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道第一仙 第3737節
書迷正在閱讀:新神話:大圣降妖伏魔傳、風水豪門、腹黑少爺不要鬧、皇家⑤號邪校草、豪門掠愛:小東西別逃、[向哨]人魚老公他又在欲擒故縱、嘿嘿嘿嘿嘿[快穿]、科爾沁往事、我有特殊洗白技巧[快穿]、帝神巔峰
當萬古歲月的付出和心血,全部付之東流,那種打擊,任誰能承受得??? 第2966章 漸悟之心 大殿內。 第一世心魔的身影優哉游哉地從宿命鼎內走了出來。 蘇奕道:“情況如何?” “一個陷阱?!?/br> 第一世心魔席地而坐,手托著下巴,“那一道封印,實則是一座古老的戰場,其內分布的規則力量,名喚無生,不死不滅,無生無空,故而你在那里遇到的任何事物,皆會呈現出一種‘非死非活,永不寂滅’的狀態?!?/br> “至于什么宿命規則、什么封印,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陷阱?!?/br> 他把事情簡單扼要說了一遍。 聽罷,蘇奕不禁怔住。 這宿命鼎,竟是個騙局? 而邪劍尊則完全不利用了? “按我推斷,枯井中那個可憐蟲,應該是一個早已打破命運枷鎖的角色?!?/br> 第一世心魔道,“否則,斷不能將一座古老的戰場封印起來,并且延存到現在?!?/br> “而此人倒也有點魄力,以性命本源畫地為牢,如此方才能一直活到現在?!?/br> 頓了頓,第一世心魔道:“若真要追溯這件事的始末,那可就復雜了,和命河起源有關?!?/br> “命河起源?” “對,命運長河的起源,那地方很邪乎,無論是誰,無論修為高低,只要敢前往探尋,下場都會很慘?!?/br> “不過,你無須理會這些?!?/br> 第一世心魔笑了笑,“等什么時候成帝了,再去接觸這些禁忌秘辛也不遲?!?/br> “另外,我已經把枯井中那個可憐蟲打回原形,已不可能再威脅到你?!?/br> “不過我勸你短時間內別再去探尋這座玉鼎,那破地方什么好東西都沒有,沒必要花心思琢磨?!?/br> 第一世心魔長身而起,就要返回腐朽劍鞘。 蘇奕沒有挽留。 第一世心魔說出的秘辛,讓他產生了許多聯想。 這宿命鼎,是邪劍尊從宿命海深處帶回。 而此鼎表面鐫刻著洪荒銘文,那是洪荒時代最初時的文字。 這或許意味著,此鼎來自洪荒初期的一位大能者手中。 而此人,極可能就是第一世心魔口中那個“可憐蟲”! 而按第一世心魔的說法,此人早已打破命運枷鎖,之所以被困那座枯井內,則和“命河起源”有關! 至于那座戰場中的無數尸骸,要么是死在此人手中,要么就是同樣是在“命河起源”中遇害。 無疑,邪劍尊當年之所以能夠獲得此鼎,并非是他機緣深厚,而是被那枯井中的“大能者”盯上了。 那大能者所圖謀的,極可能就是借邪劍尊之手,等待一個從枯井中脫困的契機! 想明白了這些,蘇奕也不禁暗自慶幸。 幸虧這次有第一世心魔出手,否則自己若以為打破那一道封印,就能獲悉宿命鼎的秘密,絕對是異想天開,甚至很可能因此而遭難! 畢竟,那枯井中的大能者可是一位打破命運枷鎖的存在。 “對了?!?/br> 第一世心魔的聲音響起,蘇奕這才發現,對方還不曾返回腐朽劍鞘。 “既然之前談到了命河起源,有一件事我可就得提醒你一下了?!?/br> 第一世心魔道,“來自彼岸的那些家伙,最終目的是前往命河起源,追溯本源,問道于祖?!?/br> “你以后若遇到和命河起源有關的事物,最好能避開,起碼在成帝之前,不要惦念那地方?!?/br> 說罷,第一世心魔這才走進腐朽劍鞘。 而蘇奕心中則無法平靜。 他這才知道,那些來自命運彼岸的家伙,之所以前來命運長河,最終目的竟和“命河起源”有關! 思忖許久,蘇奕收起了九獄劍、腐朽劍鞘、宿命鼎。 而后,他取出了永恒秘鑰。 此物如若青銅鑄就,銹跡斑駁,柄部呈圓環狀,圓環底部有一抹血色,像一只眼瞳在淌血,顯得詭異無比。 一看到此物柄部的血色圓環,蘇奕就想起了宿命鼎內那一道呈金色圓環狀的封印力量。 兩者很相似,但卻散發出截然不同的氣息。 蘇奕凝視此物片刻,不免有些踟躕。 之前在探索宿命鼎的秘密時,就差一點掉進一個陷阱中,那這永恒秘鑰內會否也有類似的危險? 不好說! 畢竟,這把永恒秘鑰很特殊,曾在末法時代引起一場差點把巫族一脈滅掉的浩劫! 并且,此物也曾引起九獄劍的異動。 原本,蘇奕想著再請第一世心魔看一看此寶。 旋即,他心中一凜,神色變得明滅不定。 他猛地發現,自己現在遇到任何事情時,不自覺地就想請第一世心魔幫忙,而不是自己去解決。 這可不好。 不,是很危險! 當依賴他人之助,就等于在走捷徑,漸漸地就會失去自己的認知、判斷和應對。 這對修行而言,是大忌! 一旦越陷越深,以后自己注定會被牽著鼻子走,喪失本我! 相反,遇到任何事情,只有自己親自去經歷過,或許會很曲折、甚至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和危險,但,這就是一場磨煉! 為的是堅守本心,可以萬事不求人! 想到這,蘇奕長長吐了一口濁氣。 心境的潛移默化,從來都是從最微末的細碎小事開始。 當真正發現不妥時,已經晚了。 “從今以后,可以跟第一世心魔請教大道、閑談、辯經,但遇到任何事情,都得由自己先去解決?!?/br> 蘇奕心中暗道,“非生死攸關之事,斷不能寄希望于任何外力!” 想到這,蘇奕念頭通達,心境徹底沉靜下來,空明剔透。 以前,他以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辈攀切木晨彰鞒纬旱囊环N境界。 可現在,蘇奕已經不這么認為。 修行,是不斷向上的一條路,自當“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 “菩提本無樹”是頓悟之理。 “身是菩提樹”是漸悟之理。 修行路上,勘破虛妄,頓悟很常見。 可頓悟之后,還要繼續修行、繼續求索,才能在某一個時刻再次頓悟,扶搖而上。 這,就是漸悟。 在求索道途中積累、磨煉、沉淀、一步步感悟大道之秘,之后突破! 故而,蘇奕如今才會認為,“菩提本無樹”的頓悟,比不上“身是菩提樹”的漸悟。 什么立地成佛、什么舉霞飛仙、一步登天,無非是道行突破到某個境界而已。 比如修士舉霞飛升,成為仙人,難道以后就不修煉了? 立地成佛之后,就不修行了? 謬矣。 蘇奕獨自坐在那,體會著心境的微妙變化,身心都松弛下來。 他開始參悟永恒秘鑰。 一天后。 蘇奕從打坐中睜開眼眸,眉梢間盡顯疲態。 這永恒秘鑰就像一扇緊閉的大門,任憑他施展何等手段,皆無法推門而入。 神魂、心境、修為、大道……每一種力量,每一種秘法,都不行。 最讓蘇奕無語的是,當他祭出九獄劍時,這永恒秘鑰就像被嚇到般,之前還能讓蘇奕感受到有一扇緊閉的大門,如今連那一扇大門也不見了。 最終,蘇奕只能放棄。 他清楚,原因無非兩個。 要么是自己道行不夠高,要么是要參悟這永恒秘鑰的奧秘,需要一場特殊的契機。 對此,蘇奕談不上氣餒。 從神域開始,此物就落在他手中,一直未能破解其中之秘,蘇奕早習慣了。 時間流逝,匆匆三個月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