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章 王子?
因為追擊殖民軍的部隊受到重創,山下大將急忙派出了一個聯隊,向北搜索進攻,結果巧遇了剛剛進入邊境陣地的復*空降團。雙方交戰半天,互有損傷之后,各自守在陣地上為舔傷口,對峙待援。 第二天,半島右岸突然出現了一支艦隊,向復*陣地展開了狂轟濫炸。缺少重火力的復*士兵倉皇后退,鬼子數千士兵跟蹤而上,一直到達了皮耶河口以北地區,才再次對峙起來。 因為星羅國王室再三懇求,復*在選拔調離了一萬名青年殖民軍士兵,參加國際兵團之后,帶著剩余的數萬老弱殘兵和家眷,向東北轉移,最后安置在了南瀾滄江中斷一個河谷地帶。 主力撤走之后,前先一個團的復*士兵哪能扛得住鬼子主力的海陸雙向攻擊,只好向星羅王室以及復*總部請示??偛恐甘?,馬上請求星羅王室出兵,否則就撤軍。 沒辦法,剛把人家主力部隊打發走,哪好意思接著求人家出兵幫忙,只好調集了國內幾個部族武裝,加上王室主力,拼湊了兩三萬人,向皮耶河口殺來。 得到后援的復*,馬上打起精神,選擇有利地勢,構建完善的防御工事,調取了大量有力的武器裝備,拉起了大打持久戰的準備。同時,星羅軍隊在河堤高出一字長蛇的擺開,在長官們強迫之下,也開始了工事修筑,但忙活了兩天,也沒法修出復*那樣既堅固,又巧妙地防御設施來。 沒等星羅軍隊全部到位,鬼子數千人就發起了猛烈進攻。鬼子進攻的三部曲第一步猛烈的炮火轟炸還沒結束,星羅軍的防線就已經被截斷;第二部沖鋒開始不久,還沒等短兵相接,星羅軍多處防守部隊已經撒開腳丫子,順著河堤向北逃去。 站在高地上,望遠鏡里鬼子趕鴨子似地追著逃跑的星羅軍四處奔竄的鏡頭,讓田連凱呵呵大笑。笑過之后,一槍未發的他們,通過事先挖好的地下通道,悄悄撤除了陣地,進入了河道里的茂密的葦叢和水生植物掩體里,很快拖出早已準備好的船只,向河對岸碼頭駛去。 那位說了:鬼子為什么不炮擊他們陣地?陸軍為什么不向他們進攻?這很容易解釋,因為復*的陣地多建設在河堤內側,而且是河口臨近海邊的沼澤環衛之下。加上巧妙的偽裝,外人不到跟前,很難發現有伏兵。 星羅王室得到前線潰敗的消息大驚失色,急忙向“巾幗旅”求援,請求他們派兵出擊,攔截住向都城*近的鬼子大隊人馬。 “國王陛下,按照協議,我部的任務是幫助貴國守住京城,同時保護王室安全,可沒有出城打阻擊的任務??!”旅長曲蓉蓉說道。 “難道就不能變通一下?”國王的話語很不錯,溝通起來很方便,省了不少麻煩。 “國王陛下,變通不是不可,但是我可說了不算!”曲蓉蓉嚴肅地說道。 對啊,馬上請示吧。國王急忙傳令,借用復*的“天電”(無線電報)以自己的名義,向談將軍緊急求援。結果回復很快:“我部與敵人正面開打,勢必引起國際糾紛,清國王諒解!” 國王沒招了,只能無奈地,可憐巴巴地,眼看著自己的京城讓數千名鬼子兵給包圍了。逃吧,有大臣建議說:向北部地區逃吧,實在不行就逃到天朝境內,尋求庇護。 “不行,這么丟人的事情虧你們想得出來!”密使,國王的侄子皮翔熙兒斥責道:“寄人籬下的生活好受嗎,無知之言。國王陛下,下官有個主意不知可行否?” 國王一聽自己的侄兒,也是王儲候選人之一的皮翔有妙計,急忙說道:“愛卿快說,有什么辦法?” 皮翔熙兒走近國王,低聲說出了自己的主意,國王開始面露難色,仔細考慮一番之后,終于下定了決心,讓皮翔起草了一份詔書,命令傳召掌印總管過來,蓋上國王大印,長舒一口氣說道:“經過王室禮樂司明察暗訪,天朝愛*領袖王棟上將軍,是我朝先王第四子,也就是本王同袍兄弟皮烈王之外孫?!?/br> 說到這兒,國王似乎很是難以啟齒的樣子,難為情了一陣子之后,接著說道:“本王的兄長因受讒言,被先王賜死,家眷大多被關押,唯有盛清封地一宮主逃到天朝,得以生還。盛清公主生子皮耶東,也就是現在的少年上將軍王棟?!?/br> “值此國家危難之際,本王決定,恢復四王兄名譽,恭迎四王兄靈柩入王室祖陵。同時冊封本王侄孫皮耶東為清邁郡王,欽此!”傳完圣旨,國王突然有虛脫之感,心底大悲,寒氣遍體:沒想到對方這么陰險,早就準備好要奪取王位繼承權了。但是沒辦法呀,自己兒子是草包,除了吃喝嫖賭,一無是處,根本沒法子守住基業,也好,既然對方是王室正統,即便是自己被迫讓位,也沒什么丟人的,自己也可以有臉見到列祖列宗了。 不顧眾大臣驚愕、疑惑、默許或者其他什么心情,密使皮翔急忙派人到理南地區傳達圣旨,同時附上書信,請求自己侄兒,清邁郡王,馬上出兵呈救王室。 看著星羅王室的詔書和印信,正準備出發向北的王棟哭笑不得:好個談大嘴,竟然輕而易舉把自己賣了,而且還是給人家當孫子。但事已至此,只好認了吧,一封電報發給談帥,很簡單的兩個字:“隨便!” 進入三月份,伴隨著河流逐漸解凍,大雪逐漸消融,北集群局勢馬上變得緊張起來。 “據偵察報告,貝爾湖西側,長毛軍已經集結了十萬人,近一個月時間,運送部隊和軍火的火車不斷來往,似乎已經做好了大規模進攻準備!”王大義將幾份整理過后的情報遞給集群總司令田有為說道。 看完簡報,田有為說道:“是啊,總司令早有預計,在蘇俄戰爭爆發之前,老毛子一定會來一次狠狠地進攻,意圖是解除后背威脅,便于騰出手來,集中精力向西防御,應對來自法西斯德國的進攻?!?/br> “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守住現有防線!”副總參謀長包不平說道。 “南面問題不大,關鍵是北線。估計憑著小鬼子不足三十萬兵馬,上千門大炮,笨拙的裝甲和坦克,很難抵御比較先進的飛機大炮,尤其是對方大坦克的進攻的!”新近調來的副總政委丁文豪說道。 幾個主將經過反復討論之后,馬上將敵情和商定的初步應對方案發給了總部,請求定奪! 看到總部轉發來的北集群電文的時候,王棟總司令剛剛落腳彭城飛機組裝廠。與早就趕過來的南進兵團程勇、副總司令加西亞等人經過會商之后,很快給北集群復電。大意是,原則上同意他們的防御計劃,同時提出幾點建議:一是不可被動防守,應尋機,或者深入敵后打擊敵人,破壞其漫長運輸補給線路,甚至派偏師圍魏救趙;發揮巴元堂兵團側師的作用,威脅敵人南線;發揮柯兵團作用,達到出其不意目的;發揮新武器作用,破壞敵人依仗的火炮、飛機、坦克三大殺器。 針對總部電文提出的問題,北集群進行了廣泛討論,尤其重視了將敵人的軍力、軍情等向普通官兵進行了傳布,讓全軍上下都能做到知己知彼;將破擊敵人三大殺器的方式方法交給一線官兵,同時展開針對性演練,很短時間之內,北集群就做好了全方位準備。 相比北方的緊張局勢,南方倒是略顯輕松,愛*掌控的幾大區域,強勁對手不多,兵強馬壯,而且發展勢頭強勁,民心工程也做得比較到位。 目前,最為緊張的只有星羅京師。 在圍城之后的第二天,鬼子發起了進攻。先是炮火攻擊,足足半個小時的不算猛烈的炮火火力,將磚石結構的城墻炸出了兩個不大的缺口。 一個大隊,千多名鬼子開始貓著腰攻擊過來,等進入一線防御陣地前面,護城河附近,突然從護城河內側冒出來無數的人頭和黑洞洞的槍口。一陣機槍掃射,加上榴彈爆炸的襲擊,鬼子瞬間損失了上百人。 急忙趴到地上,呼叫后面的炮兵趕快開火。鬼子炮兵再次調整火力,向城墻外面,護城河內側展開了炮擊。十幾分鐘之后,沒等炮火硝煙散盡,鬼子突擊部隊再次發力,終于前進到了護城河外側。但是河水太深,沒法子泅渡啊,城頭上還有密集的火力威脅呢。 攻擊部隊再次向后方求援,經過將近一個小時的努力,后面工兵制成了云梯式的渡河工具。后面鬼子架好機槍和迫擊炮,擲彈筒作為掩護,突擊部隊分作三路,沖上浮橋,(是云梯,但有的不夠長度,漂在水面上,變成了浮橋似得)晃晃悠悠向護城河對面跑去。 護城河內側突然傳來密集的槍炮聲,將浮橋上的鬼子掃下了河水里;炮聲是火箭筒、槍榴彈。連續的,比較密集的火箭彈、擲彈筒、槍榴彈,將護城河南面的鬼子火力點迅速消滅。準備了一個多小時的進攻,被對方用了不到五分鐘給打垮了。 后面舉著望遠鏡,看著狼狽敗退的部下的鬼子聯隊長氣得哇哇大叫。不甘心失敗的他,再次命令不多的炮兵部隊,將所有炮火全部傾斜到對方陣地上,又調集了上千名鬼子,展開了地面攻擊,結果對方的火力一點都沒減弱,好像是打不死的小強一般,在炮火停止之后,馬上就從地下,從城頭上冒了出來,給自己的部下以迎頭痛擊。 聯隊長臉色憋的通紅,還算理智的馬上通知發信號,讓攻擊部隊后撤。心里后悔:怎么就沒好好做做功課,將對方實力摸清楚點啊。照目前形勢看來,敵方人數多少暫且不說,就隱蔽工事建設,和火力的強大程度,不用說自己區區三千人馬,就是再來一個聯隊,也難以攻克對方巧妙地防守,兇猛的火力啊。除非調集重兵,分路攻擊,讓對方無法四顧。 想到這個好主意,聯隊長馬上和司令部聯絡,結果被訓斥一通之后,得到原地固守待援的命令。 “祝賀我們的巾幗英雄將軍,旗開得勝,打敗小鬼子,來,請大家共同干一杯!”國王高興啊,總算把擔心給打消了。一天戰斗下來,其實說起來鬼子只發動了三輪進攻,就以慘敗告終。盡管現在還沒退兵,仍然龜縮在城外沼澤地邊緣,但是從下午三點多種就遠遠退開,沒敢再次發起攻城活動。 曲氏姐妹及其手下眾將官,皺著眉頭,稍微喝了一點所謂美酒,一股辛辣,略帶腥味的液體,直讓他們反胃,但是出于禮貌,只好做點樣子出來,硬著頭皮支應著。 最后,實在受不了所謂的宮廷宴樂的曲蓉蓉旅長說道:“將軍,大敵當前,我們軍務在身可不敢多呆,就此告辭吧!”國王本待挽留,一想也是,鬼子還貓在城外呢,可不能讓她們喝醉了,急忙抱歉地說道:“好吧,等將小鬼子趕走之后,本王一定設國宴,為眾位將軍大家慶賀!” 回到司令部,巡哨回來的柳大妞悄悄說道:“旅長,今晚不給鬼子加點餐?” “就是啊,敵駐我擾,是總司令所講戰策當中‘疲敵之計’的主要內容啊,可不能讓他們睡踏實了!”一團長井翠翠附和道。 看到眾姐妹一個個躍躍欲試的樣子,曲萍萍提醒道:“總部可是有有言在先:切不可把敵人嚇跑了,得將他們留住一段時間,給這塊施加點壓力,以期達到我們的目的!” 大家失望地低下腦袋,突然聽到剛從軍校畢業,堅持上前線鍛煉的九妹說道:“嚇唬他們一下總可以的,咱們這樣可好?” 眾女聽到小小年紀的九妹,想到的妙招,紛紛挑起拇指大加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