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治大明 第474節
為首男子跟汪直竟然有幾分相似,面對中箭倒地痛快掙扎的白古兵,上前便將雪楓刀狠狠地刺入對方的胸膛。 值得一提的是,汪直在得到朱祐樘的特別允許后,亦是養了一支私軍。 在坐鎮中南半島期間收了好幾個干兒子,上次突襲九州島亦出了點力,然后從九州島那里收了一些日本武士。 這些被他收于麾下的私軍來自不同國家或地區,但有兩個鮮明的特點:一個是忠誠,另一個是殘忍。 “殺!” 在碼頭熊熊大火的倉庫那頭,一支白古兵突然殺了出來。 砰!砰!砰! 手持燧發槍的明軍其實才是真正的主力軍,面對殺過來的一百多名白古兵,當即果斷扣下了板機。 一枚枚鉛彈飛出,在他們還沒有近身的時候,便已經打出了一個個血窟窿。 剩下的一些白古兵看到形勢不對,當即便想要投降,但在汪直的手下當兵,同情敵人只會帶來責罵。 噗! 隨著最后一個白古兵倒下,這場戰事宣告結束。 這場戰斗進行得異常慘烈,亦或者說汪直的軍隊屠殺得很兇殘,碼頭上到處都是倒下的尸體和流淌的鮮血。 雖然白古國的士兵們英勇無畏,但終究無法抵擋大明的鋼鐵洪流,何況此次帶兵的是令人聞風喪膽的汪直及汪家軍。 一縷夕陽的余暉灑滿了整個戰場,卻無法掩蓋住這里的血腥和悲慘。 只是悲傷屬于白古國的一方,而勝利的喜悅來到了汪直這里。 港口堆放不少的物資,特別有著家禽和新鮮的蔬果,不僅補充了大明軍隊的新鮮食物,而且還讓在場的所有將士飽餐一頓。 不過這一場戰爭僅僅只是開始,在碼頭休整一夜后,次日汪直親自率領軍隊朝白古國的王城殺過去。 白古國,王城。 在得知大明軍隊從印度洋殺過來,并一舉奪下他們最重要的莫塔馬港后,當即引起了整個王城的恐慌。 早前他們并不將大明王朝當一回事,那是因為大明軍隊從云南殺來困難重重,甚至軍隊沒有到便已經被毒蟲咬死。 只是此次大明王朝不按常理出牌,竟然從印度洋殺了過來,殺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更讓他們的王城陷入困境中。 “本以為中原王朝是禮儀之邦,亦深諳佛法之道。不承想,今明廷暴君當政,白古不同意修建明緬公路便征討而來,中原王朝的氣數已盡!”白古王達摩悉提召集白古國的重臣,顯得憤憤地指責道。 現任白古王達摩悉提原為孟族佛教高僧,后被虔誠信佛的信修浮女王選為繼承人,還俗,并娶女王之女為妻。 在成化八年信修浮女王去世后,王位自然落到了這位女婿的頭上。 由于信仰的緣故,白古王達摩悉提致力振興佛教,曾派高僧和使節赴錫蘭和北印度求法,其統治以寬厚仁慈著稱。 雖然如今年過八旬,但氣色看起來很是不錯,只是對管理國家而言,他更加癡迷于鉆研博大精深的佛法。 現在大明的軍隊即將兵臨城下,這讓他亦不得不重視起來,同時需要拿出一套應對大明軍隊的方案。 “咱們現在該怎么辦?” “自然是跟明軍死戰到底!” “一旦戰敗,你可知其中的后果?” …… 跟華夏的情況相似,每當出現外敵入侵的情況,內部總會出現主戰派和主和派。 主戰派自然不消多說,一個勁只想跟明軍以硬碰硬。至于主和派,他們不僅考慮時下的戰局,亦會著眼于全局。 白古國跟阿瓦國纏斗四十年,現在恢復和平并不代表戰爭已經結束。一旦他們白古國元氣大傷、實力大損,那么阿瓦國必定興兵而來,然后再一統緬甸。 正是如此,即便他們擁有吃下明朝軍隊的信心,亦是選擇“以大局為重”,簡直是南宋的翻版。 大將耶曼干是妥妥的主戰派,在抵御北部的阿瓦王朝立下赫赫戰功,所以在這里說話頗有分量:“據探子回報,此次從海上過來的明軍僅僅只有一萬人,咱們何必要瞻前顧后?” “失道者寡助,今大明為不義之師,那就戰吧!”白古王達摩悉提已經感受到自己壽元將盡,亦是不懼生死地表態道。 隨著白古王表明立場,主和派的官員亦是不好再說什么。 雖然白古王以女婿的身份繼位,且過于癡迷于佛法,但這么多年亦是深得民心。既然他同意開戰,自然不好多加阻撓。 其實最為關鍵還是議和存在不小的難度,且不說他們需要穿越阿瓦國的國境跟云南那邊議和,而且這支大明軍隊不見得給他們時間。 白古王達摩悉提是一個高齡老者,須發皆白,但眼睛顯得銳利。 由于畢生修佛法的緣故,雖然他現在身穿緬甸國王的傳統服飾,但仍舊是一副得道高僧般的形象。 白古王達摩悉提咳嗽了幾聲,便對著古白國的頭號大將道:“耶曼干,目前能集結的軍隊二萬人,戰象八百頭,你可有信心?” 此話一出,在場的重臣紛紛扭頭望向耶曼干。 “兩萬軍隊已是他們的兩倍之數,八百頭戰象足以將明軍踩碎,此戰末將必定要讓明軍灰飛煙滅!”耶曼干看到國王將軍隊全部交給自己,當即自信滿滿地道。 白古王達摩悉提心中大喜,當即便微笑地道:“好,那本王便籌備慶功宴,在王宮等你的好消息!” 有鑒于耶曼干的強大自信,主和派的官員亦是顯得十分樂觀。 其實他們并不害怕遠渡重洋而來的明軍,他們之所以主和,主要是擔心此戰傷了元氣,卻是并不擔心無法取勝。 這場戰事很快便打響,耶曼干仗著自己兵力上的優勢,在王城前面的空地便開打。 八月的緬甸仍舊悶熱,而今烈日當空,空地的雜草顯得病懨懨的,幾只原本覓食的麻雀突然飛向遠方。 哞…… 白古軍隊沿用緬甸的傳統戰術,他們依靠戰象沖擊,給對方的軍陣造成混亂,而后再依靠弓箭手和步兵掩殺過去。 每頭戰象都是經過嚴格的訓練,戰象兵駕馭戰象沖了過去,為了防止被敵軍射殺,戰象兵躲在戰象背上的掩體中。 其中最耀眼的是一頭白象,足有2米多高,宛如是象群中的王者般。緬甸人自古以來崇拜白象,認為“盛世出白象”。 現在這頭祥瑞白象投放在這個八百頭戰象群中,無疑是助長了士氣。 原本一頭大象并沒有什么,即便是十分稀有的白象,但八百頭戰象組成戰象陣朝著大明軍進行沖鋒,連大地都在顫抖。 煙塵滾滾而起,林中的鳥四處逃竄。 八嘎! 處于前鋒的日本武士看到這一幕,已經雙腿打顫,更是罵出了國粹。 跑! 南洋的雜牌兵被象群嚇到了,他們知道再不跑的話,下一刻就會被這種龐然大物的象群踩成rou泥。 林誠看到一幕,以前都聽說蒙古的騎兵厲害,但親眼看到緬甸的戰象軍,心里還是不由得一陣發怵,這場戰爭還有勝算嗎? 第四百九十八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 汪直即將步入中年,但臉上無須,皮膚仍舊白皙細膩,紅色的嘴唇很薄,整個人透著幾分陰狠之氣。 他從來都不認為自己是好人,但亦不覺得這世間除了皇帝,誰是不該死的。 汪直今天身穿那件御賜的蟒袍,正騎著一頭高頭大馬在小山坡上,而身后則是一支來自東北的鐵騎。 此次征討白古國,雖然兵力僅僅只有一萬,但其實都是抽調過來的精銳,甚至無往不利的東北重騎都派到這里。 轟…… 八百頭戰象在象兵的驅使下,正朝著這邊沖了過來,離他們是越來越近。 三百米! 二百米! 一百米! …… 看到象群離得越來越近,即便是王震東的兒子王虎心里不由得發怵,比看到蒙古的騎兵還要更加震懾。 雖然東北重騎這些年無往不利,但此次真要正面對上這一支八百象騎兵,他們還真沒有太大的勝算。 耶曼干騎著一匹為數不多的白古馬在后面,顯得臉色猙獰地高舉長矛道:“沖,將這幫大明人通通踩成rou泥!” 哞…… 八百頭大象仿佛能夠聽懂人言一般,正咆哮著朝大明的軍陣發動沖鋒,企圖利用它們皮糙rou厚的龐大身軀碾壓一切。 一百米! 九十米! 八十米! …… 雖然前面的雇傭軍已經自亂陣腳,甚至有的人已經逃走,但明軍主陣列不動如山,直面著地動山搖而來的象群。 “他們要做啥?” “那……那是什么?” “不好,大家快射開!” …… 象兵坐在象背上,所以前面象兵的視野很好,在觀察前方明軍的古怪舉動后,有的象兵意識到危險便躲在象背的掩體中。 “準備!” 汪無情站在隊伍的前面,顯得面無表情地高舉手中的旗幟。 身后的訓練有素的大明將士已經舉起手中的燧發槍,燧發槍閃爍著冷冽的光芒,每一名士兵都像是鋼鐵鑄造的戰神,屹立不倒,凝視著前方。 雖然八百頭象群來勢洶洶,在他們抬槍的時候,能夠感受到大地的震動,但心里絲毫沒有受到影響。 無數次的cao練,一次又一次的非人的折磨,早已經讓他們輕視生死。何況他們現在利器在手,卻是未必就會輸。 對面,白古的象群如同移動的城墻,伴隨著地動山搖的腳步聲,正朝大明軍陣滾滾而來,特別已經沖到盾兵面前。 “射擊!” 汪無情看到象群已經進入了自己的射擊范圍內,當即便揮下手中的旗幟,眼睛無所畏懼地望向滾滾而來的象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