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漢武帝強國富民 第274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從2005開始、追女朋友的錯誤方法、影后,復活吧、怪談NPC想移民[無限]、抄家前,醫妃搬空敵人庫房去逃荒、[獵人同人] GI許愿店、[綜瓊瑤] 太醫韻安、[櫻蘭同人] 戀愛犯法嗎、美人與混混[八零]、[綜漫] 5T5他又誤我
劉徹聽劉挽根本都不用過腦的道來一系列的規矩,最終再也忍不住愉悅的笑出聲。 “我的兒啊,你這腦子到底是怎么長的?!眲夭坏貌惑@嘆,劉挽被夸得十分的汗顏,她其實完全沒有動腦,那不過是后世經過一兩千年的科舉制度進步,一點一點的將發生的問題總結,并且有了相對解決的辦法。她,完全是將幾千年的精華一步到位的總結了而已,被夸得受之有愧,受之有愧。 “其實也沒有啊?!眲⑼觳坏貌煌妻o一番,想解釋也沒法兒解釋,只能道:“只是好像有什么人告訴我,應該要用這樣的辦法?!?/br> 此話落下,劉徹嘴角一僵,得天獨厚,并非一句空話。同時也讓劉徹郁悶無比。 上蒼既然將劉挽賜下,讓他大漢得到這樣的一個能人,為何卻要收回去。若非上天厚待,劉挽怎么可能會是現在的樣子? 第424章 太子的目標 一時間, 劉徹不禁對上天生出怨恨。 是啊,既然老天給大汗賜下劉挽這樣優秀的人,怎么可以突然的收回去!明明大漢依然的需要她。 不,他一定要想方設法的把劉挽留下來。 對, 不僅是劉挽, 還有霍去病。 他們兩個人, 有他們在, 劉徹可以心安。大漢定能安定。 劉挽既然能先一步的將后世經過數千年的總結經驗用上來,給科舉每一處都定下規矩, 有人提出反對的意見, 無非又是一番爭執, 反正一回生兩回熟, 劉挽也不怎么在意的將理由說出,爭取將人說服了。 這樣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因她是女子的身份,縱然她生財有道,縱然她建城有功, 也在戰場之上立下赫赫戰功, 但取才和打仗建城總是有不同之處的,人人都在用審視的目光看待劉挽。好在,劉挽底氣足,真以為她只會打仗不會計謀不成。 須知多年以來,再忙的劉挽也從來沒有放松過學業,諸子百家的著作, 得閑劉挽都會手不釋卷, 否則怎么引經據典的反駁一眾人? 但凡少讀兩本書, 說不過這些人, 都極有可能會讓這些人看不起! 作為女子的劉挽因為cao作的事情太多, 在本質上已經讓無數的男人將她視為敵人,這樣的情況下,劉挽須得自身的本事過硬,才能讓他們心服。 劉據如果說先前并不相信有人可以那樣的勤奮,跟在劉挽的身邊日子越長,劉據才深刻的體會到,其實別說以勤補拙了,縱然聰明如劉挽,也從來沒有自恃聰明的認為自己不需要學習,或者讀的書已然足夠多,以后應該不需要再讀了吧。 恰恰相反,從始至終,劉挽的態度一直都是要多讀點書,再多讀點,千萬千萬不能讓人忽悠了,也不能因為書讀得少被人看不起。 說不出文章的典故,不解其意,在劉挽看來是一件十分嚴重的事情,為此,劉挽對自己的要求是越來越嚴格,越發不能松懈。 縱然劉挽忙得再不可開交,也會花上小半個時辰看看書,在她看書的時間里,不許任何人打擾。 劉據終于意識到,為何劉徹會這般的喜歡劉挽。 聰明人從來不少,可是聰明又勤奮,甚至從不認為自己足夠強大,不需要再增進知識的人更少。 劉挽恰恰是這樣一個萬中無一的存在。 劉據未必不想像劉挽一樣,可是,真的很難。 人都有惰性,也正是因為這一份惰性,令無數人的人生拉開了差距。 好在,劉據雖然沒有辦法像劉挽一樣處處的對自己要求嚴厲,一刻都不能松懈,早年劉挽已然讓劉據努力的養成好習慣,算是小有所成。雖然比不上劉挽,認真來說,劉據的那點習慣也不算太差。讀書識字之時,哪些事要做,哪些事不該做,劉據執行得相當不錯。 正因如此,劉據對劉挽的敬佩隨著對劉挽勤奮直觀,越來越深。 劉據別的話是沒有辦法和別人說的,但可以和衛子夫說。 比如劉挽是怎么樣做到數十年如一日的每日讀書。 衛子夫是這樣答來的,“你二姐自小就懂得要走一條什么樣的路,為了她的目標,她可以付出所有。據兒想好了以后要成為一個怎么樣的人?做什么樣的事嗎?” 劉據被問得一愣,他是大漢的太子,他要走的路早在他成為大漢的太子時不是已經被人指明了嗎,為何衛子夫還要這樣問。 “你去病表哥和你二姐一樣,從小豎立的目標都是滅匈奴,安天下。匈奴,多年屢屢犯我邊境,以令大漢百姓受盡屈辱,大漢朝也為此顏面盡失。他們兩個從小就在你父皇的面前說過,將來他們一定要為大漢解決這樣的心腹大患。匈奴強大,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打了一場振奮人心的仗的人是你的舅舅,在那之后,你舅舅屢次對抗匈奴,哪一次不得得勝而歸?你表哥和二姐是以你舅舅為目標的,他們也想成為像你舅舅一般,能夠為大漢開疆展土,衛大漢邊境安寧的那樣一個人。你呢?不要想你已經是大漢的太子,你便以之為目標,你須得想清楚你要走的路,你才能走下去,而不至于生出迷茫?!毙l子夫認真的告訴劉據,他并不需要因為他是太子,所以認為他這一生只需要努力的當好這個太子足以。 太子,一個太子到底應該是怎么樣,并沒有肯定的答案。這樣籠統的想法,并不能支撐劉據將來要走的路,這也是為何衛子夫要劉據想清楚的原因。 想明白之后,或許就能跟劉挽一樣,朝目標不斷的前進,從此,再不會迷茫,不會因為遇上任何的困難而停下腳步。 對劉據,衛子夫其實和對其他的女兒一樣,更多希望他能平安健康開心的活下來。 可是,作為大漢的太子,他不可能只追求平安健康。 劉徹在劉挽一而再,再而三的直指問題所在,縱然確實不再指責劉據軟弱,沒有一點像劉挽的樣兒,但衛子夫能夠感受到劉徹的失望。 劉挽是如此的出色,劉據如今已經八歲了,八歲的年紀,劉挽已然生財有道,將諸子百家收入麾下,為她所用。 可是現在的劉據連目標都沒有明確。 劉徹不可能對太子沒有期許,所以無論他提多少在別人聽來高的要求,一但想到這個人將來要承繼的是江山天下,所要擔起的是黎民的生計,都將不再覺得高。 衛子夫有時候也在想,如果劉據不是兒子,是不是會好一些,至少不需要承擔得太多。 可是,如果劉據不是兒子,那么衛家,甚至是劉挽,將來該怎么樣收場,衛子夫又怎么可能會不擔心? 兒子,劉徹需要一個兒子,衛子夫和衛家都需要一個兒子。 衛子夫是不想給劉據太大的壓力,但他身處在這個位置上,說句不好聽的話,如果不是有劉挽在前面給劉據頂著,劉據所要承受的會更多。 劉徹對劉據只是不滿,不滿于劉據沒有劉挽的聰明,沒有劉挽的周到,更沒有劉挽對大局的把控。但劉據年紀尚小,一切都可以學習。 關鍵在于,劉據會不會愿意學。 衛子夫有時候想到劉據所面臨的種種壓力,也會不禁的想,若是換成她,她可以做得比劉據更好嗎? 答案是否定的。 衛子夫懂得劉據的不容易,但衛子夫也希望劉據能夠想清楚將來要走的路。 太子,自來被廢的太子是斷然沒有好下場的。 最好的例子莫過于劉徹的兄長,那一位太子劉榮。 如今的劉徹膝下并非只有一個兒子劉據,以后劉據的兄弟或許還會越來越多。衛家的權勢至今已然達到頂峰,劉挽的權勢也達到了頂峰,這一切都需要一個人來兜底。劉據是最好的那一個人選。所以他們都對劉據寄以厚望,希望劉據可以成為像劉挽一樣得到劉徹萬千寵愛的太子。 可是,太子和公主總是不一樣的。 太子和公主在皇帝心中的位置也注定會不一樣。 劉徹如今還年輕,所有的事情劉徹或許都不會太過介懷,但他們也不得不提防以后。至少劉挽一直都在提防將來。 勢不可過大,權不可過于集中,從來都是劉挽的態度。 劉據需要變強大,可他也必須要把握之中的分寸。 衛子夫有很多的話想叮囑劉據,可是想到劉據已然承受得足夠多,她要是再繼續給劉據施加壓力,衛子夫更擔心劉據無法承受。 但,讓劉據想清楚他的目標,有利于劉據接下來有動力。 “母后,我也想像二姐一樣,能夠為民謀福,能夠讓大漢越來越好?!眲恍l子夫問得沉默了半響,最后目光堅定的告訴衛子夫,他也是有目標的,這樣的一個目標,可以讓他更堅定的向劉挽學習。 衛子夫是欣慰的。 被架上太子之位,和真正憂心于家國,希望能夠做出利于家國天下之事,那是兩種性質。劉據并沒有因為自己是太子而覺得他應該去做一件事,而是發自內心的認可,他想和劉挽一樣,他要成為像劉挽一樣為民謀福,為國謀利的人。如此,衛子夫也不需要擔心劉據是被人架上去的。 “可是,我沒有二姐那樣能干,我縱然有心,亦無從下手?!眲f到這兒顯得十分的羞愧,他不是不想像劉挽,而是他自問不及劉挽。 “你二姐說,你如今還小,你最需要做的事是讓你自己變得強大。讀書識字練武,這一切都是可以讓你強大的辦法。不懂得如何下手,多聽多看。從細節處入手。百姓們的事,無非是衣食住行?!毙l子夫自有她的見解,溫聲細語的道出這番話,無形中何嘗不是安撫了劉據不安的內心。 從細微處入手,萬丈高樓也要從平地起,只要將細節做好,何畏之有。 劉據重重點頭。 “你不需要像你二姐。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長處和短處。你父皇不管怎樣看待你們,你都只需做好你自己?!毙l子夫伸手撫過劉據的頭,她并不認為劉據有什么不好的。 第425章 生辰禮 劉據確實被安慰到了。 雖然這些年劉挽也同樣告訴過劉據類似的話, 但劉挽是被夸贊肯定的那個人,他心里何嘗不在想,其實劉挽根本不懂他。 但,衛子夫這樣說讓他覺得, 是啊, 他其實不需要事事以劉挽為榜樣對不對? 他只要做好他自己, 他也是成功的。 科舉事宜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而宮中也迎來一樁喜事,衛子夫的生辰。 因衛子夫的出身, 很多人縱然面對成為皇后的衛子夫, 眼里都是輕視, 并不怎么把衛子夫放在眼里。 但衛子夫是個極有韌性的人, 為人謙卑,并不會因為別人對她的輕視而浮躁,更不會為此而生出種種的不安。多年的經營下來,無論是誰都要承認一點, 衛子夫這個皇后當得不錯, 既不爭寵,也能擔起皇后的責任,教養子女,令內外命婦都漸漸的從一開始的不認同,到如今漸漸的接受,認可。 這其中固然有衛子夫的努力, 也因為劉徹, 劉挽, 衛青, 霍去病, 他們都在無形中為衛子夫撐腰,令衛子夫可以面對任何人都不必退縮。 整個大漢,除了一個館陶大長公主或許有可能因為種種的原因會為難衛子夫外,其他的人不管心里對衛子夫有多少的輕視,都不敢流露出半分。 宮里的人,其實大家都相對清楚,劉徹是個喜好美人的皇帝不假,可當初劉徹寵著的美人因算計劉挽的緣故,最終被打入永巷,自那以后,宮里是有了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再得寵的美人都不要犯到劉挽的手里。不想犯到劉挽手里,最好不要得罪皇后。劉挽一向對劉徹和衛子夫至孝,最不能容人欺辱于他們。 而劉徹得劉挽諸多相助,對劉挽唯一的一點要求,根本不會拒絕。 是以,得寵后的宮中各色美人,她們都牢記一點,不要仗著劉徹對她們的寵愛不把皇后放在眼里,她們再得寵于君前,有一點她們永遠也比不上劉挽-對劉徹,對整個大漢的價值。 不過,明面上誰都不會不長眼的開罪衛子夫,私底下,背地里,無聲無息的怠慢,無視,這些是無法避免的。 劉徹的寵愛讓宮中的人風向轉得那叫一個飛快,劉挽不在宮里這些年,劉徹是極少關注衛子夫的事情的。 生辰,衛子夫無意cao辦,既不想興師動眾,也覺得沒有這個必要,更不想借機爭得更多人的關注。因此衛子夫好些年都沒有好好的辦過她的生辰禮了。 這一回,其實劉挽也沒有想過要辦。但她花了心思準備,劉徹斷不可能當不知道,劉徹一知道,底下人必須得會辦事。這就準備給衛子夫大肆cao辦一番。 可惜,縱然劉徹也有這個心,劉挽卻阻止了。 “我給娘準備生辰宴是為讓我娘高興,又不是讓別人來辛苦我娘的。身為中宮皇后,但凡宮中設宴,哪一回她不得早早cao辦起。我才不要為了我這點私心,讓娘在生辰那一日還得諸多費心。讓人給我娘賀壽大可不必,我娘也不樂意這些場面上的事。您別讓人動就算是幫我了?!眲⑼煲环瑒裰G下來,得,自不必說,劉徹再不提讓人進宮給衛子夫賀壽,也不提所謂的大肆cao辦。 宮人們再想見風使舵的表現,不好意思,不成。劉挽一律告誡于人,她要他們做的事自會吩咐下去,不需要他們動時他們最好安安分分。 倒有些宮人覺得劉挽未免太不客氣,還是有些老人提醒,當年衛子夫剛成為皇后,執掌宮務那會兒,宮中的宮規其實是劉挽制定的,如今依然沿用。劉挽說一不二的性子,在宮中呆久的人都懂,斷不會犯到劉挽的頭上。提醒自作聰明的人們也都安分一些,別犯蠢,更不要企圖挑戰劉挽的耐性。 得罪劉挽,對,劉挽是不會置人于死地,但他們的陛下是會的。 有了這樣的一番告誡,別管服或者不服劉挽的人,都按捺下心思。 劉挽呢,按自己的思路給衛子夫準備,劉嘉和劉據想參與,可惜,劉挽把他們趕跑。他們想送禮自準備去,別打她的主意。 萬事具備,劉挽一大早既把衛子夫從甘泉宮請到上林苑,劉挽備下的禮都在上林苑,而且是在上林苑衛子夫的宮殿之中。 劉徹都沒能先一步進去查看劉挽到底送了衛子夫什么樣的禮物,聽說劉挽一大早將衛子夫請到上林苑,下朝后的劉徹當即要往上林苑去,他非要看看,劉挽準備幾個月的禮都是些什么禮。 此時的上林苑內,劉挽還給衛子夫蒙上了黑紗,扶著衛子夫往宮殿內走,更叮囑道:“娘不可以偷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