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道第一仙 第3155節
書迷正在閱讀:新神話:大圣降妖伏魔傳、風水豪門、腹黑少爺不要鬧、皇家⑤號邪校草、豪門掠愛:小東西別逃、[向哨]人魚老公他又在欲擒故縱、嘿嘿嘿嘿嘿[快穿]、科爾沁往事、我有特殊洗白技巧[快穿]、帝神巔峰
名字很平庸,但在城中已開了近百年時間。 晌午時分。 酒樓中的客人并不多,三三兩兩,稀稀落落。 掌柜坐在柜臺后邊的椅子里,懷中抱著一只肥胖的黑貓。 黑貓皮毛柔滑,瞇著眼睛,正在打盹。 掌柜的目光,偶爾會看向臨窗的位置。 那里坐著一個青袍男子,點了一碟小菜,一壺燒酒,自飲自酌。 時間點滴流逝。 一壺燒酒已喝掉大半。 肥胖的黑貓似乎睡飽了,跳到柜臺上,把自己攤開成一個rou餅,懶洋洋地曬著從門外斜照進來的太陽。 掌柜略一猶豫,最終起身,取了一壺燒酒,踱步來到那臨窗位置前,將燒酒放在桌上。 “客人還在等什么?” 掌柜問道。 他身影消瘦,須發花白,眼神渾濁,渾身盡是垂暮之年才有的蒼老之意。 “不著急,再等等?!?/br> 青袍男子喝了一口酒,“等一個教書先生上完最后一堂課。 等一個丈夫為妻兒熬好一鍋粥。 等醫師照料好最后一個病人。 等一個少年在太陽落山前,練完最后一遍劍術?!?/br> 語氣隨意平淡,就像在談起一些好朋友。 掌柜則沉默了。 他立在那,久久不動。 青袍男子則自始至終不看他一眼,自飲自酌,愜意地欣賞著窗外的風景。 透過窗戶,能看到熙熙攘攘的街巷,以及遠處蒼翠含黛的山丘。 喧囂熱鬧的紅塵氣息,就像這春季躁動勃發的生機,隔著窗都能感受到。 掌柜沉默許久,嘆道:“當年……” 青袍男子伸手制止,“在我喝酒時,莫要談那些敗興的事情?!?/br> 掌柜神色復雜,欲言又止。 最終,他喟然一嘆,轉身走回柜臺后邊,坐在那默默不語。 時間流逝。 酒樓內的食客越來越少。 唯有青袍男子坐在那,好整以暇地自酌自飲。 仿佛若沒有事情發生,他就能一直坐在那,顯得格外的閑適和從容。 將近暮色時。 一群少年少女走進了酒樓。 “掌柜,快來點吃的喝的?!?/br> “來來來,我們繼續宴飲?!?/br> 少年少女們圍著桌子而坐,言笑晏晏,飲酒作樂,好不快活。 也讓原本安靜的酒樓變得熱鬧、嘈雜起來。 “朋友,今天在城外的時候,我好像見過你?!?/br> 一個白衣少年起身,來到青袍男子身前。 “不錯?!?/br> 蘇奕含笑點頭。 這些少年少女,正是今日他在城外見到的那些人。 “事情可解決了?” 白衣少年笑著拍了拍青袍男子的肩膀,還不等后者回答,就舉起酒杯。 “來來來,先喝一杯,人生何處不相逢,更別說咱們能有緣相見兩次了!” 說著,他先一飲而盡。 柜臺后邊,掌柜眼皮微挑。 白衣少年的舉止,可太放肆了! 不過,出乎他意料,青袍男子并不在意,只笑著喝了一杯酒。 “看你孤零零一人喝酒,未免太孤獨,要不要一起?” 白衣少年笑著邀請。 其他年輕人也紛紛招呼,邀請青袍男子加入他們,一起把酒言歡。 但被青袍男子笑著拒絕了。 見此,白衣少年他們也不再多勸,畢竟是萍水相逢,都被人拒絕了。 “不要再談蘇劍尊了,我耳朵都聽出繭子了!聊點別的行不行?” “那就聊一聊黑暗神話時代?” “可以!” “依我看,當黑暗神話時代來臨時,蘇劍尊怕也得遭受不可預測的威脅!” “哎,怎么又聊蘇劍尊了,煩不煩?” ……酒樓內,回蕩著少年少女們嘰嘰喳喳的聲音。 掌柜坐在那聽著,心緒復雜。 在當今神域,但凡聊起修行上的事情,誰有能繞開“蘇劍尊”? 這一刻,掌柜似乎做出了決斷般,從座椅上起身。 …… 夕陽晚照。 城中一座書院內,一位教書先生上完了最后一堂課。 學生都眼巴巴地等著放學。 教書先生嘆了一口氣,道:“這是我給你們上的最后一堂課,從明天起……我不會再來了?!?/br> 一下子,課堂內變得鴉雀無聲,一眾學生面面相覷。 過往那些年,這位教書先生一直在書院內傳道授業,學識淵博,素有威望,深受書院上下的喜愛。 誰也沒想到,他會忽然宣布這樣一個決定。 看著學生們眉梢間的疑惑和一絲不舍,教書先生心中也一陣黯然。 他搖了搖頭,沒有再說什么,轉身離開了課堂。 “傳道授業,師之道也,可惜,這些年來,我卻沒能真正教導出多少大才?!?/br> 教書先生暗嘆。 …… 火爐上,一鍋粥咕嚕嚕冒泡。 妻子在收拾庭院雜物。 女兒瘋玩了一天,斜躺在床榻上睡著了。 晚霞映在她小臉上,紅彤彤的,煞是可愛。 男子蹲在火爐旁,靜靜地看著這一切,心中涌起nongnong的不舍。 倘若自己走了,妻子和女兒以后該怎么辦? 男子眼眶悄然泛紅。 可最終,他忍住內心的不舍和苦澀,悄然起身,把剛熬好的一鍋粥放在石桌上。 而后,他來到熟睡的女兒身旁,輕輕摸了摸女兒的臉龐,扭頭看了看兀自在忙碌著的妻子,便悄悄離開。 沒有道別。 也不忍道別。 “以至親之情煉心,必為此所反噬,我……終究高估了自己的道心……” 男子走在夕陽下,滿臉的悵然和痛苦。 …… 城中一座醫館。 醫師把最后一位客人送走之后,默默地看了一眼夕陽,也走了。 他是城中有名的神醫,救死扶傷,懸壺濟世,深受人們敬慕和愛戴。 故而,一路所過之地,到處都有人跟他打招呼。 只是…… 沒有人知道,他這些年治病救人,只不過是為了自我救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