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治大明 第234節
經過幾次接觸,王華是一個很務實的人,亦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國子監祭酒的人選。像自己提出國子監增加幾何專業等實學的構想,王華亦是拿出了一整套可行性方案。 朱祐樘心里已經決定重用王華,而今只希望王圣人不管經歷何種人生軌跡,都能夠給華夏帶來璀璨的文化之光了。 三月的京城,天空呈現著深藍色。 西苑的宮門外面,王華和王煜都已經被抓了起來。 兩個氣血方剛的年輕人一心想要面見皇帝,只是宮門豈能為他們這種人敞開,故而自然被抓了起來。 “這位統領大人,我們真有十萬火急的事情要面圣,還請您通容通容,幫忙向陛下傳達!”王煜抱著頭蹲在地上,顯得滿臉哀求地道。 王守仁現在沒有絲毫的圣人風范,亦是抱著頭進行求情:“我父親是國子監祭酒新建伯王華,我們對陛下是絕對忠心,還請統領大人幫忙匯報,我們真有要事向陛下匯報!” 威風凜凜的徐統領并不為所動,且不說這兩個人的身份沒有達到通稟的條件,而且自己對這兩個人的身份有所質疑。 面對這兩個年輕的請求,他扶著刀柄淡淡地道:“都老實點!你們還是自求多福吧,一旦上頭怪責下來,誰都保不了你們兩個!” “你們誰是王守仁?誰是王煜?”手持佛塵的劉瑾從西苑門親自出來,對兩個人掃了一眼詢問道。 王守仁和王煜不知是福是禍,當即便搶著亮明身份。 “你們即刻跟雜家進宮面圣,不過一些規矩你們要馬上記下!”劉瑾微微端著架子,而后認真地告誡。 王守仁和王煜得知可以面圣,不由喜出望外地用力點頭。 徐統領心里頓時一緊,顯得認真地告誡道:“劉公公,他們兩個的身份還沒核實,現在將人領進去并不穩妥!” “放心,他們兩個雜家在頒旨的時候都見過,而且陛下身邊可不止你外頭這幫人!”劉瑾知道這位出身定國公府的統領慎小慎微,亦是打下保票道。 徐統領掃了王煜和王華一眼,看著都是挺結實的年輕人,雖然心里還是有些不放心,但不敢再行阻攔。 西苑,此時太液池四周的植被顯得生機勃勃的模樣。 對朱祐樘而言,西苑僅是一個普通的地方。但在王守仁和王煜眼里,這里便是人間勝地,哪怕地上的一塊磚都是那般的與眾不同。 王煜和王守仁在走進這里的時候,整個人都像是在做夢。 咦? 劉吉手里抱著一疊奏疏走出自己的值房,正準備往萬安的值房送去剛剛擬好的奏疏,結果恰好看到王守仁和王煜出現在這里,不由露出一個詫異的表情。 通常而言,皇帝一直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僅僅只跟重臣接觸,卻不想今日竟然召見兩個似乎沒有官職的年輕人。 首輔值房內,萬安正是兢兢業業地票擬奏疏。 由于年紀太大了,現在都已經不再使用書桌,而是坐在一個蒲團上,身子伏在一張短案前認真地書寫。 萬安的書法造詣不低,正用狼毫筆小心翼翼地在一張紙條寫下自己的票擬意見,而后將這張紙條貼在奏疏上。 得益于幾十年的功力,他雖然偶爾有手抖的毛病,但寫字的時候卻是十分穩當。 萬安抬頭看到劉吉進來,亦是將手中的毛筆放到一邊:“約庵,亦幸你還身強力壯,不然我這把老骨頭的毛病一犯,內閣就要亂套了?!?/br> 由于前兩天身體不適,雖然自己沒有告假,但還是被得知情況的朱祐樘勒令休息兩日。而內閣的所有事務,自然是落到劉吉一人手里。 “呵呵……元輔大人得多注意身體??!你前兩天休恩假,下官一個人處理內閣事務,整天都心慌慌的!”劉吉知道萬安擔心什么,亦是陪笑地道。 萬安顯得無可奈何地輕嘆一聲,便準備站起來:“只要咱們盡忠竭慮,陛下必定不會苛責我們!閑話不多說了,我親自將奏疏送過去,隨便向陛下匯報最新黃河河堤之事!” “元輔大人,恐怕您得先等一等了!”劉吉看著準備起來的萬安,卻是進行阻攔道。 萬安的屁股已經離開蒲團,頓時不解地望向劉道:“這是為何?” “下官剛剛過來的時候,恰好看到劉謹領著王華的兒子,還有另一個似乎是王越的孫子面圣呢!”劉吉跟王越和王華這兩個新貴產生交集,所以對這兩個年輕人有些印象地道。 萬安重新坐下來,顯得十分困惑地道:“陛下因何召見這兩個年輕人?” “下官亦不曉得,事情確實頗為古怪!元輔大人,傳臚大典舉行在即,下官想前去禮部瞧一瞧,心里總擔心事情出紕漏!”劉吉輕輕地搖頭,然后準備著手處理具體事務道。 殿試已經結束,六百零一份試卷亦是已經審批完畢。 現在只待陛下舉行小傳臚后,召見殿試成績最好的十位新科貢士,而后欽定出狀元,那么便可舉行傳臚大典了。 萬安知道傳臚大典不容有失,便輕輕地點頭:“此次是新朝的第一場傳臚大典,便有勞你跑了一趟了!陛下很快就要前往天壽山春祭,你跟禮部亦要溝通這方面的事宜!” “遵命!”劉吉恭敬地拱手,然后轉身離開。 萬安看著劉吉離開的背影,目光透著一抹柔和。 他原本擔心這個副手要將自己弄下去,只是經過十幾年的相處,發現劉吉是一個縝密恪勤的人,卻是完全沒有奪權的意思。 萬安的目光落回自己滿是老年斑的手背上,不由得暗嘆一聲。 且不說現在首輔的含金量大打折扣,哪怕人家不奪權,現在自己的年紀擺在這里,自己又還能干幾年呢? 此時此刻,他是真的希望自己能夠再年輕十年,而后在首輔這個位置再干上十年。 養心殿,檀香裊裊而起。 王煜和王守仁本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輕人,不論是王煜還是王守仁,兩人都有著一種天才的傲氣。 只是他們來到大明皇帝面前的時候,頓時感受到一種天然的壓迫感,竟然連自己的頭都抬不起了。 得益于他們的先輩,王煜和王守仁都曉得面前這一位是明君,一個已經將整個大明王朝經營得欣欣向榮的圣主。 此時此刻,他們的大腦顯得一片空白,心臟更是砰砰地劇烈跳動。 朱祐樘的地位擺在這里,原本根本不需要理會這種小人物,但終究還是忍不住對王守仁產生一點好奇。 在兩個人進來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地位使然,兩個年輕的舉止都顯得異常規矩,甚至明顯十分緊張。 朱祐樘饒有興趣地打量兩人,便主動開口寬慰:“朕知道你們兩人,在地方表現得很好,亦都立了軍功。你們在朕面前不用緊張,只要常懷忠君之心,朕便不可能治你們的罪!” 王煜和王守仁聽到朱祐樘開口說話,心里似乎不由得暗暗松了一口氣,起碼這位帝王是一個活物。 只是這種來自帝王的壓迫感,讓他們根本不可能不緊張。 劉瑾對這兩個人的表現有所不滿,便蹙起眉頭訓斥道:“陛下日理萬機,而今抽空召見你們兩個,有什么事速速向陛下匯報!” “陛下,我們兩人剛剛已經尋得楊漢的藏身之所,故特來匯報!”王煜迅速平復心情,便認真地匯報道。 朱祐樘不由得微微一愣,顯得驚訝地道:“此話當真?” “對,我們找到了人,剛剛翻墻的時候,我是親眼瞧見楊漢了!”王守仁亦是反應過來,顯得十分肯定地附和。 其實能找出楊漢,最大的功勞正是屬于自己。 他前天在街上遇到一頂轎子,轎夫的衣著明顯不像是轎夫。在頓足觀望的時候,他通過被風揚起的轎簾子,隱約看到轎里面坐著的人正是被都察院通緝的楊漢。 正當他想要進行確認轎主人的身份,恰好被一個地痞糾纏上了,待他再去追的時候,轎子已經拐進了坊間。 他并沒有就此放棄,便在那一帶開始挨家挨戶地尋找,就在昨天遇上了前來這里尋找楊漢蹤跡的王煜。 去年王華被江西巡撫構陷克扣軍餉,幸得途經江西的王越迅速查清事情的原委,從而替王華洗脫了罪行。 而后王華奉旨率贛南新軍前往廣東邊境,協助王越一起征討黎賊。 正是因為有了這一些交集,而今王越和王華都返回京城為官,故而兩家的交集變多,王守仁和王煜亦已經成為了朋友。 兩人交換情報后,便決定一起聯手尋找楊漢。 就在朱驥告老還鄉的今日,他們終于通過一個非常規的手段,從而確定了楊漢的具體位置。 有鑒于上次走漏風聲的教訓,加上現在時間急迫,兩個人沒有返回都察院匯報,而是決定直接前來這里匯報陛下。 劉瑾深知楊漢是破局的關鍵,卻是不解地詢問:“王煜,你是都察院搜查廳副千戶,既然已經找到了,為何不即刻帶人抓拿楊漢?” “陛下,此事涉及皇室,所以得向您請旨!”王煜知道到了最關鍵之處,便認真地訴說請求道。 朱祐樘的眉頭微蹙,當即帶著幾分疑惑地道:“皇親?人在王府?不對,興王還呆在宮里!” “陛下,不是王府,是……是駙馬府!”王守仁認真地回應。 朱祐樘沒想到事情跟皇親真的扯上了關系,這張關系網真是深不可測,便認真地詢問:“哪間駙馬府?” 大時雍坊,朱府。 駕! 朱驥已經收拾行裝,當即拍馬走在最前頭。 雖然他貪婪權勢,但亦懂得急流勇退的處世哲學,特別現在他越來越感覺王越名不虛傳,若再呆下去恐怕真可能會出事。 經過三天的扯皮,自己岳父的謚號終于搞定下來。 他其實很是不明白,按說自己岳父都可以配享太廟的忠臣,結果皇帝仍顧及英宗皇帝的臉面,卻是給了自己岳父這一種仍不足顯現全部功績的謚號。 只是他心里十分清楚,這個事情其實是拖住自己的小把戲,皇帝恐怕早已經想清楚要給岳父什么樣的謚號。 他,自然是有所不甘,但亦是無可奈何。 不過所有事情都將翻開新篇章,他將會離開這座生活了大半輩子的都城,亦會開啟一種全新的生活。 朱驥騎馬很快走出了宣武門,回頭望著眼前巍峨的城墻,卻是知曉自己恐怕是不會再回來了。 約莫一炷香后,王相率領一支錦衣衛出來,然后沿著朱驥離開的方向追去。 第二百七十六章 黑幕疊疊,帝望遼東 “這里是駙馬府,你們是不想活了嗎?” “奉旨辦差,凡膽敢阻攔者,殺無赦!” 王煜和王守仁帶著圣諭強闖駙馬府,面對想要阻攔的家丁,當即便冷冷地表明來意。 駙馬府的名頭嚇一嚇普通百姓還行,只是面對持圣諭前來的都察院搜檢廳的人馬,卻是終究沒有膽子強行阻攔。 若不是顧及重慶公主和駙馬是皇親身份,他們想要強闖這座駙馬府簡直小菜一碟。 王守仁選擇隨行而來,因性情好動的緣故,故而對這種事情顯得十分亢奮。在進入駙馬府后,便領著幾個人開始搜尋楊漢的蹤跡。 哐…… 噼里啪啦…… 啪!啪!啪…… …… 在翻查的過程中,自然免不得發生一些磕磕碰碰。 先是一個花瓶應聲而碎,接著是公主房間古怪的皮鞭、面具和蠟燭等物,最后則是一些有經驗的查驗人員敲擊磚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