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治大明 第385節
張吏目已經慢慢摸清了這其中的門道,卻是有所顧忌地道:“肖大人,下官查看了今年的稅收賬本,這樣下去會比去年降低不少,恐怕很難向朝廷交差吧?” 雖然他們對江南商號打開了方便之門,但奈何江南商號的海船太多,卻是直接影響到上海市舶司衙門的稅收。 一旦朝廷追究下來,查出他們貪污之事,那么他們可能就要人頭不保了。 “你還是太年輕了,這有什么不好交差的?今年的風暴多,出航的商船變少,所以咱們市舶司的稅收難免有所減少!”肖立本早已經想好理由,顯得理直氣壯地道。 張吏目并不能被這個理由說服,顯得有所顧忌地道:“只是……” “沒有什么只是!咱們市舶司都是按規矩辦差,海產品免關稅是皇帝的旨意,何況咱們上面的人會替咱們說話,你將心放回到肚子里,絕對不會有任何事!”肖立本打斷張吏目的話,卻是給出定心丸道。 原本他亦不敢做得太明顯,只是朝廷不知出于什么樣的考慮,竟然對來自海外的食物類貨物一律免征關稅。 現在朝廷仍舊能拿到不菲的關稅,而出海的商船借著日本刀等商品狠賺一筆,他們從中又能得到好處,可謂是三方皆贏的局面。 張吏目看到對方如此自信,想到上面很可能有大人物罩著,頓時亦是安心不少,亦是想著那筆銀兩該怎么花了。 由于年關將至,江南呈現一派祥和之景。 特別他們今年從海上貿易賺得盆滿缽滿,而接下來的貿易還會越來越多,卻是讓他們很是期待春節的到來。 遠在東海之外,此時的日本呈現著原生態的島嶼面貌,很多地區都沒有開發。 日本有千島之國的美譽,但絕大多數都是一些小島嶼,像宋王汪直所占的島嶼其實是九州島西邊的兩座小島。 由于北海道還在原住民的手中,所以現在日本只有三座大島:本州、九州和四國。 其中本州是第一大島,而九州和四國都是差上一等的島嶼,三座島能夠相互間隔海相望,所以關系是緊密相連。 雖然已經來到冬天,北面的冷空氣吹著刺骨的冷風,但懸掛大明旗幟的商船不斷由東而來,首站正是九州島。 九州島,位于島中央的阿蘇山冒起nongnong的白煙。 這座是位于西面的島嶼,由于跟華夏最近,所以主要是這里的倭人前往華夏居多,且是大明海商喜歡光顧的地方。 這座島的面臨跟大明瓊州島相差不多,只是日本天皇在這里以令制國劃分為:筑前國、筑后國、肥前國、肥后國、豐前國、豐后國、日向國、大隅國和薩摩國。 每個國設一名守護,而九州統轄機關是九州探題。 只是跟日本其他地區一般,天皇和將軍其實都已經名存實亡,而今的九州探題并不能總攬九州島,不說國與國間的關系水火不容,哪怕一個令制國的內部同樣出現分據而治的情況。 九州島是一個中間凸起的島嶼,島內多是山地丘陵,雖然有地方可以從事農業種植,但很多居民則是從事漁業。 侯昊天一行人從大明城離開后,便是徑直來到了這里。 遠遠地,一個身穿大明服飾的公子哥手持一把畫扇,旁邊有漂亮的侍女服侍,正是笑盈盈地坐在新建的碼頭處。 “多日不見,鄭兄仍是風采仍舊!”侯昊天等人下船,顯得十分高興地打招呼道。 眼前這位公子哥姓鄭,自然便是幾百年的鄭家,雖然行事十分的低調,但一些資源卻不是常人能比擬的。 江南商號之所以能夠創立,雖然他們各方都使了勁,但主要還是由鄭家在背后默默運作,甚至鄭家主動犧牲了不小的利益。 即便侯昊天的父親是南京戶部左侍郎,只是面對這種通過聯姻跟魏國公都能扯上關系的人,亦不敢端架子。 鄭劼的嘴角微微上揚,顯得十分得意地道:“你們此行可還順利?” 王延傲和程信得意地交換一個眼色,而后微笑著道:“自然!” “抬下來吧!”侯昊天的嘴角上揚,便拍了拍手掌道。 卻見一幫船員從甲板搬下來貨物,竟然是江南都稀奇的飛梭織布機。 “他們的注意力都在那批農具上,殊不知這船是經過改裝,我將這批飛梭織布機藏于船艙中!”侯昊天想到跟徐世英的交鋒,嘴角得意上揚道。 鄭劼看到出現在自己面前的飛梭織布機,不由得滿意地點頭道:“不愧是侯公子,真的搞來了這一批飛梭織布機!” “鄭公子,我的事情辦妥了,不知你那邊如何?”侯昊天對自己的成果很得意,卻是挑釁般地詢問道。 鄭劼微微一笑,便示意他們將飛梭織布機帶上,然后領著這幫人朝著前面的山城而去。 他們鄭家的底蘊不僅在國內,哪怕是這遠離華夏的日本,他們同樣有著人脈,跟九州守護大友家有很深的淵源。 進入山城,守門的幾個日本武士對鄭劼顯得十分尊敬,主動走在前面替鄭劼開道。 一行人來到一個作坊中,就在飛梭織布機到來的時候,一幫身穿大明服飾的女子出現,當即便開始熟練地cao縱織機。 鄭劼轉身望向侯昊天,卻是微微一笑地詢問道:“侯公子,這幫都是咱們松州府最好的織工,不知能否滿意?” “呵呵……既然如此,那么咱們江南紡織廠正式成立了!”侯昊天看到鄭劼的走私船同樣順利,顯得十分高興地道。 自從跟隨鄭劼從事海上貿易撈得第一桶金后,他對這門生意便十分癡迷。 雖然以他的身份和地位,經由上海市舶司走私輕而易舉,但總歸還得面對虎視眈眈的東??偠礁?。 侯昊天知道走私不是長久之計,加上江南的勞動力太貴,所以選擇在這里成為一座江南紡織廠,這里便可以避開東??偠礁变N這里,更是可以繞開棉布的管制。 現在由他提供最先進的飛梭織布機,而鄭劼負責將一批熟練的女織工帶來,雙方的合作可謂是共贏。 大友家現任家主大友義右得知大明的三位貴公子前來,亦是主動設宴進行款待,更是安排幾個漂亮的日本歌伎進行表演。 侯昊天等人深知對方是這九州島的地頭蛇,亦是將攜帶而來的厚禮送上,想要結下這種良機的關系。 大友義右對玉石并不喜歡,但還是裝著興奮地收下,而后便認真地打聽道:“聽聞現在你們大明國內已經不許使用白銀交易了?” 原本這種事情跟他沒有關系,但現在跟大明的貿易越來越多,偏偏他手里確實有點白銀,所以想要知曉真實的情況。 一旦大明真的不再允許流通白銀,那么他今后亦得舍棄白銀,而是設法弄到更多的金子。 “不瞞守護大人,咱們大明皇帝自登基以來,殺了不少的功勛大臣,亦是嘗試推出不少新政!像咱們住的房子大一點,衣服穿得好一些,他都要進行征稅!”侯昊天想到弘治這些年的所作所為,卻是保持著微笑地瘋狂抹黑道。 大友義右倒吸一口涼氣,卻是直腸子般脫口而出:“這不是暴君嗎?” “不滿守護大人,咱們底下的百姓都是以暴君相稱!就在前不久,他看上弟弟準備迎接的新娘,那家人以有約在先拒絕入宮為嬪,結果被他株了九族!”程信跟朱祐樘有殺兄之仇,卻是裝著痛心地抹黑道。 鄭劼和程信自然知道兩位同伴的小心思,但想到弘治這些年的所作所為,自然不可能替弘治洗白。 大友義右的腦海頓時出現一個殘酷暴君的形象,眼睛充滿同情地道:“這……這真是大明百姓的不幸??!” “咱們的皇帝現在想要禁仿太祖禁止金銀交易,只是底下的百姓怨聲載道,這禁銀令卻是倒行逆施,絕對不能長久!”侯昊天繞回到剛剛的話題,顯得十分篤定地道。 這不是他故意唱衰弘治的禁銀令,而是心里同樣如此認為。 大明從建國初期便想著禁止民間金銀交易,更是推出了大明寶鈔,只是事情證明,不僅大明寶鈔信不過,連同銅錢都不能盡信。 經過這么多年,大明國內盛行的是銀兩交易。 此次弘治皇帝想要故伎重施,竟然要求全國人民采用發行的新銀元,這簡直就是想要洗劫他們積攢幾代人的財富。 日本這邊的銀礦剛剛有點起色,結果還不許大明商人跟日本進行白銀交易結算,簡直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如此說來,只要得到一座銀礦,那么便等同于擁有一座金山??!”大友義右顯得若有所悟地端起酒杯道。 “守護大人,只要你擁有銀礦,咱們江南商號可以保證——您要多少貨物便有多少貨物,您要多少女人便有多少女人!”鄭劼看到大友義右的反應,當即便拋出魚餌道。 原本他瞧不上日本這個地方,畢竟這里雖然擁有不少的銅錢,但他們的購買力還是太低。只是得知日本的石見國存在大銀礦后,他們秦家的心思亦是活躍起來了。 這亦是為何他們秦家愿意跟其他江南家族通過江南商號共享日本貿易,雖然海上貿易的額度很喜人,但銀礦才是真正的財富。 一旦他們秦家跟大友家順利開采一座銀礦,那么他們秦家不僅直接得到源源不斷的白銀,而且還可以大友家的關系掌握日本貿易大權。 至于大明皇帝廢除銀本位制,不過是眼紅人家日本擁有大量的銀礦,所以才故意編制那些所謂有夢境來欺騙天下人。 其實他此次過來不僅成立江南紡織作坊,而且還帶來不少礦工,目的是要在九州島尋得一座大銀礦。 大友義右將手中的酒一飲而盡,眼睛同樣閃過一抹貪婪地道:“呵呵……我一定會弄到一座銀礦,你們大明的貨物和女人,我全都要!” 第四百一十七章 江南你是真該死啊 十二月的京城,北國飄雪,銀裝素裹。 西苑中央的太液池已經冰封,這座皇家園林同樣被白雪所覆蓋,唯有西邊那座宮殿還露出黃色的屋脊。 一行朝廷重臣身披裘衣,頂著漫天飄下來的雪花,踩著來不及清掃的積雪從宮門走進來,每個人的臉色都顯得肅穆。 在他們跟隨太監來到御書房,先在門前的屋檐下抖掉身上的積雪,這里恭恭敬敬地走進里面參拜。 御書房的地暖已經全面啟動,不僅有著源源不斷的暖氣從地底冒起,空氣中飄散著一股淡淡的檀香。 大明王朝最高會議始終安排在這里,而今他們亦是為了解決帝國所遇到的問題而來。 在朝廷政令推行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阻礙,如今的阻力出現在江南。無論是農業還是商貿,江南都是帝國重中之重的地區。 “興化縣至今沒有張帖銀元政令!” “徽州府市面如今尚沒有出現銀元!” “淳安有名儒稱新錢為假錢,呼吁士林拒之!” …… 弘治朝在今年推出最具深遠意義的舉措,正式廢除帝國一直盛行的銀本位制,結果在江南遭遇前所未有的阻力。 北京城是天子腳下,朝廷治理了整個權貴階層,加上這里的百姓擁有一定的話語權,所以廢除銀本位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雖然無法避免還有普通百姓使用白銀交易,但絕大多數的交易結算都改用銅錢和銀元,新幣可以說徹底取代白銀的地位。 銀元的好處其實顯而易見,且不說店家的秤容易缺斤少兩,而且銀兩的雜質有所差異,最終的火耗會損失的損耗差別很多。 現行的銀元存在固定的面值,且還會跟低面值的銅錢直接綁定,這無疑大大強化交易雙方的公平性。 只是在京城暢通無阻的銀元,結果到了富庶的江南地區想要推行竟然舉步維艱,遭到了重重的阻力。 至此,朝廷和江南地主階層的矛盾在這一刻竟然意外爆發沖突。 究其原因,大明朝廷在江南的影響力早已經大幅度削弱,而且朝廷廢除銀本位確實侵害了地主階層的核心利益。 國朝至今已經一百余年,社會階級早已經固化,絕大多數的財富已經被少數人所掌握。 他們幾代人積攢大量的白銀,現在僅因為日本擁有大銀礦和海外存在諸多銀礦就要廢除銀本位制,這讓他們又豈能甘心呢? 朝廷這項廢除銀本位的政令到其他地方還好,畢竟很多地區窮得叮當響,只要朝廷能夠保障銀元的購買力即可。 江南地區卻是完全不能接受,由于國朝至今一直有所遏制土地兼并,白銀是他們財富的重要形式。 現在他們好不容易積攢到如此豐厚的家財,又豈能讓這數之不盡的窖銀大幅度貶值,乃至不能流通使用呢? 至于日本會不會因為坐擁大量銀礦而洗劫大明的社會資源,這并不是他們所關心的事情,亦或者壓根一點都不重要。 正是如此,廢除銀本位制已經大大觸犯到江南地主階層的核心利益,而今幾乎整個地主階層都在阻止銀元流通。 朱祐樘跟以往那般坐在閣樓上充當觀客,在接受這幫重臣的跪禮后,便讓劉瑾示意他們可以進入會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