實讓人說不出汲黯不能阻止的話!汲黯的能力大家還是相對清楚的。 瞬間沒了聲音的人們,再一次體會到劉徹的心機。 不錯,劉挽為尚書令,衛青為左仆射,霍去病為中書令,瞧著都成了劉挽的天下了對吧??墒怯幸粋€汲黯呢? 一個正直敢言,連劉徹都敬之三分,不敢在他面前亂來的汲黯,有他們看著劉挽,劉挽敢亂來嗎? 再說了,劉挽一向針對的都是些什么人?心里沒有數? 她對汲黯可是一向恭敬有禮,沒有半點逾越之舉的。 雖然作為一個日常搞事的人,劉挽在汲黯那兒的印象還是相當好的。 畢竟汲黯有一顆公心,他很清楚的知道一點,劉挽是真正為大漢,也為大漢百姓所謀的存在。 得,都沒有聲音了! 一個汲黯把所有覺得劉徹把劉挽推出,衛青和霍去病提至相位上存在的任何所謂不公都平息得干干凈凈,沒有一個人再認為有所謂的不妥。 這就是劉徹的高明之處,平衡之道。 下朝后的劉挽被劉徹提點跟上,劉挽感慨道:“我朝得汲黯中書令,甚幸?!?/br> 劉徹很自覺的補話道:“亦是朕之幸,你們之幸?!?/br> 話不必說得太直白,都懂得彼此的意思。 劉挽重重的點頭,很是認可劉徹這句話。 “雖然寧缺勿濫,門下侍中還得挑一個人?!眲⑼焯嵝?,剛改的官制,直接放空一個部門,是不是有些過分了? “雖不能用為門下侍中,侍中之下難道不設人了?代行侍中之責,無侍中之權,有何不可?”不得不說,在如何任用官員的事情上,劉徹是相當的有發言權,幾句話立刻把劉挽提及的問題解決了。 “且讓桑弘羊入門下?!辈粌H如此,劉徹更是直接拍板此事,立刻讓人去安排了。 劉挽提醒道:“不知百姓之苦的官,身居高位,未必是百姓之幸,大漢之幸?!?/br> 父女皆相知,劉挽提出這一點證明她有問題的,劉徹既問:“何意?” “入六部或三省,須得有實打實的政績。治國有方,安一處百姓,這才是真正的功?!辈皇窍雽Ω妒雷鍌儐??想來如果到了底層的人們,總會遇上一些人教他們一些道理的。世族勢大,他們想以十幾年的布局動搖世族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辦法只能是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去影響世族里的人,能夠影響到一個都是幸事。 是以,必須要立下規矩。 不能讓一群人坐而論道,不知民之苦,總以家世占盡世間的便宜。 劉徹回頭一眼瞥過劉挽,“寄希望于他們干實事?” “是規定他們干實事?!眲⑼煊X得劉徹是不會拒絕的。本來天底下的規矩都是人定的,既然如此劉徹怎么就不能定了? 官員考核四個字一丟出去,哪一個敢吱聲?哪一個敢抗議? 所以啊,劉挽是走一步早想好十步以外該走的路。 “有何不可?!眲睾卧S人也,劉挽一句規定丟出,他的心情瞬間變好。 不錯,從前沒有人規定的事,從他開始,由他來規定。誰要是敢不服,只管放馬過來,有道理的說出道理,如果沒道理的反對,誰管他們? 好,劉挽相信劉徹只要有這方面的念頭,定會配合無比劉挽推行的種種規矩。 “你這些日子須將六部事情全都安排妥當。你的權最大,也是最多人盯緊了你,萬事小心?!眲囟谝宦?,只為讓劉挽知道,她當上尚書令這個事只能是開始,萬萬不能就此結束。 況且,太多的人盯緊了劉挽,劉挽必須要小心再三,絕對不能中了別人的圈套。 “是?!?/br> 第516章 你比我貪 朗聲應下的劉挽, 第一時間先去的哪里呢? 吏部呢。 既然她很明確的要進行官員的考核,相關的標準先前雖然有所規定,但遠遠不夠的。 況且,門下侍中的位置沒有定下, 不知多少人為之心動, 有人心動, 何嘗不是劉挽可乘之機?放出一些話去, 好讓底下的人知道,劉徹要翻查所有的官員政績, 以盼能夠從中選出侍中人選。 劉徹在聽說此事后, 那真的是長長的一嘆, “泰永深諳用人之道?!?/br> 在一旁的華刻聽到這話低下了頭, 有些不太拿得準劉徹是高興亦或者不高興。 不過,最近劉徹的心境變化也是讓人始料未及的,縱然是伺候在劉徹身邊多年的華刻都不太拿得準,壓根不敢多問一句。反正劉挽自有對付劉徹的辦法, 他們父女之間如何交手, 他一個外人最不應該插手。 接下來,劉挽開始讓人調來近二十年所有的官員名單,尤其查查他們所有人的功績,縱然朝廷先前并沒有專門的記檔部門。 誰讓劉挽讓人改進的造紙術最多也不過才十年,這樣一算,很多東西劉挽想要都要不到。 那劉挽可不管了。 她要的, 底下的人誰沒有辦法給她送上來, 她只問辦事的人。 眼看劉挽捋了一批又一批的官, 提拔了一批又一批的人, 有心跟劉挽唱反調的人, 真沒辦法唱了! 再跟劉挽來硬的,他們怕是朝中都要無人了。 當然,劉挽既然是做事的人,她的風格和劉徹的風格不一樣,針對六部及尚書省的規矩,能用一句話概括的別給她整出兩句話。能一天辦成的事不要給她推成兩天。 剛開始她一股腦的將規矩定下,可把習慣劉徹行事的人都唬得不輕,一時都不知如何下手。哪怕是衛青這個當舅舅的,針對劉挽提出的規矩,他本意是不太想管得太多,畢竟他的戰功擺在那兒,要是事事都做得極好,怕是劉徹更要不放心。 結果劉挽也不要衛青干什么,把兵部所有將士的情況給她總結送上。 總結這個事,衛青不至于不會干,但劉挽有一個要求,一句話總結。 自家的舅舅,劉挽給了例子,如對衛青的評價,大將軍衛青內斂沉著,為人謙和,有大局,堪為大用。 衛青...... 他是不是該感謝劉挽對他的肯定? 劉挽的要求不高,例子都備好了,衛青參照這樣的評價給劉挽準備,平陽長公主在衛青那兒瞧見一系列的評價時,不禁感慨道:“不怪陛下縱然心中踟躕,最終還是決定用泰永,這樣的人不用是大漢損失?!?/br> 衛青相當的認同,三省六部的改革,劉挽捏住六部,一部一部讓他們把自己的規矩立好,總而言之,誰要是在其位不思謀其職,劉挽將會在第一時間將人收拾了。 大抵可能六部里頭也就衛青的比較輕松,劉挽早將相關的制度丟給衛青,只讓衛青仔細查看是否有補充的。因而衛青也可以很確定一點,各部的制度劉挽都有數,讓人仔細的商量無非想從制定規章制度里挑出不錯的人。 平陽長公主瞥過衛青道:“居于泰永之下你當真沒有半分不高興?” 衛青道:“長公主不喜?” 要說居于劉挽之下,平陽長公主從前不曾,但如今怕是也要的。戶部管的是戶籍人口不假,何嘗不包括國庫。再說了,鹽利諸事劉挽一向雖然不管,并不代表她沒有數。鹽務相關的規章制度何嘗不是劉挽定下的,如今平陽長公主盡都按規矩辦事。 “并不甘心?!逼疥栭L公主坦然承認自己的那點心思。對上衛青并不意外的雙眸,平陽長公主不禁道:“你的心性我自嘆不如?!?/br> 衛青清楚平陽長公主的不甘心因何而起,她諸多的謀劃,一次又一次的迎合劉徹的心思,但最終她謀劃經營多年卻比不上劉挽。大漢的公主出任丞相之位,大權在握,平陽長公主初初聽聞都驚呆了,竟然還能這樣的嗎? 然而平陽長公主再不甘心也不得不承認,劉挽所得到的一切都是她憑本事爭來的,是她應得的。 是以平陽長公主縱然心中不甘,對劉挽也是不得不心生敬佩。 衛青中肯的道:“長公主只是過不去心里的那道坎?!?/br> 明明她比劉挽年長,明明她比劉挽謀劃經營得更多,費盡更多的心力,怎么到最后她依然不如劉挽呢? 不能怪平陽長公主過不去這個坎,很多人都過不去。 “有時候我聽說姑姑完全配合泰永的時候我都在想,大抵我是真不如她們能屈能伸,因而我終是比不上她們,我不想承認,終是不得不承認這一點對吧?”平陽長公主知曉自己的問題所在,她也并沒有打算去改,目光落在衛青的身上,“我這樣的性子怕是要委屈你了?!?/br> “長公主說的哪里話。是我讓長公主受委屈了。我這樣的性子不能為公主爭,也不能為自己爭?!毙l青明白平陽長公主所求,然他終是沒有辦法像平陽長公主要的那樣去爭一爭搶一搶。 平陽長公主握住衛青的手道:“你我之間相互不嫌棄,以后的日子我們一起過。有時候我要是犯了糊涂還得你拉我一把。我雖不甘心自己比不上泰永,觀陛下在用不用泰永為尚書令一事上我也明白了,陛下對江山看重,縱然是對泰永都有所芥蒂,你退讓是對的?!?/br> 劉徹這樣的人,以前的平陽長公主總以為投其所好一切都會好,結果呢,卻未必見得。 劉挽直到現在做的所有事情哪一件不是為大漢謀劃,為劉徹謀劃。 可那又怎么樣呢? 劉徹忌憚時依然忌憚。 如此一想,衛青不爭不搶,一味的承受何嘗不是正確的處事之道? 館陶大長公主府上也就劉挽正式成為尚書令一事討論,用陳須的話來說,劉徹剛開始要定下,后來又反悔,可見在劉徹的心里也并非全然信任劉挽。這對天下女子而言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 “那又如何?”可惜館陶大長公主聽完絲毫不以為然,一句那又如何,叫陳須好半響沒緩過來,以為館陶大長公主或許并沒有理解他話中的意思。 結果下一刻館陶大長公主已然繼續的道:“滿朝的臣子那么多,陛下縱然知曉泰永的權勢太過,倘若再讓她任尚書令,怕是將來他更沒有辦法控制。你只看到陛下的忌憚,再沒有看出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