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漢武帝強國富民 第294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從2005開始、追女朋友的錯誤方法、影后,復活吧、怪談NPC想移民[無限]、抄家前,醫妃搬空敵人庫房去逃荒、[獵人同人] GI許愿店、[綜瓊瑤] 太醫韻安、[櫻蘭同人] 戀愛犯法嗎、美人與混混[八零]、[綜漫] 5T5他又誤我
愛時是愛,寵的時候也是真寵。但恰好也正是因為劉據背負的是大漢的江山,劉徹才會對這個孩子要求越來越高,很是以為他其實可以做得更好,比劉挽更好。 可惜,結果并不盡如劉徹之意。 和劉挽一比,世間有多少人不會遜色。 在劉徹的眼里,劉挽是長得這樣的好,他也希望劉據能長得比劉挽更好。寄以太多的希望,結果在不盡如劉徹之意時,劉徹才會總挑劉據的刺。 不過,因為劉挽在,劉挽既然懂得劉徹的心,知道劉徹是在因為對劉據寄以厚望,才會一次又一次的給劉據施壓,希望劉據能夠做得更好,自然,劉挽會稍稍的將劉徹的希望不斷的降低下來,比如最簡單的一樣,劉徹別總說劉據不像他。 像他怎么了?像不像他真的就那么的重要,最重要的分明是作為一個太子,一個儲君,懂不懂得如何治理天下?懂不懂得如何掌控人心,利用人心?心里有沒有百姓,有沒有以大漢為重? 只要劉據能夠做到這一些,將來這天下交給他,錯不了。 如今,劉徹算是在收獲了。 畢竟現在劉據確實已經在劉挽的基礎上,一步一步的做出最有利于大漢的選擇,這一切,在這一刻,讓劉徹感受到了! 劉徹的眼神,劉據怎么可能毫無所覺,他在心里暗暗吐了一口氣。 這些年,無數人拿他和劉挽比,不斷的提醒他,劉挽在他這個歲數都做成了多少事,怎么得到劉徹的夸贊。 劉據不能說心里不急??墒莿⑼煲卜浅G宄母嬖V他,急是沒有任何用的,比,這個世間只要還有人在,就不可能不比。 隨他們比了去吧,不用害怕。 劉據不用像劉挽,也不必非要像劉徹不可。 相反,劉據要走出屬于自己的路,證明自己不需要像劉徹,也不需要像劉挽,他能找出一條最合適自己的路,走下去,走好了,也可以為大漢而謀。 暫時無論外人說些什么,劉據的首要目標是學習,學著如何的強大自己。 唯有真本事在身,才能在將來不管面對多少的問題,又將面對多少的質疑,他都可以穩穩的立住。 不用劉據出頭的時候,劉徹或許只會對劉據有一個想法,這么一個兒子也不知道被劉挽教成什么樣了。 隨后,怎么樣?當需要劉據出面處理某些事情的時候,就是劉徹開始驗收成果的時候。 劉據啊,當時也曾問過劉挽會是什么時候? 劉挽給劉據的答案是,隨時都有可能。所以,劉據不用去想為什么他沒有出頭的機會,只要在需要劉據出頭的時候,劉據可以將一切做好,做到極致,那么就是他得到劉徹認可的時候。劉據一直懸起的心,終于也是在這一刻落下。 “殿試的日子已經定好了?!痹谶@時候,劉徹的聲音響起,也讓劉據明白,原來方才劉徹的一問完全是對他的試探,從始至終,劉徹根本沒有打算不開殿試,可是如果劉據不是想明白這其中的關鍵,一但附和,劉徹必然是對劉據失望無比的。 這一個想法劃過腦海,劉據立時驚出一身的冷汗,在這一刻,他才意識到,在他面前的父皇是有多么的讓人無法捉摸,又是怎么樣的讓人畏懼。 人心,劉徹在利用人心,他想看到的何止是外頭的那些臣子而已,其中何嘗不是也包括劉據。 于危急之時,更有利于劉徹將人心看透,也會讓劉徹明白,他的選擇到底是對還是錯。 “另外,放出風去,讓人覺得你二姐另有籌謀,朕倒要看看,有多少人敢動?!眲f得沒有錯,底下的人對劉挽的畏懼,因劉挽的聰明,也因劉挽的強勢。而且因為一系列的事情,讓他們都對劉挽的聰慧,甚至是步步為營而不由自主的多想。 誠然,劉挽沒有出現,加上宮中的異樣,世族會欣喜,可是一但有別樣的聲音傳來,相信都會不由自主的多想,到底是怎么的一回事,會不會劉挽又要盤算別的招對付他們?如果真是,那他們該怎么辦? 本來想順勢鬧一鬧,最好能把科舉的事真給攪黃了,如果是劉挽布的局,世族敢動嗎? 事實證明,劉挽的震懾力還是有的,至少殿試照常開啟,而且在殿試的過程中沒有任何人膽敢挑刺。 劉據是又長了見識了,原來畏懼真的能讓他們不敢妄動,縱然只是一些不確定的事,因劉挽的聰明,能力,也足夠讓他們望而生畏,絕對不敢有任何的怠慢。 殿試順利的舉行,期間劉據代替劉挽該做的事,立于劉徹之下,將一應事情辦得井井有條。 有人注意到這一點,隨后又有些不確定了,劉挽是要將科舉的功勞舉手相讓于劉據嗎? 嘶,這么大的功勞啊,攬的可是天下無數庶士的心。將來這些人在朝堂之上立了足,他們必將對那樣一個為他們鋪好錦繡前程的人感激無比,這一切劉挽都不在乎嗎? 可惜,他們的答案得不到任何的回應。而殿試之上,劉徹收獲劉挽一系列的cao作流程,狀元,榜眼,探花,這些都有??上?,劉徹并不認為這些人的文章見識,有資格成為大漢的第一個狀元。 用劉徹的話來說,“朕等一個不世之才,朕會欽點他為大漢的第一個狀元,也將是古往今來的第一個狀元?!?/br> 第453章 想想你自己 這樣一個狀元的含金量高嗎? 那是非常的高! 古往今來啊, 科舉一開,此事必傳于后世,而這第一個狀元,也將隨之載入史冊。誰不想成為史書上另開一篇的那個人? 想, 不過是因為不能而不得不舍而已。 劉徹也是個壞心眼的, 他求賢若渴, 世人皆知。 可是呢, 他也想讓世人知道,他所求的是真正的人才, 一個有足夠的見解, 也能急大漢所急, 更能為大漢解決問題的人才。得不到, 他連狀元他都不點了。 這個事還真沒辦法讓人挑毛病。 寧缺勿濫不對嗎? 一個皇帝有一定的追求有問題嗎? 完全沒有問題。 沒有狀元的結局,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但也并不代表劉徹在這一回的科舉之中一無所得,至少在殿試之后劉徹得到的是五十九個可用之才, 而這里竟然有半數是女郎! 是的, 女郎。 如果說科舉考試讓他們憤怒,女人參加科舉這個事尤其讓他們都無法接受,他們不明白的是,女人怎么可以參加科舉呢? 無奈出頭的人都被自家的母親打得那叫一個抱頭鼠竄。 到最后,再沒有人敢吱聲了,無一不得不看在自家母親和妻子的面子上, 不敢和任何人表露出不同意。 不巧的是, 如今在朝堂之上被取的女進士, 有不少都是上了年紀, 成家立業, 兒孫滿堂的人。 換句話來說,她們既不需要看丈夫的臉色,本身也有足夠的閱歷,完全可以全身心的拼搏事業,而她們所缺的只是一個機會。 機會,何其難得,在先前的朝代中,允許女子出仕為官的有嗎? 是以,當科舉之制開啟的時候,以為有空子可以鉆的女子們,毫不猶豫的選擇加入,而且不給任何人機會阻攔。 兒子想攔,他們知道孝字怎么寫嗎? 十月懷胎生下他們的母親,不過是想一展所學,也算為國分憂而已,他們難道就容不得?想想她們多年對兒子的教導,說出不合適的人,知曉一個母親的不容易嗎?他們是想逼當母親的人去死? 這樣的一頂大帽子扣下來,誰敢擔,誰敢? 反正如今站在朝堂之上的女子們,無一人敢攔她們。 那么其中略顯得年輕的女郎們就特別的顯眼了。 五十九人為進士,三十人為男子,女子二十九人,其中年長老成,三十歲左右的女子又占了二十人,剩下的九人,年輕貌美的不在少數,她們和一旁的年輕兒郎們一比,年輕的兒郎們怎么那么少呢?突然讓人覺得,這世間的女子當真那樣的厲害嗎? 劉徹其實對這樣的結果也很是意外。畢竟此番取為進士相貌出眾的女子不在少數,劉徹在一瞬間突然覺得,額,這真是出人意料。 比起其他的年輕女郎,陳順陳四娘在其中算是不上不下,但架不住她有一個祖母是館陶大長公主。她這樣參加科舉,竟然還能參加殿試,更沒被涮下來,尤其的讓人不得不意識到,陳家難道是要開始起來了嗎? 不過,陳家當真沒有人了嗎,竟然讓一個女人出這個頭。 不不不,等等,現在的情況是怎么樣?館陶大長公主是覺得自己差不多了,因此要提拔起一個可用的人,撐起陳家的門戶嗎? 可是陳家當真沒有一個男的能頂事兒嗎?推一個女人出來?最讓他們無法接受的更是,陳順,陳四娘,她竟然還真成了。 額,隨著科舉取得進士之名的人數定下,陳家上下都為之慶賀,一度讓人不禁的懷疑,陳家到底是一群什么人,誰家像他們一樣,一個女人考中進士都能為之高興的? 陳家不管,畢竟,劉挽也醒來了,只是劉挽的狀態相對并不怎么好。聽聞結果后,劉挽第一時間對劉徹贊許道:“父皇了不起,海納百川,用人唯才,當世第一個人也?!?/br> 劉徹對劉挽一醒來打聽外面的情況,見面即對他這個當爹的贊許有加,屬實不知如何接話的好。 有像劉挽這樣的嗎?她當真不知自己一倒下意味著什么? “你倒是還有心情笑?!眲貧獠淮蛞惶巵?? “不然呢?父皇在努力,我也在努力,我想活,無奈天不讓我活。我呢,并不想和天這樣虛無飄渺又捉不住的東西斗,太浪費時間。有這功夫,多做一些實際的事,為天下多謀福,難道不是更好嗎?”劉挽非常的坦然,為了活著,劉挽并非沒有作過努力。 然而世間的事,大家都非常的清楚,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得到回報,也不是所有的籌謀都能如愿以償。 劉挽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也在不斷的謀劃,如果依然難逃一死,劉挽亦無畏。 “虛度數十年的光景是活,光芒萬丈的活了十幾年也是活。我這十幾年的時間,如果能做到別人窮盡一生都做不到的事,父皇,我為此而驕傲,雖死亦引以為榮?!眲⑼祢湴恋南騽匦?,一字一句的向劉徹表露,到如今的局面,有劉挽選擇的結果,她既然選了,她并不會為此而后悔,也希望旁人莫要因此而為她惋惜,她其實并不需要這樣的惋惜。 劉徹無言以對,在他面前的劉挽,他親自撫養教導長大的孩子,聰明,通透得不像是一個孩子,有時候對于生于死的勘破,叫劉徹自嘆不如。然而劉徹是舍不得劉挽出事,這就是劉徹一直耿耿于懷,無法釋懷的存在。 “好好休息?!眲貨]有辦法認同劉挽,卻也無法勸說劉挽,唯一所能做的也就只是叮囑劉挽好好的休息。 劉挽應下一聲,看出了劉徹的落荒而逃。 至于此,陰陽家的人早已經來過了,劉挽的情況劉徹必然已是心知肚明,該如何,不該如何,都非常的有數。 劉挽不想引起劉徹更多的奢求,她所不愿意的事,并不代表劉徹放在心上,尤其是人命。 “你到底瞞了我多少事?”比起劉徹,最讓劉挽必須要去應對的人必須得是衛子夫。 劉徹一走,衛子夫立刻出面,張口既是質問,劉挽能說嗎? 想必劉徹也并沒有把話說清楚與衛子夫聽,那落到劉挽的頭上,劉挽也必須得是同樣的態度。不說不說,不該說的絕對不說。 是以,劉挽迎面同衛子夫一問,“啊,娘,我怎么了?” 這樣的語氣配合一臉的疑惑,不知道的怕是以為劉挽當真一無所覺。 可是,衛子夫是好忽悠的嗎? “你到現在還想瞞我是嗎?”衛子夫再一次質問,劉挽無奈的道:“細節上的事,娘,不是我要瞞你,而是我也確實并不怎么清楚?!?/br> 這是真話,細節上的事誰跟劉挽說清楚了? 陰陽家的人沒說,墨家的人也沒有說,一個個都是說一半讓劉挽猜一半,那能怪劉挽嗎? 如今面對衛子夫,劉挽答得無奈,將真實的情況道破,也是希望衛子夫能夠坦然一些的接受某一個結果。 “前線的戰事如何?”劉挽睜眼既知自己一睡就好幾天,科舉的事有人稟告于她了,可是前線的事是誰都能打聽得到的嗎?劉徹那樣落荒而走,劉挽壓根沒有問個仔細的機會,可把劉挽急壞了。漠北之戰啊,史書對于勝利總是輕描淡寫而過,可是深入漠北,大漠之地,沒有一場勝利是容易的。 劉挽須得確定,此戰的結果如何。 “我聽你父皇提及,你舅舅遇上的是匈奴的主力。此戰,須得你舅舅力挽狂瀾?!毙l子夫憂心的又何止是劉挽,還有一個衛青呢。 衛青的處境十分嚴峻,大漢最精銳的部隊都在霍去病那兒,衛青手里雖然得到的是和霍去病同樣的兵馬人數,但誰都清楚的知道一點,衛青帶的都是老弱殘兵,以這樣兵馬遭遇匈奴單于的主力,若沒有本事,必將覆滅。 “我舅舅會的?!眲⑼靾远ǖ南嘈?,衛青一定可以做到這一點,而且能夠大勝而歸。 “表哥呢?”縱然知道霍去病一出去,怕是不會有任何的消息傳來,真有消息的時候,也是他大勝而歸的時候,劉挽依然得問上一問。 衛子夫坐在劉挽的身邊道:“并無消息。去病行軍打仗的風格你和他一道上過戰場,該明白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