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書迷正在閱讀:[HP同人] HP卡片故事、[原神同人] 妄想大廚、[歷史同人] 六國卑秦,天降大軍、[綜] 福運郡主、【強制np】人生存盤失效后、詞不達意(骨科,姐弟)、騙局(勾引,出軌)、兄弟倆太愛我怎么辦(強取豪奪、1v2)、壞毒(真偽骨科)、裙擺風(同居1v1)
當初疲于抵御羌人的梁國,不知何時,竟已變得如此強大。 也是從那時候起,光昭帝開始將一直倚重的藩王視為威脅,不著痕跡地削減包括秦王在內的藩王的勢力。秦王在太子砸死自己兒子的那一刻起,便生出了謀反之心,對于朝廷的這種做法自然更為憤恨。 然而朝廷每一回削減秦王的勢力,都師出有名,實打實地揪住了秦王的錯處,秦王明面兒上也不好反駁什么,只是暗地里,他免不了悄悄兒地聯系那些同樣被光昭帝削減的勢力的諸侯,激起他們的不忿之心,以便將來自己舉旗謀反之時,其余藩王能夠與自己遙相呼應。 盡管有相當一部分藩王因削藩之事對光昭帝起了不滿之心,但光昭帝早年與藩王們的親厚終究也不是假的,且那些受罰之人都是實打實做錯了事兒,光昭帝并未無中生有。要讓藩王們與秦王一道發發牢sao可以,但真要讓他們反了光昭帝,他們終究還是下不了這個決心。 何況光昭帝每打一個悶棍就會給一記甜棗,著實讓藩王們又愛又恨。 秦王見還未到謀反的最佳時候,終是忍下了自己的沖動。 待到光昭帝漸漸老去,將嫡幼子昭睿帝立為太子,最終昭睿帝登基,秦王一直以來苦苦等候的時機終于到了。 新君不過是個毛頭小子,初初登基威望不足,此時不反,更待何時? 于是,秦王在昭睿帝登基之后沒多久,終于反了。 他不僅自己反了,還將本該抵御的外敵羌人放入了關內,一時讓朝廷焦頭爛額。這才有了昭睿帝為維護國威決定御駕親征之事。 當時,按照約定,本該有幾名藩王跟秦王共同舉事,奈何方皇后早早便得了消息,使了反間計、美人計等,極力分化諸侯,拖延了他們的行動步伐,這才讓他們沒有追隨秦王一起謀反。待到后來,秦王與羌人被昭睿帝所率之軍所擊潰,那些本就有些遲疑的藩王們自然就更不會再提謀反之事了。 昭睿帝看似對藩王們信任依舊,實則早已生出了防備之心。他明白,藩王們的謀逆之心已經生出,就代表這些藩王們已經不可信了。朝廷強勢時還好,這些藩王們尚能對朝廷保持表面的恭敬,一旦朝廷呈現出弱勢,這些藩王就會如那聞到血腥味兒的豺狼一般,露出利爪和獠牙來。 昭睿帝在登基的這些年,一直致力于在不激怒藩王們的情況下削藩,且還采取分化藩王的措施,厚待未曾懷有異心的藩王,打壓那些圖謀不軌的藩王。此舉倒也見了些成效??上Ш髞?,昭睿帝的身體每況愈下,漸漸喪失了與藩王們慢慢周旋博弈的精力。 在選擇繼承人之時,以未來的皇帝之位為餌,令各地藩王們將適齡的十幾名世子送入京中,也不無趁此機會挑起藩王們之間的斗爭,削弱各方勢力之意。宸王作為豫王之子,起初在宗室子弟之中并不顯眼,但后來,隨著其他藩王世子越斗越狠,他又有云相的幫襯,便從諸多藩王之子中殺出一條“血路”來,成為藩王之子中唯一一個獲得成為皇位候選人資格之人。 榮王則是普通宗室的代表,普通宗室之中,鮮少有他這般年輕而又優秀之人。昭睿帝也曾對他寄予厚望,可惜,他未能抓住這個機會。在潑天的權勢與富貴面前,榮王終是未能保持住初心。 眼下,其余藩王及世子們似乎已經接受了自己出局這件事,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云相和昭睿帝都覺得未必。 歷來關于皇位的爭奪戰都是廝殺激烈,不到最后一刻,勝負不見分曉。那些野心勃勃的藩王及藩王世子們為了爭奪皇位繼承權,已經付出了太多太多。倘若就這么空手而歸,他們誰也不會甘心。尤其齊王與趙王為了爭奪這唯一的名額,各自失去了膝下精心培養的唯一一名嫡子,還與對方結下了死仇。他們膝下已無嫡子,按理說是不再具備過繼子嗣給皇帝的標準,但他們能甘心就這樣黯然退出嗎?想想也知道答案。 不讓他們光明正大地競爭,他們可以使些手段將皇位搶到手,待他們坐上了皇位,繼承人是嫡子還是庶子也無所謂了,總歸是他們的兒子。 云相與昭睿帝對藩王們的心態雖說不能算是全然了解,但也能了解個七七八八。 昭睿帝想了想,低聲與云相耳語了一番,云相一面聽著,一面點頭表示贊同…… 沒過幾日,京外便傳來昭睿帝與云相在奉先祠中遇刺,重傷昏迷的消息。 云莜頓時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焦躁地在房間中踱著步。 此時此刻,她才終于感覺到了什么叫做無能為力。 難怪當初,方皇后在送武安侯及昭睿帝出征之時,日日拜佛念經,原來,那竟是她替昭睿帝穩定后方之外,唯一能做的事了。 此時,發生了與當初那場動亂極為相似之事,可惜這回已沒有第二個方皇后出來主持大局了。 連能夠穩定住局面的云相,都與昭睿帝一起在這場刺殺之中遭了秧。 云莜看著窗外低壓壓的云層,不知為何,她忽然感覺,這京城,怕是風雨欲來。 這時,云府的大門忽然被人叩開,底下負責通傳之人來稟,道是宸王來了。 云莜不由蹙起了眉:“他這個時候來做什么……罷了,讓他進來吧?!?/br> 她倒要看看,這宸王的葫蘆里究竟賣的什么藥。 晏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