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漢武帝強國富民 第11節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從2005開始、追女朋友的錯誤方法、影后,復活吧、怪談NPC想移民[無限]、抄家前,醫妃搬空敵人庫房去逃荒、[獵人同人] GI許愿店、[綜瓊瑤] 太醫韻安、[櫻蘭同人] 戀愛犯法嗎、美人與混混[八零]、[綜漫] 5T5他又誤我
可是,女人來到這個世界不是為給人生孩子的! 劉挽很想把這句話喊出來。她不能,不僅是因為她說不出來,也是因為她不能說。 她自問有能力和整個封建王朝抗衡了嗎?她所認為不公平的事,不認可的話,在這個世道的所有人看來都是理所當然的。想要改變他們每個人的想法,包括作為女人們的想法,談何容易? 劉挽心里是壓抑的,以至于她都不想再聽下去了!掙扎爬走,平陽長公主并不強求,叮囑人看好劉挽,便同衛子夫繼續剛剛的話題。 “嬌嬌畢竟不同,她對陛下一片真心,恨不得把自己的心都掏給陛下,這一點上,你我都自嘆不如?!眲⑼熳哌h前,聽著平陽長公主論起陳皇后對劉徹的種種態度,其實很想說的是,看,所有人都知道陳皇后對劉徹的一片真心,卻沒有一個人想過讓劉徹珍惜這一份癡心,讓劉徹好好的跟這一個待他一心一意的人過好日子。 啊,對,衛子夫雖然不算是平陽長公主進獻給劉徹的人,打一開始平陽長公主是有心要給劉徹送女人的不是嗎?女人,永遠都比男人更懂得怎么往一個女人心上扎下最狠的一把刀。 吐一口氣,劉挽讓人抱著她走遠一些,再走遠一些。干脆的讓人跑到衛長公主處,劉挽瞅見衛長公主睡得正香,她想說的是,自家jiejie的體質挺差的,三天兩頭的不舒服,身子太弱了! “怎么讓小公主過來了?”伺候衛長公主的人一見劉挽來了,生怕劉挽將衛長公主吵醒。 “小公主要來,我如何攔得了?!彼藕騽⑼斓娜艘彩菬o奈,照顧劉挽許久,別看劉挽小,卻是一個主意極正的人。平日里劉挽想干的事,旁人怎么攔都沒有用。 要不怎么會傳出劉挽聰慧的話頭來,正因為劉挽哪怕還不會說話,卻像是聽得懂人話,也知道該跟誰親近。素日照看她的人別想著領著她往哪兒,讓她做什么,從來都只有她領著人往哪兒去。 “這么一比倒是衛長公主要好伺候得多?!眱上乱粚Ρ?,伺候衛長公主的人冒出此話。 “倒也不是。論乖巧小公主也是極乖巧的,不過性子有些霸道,神似陛下。你是沒看見小公主板起臉的樣子,與陛下如出一轍?!?/br> 劉挽?。?!夸她呢?還是夸她呢?像劉徹是夸她嗎? 第18章 和親 滿肚子的腹誹,劉挽也不管她們嘀咕,畢竟她在宮中最大的消息來源正是宮人們私下八卦聊天所得。要是她們哪一天不聊天了,劉挽必將成為聾子瞎子,啥也不清楚。 成為這樣一個人,不是說不好,但在漢宮內,作為一個聾子瞎子太沒有安全感了,劉挽想的何嘗不是,她該如何才能了解更多情況,以達到能夠在危險的情況下保全他們一大家子的目的! 末了劉挽又覺得自己過于焦慮了,畢竟就眼下的情況來說,衛家正得劉徹寵愛,她可靠的舅舅衛青雖未嶄露頭角,也快了對吧! 劉挽決定松一松,嗯,陪著她的小jiejie多玩耍玩耍,不該管的事莫管太多。 平陽長公主離去的時候天已經近黑,衛子夫的臉色一如既往,好像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接下來宮中的日子,畢竟是在大喪期間,別管是劉徹或者其他人,都得守孝。 因而劉徹雖然常來看衛子夫,卻從不留宿。 皇帝若無忠孝,不肯作為天下的典范,談何令世人臣服? 別以為皇帝就可以肆意妄為,相反,此時的大漢對君臣的要求都是對等的。為君者不堪為君,有違為君之道,臣可以不臣。換而言之,當皇帝的人要是敢亂來,不像一個皇帝,別怪當臣子的反了他。 正因為如此,劉徹才會有危機感,別說大漢是實施分封制的,在他之前,就他爹也曾碰上七國之亂,六位諸侯王一道起兵想要拉他爹漢景帝下馬,好再分天下,但凡他爹有半點差池,天下早不是他劉徹的了! 縱然大漢經過七國之亂,諸侯王們的實力大減,也并不意味著劉徹可以放心無憂。山高皇帝遠,只要他們有造反的基礎,對大漢就是不安定的因素。 扯遠了,守孝期的劉徹日常來看看劉挽,逗著劉挽說說話,也會偶爾摸摸衛長公主的頭。倒不是劉徹不想抱抱衛長公主,誰讓衛長公主見了劉徹像老鼠見了貓似的呢。 劉徹對自己的第一個孩子明擺著很是疼愛,否則也不會封她為長公主。 無奈劉徹的氣場過于強大,衛長公主性子溫柔,膽子略小,每每見著劉徹雖說禮數周到,何嘗不是也小心翼翼,不敢像跟衛青時一樣開心的笑,開心的鬧。 劉徹沒少為這事吃醋,好在劉挽總喜歡跟劉徹在一塊,也算是彌補了劉徹那顆被衛長公主傷害的心。 陳皇后被關在甘泉宮,劉挽在那之后,直到衛子夫生產,都沒有再見過陳皇后。 聽聞館陶大長公主和王娡這位太后大吵了一架,王娡明顯氣得不輕,聽聞王娡再也沒有見過館陶大長公主,館陶大長公主也再沒有進過宮見過王娡。 不過,劉挽偶然聽說,館陶大長公主沒有進宮不假,劉徹卻親自去了館陶大長公主府上見了館陶大長公主一回。 劉挽聽著八卦,難辨真假。不過,她想一切必然都在劉徹的掌握之中。 此后不久,聞匈奴來請和親,消息傳得滿宮上下沸沸揚揚,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劉挽聽著宮人們說著不知此番又將是誰被選中。按大漢的規矩,不會送真正的公主前去和親,而只會從宮中選相貌出眾的女子封為公主,遠嫁和親匈奴。 劉挽終于是會走了,話也能冒出幾個來,她第一個喚的人必須得是劉徹,一個父字,可把劉徹樂壞了!縱然不是第一回聽到孩子喚父,劉挽第一個喚的是他,是他,他怎么能不高興。 朝堂上的事,劉徹很少回來同衛子夫講起,偶爾劉挽纏著劉徹,劉徹會跟衛青提起朝堂上的事,劉挽也就能知道不少事。 比如在竇猗房去世后,彗星現,朝堂非議四起,諸侯王們都議論紛紛,明顯著有人想要借機生事!劉徹知曉一個個人都不安分。偏在此時,閩越王郢舉兵于冶南,進犯南越邊邑。南越王上書漢廷告急。 早在三年前,閩越就已經舉兵圍東甌,東甌向漢廷告急。劉徹派中大夫嚴助征調會稽郡的水師救東甌。漢兵未至,閩越王郢即自動撤兵。東甌王因怕閩越軍再次sao擾,便主動向漢廷請求,舉國四萬多人遷移于廬江郡,東甌地盤劃入會稽郡。沒想到才過去三年,再次生亂,劉徹自是不能容的,即命大行王恢出豫章、大司農韓安國出會稽征討閩越。為這事,劉徹的王叔淮南王劉安上書上書勸諫,說用兵有害無益。劉徹對那位王叔贊許之,畢竟眼下大漢最大的敵人是匈奴。對付閩越之地,嚇唬嚇唬他們足以,打是打不起來的。 聽著劉徹將重心放在匈奴上的意思,想想史書上關于劉徹的記載,那是一位以滅胡為畢生宏愿的人,他這一輩子都想將匈奴滅了,為此不惜舉一國之力,縱然因此打得大漢的家底都空了,他須想辦法從別人手里搶錢,劉徹也沒有停止過。直到最后大漢民不聊生,劉徹才不得不反省,有些事他做錯了,真做錯了。 此時說那些以后的事太遠,匈奴再一次前來請和親,沖的何止是和親,更是想從大漢拿到一定的糧食和綢緞等想要的東西。 大漢啊,想當年大漢初建,漢高祖劉邦聽聞匈奴進犯,志得意滿的覺得自己率領三十萬大軍,必將擊潰匈奴,揚大漢國威。 萬萬沒有想到,劉邦領的三十萬大軍出去,被匈奴困于白登,差點有去無回。 虧得有陳平出計,才讓劉邦得以逃出,自那以后,大漢經惠帝,高后,少帝,再到文帝,景帝,都對匈奴實施和親以達和平。 然而匈奴一方并不是容易滿足的人,哪怕兩國和親,他們也是隔三岔五的進犯邊境,一回一回的掠奪大漢,致使大漢的邊境不得安生,百姓深受其苦。多年來人皆思安定,何嘗不是想著該怎么對付匈奴,以揚大漢之威。 可是,眼下是合適的機會了嗎? 謀定而后動,不打則矣,要打,一出手就要擊中對方的要害,絕不能給別人警惕的時間。 “陛下,匈奴和親一事,望陛下速速決斷?!眲⑼煲蚕胫?,劉徹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打定主意要對匈奴動手的,在沒有任何可取經驗的情況下,劉徹到底用什么樣的方式一點點的探出匈奴的底,以達到一擊而出,讓匈奴見識到大漢厲害的目的? 劉徹一眼瞥過說話的人,不難看出他的不悅。 匈奴,匈奴之流,每每提起劉徹都沒有好臉色。 以前的事劉徹沒辦法,到他成為皇帝,匈奴再請和親,劉徹本能要拒絕。 可是,如今的大漢乃多事之秋。 “朕知道了?!眲財Q緊眉頭,無奈的接過話。 前來請求的人再要開口,沒有想到劉徹已然揮手道:“同樣的話朕不想聽第二遍?!?/br> 言盡于此,當臣子的但若連點眼色都沒有,未免太討人嫌。 “衛青?!钡热送肆顺鋈?,劉挽都沒來得及緩緩,劉徹已然喚了衛青。 劉挽被劉徹抱在懷里,聽到衛青的名字激動的踮起腳想看清衛青。 “怎么,連你也喜歡你舅舅?”劉徹察覺劉挽的動作,當即在第一時間托起劉挽而問。聽來怎么有一種皇帝爹在跟衛青吃醋的感覺呢? 這個,這個,劉挽能說世人對于衛青的好奇遠勝于他漢武帝劉徹嗎? 不僅是衛青,還有封狼居胥,成為創造后世武將一致認為最高榮譽的少年將軍霍去病。 可惜,衛青劉挽能見著,倒是霍去病,劉挽自出生到現在無緣得見,很是引以為憾事。 見不著霍去病,見見衛青也能解一解心中對大漢“帝國雙璧”的仰慕之情是吧? “你怎么看?”劉徹抱怨一句也僅此而已,喚著衛青上前來的帝王分明是有正事。 衛青一身鎧甲在身,聞言拱手而答道:“陛下,時機未到。三軍并未準備妥當,大漢未必有能力和匈奴挑起戰事。倘若不能一擊而中,必然會讓大漢陷入險境?!?/br> 苦口婆心相勸,無非是讓劉徹忍一口氣,讓上一讓,以待來日。 “朕并不喜和親以求和平,因為那根本不可能換來真正的和平。兩國利益,倘若達不到平衡,結局早已明了。區區一個女子,決定不了兩國戰與不戰?!眲靥谷坏纴?,劉挽必須得說,有一種男人就算全世界的人都罵他渣,依然無法改變他是個有魅力的男人這一事實。 “匈奴打和親之名,實則圖的是利?!毙l青也道破一個事實,匈奴的人來了,他們看似是要和大漢結為姻親,實際上何嘗不是在想方設法的從大漢內換取他們想要的物資。 鹽、鐵、布等等他們所稀缺的物資。 通過搶掠是能讓他們得到一些,卻不代表都能得到,所以他們每每都會遣使臣入漢,以為大漢在自知不敵于他們的情況下,會選擇跟他們繼續假裝著和平,以避免匈奴兵馬大舉南下。到時候大漢的天子能不能再穩坐天子之位,將是未知之數。 “你要多久?”劉徹冒出此話,要的是衛青的答案。 “五年?!毙l青和劉徹之間的交流,他們都清楚的知道對方問的是什么。衛青需要時間,劉徹倘若想好了,不妨給衛青一些時間,五年之后,衛青必會讓他看到一個滿意的結果。 “好!五年。如果能快些再好不過?!眲赜幸靶?,更想翻身把歌唱,他對衛青寄以厚望,盼著衛青能夠做到,做好! 第19章 霍去病 唉,聽完劉徹和衛青之間的對話,劉挽知道,哪怕是史書上記載打得匈奴丟盔卸甲,四竄而逃的漢武帝時期的大漢鐵騎,在剛開始的時候劉徹也須避之鋒芒,和漢初的幾代帝王一樣,選擇和親以圖發展。 劉挽心下長長一嘆,匈奴進犯邊境,擾得百姓不得安寧一事,但凡有點血性的王朝都無法接受那么一個情況無限延長。求和認慫一事,古往今來做得最順手的莫過于大慫,其余的王朝,凡當政者有一丁點家國天下百姓,都會想方設法解決邊境問題。 勢不如人忍一忍,誰都能體諒,也都能理解,可是絕不能一直忍讓退卻。 劉徹心里早對匈奴不滿之極,不過是因為實力不夠,不愿意貿然出擊,反而讓自身落于下風。既為帝王,為國出擊,不動則矣,動,須做好萬全的準備。 實話,在保家衛國的事情上,中華兒女從骨子里有著同樣的信念,為國出一份微薄之力都是好的。 可惜,劉挽瞅著自己的小身板,很是惋惜于年齡太小的自己,竟然錯過出擊匈奴,揚華夏之威的機會。所以,傳說中的霍去病霍小將軍為啥還不出現,說好的漢武帝對他十分寵愛,要親自教他兵法,人到現在都沒有露過面,寵什么愛? 劉挽星星眼的盼著霍去病的出現。眼下宮中最大的事莫過于選誰和親匈奴。 對此,劉挽有意識的忽略。 遠嫁和親的人,此一去生死未卜,劉挽都沒敢問問,和親匈奴的那些漢朝公主們,她們有多少是活了下來了?又有多少在異國他鄉飽受屈辱而死。 想指責劉徹竟然也不可避免的跟其他帝王一樣選擇和親以達到迷惑匈奴的目的,為此將遠嫁之人的生死拋之腦后? 有時候事實就是那么殘忍,舍一人而保邊境哪怕一時的太平,對一人不利,利于千千萬萬人,最終都不得不做下這樣的決定。 選擇和親的宮女一事是王娡這位太后cao辦的,同樣的事王娡不是第一回做,畢竟匈奴請和親在漢景帝一朝是也曾有過,那個時候負責的人也是王娡。 母以子貴,子以母貴,王娡費心讓兒子成為太子之后,她也如愿以償的成為皇后,太后。 宮中諸事,從前竇猗房在時,王娡處處被壓制著,凡事都得征詢竇猗房的主意,多好一個兒媳。 如今她不需要再做一個好兒媳了,她要展示作為太后的威嚴,她要讓天下人知道,竇猗房這位太皇太后去了,她,大漢太后的存在。 王娡大張旗鼓的選公主,隱約間,劉挽幾回注意到劉徹在聽到此事時所流露出的不悅。 和親是不得已而為之,用一個女人換取大漢所謂的和平,無論這件事在別人看來如何,對劉徹而言都不是他認為最好的選擇,而是不得已的選擇。 大張旗鼓選人,莫不是有誰覺得大漢須得跟匈奴和親一事算是好事?鬧得人盡皆知,以令國中上下都覺得,匈奴打不得,一代又一代的帝王終是選擇忍讓著,退卻著,百姓們都看不到希望。 “為我大漢和親之女,你備些東西送過去?!眲乜v然略有不滿,不過是些細微的表情變化,并沒有宣之于口,倒是叮囑衛子夫有些事該做須得去做。 “是。待太后擇定人選,妾會備禮送上?!毙l子夫以為劉徹特意提醒她或許有別的意思,仔細打量劉徹的神色又可以確定,劉徹單純或許只是覺得對于遠嫁和親的人有些愧疚,大漢在此時不能不和親,唯有盡可能彌補。 最終,和親一事板上釘釘,送親的隊伍很是浩大,然而和親一事后,劉挽分明感受得到劉徹渾身上下散發的低壓。 唉,其實作為帝王也有很多的無奈是吧。 “待我長大以后,我定要踏平匈奴,叫我大漢的女子再無須為大漢遠嫁和親?!?/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