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漢武帝強國富民 第210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從2005開始、追女朋友的錯誤方法、影后,復活吧、怪談NPC想移民[無限]、抄家前,醫妃搬空敵人庫房去逃荒、[獵人同人] GI許愿店、[綜瓊瑤] 太醫韻安、[櫻蘭同人] 戀愛犯法嗎、美人與混混[八零]、[綜漫] 5T5他又誤我
衛子夫上前為劉徹脫掉外袍,擦干劉徹身上的雪。衛子夫對劉徹給劉挽送去何物并不關心,只問:“陛下用過膳了嗎?” “并未,讓他們準備準備?!眲卣f話間走過去坐下,將衛長公主將做好的衣裳拿在手上看了看,“大概也只有你能學到你娘的好手藝?!?/br> 言罷瞥過劉嘉,劉嘉小聲道:“二姐連針都沒拿過?!?/br> 對嘍,劉挽從小到大連針都沒拿過,衛子夫從來不說教她,劉徹更不會讓人教。 “嗯,你二姐手里拿的是劍,是槍,可定天下,可改乾坤。一支筆,更能讓天下變。據兒呢?”說著說著劉徹想起沒看見的兒子,劉據。 “在泰永院里,泰永正讓他練字?!毙l子夫甚是慶幸劉挽終于松口讓劉據練字。之前連筆都不讓劉據拿,衛子夫看在眼里急得不行,偏又莫可奈何,實在沒辦法讓劉挽改主意。 劉徹笑了,“是該練字了,朕對據兒的要求不高,只要能寫出和泰永一樣的好字即可?!?/br> 要說劉徹這個人,對各種各樣的美好事務都有相當高的要求。劉挽小時候聰明絕頂,書讀得極好,長大后,文武雙全,一手好字尤其讓劉徹看得賞心悅目。劉據誰也不用學,只要向劉挽看齊,足矣。 “在父皇眼中,二姐樣樣都好?沒有不好的嗎?”劉嘉側過頭問。 劉徹道:“有,主意太正,心腸太軟?!?/br> 行吧,劉嘉每每打量劉挽都在想,自家的二姐簡直是完人,但哪怕在她眼中的完人劉挽,在劉徹那兒依然有缺點的存在,她被挑毛病還能是事?她接受父母的指責,她就是不要學針線活。做衣裳給別人穿,她手里又不是沒有會做針線的人,為何要親自做? “怎么?”劉徹被劉嘉問得也反問一句,劉嘉如實答道:“世間無完人,二姐不是,我也不是?!?/br> 對此,劉徹瞥過她一眼,劉嘉理直氣壯的道:“我做不好針線也不算大事?!?/br> 劉徹認同的道:“你是大漢的公主,身邊不缺會做衣裳的人,想學就學,不想學不學?!?/br> 哎喲,劉嘉要的正是劉徹這句話,驕傲的沖衛子夫昂昂下巴,提醒衛子夫聽聽,劉徹也是這樣覺得的,因此她不需要像衛長公主一樣。 “只一樣,哪怕你們是大漢的公主,不可強占民田,奪民生機。否則朕必不容?!眲卣Z氣驟變,透著讓人發寒的冷意。 本來滿臉笑容的劉嘉嚇了一跳,正色和衛長公主答應道:“是,兒臣謹記?!?/br> 衛子夫心頭跳跳,劉徹不會無緣無故敲打兩個女兒。想到年前因為鄭家的事,最后曝出河南平陽有不少達官貴族強占民田,平陽長公主莫不是也曾做下同樣的事兒? 劉挽在氣氛凝重的時候出來,劉據被她丟在屋里繼續練字,同劉徹、衛子夫見了禮,劉挽的神色并無異樣,劉徹同衛子夫道:“你帶孩子們去看看晚上用的菜色?!?/br> 劉徹是在借機打發衛子夫和衛長公主、劉嘉。 衛子夫沒有半點遲疑,領著兩人女兒,將宮人們全都喚退去。 “姑祖母送上的?”劉挽詢問一句。劉徹應一聲,“朕原以為他們下手再狠也不過如此,現在看來大漢的情況比朕所知道的更嚴重?!?/br> “父皇依然沒有做下決定?!眲匦睦镫y受,可是有一個問題并非劉徹能夠忽視。牽一發而動全身,一個館陶大長公主所披露出來的田地有兩萬畝。大漢多少的勛貴,多少的世家,倘若全都徹查,大漢將會引發多少動蕩,后果是大漢承受得起的嗎? “匈奴是勁敵?!眲卮_實下不了決心,劉挽道:“不如,民不告則官不究?!?/br> 第321章 私心太重 劉挽知道劉徹痛心, 痛心各家夠狠,妥妥要亡大漢的前奏。 可同樣,劉徹要是下狠心整治,與之而來要面臨的何嘗不是須得接受天下動/亂的可能。 既然如此, 想個折中的辦法, 不必一口氣解決, 一個一個的解決。她提出的所謂民不告則官不究, 未必不是惑敵之策。 劉徹目光閃爍著精光,“民不舉則官不究。辦法不是不可以, 有一個問題同樣不能忽視。他們會變得越發精明, 倘若將來想查時, 未必能查得出來?!?/br> “事情做了, 必有痕跡?!眲⑼煊X得再聰明的人,無論他們用多少辦法,都無法完全抹去所有的痕跡。況且,現如今的人都捏著免死金牌。 對的, 沒錯, 大漢的律法對于官勛貴族都有特權,那才是滿天下的士紳貴族有恃無恐的根本所在。告了,他們捏著特權,也并不會因此傷筋動骨。故,民告又有何用? 大漢的律法,大漢的律法...... 劉挽捏緊手, 有些話屬實不適合說出口, 然不吐亦不快。 “有別的話不妨直說?!眲匕腠憶]有聽見劉挽說話, 又問上一句, 視線落在劉挽的身上, 不曾錯過劉挽流露出的那份踟躕。 劉挽偷瞄劉徹一眼,劉徹揮氣道:“說,朕聽著?!?/br> “先說好,我胡亂想的,要是父皇覺得不舒服大可改了。別罵我?!眲⑼熠s緊解釋一番,她知道律法是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發展,和政策一樣,都在不斷的改進,她現在算是在有意的推動發展,但落在別人的耳朵里,都得覺得她腦子有病。 劉徹道:“再異想天開的事朕都聽你提過了,用不著你提醒,你只管說,朕聽著自會辨別你的主意到底好不好?!?/br> 行,劉徹知道決定權在自己的身上,別把劉挽當成敵人,讓劉挽說什么都沒問題。 “大漢給官紳士族的特權是不是稍微太多了。律法管的是人性之惡,尋常百姓的惡要管,官員的惡也得管。之前父皇總覺得我給各家的人太多,讓他們敢騎到我的頭上作威作福。同樣的話我也想還給父皇,大漢給他們的太多,多得他們眼里都沒有大漢,更沒有您這個大漢皇帝?!眲⑼煨÷暤狞c出問題所在,請劉徹想想他之前教給她的道理。教劉挽的時候劉徹說得那叫一個頭頭是道,事到臨頭,劉徹總不能丟得一干二凈的吧。 忘,劉徹是不可能忘記的,然而劉挽提出的律法問題,劉徹同樣得在想后果。 早有念頭卻不敢把話說出口的劉挽,考慮的是后果,劉徹又怎么可能不考慮后果? “大漢律法由當年的開國功臣所定,想改律法......”劉徹凝望著劉挽一頓,劉挽提醒道:“法從有到無,從不為天下人所知,到告知天下人,法在變,人也在變。如何變法,在人,不在律法的本身。法為人所創,自當因時因勢而變?!?/br> 劉挽是在提醒劉徹,別忘了法是為何而存在的,那是由人們來創造的。既然是由人創造出來的,該怎么變,變與不變,都應該由人來決定。劉徹須要考慮的后果是,推行變法之后,是否讓大漢更好,不斷壯大的官紳士族,他們的權利是否受到約束,從此,大漢朝廷可以更加的穩定? “父皇既容不得墨家的壯大,必也是容不得旁人權力凌駕于父皇之上。墨家的俠士眼里沒有法該管,大漢朝的官員們眼里沒有大漢,更應該管。千里之堤,潰于蟻xue。好言相勸既無用,不如執法嚴明?!眲⑼煺J為天下間最最應該管的恰恰是一個個都盤算如何讓自己更加壯大的士紳豪強,正因為他們算著自己的那點私利,不斷壓榨百姓,才會造就大漢朝的百姓越來越苦。 他們膽敢不給百姓活路,為了大漢,劉徹更應該想法子讓他們把吃過界的東西吐出來。但凡劉徹不出手管,瞧著吧,往后這天下指不定由誰說了算。 不得不說,劉挽說到劉徹的心坎上。 一些問題的存在,并非劉徹沒有意識到,而是劉徹不得不考慮,究竟他該用哪一種的方式才能把問題解決得更好。 “想要堵住他們的嘴,須得用他們的人堵住他們的嘴。反正都要修史了,順便把律法也改上一改,有何不可?”劉挽小聲的補上一句,提醒劉徹其實他們有現成的人選,制定律法不能由一人來制定,修史召集來多少的人,這些人到底是修史亦或者修律法,還不是劉徹一句話的事? 劉徹睜大眼睛,不難看出他眼中的震驚,劉挽反倒眨眨眼睛,似在無聲的說,爹啊,您看我給您準備的禮物行吧? “悄悄的辦,不必大張旗鼓?!眲赜惺裁蠢碛删芙^,問題存在,劉挽腦子好使,該準備的她都給劉徹準備好了,接下來的事,等著結果,瞧那些群人把史書和律法修得怎么樣。修得好,劉徹大可用之,修得不好,劉徹不用,對劉徹并沒有過多的負面影響。 劉挽脆聲答應。 “你平陽姑姑這些年借安容處收養不少的女孩你知道?!眲卦掍h一轉問起。 劉挽不以為然的答道:“多年來平陽姑姑一直在尋各種各樣的美人?!?/br> 針對此事,劉徹不由干咳一聲,以掩飾尷尬。 平陽長公主尋美為何,難道劉徹能不知道嗎? 劉徹不怎么想跟劉挽討論此事,只道:“朕會讓你平陽姑姑往后不再管安容處的事?!?/br> 引得劉挽困惑的看過去,劉挽當初請幾位姑姑們出面,目的在于平衡,怎么現在劉徹覺得平衡不妥? 啊,不對,是平陽長公主做得不好。 “你平陽姑姑所為,你當真不知?”劉徹沒能忍住問上劉挽一句,不喜于劉挽的裝傻。 劉挽眼神有些飄的道:“我又不能管??偢富矢鏍?,豈不是讓父皇覺得我過于小氣,或者是心里那口惡氣沒散呢。正好,我也嘗嘗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滋味?!?/br> 這其中透露出多少的無奈,想來劉徹不會聽不懂。 聽懂的劉徹狠狠的瞪劉挽一眼,“朕記得你當初設安容處時說過,安容處是為大漢收攏人心所設,你要給大漢朝兜底。怎么?當年夸下???,如今反而不想作為了?” “父皇明知道根本所在。我當年想把事情辦得更好,堵住朝堂上好些人的嘴,把姑姑們和姑祖母們都叫上,本意是要她們的勢,有利有弊,如何能想到,最最聰明,最該顧忌父皇的平陽姑姑,竟然會只借助安容處達到私欲的目的?!眲⑼爝€委屈著呢,平陽長公主做的事但凡換成旁人,劉挽早把人換了。偏劉徹在上頭,劉挽不得不忍著讓著。底下的人一次又一次的告狀,劉挽一次一次的壓下,鬧到如今都對劉挽生出不信任了。 劉徹聽著劉挽小聲嘀咕,瞥過劉挽道:“朕會出面,無論是安容處,亦或者是藥坊,由你來全權負責,從今往后,誰若處事不公,不守規矩,你該換則換,無一例外?!?/br> 這話劉挽愛聽,重重點頭道:“是。父皇放心,我一定安排好的?!?/br> 此非虛言,劉徹看著劉挽鋪下的攤子越來越大,但凡沒有劉家人摻和其中的攤子,至今沒有一個出過亂子。 安容處的事,劉徹先前以為也是不錯的,結果這一回劉徹生出查查之心,不查不知道,一查劉徹才發現,平陽長公主在其中動了不少的手腳,將長安的安容處弄得那叫一個烏煙瘴氣。 劉徹在知曉平陽長公主的手企圖伸往藥坊時,當下決定再不能容忍。 藥坊是劉挽針對前線戰士,為他們準備救命的藥包而設的,其中關系著前線戰士的性命,劉挽對藥包的制作要求極高。前線的將士一回一回的肯定劉挽的付出,沒少夸贊多虧劉挽的藥包,才讓他們的人得以一次次的死里逃生。 對此,朝中的大臣不少人都想插手,可惜,劉徹信不過別人,眼看劉挽縱然遠在朔方,藥坊從來沒有出過任何的差錯,劉徹更不會把關系前線的事交由旁人來辦。 偏偏平陽長公主又露出攪和藥坊的心思,甚至以勢壓人的將人塞進去了。 不錯,劉徹不可否認平陽長公主懂得他的心思,總能投其所好。賞賜金銀,劉徹自問從來沒有虧待過平陽長公主。然從鹽務一事上,劉徹也算瞧明白劉挽和平陽長公主的差距。 平陽長公主私心太重,全然不顧大局,更沒有劉挽那一份為國為君分憂的心境。 劉挽可以做的很多事,獨獨不能交給平陽長公主去做。 事情談完,父女達成共識,劉徹既問晚膳備得如何,飯很快擺上,劉挽順勢提道:“我身體都好了,明天我要去上林苑練兵?!?/br> “不行?!眱傻缆曇繇懫?,一道出自劉徹,一道出自衛子夫。 夫妻二人都覺得劉挽練兵的事可以再放一放,劉徹道:“初十我們去上林苑,你到時候再去練兵?!?/br> 咦,劉挽好奇劉徹怎么會正月都沒出要去上林苑?劉徹像是知道劉挽所想,答道:“宮里得讓人好好的查一查,朕走了方便他們查?!?/br> 好吧,劉挽把行刺一事忘了,哪怕查出所謂的幕后指使者,并不代表其他的同黨全都揪出來了。 第322章 布局 不用想都知道, 劉徹定是要查到底的,但凡想到宮里諸多不太平,劉徹如何能安心。 若非大過年,劉徹不能立刻離開漢宮, 否則劉徹早往上林苑去了。 劉挽確實把這樁事忘了。果然酒不是好東西, 看把她腦子給喝成什么樣了? 想到這兒, 劉挽敲了敲腦袋, 劉徹瞧得樂了,“怎么, 不高興?” “變笨了?!眲⑼煺Z氣毫不掩飾對自己的嫌棄, 劉徹無奈的道:“滿天下自詡聰明的人知道你干過的事, 聽到你說這句話, 怕是以為你在罵他們?!?/br> 劉嘉在一旁認同無比的點頭,隨后又覺得不對,自詡聰明的人,劉嘉從來沒有自詡聰明??! 衛長公主看到劉嘉想收回點頭的動作, 又想著不應該, 低下頭一笑。 劉據神色復雜的望著劉挽,劉挽嫌棄是真。正因如此才讓劉據心情更加復雜,聰明成這般模樣的劉挽都覺得自己變笨了,他在劉挽眼里得是有多笨? 不能去上林苑,劉挽抽時間出了一趟宮。劉徹管不住人,叮囑她好生照顧自己, 且由著劉挽吧。 劉挽直奔藏書樓, 待看到大過年的藏書樓依然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劉挽的眼中流露出滿意。寒風都擋不住人們好學之心, 何愁大漢無才, 何愁大漢不興。 “長公主?!被ǖ摫緛碚蛩愀松蠘?,走過門口時一眼瞥到劉挽,連忙將手中的書本塞到旁邊的人手中,上前迎劉挽。 劉挽同她做了一個噤聲的動作,意示不必驚動旁人。 花祿自懂,“不若到書院小坐?” 藏書樓人來人往,絡繹不絕,想不引人注意是不可能的。 旁人或許不識劉挽,但識得花祿,花祿親自招待的人,誰人不懂此人身份非等閑之輩。尤其劉挽如此年輕,既非名家大儒,定只能是創辦藏書樓的泰永長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