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道爺 第394節
從莊園回到大明宮,李薔立即召見了大通錢莊的人,布置了建造京津鐵路的任務。 大通錢莊的大部分管事,都是百分之百忠心于李薔的人來擔任,這保證了大乾最大的錢莊不可能出現貪污之事。 當每一名管事都是勤勉工作,能夠爆發的能量必然是極其驚人的。 如今的大通錢莊,幾乎將觸角伸到了大乾許多的重要行業,成為了掌握大乾經濟命脈的商業機構。 雖然李薔交給大通錢莊的每一項任務都非常沉重,但大通錢莊每次都能夠完美的執行。 李薔有時都在想,似乎‘風月寶鑒’才是他獲得的最強寶物。 正是有著‘風月寶鑒’能夠綁定忠誠的能力,才能夠讓他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完全推行下去。 真要靠著大乾的官員來做這些事,不說官員帶來的貪污腐敗,單是完成的時間都將會是現在的許多倍。 京城之中,民眾們剛剛聽聞韃靼被滅國沒多久,突然又傳來了瓦刺滅國的消息。 大乾民眾對此極為自豪,在一些文人的解釋下,民眾們知道了韃靼與瓦刺在哪里,更加知道了韃靼與瓦刺的滅國,代表著大乾將永遠沒有了來自草原的敵人。 民眾們紛紛慶賀,他們自發的進行了舞龍、舞獅、大戲等活動。 身在大乾的各國使臣,將韃靼與瓦刺被滅國的消息送回國去。 各國的反應不一,象安南國就因為這個消息使得上到國王,下到官員一個個無法心安。 當初安南就曾經計劃與倭國聯合,但倭國沒多久就被大乾滅了國,安南為了自保,將安南境內的倭國人押送給大乾。 原以為之前的事已結束,但在聽聞韃靼與瓦刺也滅了國,這讓安南如何能夠坐的住。 安南可是大乾的鄰國,如今露出了獠牙的大乾,已將比安南強上無數倍的韃靼與瓦刺滅國,安南在大乾面前已無絲毫的對抗能力。 安南國王坐立不安,要說他本是大乾同族之人,當年這一族進入安南建立了安南國。 只不過經過了這么多年,安南國王幾代人可不會再認自己的出身。 為了保護自己的統治,安南國王連發數道旨意,想要調回駐守在與暹羅邊境的軍隊,將其調到與大乾的邊境。 在他看來,安南最大的危險來自于大乾,至于說暹羅,在聽聞了大乾的強大后,怕也沒有心思與安南沖突了。 “大將軍,我等真要去守北方邊境?”一名小將向胡將軍問道。 胡將軍為安南手握重兵的大將軍,他率領的六千軍隊守在暹羅邊境,也是安南最強的一支軍隊。 他的家族是當年跟隨安南國王一起來到安南的部屬后代,其祖上也是大乾同族。 “國王是害怕了,想讓我們去抵擋大乾的軍隊,我們拿什么去與大乾軍隊作戰?”胡將軍無奈的說道。 他可不是安南國王,常年帶領軍隊,讓他更清楚能夠將韃靼與瓦刺滅國的大乾軍隊有多么的可怕。 他在聽聞韃靼與瓦刺被滅國時,那種來自于靈魂上的顫抖,讓他幾乎要發瘋。 如果說大乾全力一戰滅掉倭國,他還能夠理解,因為大乾的軍力本就比倭國強。 但連續滅掉韃靼與瓦刺,就不能單以強大來形容了,大乾必然擁有著碾壓的實力。 安南國王卻在這個時候,讓他去駐守到大乾邊境,這不是告訴大乾安南正在陳兵邊境么。 陳兵邊境放在任何時候都是一種挑釁,挑釁一個隨時能夠滅掉自身的敵人,這可不是智者所為。 “大將軍,國王這是讓我等送死,不如反了吧!”小將眼露兇意說道。 小將是胡將軍的心腹,也只有心腹才敢于如此說話。 胡將軍先是猶豫了一會兒,但想到安南國王的命令,眼中的猶豫化為了堅定。 “回軍擒王!”胡將軍發出了命令。 安南的局勢誰也沒有想到,會因為大乾的一份戰報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胡將軍帶領的六千軍隊沖入皇宮,抓了安南國王,并以回歸本族的名義向大乾投誠。 大乾也很快回應,云南的一支萬人軍隊進駐安南,同時一封封賞圣旨也到了安南,封胡將軍為安南使,所帶兵馬鎮守安南。 短短數月的變化,讓包括暹羅在內的幾個小國看的目瞪口呆。 安南歸附于大乾,換成了暹羅等幾個小國坐立不安。 因為安南的地理位置,從安南出兵的話,沒有任何險地就可以平推暹羅等幾個小國。 最為可怕的,胡將軍帶了個頭,讓暹羅等幾個小國的國王將懷疑的目光放在了手下將軍的身上。 暹羅等幾個小國的將軍中,可有著不少是出身于大乾同族的。 隨著大乾的萬人軍隊正式在安南駐扎,暹羅等幾個小國國內發生了動亂,國王想要剝奪手下將軍的權力,而手下將軍怎么可能放棄權力。 胡將軍是個人才,他動用了一些關系,聯系了幾個小國的將軍。 也就在第二年的四月,安南附近的小國全部歸附大乾,而在整個過程中,大乾沒有費一兵一卒。 胡將軍也就是借用了大乾攜大勝的威勢,就搞定了這些小國。 大乾的第二道封賞在四月初到達安南,幾小國全部加起來形成了大乾新的一府安南府,胡將軍被封為五品知州,掌控安南府的軍權。 從此以后,大乾多了一處糧倉,安南府可是一年三熟之地,糧食產量可是極高。 加上大乾推動的農業機械化,讓大乾再無缺糧之煩惱。 第367章 西進 四月,恩科出了新一批進士,與數百名雜科貢士。經過這些年的推廣,考雜科的書生越來越多,就連鄉試會試中都增加了雜科的一些內容。 能夠做到這一點,還是要感謝衍圣公,有著衍圣公對李薔所著書籍的推廣,讓這些書籍受到了儒家的認可。 不管是恩科還是正常大考之年,進士的數量都只有三十余位,可雜科貢士的數量卻是達到了十倍有余。 還有一件事,是讓眾多書生改變想法的重要原因。 大乾公布了一些發明,雖說主要發明人大都是李薔,但協同發明人卻是看到了不少的雜科貢士出身之人。 而大乾還發布了關于發明的相關律法,發明帶來的收益,發明人是能夠得到收益的。 一項發明帶來了巨大的名聲以及收益,而進士要做到這一點,怕是要許多年時間升到高官才有可能。 借著這個機會,李薔在大乾開辦了十余個學校,其老師就是他親自培養的一批人,加上部分已經過培訓畢業適合教學的雜科貢士。 李薔很忙,他每日都要進入太虛幻境,查看大乾兵鋒到了哪里。 而戰爭的發展,比他想象中更加容易。 韃靼王與瓦刺王帶著殘部向西奔逃,他們匯合在一起,組成了一支超過十萬騎兵的大軍。 想想當初的韃靼與瓦刺,隨便哪一家都可以調動近百萬大軍,可如今全部騎兵加起來也就是這些了。 但哪怕只余下十萬騎兵,其實力也是當今世界不可忽視的戰力了。 這支騎兵一路向西,他們通過搶劫保證自身的需求。 他們也遇到了一座堅城基輔,基輔城早就收到了這股騎兵到來的消息,城門緊閉,眾多騎士護著該城領主伯爵站在城墻之上。 “伯爵大人,韃靼瓦刺的騎兵可不是當年的天可汗,他們是攻不破這座城市的!”騎士首領向領主伯爵保證道。 “但愿吧!”領主伯爵嘆了一口氣道。 他可沒有多少信心,從探子帶回的消息,韃靼與瓦刺被大乾所滅,其殘部向著這邊而來。 最初他聽到這個消息,并沒有多少擔心,但聽到殘部足有十萬騎兵,讓他無法想象。 十萬騎兵是什么概念,城中騎士衛隊也不過五百人,至于說那些臨時召集的軍隊,人數雖然很多,但真正打起仗來,不崩潰都算是好的。 最讓領主伯爵無法理解的,是強大的韃靼瓦刺,就連逃跑都擁有十萬大軍,可還是被大乾軍隊追的如喪家之犬,大乾軍隊會如何可怕。 “他們來了!”騎士首領提醒道。 領主伯爵看向遠方,十萬騎兵是什么場景,那是鋪天蓋地,那是滿目皆敵。 騎兵之中還有許多輛帶有帳篷的馬車,跟隨著騎兵一同行進著。 領主伯爵已在考慮投降后,在這群人面前是否能夠享受貴族俘虜的待遇了。 在他們這里,貴族就算是戰敗被俘虜,也不會受到什么折磨,甚至勝利者還會準備上好酒好菜招待。 當然,被俘的貴族需要為此支付一筆不菲的財富,才能夠將自己換回。 城墻之上的騎士們,這會兒也是安靜得可怕,仿佛能聽到他們內心里深深的恐懼。 騎士侍從中,有人腿一軟坐在了地上。 沒有人笑話他,因為所有人都有著絕望的感覺。 面對這樣的敵人,如何才能夠抵擋。 韃靼與瓦刺的殘部,十萬騎兵越來越近,但他們在靠近城市時,卻沒有選擇攻城。 他們從城市旁穿過,一些建在城市旁的建筑沒有能夠逃過騎兵的劫掠。 站在城墻上,領主伯爵都能夠聽到遠方傳來的驚叫與慘呼聲。 負責搶劫的騎兵只占大軍的一小部分,大軍一直保持著前進的速度,并沒有減慢。 搶劫完的騎兵,帶著戰利品追上了大軍,戰利品中還有小孩與女人。 這支騎兵隊伍也只有韃靼王與瓦刺王帶上了少數的女眷,其余十萬騎兵可都是單身逃走的,他們需要大量的女子繁衍后代。 當然,以韃靼與瓦刺的習慣,俘虜了敵人的孩子,長大后就是自己的孩子。 這些俘虜的小孩,如果一直跟隨他們,在他們的教育下,也會成為騎兵一員。 領主伯爵看著自己的子民在受苦,但他沒有絲毫辦法。 好在十萬騎兵并沒有攻城,這讓領主伯爵放心不少。 “為何他們不攻城?”領主伯爵向騎士首領詢問道。 關于戰爭的事,騎士首領才是專業的。 “看他們連停都不敢停下,似乎后面有追擊他們的軍隊,難道大乾軍隊就在后方?”騎士首領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除了這個可能,他也想不出有什么可能會讓這支騎兵大軍如此。 從這支騎兵連城市旁的建筑都不放過,這支騎兵是缺少補給的,如果攻下基輔城的話,城內儲存的糧食絕對夠這支騎兵補給。 “大乾軍隊,難道還能比這支軍隊更可怕嗎?”領主伯爵喃喃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