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漢武帝強國富民 第150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從2005開始、追女朋友的錯誤方法、影后,復活吧、怪談NPC想移民[無限]、抄家前,醫妃搬空敵人庫房去逃荒、[獵人同人] GI許愿店、[綜瓊瑤] 太醫韻安、[櫻蘭同人] 戀愛犯法嗎、美人與混混[八零]、[綜漫] 5T5他又誤我
唉,首領,一家的首領也不好當。瞧瞧他們不僅要管好自己家的人,還得想方設法幫自家尋得出頭的機會,更必須要想方設法保護自己家的人莫讓別人算計。 朝堂上的人誰家的首領都不擔心,皇族內的人呢? 他們差直接問劉挽,要是太后進入他們的地盤怎么辦? 他們對王娡這個太后也有所耳聞,知曉這位太后爭權奪利非常的熱衷,哪怕眼下被劉徹一治再治,那是她自己斗不過,不得不退,并非她想通,決定不再跟兒子爭。 是以,沒有機會也就罷了,一但王娡有機會,她未必不會卷土重來。 站在各家首領的立場,讓他們為劉挽所用,他們相當樂意,為一個一心只有權利的太后所用,他們會死無葬身之地。劉挽不能送他們去死! 劉挽當時聽到有人直白透出的意思差點都樂了。 末了劉挽也得安撫他們,提醒他們只須安守各處,放心,一切有劉徹。 瞧,劉挽說對了吧! 王娡心思再多也是無用,誰讓劉徹早提防著她,她若是膽敢鬧,劉徹有的是辦法治人。 不過,劉挽想說的是,王娡盯上墨家的人,怕是不僅僅是她想。 是的,劉挽不擔心王娡身后的金俗了,但另一個更厲害的人是她絕不能忽視的。 總之,劉挽依然叮囑各家的人,安安分分在各家的院子呆著,切不可出來惹事。 雖然劉挽并非沒有能力為他們解決事情,能少一事必須是少一事。 劉徹連王娡都不許她進入各家,別的人也明白了,不要指望觸碰各家,劉徹不允許,他們趁早都死了這顆心。 暗里這些年來他們誰家不都派了不少人前來打聽消息,無非想弄清楚劉挽又讓他們各家都在忙活了哪些好東西。 倒也不是沒有人摸進來過,可是好些東西壓根不是他們能看得懂的。 就算原料都擺在他們這兒,大家都知道那是原料,不知道制作流程,誰能整出來。 對,各家倒也不是沒有招人進來幫忙,每一個進入各院的人都是宮中奴婢,但凡嘴不嚴實的都沒有機會進入中心,外邊就有的是人把他們解決。想打聽消息,那比打聽劉徹身邊的事還要難。 誰讓劉挽早在沒有任何人注意之前就給各家洗了腦,一遍一遍的告訴他們,他們的手藝就是他們的底氣,不管對誰,如果不是確定百分百信得過的人,多一個字都不能提。 同時,對于每一個進入各院的人,劉挽給人高工資,也要求他們一定都得忠誠。 聽她的話,辦好她交代的事,劉挽絕不會虧待,然而如果誰敢對外透露半點消息,如何處置人,華刻過來嚇唬一回,不用劉挽多嘴了。 況且,劉挽自打農家的人來了之后,那是干脆的讓農家的人和周圍的百姓都打成了一片。 本來農家就得深入基層,和百姓打成一片,種田這種事兒,種久的人自然而然會總結也經驗。 劉挽也不是那不識人間煙火的人,隨著各家研究的好東西越來越多,劉挽既要惠及于民,離得各家那么近的百姓,豈有不帶動他們經濟的道理。 劉挽一直都記得現代一位大家說過的話,農民是百業者,只靠種田想要養活自己,怎么可能過上好日子。 是以,劉挽同各家的人一道合計,把周圍的百姓發展成為他們最堅強的擁護者,那才是他們各家最堅固的城墻。 為此,劉挽讓各家教百姓們養蠶種桑,也會教他們開荒耕種,就他們種的田,引水入田,稻田養魚,只要能讓百姓們的日子越過越好的法子,劉挽都讓人弄。 因此如今上林苑周圍百姓的日子是越過越紅火,之后劉挽也開始給周圍的百姓洗腦,上林苑各家研究出來的好東西都是朝廷為了老百姓,也是為大漢好的。東西一好,肯定惹起不少貪心人打主意。換句話來說,定是有不少心懷鬼胎的人前往各處打聽消息,只為尋著一個破綻好把各家都端了,免得將來他們損失越來越大。 尋常的老百姓倒是能夠理解,像他們這些人,沒有多少人在乎他們的生死的。但是各家的人不一樣了,雖說都是奉陛下之命行事,劉挽作為皇帝的女兒親自安排人教他們各戶一門手藝,讓他們靠著獨一無二的手藝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誰對各家不是心存感激,也覺得皇恩浩蕩。聽聞有人不想讓他們過上好日子,百姓們哪里容得了。趕緊追問劉挽怎么辦? 劉挽何許人也,洗腦的事她辦起來,那辦得非一般的漂亮,只告訴百姓們,別管打哪兒來了生面孔的人,一定得看著點,順便,劉挽讓沈賓和墨家的人從村子里挑些人教他們習武,總之,大家一定要團結一心,護好上林苑,絕不能讓任何人有機會對上林苑的人出手。 上林苑的百姓自然是要配合的。天底下的人都一樣,一但關系自身的利益,無二話,第一時間他們會急急忙忙的捂實了。 劉挽于是讓人開始教上林苑附近的農家們武藝了,別管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想學就教。 沈賓和墨家的人...... 連拒絕的權利都沒有,人生啊,變化太快! 可是,不得不說,這樣一來確實省去沈賓和墨家的人很多的事。別小看群眾的力量,有時候他們團結起來,很多別人看不到的小細節,他們早一步發現了。 自打劉挽把周圍的百姓忽悠來一道守護上林苑的各家人,沈賓都說,能進入上林苑的人越來越少。 是的啊,那些進來的人都沒能靠近上林苑,早早被周圍那些被沈賓和墨家訓練的人解決了。 沈賓和墨家,不,是各家的人都算長見識了,百姓還能用成這樣的? 笑話,為何不能? 想想后世的游擊戰,抗日戰爭時期,全民皆兵,為了保護國家,保護他們的家人,華夏但凡心存大義的人,無一不成為抗戰的一部分。 群眾的力量之偉大,別人不知道,可是他們的偉人早明白,這才會說出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依靠群眾的基礎,達到抗戰勝利的目標。最終的結果證明偉人的眼光是遠大的,他的決定也是正確的,才有了新中國的誕生。 劉挽如今不過是學了點皮毛,用來捉些打聽消息的人罷了,絕沒有辦不好的。 嗯,劉挽聽完劉徹懟上王娡痛快無比,可是她是不是忘了王娡的另一個習慣。 “你整日胡鬧沒有半點女孩樣兒也就罷了,怎么,還想把你jiejie和meimei都帶壞?”是的,王娡多年養成的習慣是,劉徹讓她不痛快,她轉頭立刻讓劉挽不痛快。 只是,所有人都知道,哪怕是劉挽也知道,一家子一塊吃飯呢,她只管低頭吃她的飯菜,狗在吠,她也得回應?她有那么閑? 第227章 戲彩娛親 劉挽低頭吃飯, 全然不打算接話。 王娡氣得臉都綠,厲聲喚道:“劉挽!” 被點名的劉挽筷子上夾了一塊rou餅,聽到王娡的叫喚依然不慌不忙的一口一口咬著rou餅嚼碎了下咽,分外的悠閑。 在場的人, 劉徹、衛子夫、平陽長公主、南宮長公主、隆慮長公主、金俗、衛長公主及劉嘉。 除了一個劉徹, 其余人瞧著劉挽那不慌不忙的樣子, 余光瞥過王娡額頭的青筋跳動, 心早提起來了,平陽長公主先喚一聲道:“泰永?!?/br> 劉挽含糊的應一聲, 眼看王娡都要砸碗了, 劉挽才不緊不慢的問:“祖母方才是在跟我說話?” ?。?!連衛子夫都忍不住看向劉挽。要不要裝傻到這個地步? 王娡好不容易等到劉挽答話了, 結果倒好, 劉挽開口不假,聽聽她說的話。 “陛下,你教的好女兒?!蓖鯅娃D頭火向開向劉徹,沒想到也看到劉徹正在咬rou餅, 對王娡的話, 劉徹同劉挽道:“新菜不錯?!?/br> 是的,劉挽精神恢復后,想到好些日子沒有搗騰美食,又跑去讓人給她做新口味,圓圓的rou餅,跟銅板差不多大小, 先把rou搗碎, 再弄了些粉放鍋里炸了再做, 味道非常的好。 劉挽點點頭道:“孩兒也覺得不錯, 下飯?!?/br> 嘶。聽聽劉徹和劉挽完全無視王娡的交流, 王娡氣得形象都不要了,掀翻桌子的喊道:“我不活了,皇帝是要氣死我??!” 衛子夫、平陽長公主、南宮長公主、隆慮長公主都要上前勸著王娡,結果沒想到劉挽的聲音傳來,“我也不活了,皇祖母要逼死孫女,不給我父皇活路了??!” 一眾人待要邁向王娡的動作都僵住了,不可置信的回頭望向劉挽,劉挽站著喊的,喊完之后的劉挽注意到眾人的目光,劉挽走到堂中央,沖劉徹道:“父皇吃,孩兒在一本書上看過,春秋時楚國老萊子事親至孝,年七十,常著五色斑斕衣,作嬰兒戲。上堂,故意仆地,以博父母一笑。今日孩兒也學之一二。且望能博父皇、娘親、祖母一樂?!?/br> 話說完,劉挽立刻干嚎的坐在地上,抑揚頓挫的道:“皇祖母好狠的心啊,知我大漢以孝治天下,竟言我父皇要氣死您?想我父皇從不敢有逆祖母半分,為此哪怕損及大漢之利都不敢拒絕。父皇事祖母至孝,祖母尚言不孝,莫不是祖母想讓父皇將大漢江山拱手供祖母毀之,方為孝矣?倘若如此,不如請天下人來評評理。旁的大可不論,只問祖母為何罵我父皇不孝?” 哎喲,劉挽一波cao作行云流水,誰看了不嘆為觀止。 王娡氣得渾身都發抖的道:“讓你一個當孫女的質問我,他還不是不孝嗎?” 劉挽一聽掩面而哭,“冤枉??!祖母若要細論,但請世人一同說道說道,孫女待祖母有何冒犯之處,竟然叫祖母如此不喜。所謂質問,不過是為人女子的人不忍于父皇受辱,那比孫女受辱更叫孫女不能接受,故代父一問。從小到大,祖母不喜于孫女,孫女自知。但孫女對祖母一片孝心,天地可鑒,日月可明。祖母身上之衣是為孫女所獻,頭戴之配飾珠寶,連同腳上之靴,皆是孫女一片心意進獻。本不該言功,然祖母處處挑刺,若是祖母當真不喜于孫女,不如直接要了孫女的命,何以借孫女的緣故為難父皇。不若我一頭撞死在這兒,也省得祖母總拿我當借口為難父皇?!?/br> 話說著劉挽起身朝一旁的柱子撞去,王娡想都沒想的喊道:“拉住她,快拉住她?!?/br> 那一刻的王娡想到的是上一回在長樂宮里,劉挽一下一下的不肯如王娡所愿磕的頭。 哪怕劉挽現在額頭上沒有任何的傷疤留下,那對王娡來說也是陰影的存在,所以,別的人或許是在嚇唬王娡,但相信劉挽,她說得出做得到。 如果王娡敢把劉挽逼死在這兒,天下人的口沫星子能把她淹死。 哪里用她下令,衛子夫箭步上前第一時間擋在柱子,無論如何也絕不能讓劉挽撞了頭。 南宮長公主和隆慮長公主必須也是第一時間出手把劉挽拉住,輕聲的勸道:“泰永,泰永,你不能做傻事?!?/br> 劉挽是要做傻事的那個人嗎?她只為嚇唬人。 被拉住后,劉挽動不得,但劉挽面容堅定的轉向王娡道:“祖母只須一句話,要我生或要我死?” 王娡瞧著劉挽那視死如歸的架式,王娡知道,她是真不怕死。 這一刻,王娡想不服,他能不服? “你好,你夠狠。比之你有過之而無不及?!蓖鯅湍勘{欲裂,然無論如何她都不能背下惡名。如劉挽說的,這些年劉挽不管她如何不喜,劉挽依然每回有好東西都送到永樂宮,旁人有的王娡定然是有,別人沒有的,劉徹和衛子夫有的,王娡定會有。 王娡身上所穿戴的確實都是劉挽獻上,劉挽待王娡的好,誰敢不認? 只因為劉挽沒有事事如王娡所愿,王娡竟然要讓劉挽去死,憑這一點,王娡這個太后往后必受天下所指。劉挽一回一回的不怕死的拼,王娡豈不明白,她不可能為難得了劉挽。 而王娡所指的另一個你自然是劉徹。 劉徹吃得差不多了,劉挽方才都向劉徹說明,她為劉徹助興呢,既如此,劉徹該吃吃,該喝喝,算是在場所有人里認真干飯的那一個例外。 聽到王娡的話,劉徹道:“母后過獎了,朕難道不是像父皇也像母后?倒是泰永對自己狠,依然對敵人不夠狠。從今日起,修成君無詔不得入宮。平陽jiejie多日也辛苦了,不若回府上休息休息?!?/br> 隨著劉徹的話音落下,場面真正陷入死寂。 修成君金俗如何也想不到,劉徹竟然對她如此重罰。 平陽長公主也臉色發青,“陛下?!?/br> 劉徹起身了,準備離開之前丟下另一句,“母后如果想看到朕下令將修成君送入大牢,只管再鬧。都散了吧?!?/br> 修成君金俗想要求情的話隨著劉徹最后一句戛然而止,大牢,大牢,她怎么能去大牢,她不去。 故而在劉徹離去時,金俗連一句話都不敢說,生怕自己再出現在劉徹面前,劉徹會直接處置她。 “恭送陛下、父皇?!毙l子夫和衛長公主、劉嘉、劉挽福身相送,也讓其他人都收回思緒,趕緊一道福身相送。而南宮長公主和隆慮長公主自不曾錯過劉徹方才警告的另一個人,平陽長公主。 姐妹二人的視線落在平陽長公主的身上,都不曾錯過平陽長公主臉上一陣陣發白。 有些事她們也有所耳聞,只是如何也沒有想到,平陽長公主也開始要挑事了嗎? 真真是糊涂。 兩個當meimei的都在心里暗暗罵起平陽長公主,但她們也知道,如今事情鬧到這一步,劉徹方才所言是對平陽長公主的警告,倘若平陽長公主不受教,瞧著吧,她想要的一切都將會失去。 王娡氣得不行,金俗在這個時候已然沖上去捉住王娡道:“母親,母親,不能再惹陛下生氣了母親。陛下會真的把我們關到大牢去的。母親,我不想被關進大牢,母親?!?/br> 此時的金俗句句皆發自肺腑,她剛剛很真切的感受到劉徹望著她的眼神透著令人發寒的冷意,她知道,劉徹并非只是說說,他會做到,他一定會說到做到的。 王娡豈不明白這個道理,可一可二,劉徹絕不會允許第三回。 “滾?!蓖鯅偷囊暰€落在劉挽的身上,又指向衛子夫和衛長公主、劉嘉道:“你們也都滾?!?/br> 明晃晃的遷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