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漢武帝強國富民 第290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從2005開始、追女朋友的錯誤方法、影后,復活吧、怪談NPC想移民[無限]、抄家前,醫妃搬空敵人庫房去逃荒、[獵人同人] GI許愿店、[綜瓊瑤] 太醫韻安、[櫻蘭同人] 戀愛犯法嗎、美人與混混[八零]、[綜漫] 5T5他又誤我
她只怕自己萬一真的活不過十八歲,她沒能為衛家,為劉據,為劉徹,為大漢將一切的籌謀落實,她這些年豈不是都白忙活了? 不成,劉挽斷不能讓自己多年的心血全都白費。 不就是累了一點嗎?只要將種子種下,不管她是生是死,一些事都將會影響后續,將來也可以作為衛家和劉據的保命符。 劉徹一聽這話心情就不太好了。 他能不知道劉挽為何如此的著急嗎? 劉挽怕那一個萬一,縱然劉挽從來不在劉徹的面前顯露過一絲半點的畏懼,但劉挽防的正是那一個萬一。 “倘若真的無法避免,我只求父皇將來能夠顧念我幾分,讓娘和據兒,jiejie和嘉兒,舅舅他們平安終老?!边@句話是劉挽第一次說出口,劉徹稍稍一頓后毫不避諱的問起劉挽,“為父如今對你的承諾有用嗎?” 一句話說到了重點,倘若劉徹的承諾是有用的,劉挽何至如此的努力,費盡心思? “想護住他們,泰永,你得活著?!眲匮a上一句。這一刻,劉徹希望劉挽活下來,無論發生任何事情都要活下來。 劉挽一頓,她很清晰的感受到劉徹希望她活下來的真切,這么一想,證明劉挽多年的努力也并沒有白費是吧。 “考題我讓人又寫了幾份,請父皇過目?!眲⑼煊X得自己所追求的真不算多。而此刻的她,已經過了追尋陰陽家想方設法改命的那一刻。用不知多少人的命,改她或者霍去病的命,劉挽自問沒有這個資格。 人命都只有一條,大抵是這世間唯一的公平,劉挽自問擔不起別人的命,也沒有那樣殘酷的逼迫別人舍己為她,或者為霍去病。 既如此,放手去辦吧,把一切她能安排好的事情都安排好。 科舉一事牽扯出來的事情越來越多,因而為了避免學子們準備不周,也為科舉制度能夠得到調整,保證科舉的公平公正性,順勢,科舉的時間定到明年開春之后,六月。 本來因為科舉的時間有些緊,不少人都暗暗衡量他們來不來得及,聽說時間改到明年的六月,不約而同都松一口氣,這下不怕來不及。 最上方收到消息的官員們,想到他們為了阻止科舉的開啟,一回一回的暗中cao作,當時他們之中急于出手的原因,正是因為科舉推行在即。 結果現在是怎么著? 劉挽因為他們鬧的事太多,以至于認為有必要放一放,讓大家都有足夠的時間準備。 確定,劉挽不是一開始又在算計他們? 所謂給參加科舉的人們足夠的時間準備,之前怎么沒考慮到這一層? 劉挽:大家都是第一回cao作,沒有及時的考慮到這一點,有問題? 嘶!多少人在心里暗暗罵劉挽? 恨不得把劉挽吊起來打? 他們每一個人都確定一點,思慮周全的劉挽,可以忘記很多的事情,絕不可能意識不到時間緊的問題。 一開始劉挽定下那么緊的時間,本意是為了給他們這些人下套,下套知道嗎? 意識到這一點,沒有人能夠開心。偏在和劉挽一系列的斗智斗勇中,他們一次又一次的意識到非常重要的一點,劉挽不好對付,非常的不好對付! 在劉挽已經擺明架式,定要跟他們斗上一斗的情況下,恕他們不得不考慮一個問題,真要跟劉挽再交上手,他們有多少勝算? 須知和劉挽斗,敗了的人,觀主父偃,斬之! 賄賂主父偃的人,斬之!而且一應家產充公。 甚至拔出蘿卜帶出泥,誰也別忽略很重要的一點,官員考核,以及擊鼓鳴冤一事。 朝堂雙管齊下的結果是怎么樣? 是各家都得把自己收拾干凈,收拾妥當,以確不會被張湯或者其他的人捉到把柄,把自己一家子都給坑了! 如此自顧不暇的情況下,科舉的事情有條不紊的安排好了,與之而來,也迎來了新的一年,元狩四年,劉徹三十八歲,霍去病二十二歲,劉挽十七歲。 針對匈奴遁于漠北苦寒之地,卻依然不死心,無時無刻不思反擊之事,劉徹早已堅定,必滅匈奴,以斷其根,令其再也不能犯大漢的邊境。故,以霍去病和衛青二人率兵而出,以滅匈奴。戰事準備了一年多,糧草軍械皆已準備齊全,大戰一觸即發...... 第447章 太牢之禮 所謂漠北, 即沙漠以北。 匈奴退居于此,以為漢軍斷然不敢深入,更不敢深入留下。但這些地方匈奴十分熟悉。故匈奴單于很是以為,能夠將漢軍主力誘于此處, 將漢軍主力全殲, 如此一來, 匈奴便可以奪回曾經屬于他們的所有土地! 匈奴單于這樣的盤算, 不巧,劉徹也正有此意。 與匈奴打了十幾年, 大漢開疆辟土不假, 但在劉徹看來遠遠的不夠, 匈奴主力依然還在, 匈奴單于依然還活著。 匈奴想誘漢軍深入而擊,好,劉徹便要將計就計,這一次, 舉大漢的所有兵力深入敵后, 好讓匈奴知曉,大漢無畏。 劉徹下令集中了精銳騎兵十萬人,分別由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統率。另以步兵幾十萬,馬匹十余萬配合騎兵主力的行動。衛青、霍去病受命后,各率精騎五萬分別出定襄和代郡,沿東西兩路北進, 決心在漠北與匈奴進行會戰。 霍去病與衛青兵出的同時, 長安城內的第一場科舉也開啟。 戰場之上, 大漢的將士須得明刀明槍的打, 在長安之內, 劉挽也有屬于自己的戰場,這里沒有明刀明槍,卻可以殺人不見血。 第一場科舉的開啟,為表慎重,也為向天下人昭示大漢的重視,以及對大漢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種種思想的傳播及肯定。尊孔孟之道。開考之前,劉挽率領此次的主考官們在眾目睽睽之下,祭孔孟,以太牢之禮而祭之,以表對孔孟的尊重。 但是吧,應該要怎么說呢,他們每一個人對于眼前的情況都無法忽略一個事實,祭孔孟的領頭人是劉挽,劉挽是女的,女的呢! 但凡這個事情只要是換成別的人,不,是換成男人,無數人都會為之振奮。 哪怕劉挽的禮數周全,端莊肅穆,叫人挑不出半點毛病,只因為她是個女的,女的,無數人都覺得眼前的一幕幕讓他們無法直視。 可是,不管他們心里有多少的不服氣,他們很清楚一件事,如果他們敢在這種時候落劉挽的臉,讓劉挽不痛快,瞧好了,劉挽會讓他們全都死光光。 張湯已經出手,有多少人出事他們不是沒有數,何況還有擊鼓鳴冤的事情在不斷的發酵,越來越多的人被牽扯進去,抄家充公,流放三千里這樣的事,他們都聽到不少,也明了,劉挽是在殺雞儆猴。 因此,別管他們有多么不能接受劉挽一個女子以太牢之禮祭奠天地神靈及孔孟,只能默默的認下,思量什么時候再反擊。 隨后,劉挽將考卷送往考場,值得一說的是,大漢的第一場科舉考試的考場就在藏書樓。 藏書樓很大,有的人連藏書樓的三分之一都沒能踏足,更別說仔細查看過。 為了迎接這一回的科舉考試,劉挽將藏書樓全面開放。 考試嘛,那必須不能狠得過頭。 試只考三天,考試的地方和安排學子們住宿的地方全都放開。 考試的地方,大家都在一處不假,每一個進入考場的人,每一回都需要查驗身上是否帶有文字,以防作弊。 這當然一開始是讓不少人不滿的,直到查出他們之中還真有人弄了小抄! 好的,在那一刻,沒有人覺得劉挽特意讓人翻查一應考生所帶的衣物有什么問題。都是為了保證大家在相對公平公正的環境考試而已。 考試的時間早早公告,三天,一塊六場,考的內容吧,治國之道,天文地理,算是應有盡有??偟膩碚f,三天的時間對很多人都挺難熬,但凡事都有第一次,慢慢的適應即可。 劉挽三日都在藏書樓內呆著,不忘讓人及時將前線的情況上報。 夏日的天空,群星璀璨,劉挽站在廊下看得入了神,一旁有人緩緩靠近,華柬已然先一步攔下,阻止有人再繼續靠近。 “我,我只是想看看長公主?!鼻皝淼那嗄瓯粩r下顯得更緊張,正是先前給劉挽送了一首表白賦的那位齊岸,著急解釋的齊岸,更想離得劉挽近一些。 不過,華柬道:“長公主并無意見郎君?!?/br> 此言不虛,雖然在此刻的劉挽凝望星辰,誰也不敢說劉挽是無所事事。 青年很是遺憾,最終還是選擇離去。 但那一步三回頭的態度,可見他的不舍。 這樣的插曲華柬都不會上稟劉挽。 三日考試結束,又是封鎖整個藏書樓的內院,一群人開始有條不紊的改卷,很快結果出來,劉挽迅速連同文章一道送到劉徹面前。 “有多少可用之人?”劉徹要一個大概的數字,一旁的李蔡很想問,劉徹就那么確定劉挽選出來的人一定會符合劉徹的要求,必是可用之人?竟然只問有多少可用之人,而不是哪些人召來讓劉徹看看。 “六十七人?!眲⑼熳屓藢⒁粦恼鲁噬?。自都瞧見了,所有的卷子都糊了名,上面只能看到每個人的文章,并不能看到人的名字。 文章的好壞,呈現的是一個人至此為止所學的知識,見識,以及表達能力。劉挽跟一群人批卷,文章的好與壞,他們的批語都在上面,如今交到劉徹的手里,請劉徹一覽。 “丞相也一道看看?!眲匕l出邀請,讓李蔡也上來仔細看看,有問題及時提出。 李蔡心里正在犯嘀咕,很是以為劉徹對劉挽的信任太過,怎么著也該看看文章后再說吧。 沒想到劉徹料到會有人對劉挽表示質疑,這種情況下最好的辦法莫過于直接了斷的把卷子拿出來,請他們一個個的看,瞧瞧劉挽認為可用之人到底可不可用。 李蔡應下一聲是,乖乖的上前,自然注意到劉挽給每一張卷子都用了糊名的法子,以保證他們沒有一個人的名字顯露出來,所有主考的人,每一個都可以確定和參與科舉考試的人沒有任何的血緣關系。 劉挽當時連這一點都考慮到,不少人心里也是不得不服了劉挽。 怎么能有劉挽這樣的人呢? 得兩千年的精華要是都不懂得用,她該反思反思她腦子是不是不成。 劉挽面帶笑容的給李蔡讓了一個位子后,到一旁坐下喝茶吃起點心,劉徹余光瞥到劉挽吃了不少,順嘴即問:“未曾用膳?” “剛改完卷子,沒來得及?!眲⑼烊缡谴?,她吃得快,但吃相并不難看,可見優雅。在儀態上,劉挽是多年的耳濡目染下來,誰也休想挑出半點的儀態上的問題。 “給長公主備幾樣她愛吃的?!眲亓⒖谭愿廊巳ソo劉挽準備,劉挽笑謝道:“謝父皇?!?/br> 李蔡默默不作聲,劉徹寵劉挽又不是第一天才知道的事,再說了,換成誰家要是能得劉挽這樣的一個孩子,既為家里爭權爭利,又為家里生財有道,都不可能不把這樣的孩子捧在手心。 只是,李蔡和劉徹各自閱覽文章,華刻將做好的飯菜端上,宮中的吃食,不得不承認,因為劉挽的緣故,拔高了不只一星半點。 而李蔡雖然很努力克制,陣陣飯香味飄鼻而來,很難讓人無視,更何況,劉挽吃飯那叫一個香,尤其讓人食欲大開。 劉徹原本在那兒認真閱卷,最終也都放下卷子道:“朕也有些餓了,讓人給朕備一份?!?/br> 說到這里,劉徹的視線落在李蔡的身上,不確定的問:“丞相也一道?” 李蔡怎么可能會拒絕? “謝陛下?!?/br> 是以,卷子先放一放,吃飽飯再說。 李蔡自問并不算一個極重口腹之欲的人,但宮中的吃食,不知道是何緣故,總讓人覺得分外的好吃。尤其一道吃飯的人里有劉挽,有衛青時,更讓人覺得,他們吃的是這世上最好吃的食物。 劉挽很是有規矩,有外人在,食不言寢不語。吃完后的劉挽也在那兒靜靜的等待劉徹和李蔡吃好。好在沒讓劉挽待久,畢竟劉徹會動了吃飯的心思全因為劉挽。 因而劉挽一放筷子,劉徹也讓人迅速的撤下了。 “丞相也瞧了不少文章了,以為如何?”劉徹一邊擦嘴一邊似是隨意的問起。 李蔡吃飽喝足,心情顯得也極是愉悅,聽清劉徹所問而答道:“臣以為長公主所取之才,確實都是貨真價實。具體能不能任官,不如陛下見過之后再決定?!?/br> 察舉上來的人都要劉徹過目之后再任官,科舉之制不會不用吧? 想劉挽一開始提出察舉制的意圖,是要這些人成為忠于大漢朝,忠于大漢皇帝的人。 是以,李蔡不過是將先前都已經挑明的事兒,重復的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