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治大明 第420節
由于九州的糧食遭到大明海軍切斷,所以他們的糧食依靠自身解決。 不論是他所率軍隊的前方軍糧,還是自己兒子伙同江南商號的采礦用糧,很大部分都來自于他領土百姓的身上。 雖然他知曉糧食已經供應不足,但根本沒有想到糧食的問題惡劣到如此程度,他所治下的領土沒有發生動亂都是上蒼眷顧于他。 這一夜,他們雖然身處在村長家,但有一種仍舊身在荒野的錯覺。村里的家家戶戶都像是在夜里全都死去一般,沒有一丁點聲息。 “家主,其實一切的癥結還是在糧食上!咱們現在沒有糧食,自衛隊都不肯下鄉,畢竟下鄉亦需要糧食支持!”家臣陶弘詮亦是看到村莊的情況,亦是生起憐憫之心地道。 大內政弘知道這是忠言逆耳,不由得遙望西方道:“如果一切都是大明皇帝的策劃,那亦太過于可怕了??!” 他越是了解到自身的實際情況,越是感受到還沒有動一兵一卒的大明王朝是多么的恐怖。 即便他們大內家跟江南集團聯合挖了白銀,但糧食被大明卡了脖子,現在的形勢可以說變得岌岌可危。 多少年了,他是第一次看到自己的領土出現如此嚴峻的生存情況,亦是第一次感到大內家自顧不暇。 “家主,大明打一開始就大舉收購咱們的海產干貨,又故意低價售糧摧毀咱們的生產積極性,怕是蓄謀已久了!”家臣陶弘詮輕嘆一聲,顯得苦澀地道。 大內政弘知道一切恐怕都是大明皇帝的布局,于是望向眼前的謀臣道:“你認為我們能力敵大明嗎?” “家主,咱們大內家若堅持跟大明一直作對的話,我很不樂觀!”家臣陶弘詮顯得含蓄地表達意見道。 何止是不樂觀,他恐怕能夠預感到大內家的將來,真有以卵擊石的味道。 大內政弘擁有自己的主見,眼睛突然變得犀利道:“我何嘗不曉得大明的強大,他們擁有巨船利炮,便已立于不敗之地!只是大明所圖幾何,現在誰都說不清,總不能他說要九州北部的領土,我亦要給他們吧?” 雖然他們的碼頭和船只遭到破壞,但亦是保持著一些情報網,卻是知曉大明王朝正在調兵遣將對九州島虎視眈眈。 只是九州北部是他大內家的重要糧倉,亦是他們辛辛苦苦拼殺奪下的領土,自然不可能拱手送給大明。 他雖然已經做好跟大明談判的準備,但唯有領土是不可能割讓。 “家主,九州島的糧食情況遠比石見國還要糟糕,若是大明想要的話,恐怕咱們是真的保不住了!”家臣陶弘詮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說出了自己的判斷。 其實糧食最嚴重還要數九州島,那里原本就是紛爭最大的地區,偏偏今年還遭遇了大地震,更是遭到了大明王朝的糧食封鎖。 現在本州島的糧食運不過去,九州島的北部地區的駐兵恐怕都要被流民給生吞了。 大明王朝這些年做了這么多工作,據說大明國內對拯救困在九州島女織工的呼聲很高,所以九州島必定有一場惡戰。 雖然他知曉大內政弘很難在領土讓步,但現在的情況其實不再取決于他們大內家的態度。 大內政弘自以為對大明有所了解,卻是輕輕地搖了搖頭:“大明以仁孝治天下,他們一直對外宣揚是共享天下之福,你恐怕是多慮了!” 陶弘詮的嘴巴動了動,最終長長地嘆息了一聲。 或許有些事情需要發生了,大家才能真正看清現在大明的強大,亦能夠看清大明嗜血的一面,而他始終認為九州島將會遭到一場大風暴。 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們在這里聊天的時候,九州島的某個村莊遭到了一場浩劫。 六個浪人如同餓狼般闖入村莊,他們的臉上寫滿了猙獰和暴戾。 每踹開一扇門,他們如同野獸一般沖進去,絲毫不顧及屋內的居民,甚至還發出嘎嘎的猖狂笑聲。 在一間簡陋的茅屋里,一位老婦人正抱著她的孫子顫抖地躲在角落里。 當一個浪人破門而入的時候,她驚恐地尖叫起來,試圖用自己的身體護住孫子。然而,這個浪人卻毫無人性地揮刀砍向她,鮮血頓時染紅了她的衣衫。 一個浪人闖進一間村里最大的屋子,當看到一個中年男子竟然試圖攜帶財物出逃,先是一腳將人踹倒在地,而后揮刀砍向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一手抱著自己積攢的財物,一手護住自己的身子,但手臂傳來鉆心的疼痛,而后腹部又中了一刀。 他捂著自己的傷口,眼神無助地看著浪人搶走他的財物,心中充滿了絕望。 一個少婦從窗戶跳著逃離,但很快被一個浪人追上,卻見那個浪人一把抓住女子的頭發拖進了一間屋子里。 六個浪人肆意妄為,他們不僅搶走了村民們的財物,還殘忍地傷害了村民們,村莊的土地上留下了斑斑血跡,空氣中彌漫著一種令人窒息的血腥味。 又過數日,大內弘治途經一個遭到血洗的村莊,而村莊的鮮血還沒有干。 在得知七個浪人走得并不見,大內政弘率領著手下當即追了上去,得知七名作惡多端的浪人在河邊休整便悄然將人包圍了。 這七名浪人顯然沒有察覺到即將到來的危險,正在河邊悠閑地休息,談論著之前的劫掠和囂張的“趣事”。 他們的笑聲在空曠的河邊回蕩,卻不知死神已經悄然降臨。 “殺!” 大內政弘一聲令下,手下們迅速從四面八方涌向這七名浪人。 他們并沒有多余的廢話,如同獵豹一般,迅猛而敏捷,不給浪人任何反應的機會。六名浪人驚慌失措地想要逃跑,但已經來不及了。 大內政弘的手下們已經殺了過去,刀劍出鞘,寒光閃閃。 一場激烈的圍剿戰開始了。大內政弘的手下們經歷過戰場的洗禮,配合默契,攻守有序,讓七名浪人應接不暇。 七名浪人雖然兇悍,但在大內政弘手下的圍攻下,他們逐漸力不從心。一個個傷口在他們的身上裂開,鮮血染紅了他們的衣衫。 最終,七名浪人在圍剿中被全部斬殺,他們的尸體倒在血泊中,再也沒有之前的囂張和狂妄。 大內政弘臉上沒有勝利的喜悅,此次是他們湊巧遇上,但又有多少村莊遭到浪人的洗劫而無可奈何呢? 其實造成浪人四處搶劫的原因,除了他們日本的動蕩加劇外,最大的問題還是他們自身的糧食不足。 一旦他們的糧食無法滿足大家基本的生存,那么這場混亂必定會持續下去。 偏偏地,并不是人少就能夠解決糧食的問題,而是人變得越來越少的話,從事生產人員亦會跟著減少。 大內政弘想到糧食不由得又想到仿佛擁有一切般的大明,便對陶弘詮道:“你說陶謙道能夠成功游說大明跟我們大內家和好嗎?我們能夠順利從大明那里購來糧食嗎?” “恐怕不會成功!”陶弘詮沒想到大內政弘到現在還有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顯得很肯定地搖頭。 大內政弘的眉頭蹙起,頓時十分不解地道:“為什么?” “我知道您派遣陶謙道過去,已經同意高價向大明買糧,但咱們給出和解條件恐怕打動不了大明了!”陶弘詮知曉大內政弘的心思,卻是直接搖頭道。 雖然一百萬兩白銀確實充滿誘惑力,但對一個超級王朝而言,又未必為了區區一百萬銀的交易而改變整個計劃呢? 何況那一批白銀全都出自石見銀礦,那石見銀礦原本已經屬于大明的皇礦,人家未必真認這一百萬兩白銀歸大內家所有。 最重要的是,人家在上次血洗石見銀礦后,確確實實沒有再前往石見銀礦開采白銀,這個態度亦是證明大明王朝未嘗重視白銀。 白銀在江南商號的眼里是寶,但在大明王朝眼里很可能是草了。 大內政弘亦是默默接受這個殘忍的現實,卻是恨恨地道:“若是那一百萬兩白銀都不想要,那大明究竟想要什么?” “家主,大明恐怕是要九州島!”陶弘詮猶豫了一下,仍舊還是說出了自己的判斷道。 話已經說到這個程度,他亦算是盡職了。 不論是他們手里的白銀,亦或者是那位東瀛第一美人的大小姐,恐怕都已經無法滿足那位雄才大略帝王的胃口了。 現在人家如此地布局,所有的指向都是跟本州島隔海相望的九州島,所以那里必定是大明皇帝真正想要圖謀的東西。 實質上,若說能夠超越石見銀礦價值的東西,亦是那一座離大明最近的海島。 大內政弘雖然已經有所動搖,但內心仍舊不敢相信大明王朝有此圖謀,這跟他印象中謙謙君子般的大明完全不相符。 正是這時,一匹快馬從山口城方向飛奔而去,卻是送來了一個急件。 大內政弘將信件打開,臉色頓時凝重起來。 “家主,發生什么事了?”陶弘詮心里咯噔一聲,卻是知曉發生了大事。 大內政弘將急件遞給陶弘詮,顯得苦澀地道:“陶謙道回來了,大明給咱們發了通牒,要求我們交出九州島北部的地盤,否則三日后便血洗咱們九州駐軍!” 第四百四十八章 蛟龍出海,唇亡齒寒 這一日,參治島的大明城顯得十分的熱鬧,更是透著一股nongnong的肅殺氣息。 “天津衛就位,請征東大將軍調遣!” “威海衛就位,請征東大將軍調遣!” “金山衛就位,請征東大將軍調遣!” …… 在校場上,一個個艦隊代表來到這里,向著高臺上被皇帝剛剛冊封為征東大將軍的徐世英見禮道。 徐世英身著鎧甲,手持利刃,頗有幾分先祖徐達的神韻。 他原本是一個不得志的世子,但幸得弘治皇帝的賞識,更是破格讓他這位武勛子弟出任東??偠?。 在這任職期間,他看到了大明東海商貿一步步走向繁榮,亦看到大好局面遭到江南那幫碩鼠侵蝕。 現在小小的大內家竟然無視皇威,更是將屬于大明的皇礦轉由他們跟江南商號共同開采,簡直是視他們大明于無物。 徐世英從來都不是一個只想混吃等死的東??偠?,顯得戰意高昂地高聲道:“不尊吾皇令死!擄我子民者死!犯我朝天威者死!” “不尊吾皇令死!” “擄我子民者死!” “犯我朝天威者死!” …… 鼓聲震天,號角齊鳴,眾將士齊聲高喊響應。 他們洪亮的聲音響徹云霄,震撼著每一個人的心靈,亦是燃燒他們心中的熊熊怒火。 不論是為了彰顯天子皇威,還是為了救回被拐于九州島的華夏女子,亦或者是清理那幫叛徒,他們手中的刀已經嗜血,肩上的槍已經擦得锃亮。 徐世英感受到整個大校場上的士氣,亦是不再廢話,目光堅定地揮動手中的刀大喊道:“出發!” 隨著一聲令下,眾將士紛紛前往碼頭,而后率領各自的戰船起航。 九月底,一直蟄伏于參治島的大明海軍朝著九州島而去,宛如是蛟龍出海般。 海面上,頓時波濤洶涌,浪花飛濺。桅桿如林,帆布如云,每艘戰船都裝飾著鮮明的旗幟,上面繡著各種兇猛的圖案隨風飄揚獵獵作響。 出征的大明將士們昂首挺胸立于甲板上,向遠方的海平線進發,已經做好了夷平九州島大內家的決心。 漫天的烏云籠罩在九州島的上空,這座島顯得人心惶惶。 雖然大明海軍兵指九州島北部,但其他勢力都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若大內家被吞并了,他們這些小蝦米又拿什么抵擋強盛的大明王朝,又憑什么保證自己的領土不會被吞并呢? 要知道,九州島雖然劃分九個令制國,但實質等同于大明的瓊州府,何況他們正在經受一場嚴重的糧食危機。 至于普通的百姓其實同樣害怕打仗,畢竟打仗需要糧食,而他們處于人類食物鏈底端很可能再遭洗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