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漢武帝強國富民 第298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從2005開始、追女朋友的錯誤方法、影后,復活吧、怪談NPC想移民[無限]、抄家前,醫妃搬空敵人庫房去逃荒、[獵人同人] GI許愿店、[綜瓊瑤] 太醫韻安、[櫻蘭同人] 戀愛犯法嗎、美人與混混[八零]、[綜漫] 5T5他又誤我
這么大的事他竟然沒有在第一時間稟告! 華刻急忙轉過身,這便要去稟告劉徹,不料一回頭正好看到劉徹,華刻第一時間躬下身子沖劉徹見禮,“陛下?!?/br> “朕方才聽見你說長公主昏倒了?”劉徹是聽到動靜走出來的,也聽見了華刻他們的一些交談,此時問及,劉徹目不轉睛的盯著華柬。 “是。長公主在陰陽家的小樓昏倒。安夫人建議長公主暫居陰陽家,奴連忙回來稟告?!比A柬說到這兒,第一時間掃過江充,江充如今已抖成了篩子。 劉徹捏緊了拳頭,不難看出他的不悅。 可是他們也得討一句準話,到底讓不讓劉挽在陰陽家那兒住。 “依安夫人的安排。長公主醒來一定要第一時間稟告?!眲叵铝?,華柬應下。并且躬身退去,多一刻都不敢逗留。 劉徹心情不佳,誰都瞧得分明,江充想開口說話,又不知該說些什么。 “你方才既然說了有人該死,自當處置了。泰永想殺的人,不該活?!眲乩淇岬南逻_命令。 “陛下,陛下,奴真的不知如何冒犯的長公主,陛下?!苯渎牭竭@句話,如何能再坐得住,哭泣的往前跑,急于抱住劉徹的腿,想以此征得劉徹的寬恕,莫要取他的性命。 劉徹一個眼神掃過,已然有人攔在前面,將江充攔下,根本不給江充靠近劉徹的機會。 江充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喚道:“陛下,奴冤枉,奴冤枉啊?!?/br> 可惜劉徹連個眼神都沒有給到他,頭也不回的往殿內走去。 “陛下?!苯浣^望的望著劉徹的背影,如何也沒有想到他竟然要這樣的死去。 華刻在此時走過去道:“你也別白費心思了。這些年長公主從來沒有說過要殺哪一個奴婢,宦官,你是第一個。你喊冤,你道陛下是信你還是信長公主?長公主要殺你,必有非殺你不可的理由,或許長公主動手會有所遲疑,然在陛下這兒,你一條命算什么?能讓長公主動了殺心的你,在陛下那兒必是一個最需要解決的存在?!?/br> 此話落下,江充豈還會不明白,他根本不可能再活。 可是到現在為止江充都不明白,劉挽為何非殺他不可?只因他當年那樣一攔嗎? “華公公,華公公,你救救我,你救救我吧?!苯渲?,到如今只有華刻是他唯一活命的機會。 “你怎么覺得,泰永長公主想殺你,我會救你?”可是,江充拉住華刻的衣袖不斷的哀求,華刻卻也丟出了這句話。 江充滿目不可置信的望向華刻,怎么也沒有想到會從華刻的嘴里聽到這樣的一句話。張了張嘴,江充總也不明白為什么,為什么。 “你當真不懂?”華刻憐憫的瞥過江充,隨后似是想到了什么道:“對,在你的心里,你怕是壓根不在乎長公主對我們的那點點仁慈,或許在心里還會想,長公主是個極偽善的人。你是誰的人,你不知道?你圖的到底是什么,你當沒有人清楚?” 最后那一句話引得江充半天說不上話,怔怔的望向華刻,眼底是毫不掩飾的恐懼。 “當年一出手你便失敗了,淪為棄子,這些年你竟然還沒有死心,亦或者他們給你的好處太多,多得讓你覺得,你或許也能攪動風云,更有可能將高高上的泰永長公主拉下馬?” 第459章 論跡不論心 華刻一向對宮中諸事相當有數, 極少開口,此時張這個口,因為華刻覺得眼前的江充愚蠢無比。 江充瞪大了眼睛,華刻道:“你啊, 終是不明白, 你的那點上不了臺面的小心思, 實則誰都清楚, 不說不過是覺得不是跟你計較的時候。自然,當陛下和長公主要計較時, 你必死?!?/br> 所以, 從一開始他們已然非常清楚的知道他的意圖所在。知道, 反而放任他四處亂竄?他以為他很懂得上位者如劉徹的心思, 實則劉徹是在看他的笑話,未嘗沒有讓他也變成笑話? 如果說江充先前覺得自己未必一定要死,此時,此刻, 江充知曉, 他不可能活了。 劉挽翻身驚醒時,并沒有忘記在昏倒前的自己想做的事,縱然在全然陌生的環境下醒來,劉挽問出的第一句話是,“江充人呢?” 她問,自有人答。 “陛下已經將他殺了?!?/br> 劉挽聽見這個回答, 稍稍一愣, 隨后回了一句知道了。 一個她想殺的人, 但凡她有一口氣在, 她定要殺掉。 江充, 一介小人罷了,既有作亂之心,她斷不能讓這樣一個小人將來有機會傷及劉據和衛子夫。 握緊拳頭,劉挽坐起,正好安夫人進來,一旁回答她問題的人劉挽也才注意到,是一個從來沒有見過的小姑娘,長得眉清目秀,十六七歲的年紀,與劉挽年紀相仿。 “長公主到現在依然覺得一切都無所謂嗎?”安夫人也甚是執著。至于此依然想問上劉挽一問,她是不是依然認為死便死了罷。 劉挽整理了衣裳坐正,與安夫人面對面,同時也糾正起安夫人的一番話道:“容我提醒夫人一句,一直以來我并非不在意我的生死。我想活,以前想活,現在依然想活。我沒能活成的原因,并非因為我不想,而是夫人告訴我的,是上天所不能容。況且,我沒有請夫人想法子逆天改命嗎?也是夫人告訴的我,逆天改命的法子不是誰想就能做成,否則也算不上所謂的逆天改命了對吧?!?/br> 安夫人...... 劉挽的一張嘴,有時候確實恨不得縫起來。 哪怕明知道安夫人是有想法讓她活下來的,可是劉挽在安夫人的面前從來沒有示過弱,也從來不會因為安夫人的警告認為,哦,原來她可以換另一種方式為自己求得一線生機。 生死之事,劉挽確實一點都不想死,但并不意味著因為不想死,劉挽須得費盡心思,用盡手段的請求于人,對人搖尾乞憐。 真要是愿意那樣的活著,劉挽就不會是現在的樣子。 況且,安夫人打的什么主意,劉挽從來無法確定,她是斷然不可能讓自己為安夫人所掌控! 安夫人打量劉挽半天,不得不感慨的道:“生死之事都無法讓長公主為之遲疑,實在讓我不知該如何評價長公主?!?/br> 劉挽笑了,笑得愉悅無比的道:“夫人不必評價于我,我也從來都不需要別人的評價。我這個人活了這輩子,做完想做的事,以后別人怎么看待我,我并不在乎。而且,不瞞夫人,我都想好了,我要是死了,避免后來被人挖墳,我準備請我父皇一把火把我燒了,然后挑個風景怡人的好去處,將我的骨灰那么一灑,誰也別想在我死后禍害我?!?/br> 自認為得罪不少人的劉挽,很是以為為了死后的安生,她一定要為自己死后謀劃一二。 將來被人盜墓掘墳的帝王將相可不少。 額,雖然這個事大規模掀起是因為曹cao的緣故,但是吧,也不代表現在沒有。 劉挽損及太多世族們的利益,要說他們沒有一丁點在劉挽死后找劉挽算賬的意思,劉挽都不信。 為了避免死后也不得安生,不如按她說的那樣,一把火燒了,然后呢怎么樣?一揚。完事兒,誰也沒有機會對她的尸體動手了! 劉挽說得過于瀟灑,誰聽了不震撼無比。 不是,挫骨揚灰啊,這是極刑,那是要結仇的前奏,劉挽竟然說想向劉徹申請,劉挽瘋了吧? 可是,觀劉挽的神色,哪有一點玩笑之意。眉宇之間更是透著喜色,無一不在告訴她們,劉挽真是這樣想的。原因嘛,如劉挽所言,她是一點都不想給人機會打攪她。 “陛下斷不可能答應?!卑卜蛉耸挚隙ǖ幕貞?,這個事情換成誰都不會答應劉挽的。 劉挽一聽瞬間郁悶了,“不答應真難受?!?/br> 安夫人...... 后知后覺的反應過來,不對啊,她是要跟劉挽說死后的事兒嗎?她分明是想知道劉挽如今已然一回一回的感受到自己離死亡的距離是那樣的近,依然還是不為自己曾經的決定而后悔,也沒有因為害怕而決定改一種活法嗎? 很顯然劉挽都沒有。 一個連自己死后都想一把火把自個燒了,再把骨灰給揚了的人,她會在意自己將要怎么死去? 分明劉挽一丁點都不覺得自己需要換一個方式來活。 安夫人也算是長見識了。 從來沒有人不怕死??墒莿⑼焓且贿呎f著怕死的話,一邊做著讓自己極有可能早早死去的事兒。說出去怕是沒有人愿意相信,真的會有人像劉挽一樣,明知道她做得越多,做得越好,自己會死得越快,她卻沒有一丁點的遲疑的。 一回一回,安夫人純純是想確定劉挽是否反悔,是不是要改改主意。 結果怎么著,不好意思,劉挽一回都沒有過這樣的念頭,何嘗不是讓安夫人郁悶的同時,也不禁生佩服之心。 不是沒有人早早得知自己的死期,但幾乎沒有像劉挽一樣,知道自己為何會落得英年早逝的下場,卻沒有一丁點要為之而改變的意思,反而更堅定的繼續走下去,做她認為對大漢,對百姓有利的事。 其實針對劉挽這個人,很多人都覺得,劉挽所做的一切更多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太子劉據。 但,誰能否認劉挽所做的一切于大漢之利,于大漢百姓之利。 百姓的日子過得好不好,只要看他們臉上的笑容便知道了。 陰陽家中,家道中落的人不少,也曾深入百姓之中,知百姓之苦,自然也是知道,這些年下來,隨劉挽大行商道,又通過各種工具的推廣,大力的抑制世族的發展,老百姓們的日子比之從前要好得多。 一年兩季的水稻,讓多少百姓得以果腹。劉挽一向關注民生,給百姓們準備的衣物從來都是價格最便宜,卻也是最耐穿的。 劉挽對世族和對百姓的態度,那是天淵之別。 對世族,劉挽極致的打壓,不給他們喘息的機會。 對百姓,劉挽是大力的扶持,竭盡所能的讓老百姓們出頭,讓他們的日子越過越好。 以民為本,這句話喊出來的人不少,真正做到的人太少。 上位者們漸漸都忘記了,諸子百家他們所著的書,教的其實是上位者,是士大夫們如何治理天下,如何治理百姓。 有多少人已然覺得,他們讀的那些書,是為了讓他們可以高高在上的凌駕于百姓之上,從而教導百姓? 民當以教化不假,但諸子百家們的書,他們是寫給士大夫們的,為的是讓士大夫明白,到底該用哪一種方式去做好他們份內的事。 可惜,讀過這些書的人并不少,能夠做到的人,鳳毛麟角。不巧,有生之年,安夫人算是極其有幸,見到了劉挽這樣的一個人。 不可否認的一點,安夫人對劉挽心存佩服的。 不是所有人都能在為自己獲取利益的時候,時時將百姓們放在心上。 而劉挽恰好是其中一個,尤其做得極好的一個。 對于有人評價劉挽為的是自己,畢竟不能否認的一點是,劉挽在做好這些事情后,她的聲望越高,威望越大,權利也越來越大。 安夫人提醒那反駁的人,比之劉挽權大,為一己而謀的人沒有嗎?他們這些人所需要看到的一點是,劉挽做的確實都是利于大漢,讓百姓得利的事。只要確認這一點,不管劉挽有多少的私心,得到多少的權利,已然不重要。 此言,把對劉挽有所偏見的人們的嘴全都給堵上了。 權利這東西,沒有在劉挽的手里,也會在別人的手里,那樣的一些人和劉挽最大的區別在于,劉挽得到這些權利,會做下于民更有利的事,是那些人可以比的嗎? 所以,有一句話說得好,論跡不論心。 不管一個人的初衷是什么,結結實實得得利的人在那兒,請所有人都不要無視,也不要再說劉挽有多大的野心,因而生出多少的計策。 如今這天下,權大勢大的人里,急民之所急,為天下百姓而謀的人里,劉挽稱第二,沒有一個人敢稱第一。 “夫人每回見我總問同樣的問題,不累嗎?”安夫人許久沒有出聲,劉挽一邊穿鞋,一邊好奇的問起,那位女郎見之要上前幫劉挽穿上,劉挽拒絕了。 穿鞋這種事兒,她又不是動不了,大可不必勞煩她人。 女郎倒也不強求,自然而然的后退,由劉挽自行解決。 而安夫人此時道:“那我們說點不一樣的。比如,如何讓長公主活下來?!?/br> 第460章 交換 安夫人這句話自然讓劉挽有所遲疑。 不過, 劉挽提醒道:“我記得先前你們的人告訴過我,逆天改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而那樣的代價不僅僅是我,還有別人。尤其是人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