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漢武帝強國富民 第158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從2005開始、追女朋友的錯誤方法、影后,復活吧、怪談NPC想移民[無限]、抄家前,醫妃搬空敵人庫房去逃荒、[獵人同人] GI許愿店、[綜瓊瑤] 太醫韻安、[櫻蘭同人] 戀愛犯法嗎、美人與混混[八零]、[綜漫] 5T5他又誤我
“山高皇帝遠,縱然他們有上告之心,也無上告之門?!眲毓皇且坏纫坏穆斆?,知劉挽是在為大漢打算,但同時也存在另一個問題,百姓想告,一些地方不受理,哪怕進了長安,他們想告都不可能。 “此事,父皇不應該問問廷尉府嗎?”正所謂術業有專攻,劉挽未必沒有想法,同樣,劉挽認為應該先問一問專業的人士,以確定大漢朝里有幾個可用,能用的人。 劉徹回頭瞧了劉挽,“張湯?” 點點頭,劉挽道:“張廷尉是個干實事的人?!?/br> 此話落下劉徹先笑了,“你不曾聽聞他們對張湯的評價?” 張湯何許人也,后世稱之為酷吏,劉挽豈不知。 不過,暫時來說張湯執法嚴苛,不愿意給人贖罪的機會,在劉挽看來天經地義。錯就是錯,天天讓他們拿爵位和錢去贖,像樣嗎? “我只是覺得,律法存在的意義是為守住為人的底線,倘若有人過了這個線,理當付出代價。要是連律法都形同虛設,律法有何存在的意義?”劉挽從來不認為不該執法如山,恰恰相反,她很贊同依法辦事。 第239章 萬人得一人足矣 衛青幾乎在聽到劉挽此話的第一時間再也控制不住的望向劉挽, 他以前便覺得劉挽一向喜歡定規矩,一應諸事都要求人按規矩辦事。 規矩,律法,異曲同工, 劉挽竟然推崇法家? “大漢朝廷自上而下該正一正風氣了, 父皇以為呢?”劉挽將問題丟到劉徹頭上, 但問劉徹難道不是也覺得大漢朝的官員, 甚至是大多數的人都不怎么把他這個皇帝當回事? 劉徹半瞇起眼睛,明顯被劉挽說動。 衛青沒有聽到劉徹的聲音, 但亦懂得劉徹為劉挽的話而心動。劉挽, 當真句句說到劉徹的心坎上了。 “說說你的藏書樓。六層, 你莫不是把宮中所有藏書都印出來了?”劉徹明顯不打算在今天仔細聊聊所謂風氣, 以及律法如何推行的事。像劉挽說的那樣,劉徹該回去尋最為精通律法的人聊一聊某些事的可行性。 對于劉徹轉移話題,劉挽接得毫無芥蒂,“還有一些沒印完。書, 虧得當初蕭丞相在項羽入咸陽前將典籍輿圖全都運出去, 否則早叫項羽一把火燒了,如今我們能有諸多的書,否則如何能知曉前人諸事?所以,哪怕要彰顯我們的藏書不少也不能把雞蛋全都放在一個籃子里。父皇且當是同我交換,我拿宮中的藏書,也將各家精典都添入宮中的書樓, 父皇不虧?!?/br> 劉徹哭笑不得的道:“朕在意的是虧不虧?” “那父皇在意啥?”劉挽攤手顯得極是無奈的問。 挑挑眉, 劉徹不接話只問:“六層分別如何安排的?” “一層是最淺淺易懂的識字類的圖文書, 二層之上難度漸加, 到六層, 諸子百家的典籍都在上頭,誰要是能上六層,不,只要能上四層,父皇不覺得這樣的人才可用?”劉挽在安排的時候已然動了小心思,能上四層的人,必須得關注了。 劉徹的目光變得幽深,人才是劉徹心底永遠的痛,每每思及都讓劉徹恨不得自己能多一些人才,再多一些。 “只在長安一處并不利于推廣?!毙l青指出問題所在,劉徹已然笑道:“不過是長安的藏書樓剛剛建成罷了,并不代表其他地方沒有。她的封地她哪怕沒有去過,早在準備長安的藏書樓時,轉身她也讓墨家的人擇地建起?!?/br> 衛青...... 也對,劉挽一向走一步看十步,不,應該是二十步開外,不缺錢又有人的劉挽,豈有只建一處藏書樓的道理。不過是長安的才建好,沒有聲張罷了。其他的地方她悄悄的辦起,等的是一處接一處的建好,悄悄的開展。 “邊境之地,我覺得藏書樓也有建起的必要?!眲⑼煺UQ劬ν瑒亟ㄗh,劉徹完全不想說話,劉挽立刻道:“父皇別忘了,舅舅捉來的匈奴之眾,想讓他們愿意在我們大漢扎根,成為我大漢的一體,須得讓他們誠心歸附。入我大漢者,是為我大漢的子民,有他們助我們一臂之力,將來我們大漢才能越發強大,也會加大我們滅匈奴的機會?!?/br> 劉徹?。?! 劉挽每回一提起滅匈奴,對于一生志在于此的劉徹,很難不動心。 主意不能說不好,與之而來也有一個問題,如何才能讓被擄來的匈奴人對大漢真正的心服口服,愿意真正的歸順他們大漢? “你要是有想法,寫出個章程來?!眲嘏紶柾ο雴枂杽⑼斓哪X袋瓜子到底怎么長的,她那一個接一個的主意,永遠想在很多人的前頭。 匈奴俘虜眼下算不得多,劉徹的意思自是讓他們為奴為婢,以宣泄大漢多年受匈奴欺壓的那股子怨氣。 然劉挽提起將來匈奴之眾,顯然在劉挽的心里并不認為如今只俘虜來的那點人算多,提醒了劉徹確實該好好的想想如何安排匈奴俘虜的問題。劉徹自然是讓劉挽拿個細節的章程出來。 衛青不想說話了,劉挽想得是不是有點多了。 但不得不承認,想得很好,確實是他們應該考慮的問題。 “父皇先問問朝臣的想法,我最近忙得很,不得閑?!眲⑼祉樧煲惶?,一聽劉徹讓她寫章程,那是一時半會能寫得好的,她不! 朝堂上眾多的官員,有事兒自該讓他們先討論著,劉徹別有事沒事兒盡想奴隸劉挽。 “明日下朝后你在宮里聽一聽,提一提,讓他們按你的想法寫出章程?!眲夭荒芡耆斫鈩⑼斓南敕?,果斷決定把劉挽推出去,有問題解決問題,不就是劉挽不得閑,劉挽說清楚,底下的人寫,寫不好再改。劉挽總有時間吧。 劉挽沉默半響,“父皇,您把我往前一推,那些人又噴我怎么辦?” “你怕?”劉徹能不知道劉挽怎么回事?她從來不是怕事的那個人,多少年來,劉挽跟朝臣們正面對上的時候少了? 多一回不多,劉徹覺得把劉挽弄出去挺好! 劉挽翻了一個白眼,劉徹沒理她,大步走入第一層書樓,劉徹一眼望去,分類清晰,一眼明了,識字的,經典的,包括工木類,以及所謂的農書,醫書,還真是應有盡有。 隨手取了一本識字類的,上面竟然配上圖文。 也對,若是不識字的人看著上面的字如何知曉此為何字,配圖就不同了,不懂字總會看圖,有圖甚好。 劉徹連取了好幾本看去,衛青四下張望半響,最后落在兵法那一分類上。 “兵法你竟然也放在一層?”衛青也取出一本仔細看了看,不看還罷了,一看上面的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白起兵法,包括張良的兵法,劉挽竟然都擺出來了。 這樣的書不應該放到四層以上嗎? 劉挽攤手道:“沒事兒,不識字的人未必不懂兵法,擺在這兒讓有心人學著點,我覺得挺好?!?/br> 這是有事沒事兒的意思? 衛青的言外之意分明是劉挽將兵法當成啥了? “舅舅當年想過學兵法嗎?”劉挽看出衛青的震驚,能怎么辦?只能跟衛青好好的論道論道。 “雖聞兵法二字,不知兵法何物?!比绻l青不是在平陽侯府長大,或許他壓根不知道所謂的兵法是為何物。但那個時候的衛青根本沒有資格摸書。 可以說,遇上劉徹,得劉徹賞識是衛青此生最大的幸事。 劉徹親自教的衛青兵法,一點一點的讓他長成如今的模樣。 知遇之恩,栽培之情,衛青對劉徹感激涕零,終此一生唯思報達此恩此情。 說到衛青的傷心處了,不過劉挽本意并非要衛青傷心,因此劉挽立刻道:“知曉兵書存在的舅舅,有幸能翻開看看兵書會高興嗎?” 衛青想都不想的道:“會?!?/br> 劉挽指了兵書的位置道:“這就是我把兵書放在一層的原因。書存在的意義本來就是為了滿足人家的追求,我相信兵家之人也并不會在意自己在哪個位置,比起別人怎么看待他們,他們更希望自己能為更多的人所知?!?/br> 此話落下,衛青懂了。 從來劉挽都是暖心的人,暖心的知道衛青的難處,知道衛青的諸多不易,她想著衛青所遇到的種種困難,當年她幫不上自家舅舅,如今她有能力,她希望自己能夠幫到更多像衛青的人。 “兵書。難道你覺得誰都學得會兵法?”劉徹轉了一圈看到劉挽和衛青在那兒,微微一愣,仔細一看竟然是兵書,劉徹都有些懷疑劉挽了。 兵法之道,哪里是誰都能學的。 “一千個人學不會,一萬個人學不會又有什么關系,只要有一個人學得會足矣?!眲⑼煜嘈艅囟苊靼状酥兄?。 一將難求,劉徹既有識人之能,自知如衛青這樣的人多么的難得。 一萬個人學不會,只要有一個人學會了,這個人必為大漢的棟梁。 哎喲,劉徹沖劉挽道:“在育人育才上,為父不如你?!?/br> 這話劉徹說得,劉挽能應得?趕緊道:“父皇折煞孩兒?!?/br> “夸你的話,你只管受著,難道為父會跟你一個孩子計較這點事兒?”劉徹滿意于劉挽處處為大漢的將來謀劃,縱然一時半會兒或許看不到成果,不久的將來,大漢都將因此受益。 劉挽干咳道:“父皇的本事孩兒要學的可多,就這一點小事要是父皇都想到了,試問還要天下眾臣何用。父皇別夸我了?!?/br> “你??!”劉徹無奈的指了指劉挽,“上二樓瞧瞧?!?/br> 說話便抬腳上去。衛青瞧了一眼一旁的兵書,看得出來衛青的心思。 “我讓人備一份,一套我都給舅舅送到府上,舅舅想何時看,怎么看,都行?!眲⑼旌卧S人也,衛青能看中的東西并不多,兵書而已,劉挽手里別的東西不多,獨書最多,故而立刻同衛青保證,衛青回家,她的禮物也隨之送到。 衛青重重點頭,臉上也浮現笑容。 “來日要是舅舅的兵書寫出來了,記得給我送一份。我得把舅舅的兵書傳下去?!眲⑼熠s緊補上一句,很是認為自家舅舅將來絕對逃不過真香定律,必著兵法。那她必須多印幾本,一定得幫自家舅舅把他領悟的兵法之道傳下去。 衛青......劉挽屬實是不放過一個! 第240章 朔方 此時的衛青更不想說話, 劉挽眨巴眨巴眼睛瞅著衛青,“舅舅不肯?” “你對你舅舅我過于寄以厚望?!毙l青干巴巴的丟出此話,劉挽絲毫不覺得,反而肯定的道:“舅舅是當世難得一見的良將, 一將難求, 將來定能與白起、韓信并列?!?/br> 韓白衛霍, 四大名將, 誰敢不承認他們的本事。 可惜,漢朝占了三個, 偏偏三個的兵法著作都沒能留傳下去。后世多少人引以為憾。 韓信, 劉挽哪怕派人去找, 能找到的可能性太小, 衛青是她舅舅,霍去病是她表哥,這兩位別管寫了啥,劉挽想拿到不過是她一句話的事兒, 劉挽表示毫無壓力。 “快上去?!毙l青心頭跳跳, 對劉挽膽大的想拿他和白起、韓信相提并論,全然不敢接話,催促劉挽趕緊跟上,別忘了劉徹在上頭等著。 一層一層的樓閣,堆得滿滿都是書,劉徹一路看到頂層, 由衷感慨, “你是有心人?!?/br> 劉挽笑笑, 要做自然得做得更好。 “十年的時間, 你能為大漢培養出多少可用才?”看完后的劉徹且問。 “不如等父皇十年后看自可知?!眲⑼旖o不了答案, 只能等著十年后請劉徹看看吧。 “行了,時候不早,隨朕一道回宮。衛青也早些回去?!眲卮诵心康倪_到,劉挽建起的書樓,他既答應劉挽建起,剩下的事待來日可見分曉。十年,劉徹為了出擊匈奴何止用了十年的時間。自然,想改變大漢內部的一些情況,十年若能見得分明,已然是大勝。 十年,劉徹需要十年的時間,看看劉挽推行的法子可用或者不可用。 “是?!眲⑼旌托l青分別應下。 各分兩路,衛青恭送劉徹和劉挽離去后,一旁有人送上盒子道:“長平侯,長公主吩咐準備一應兵書?!?/br> 額,衛青自知劉挽辦事靠譜,然衛青想的是劉挽得回去吩咐后再讓人送去他的府上,不承想藏書樓內竟然另有準備? 衛青伸手接過,“有勞?!?/br> 縱然作為長平侯,衛青依然待人謙和,那人一笑退去。 劉徹是個急性子的人,既對劉挽提及的安頓匈奴人的想法動了心思,第二日既讓劉挽將處置匈奴人的想法同大臣們一提,大臣們同劉徹幾乎是同樣的態度,俘虜歸國的匈奴人,為奴為婢挺好。 劉挽提醒他們別忘記大漢接下來依然會對匈奴用兵,如果擒獲之人一味罰而為奴為婢,試問傳回匈奴境內,是不是會讓匈奴拼死一戰?對于大漢而言,反擊到底的匈奴和愿意歸順的匈奴人不應該區別對待?況且,為奴為婢,宮中不缺為奴為婢的人,缺的是真正愿意歸附大漢,成為大漢的人。漠南之地,如今既已歸大漢,難道他們不應該想一想,怎么建筑城池,如何讓漠南之地真正歸于大漢。 城池的得失是疆域的代表不假,上下一心,共衛我城,亦或者思歸匈奴,兩者有沒有區別。 隨著劉挽提出的問題,也算是和朝堂近些日子提及的衛青攻下漠南,劉徹下令修筑朔方城,設置朔方郡、五原郡后的相關事宜重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