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控海港
海州,作為海蘭線起點,是大西北、華北、魯南、華東北部地區重要出???,地理位置相當重要,自然戰略地位極高。在印象當中,王棟記得,此地好像是被日軍海軍陸戰隊少量人馬攻占的。 首先進入海州的,是牛滿縱隊,與*換防之后,馬上進行了巡查,了解防御設施等。為了加強該地區防御設施建設,王棟總司令特意掉后勤部幾名工程專家,上百名富有經驗的建筑施工人員,在當地雇請了數萬民眾,夜以繼日的開始了大規模建設。 按照總司令建議和工程人員提供的建設計劃,外海建設以連島為中心,重點構建防空、控海工程。在島上山區周圍建立永固地下防御工事;核心工事之上,是中短程助防炮火工事,隱蔽在半山坡天然和人工洞xue中;再往山上有山頂防空機槍、高炮工事和遠程海防炮工事組成。整個東西島工事建成之后,將成為海州的重要屏障,海上的重要樞紐控鈅。外圍防線從海邊開始,共修筑三道。多以中短距離炮臺、輕重機槍等碉堡類建筑群為主。群堡之間,有明暗兩道連接通道互相溝通,高低起伏,錯落有致,互為依角。 陸上防線,南起香河,北至紅河,東接海岸線,形成一道環形防御體系。同時在各處制高點,原有防御工事基礎上進行加固,改建,尤其是加大了防御縱深。 第二道防御工事,是以環線防御圈之內的各處山、嶺、高地為依托,重點建設重型武器工事為主。工事火力既有可以攻擊海上目標的遠程重炮,又有防空為主的高射炮和支援周圍防區的平射炮,山炮。更為重要的是第一批中的大部分捆綁式火箭彈,將安置在這些重要工事內,并派出專門*作人員和守衛人員,進行管理。 中心防區,也是司令部所在地,在老城區南段的山區西北麓。將在老城基礎上,沿著山勢,進行擴建。預計新修的城墻比古城墻要低,但是更加適用于火力部署,更加有利于防炮火襲擊和空中打擊。 石臼所地區的建設,與海州大同小異。重點是加大縱深,在沿海有利位置,部署了大量面向外海和內陸的重武器工事,唯一缺憾就是缺少海上支撐。 作為兩個前出基地的后衛,臨沂地區的建設也在進行。在魯南戰役之前,少年軍經營蒙沂城的基礎上,重點進行的是重武器工事的建設。 整個魯東南地區,以臨沂城為依托,石臼所和海州港為前出基地,形成了一個銳利的三角,共同形成了一組可進可退,互為依托的牢固防區。 但是計劃實施過程并非想象的那么簡單。因為大規模建設,不僅需要大量武器裝備作為支撐,還需要大量的建設材料作為基礎。為此王棟總司令很是費了不少腦筋。 好在兩個海港城市有著大量的建筑材料積存,如水泥鋼材等碼頭上的存貨,足夠一個月建設所用,暫時解決了施工壓力。然后,在加西亞等人的努力下,動員了省城等地的多家水泥制造廠商,提供優惠政策,改建擴建原來的老式建材企業,并進行生產和擴建,預計一個月后,多數中小型廠家就能開始生產。 但是王棟甚至,留給自己的準備時間并不多,估計到五月底,華東戰事結束之后,鬼子就會騰出手來,對自己所控制的區域展開大規模進攻,所以建設必須要加快。經過與加西亞等人協商,只好大規模求助外援。 正在忙于建設,經過一段時間恢復之后,第五師團鬼子,因為不甘心兵敗臨沂城下,所以于三月下旬,重新向臨沂發起進攻,再次遭到重創后退。 三月中旬,第十師團沿津浦路南下,進攻鄒縣、棗莊。尤其是棗莊保衛戰打得尤其慘烈。當外線陣地先后淪陷的情況下,122師川軍王銘章部,少量部隊困守城內,與敵人開始了血戰。戰斗正在危急時刻,敵人后路遭到了少年軍一部猛烈進攻,損失上千人之后,只好后撤鄒縣,與師團部會合。 三月下旬,第五師團主力(兩次進攻臨沂損失了將近兩萬人),在得到酒井旅團支援后再次對臨沂展開強攻。 為了聚殲部分日軍,減輕后續戰事壓力,王棟主動聯系戰區指揮部之后,逐次放棄外圍防線,調集部分部隊到外縣隱蔽待命,城內只留下臨沂保安一團、二團,第一師魏明亮旅,游擊二縱隊華梓延部兩個團,有華梓延、魏明亮統一指揮,牽制敵人,自己率領特縱撤退至城西北;同時調集游擊一縱隊王大義兩團,埋伏于東面鳳凰嶺一線;張自忠部主力進至城南沂水西側;以外出藤縣殲敵的特縱一部,設伏于城西北,擔負警戒第十師團援軍的任務。 經過一晝夜血戰,第五師團殘部和酒井旅團遭到重創,一晝夜進攻,損失了近兩千人。最后,在數架飛機,幾十輛坦克和裝甲車掩護下,酒井旅團終于打開了南城門守軍主動向城內和城墻兩翼撤退,鬼子在裝甲部隊突擊引領下,剛通過廢墟,進抵南門內側,連續的劇烈爆炸傳來,數量裝甲車,兩輛坦克,以及后面尾隨的上百名鬼子兵被炸,死亡殆盡。 主力匯聚到南城外面的日軍,還沒從爆炸中回過神來,一陣猛烈的炮火,從身后東南,西南兩側傳來。不足十分鐘,酒井旅團一線進攻部隊就損失了數百人馬。 三架敵機從東面海上飛臨,向城南高地上的炮兵陣地撲去,一陣機槍掃射和炸彈轟炸之后,正要上升回轉,地面山腰上突然一陣猛烈的炮火架高射機槍打擊,兩架敵機迅疾被擊中,剩下一架急忙拉升,向東面海上逃跑,結果,遭到了近海地區,剛建成不久的游擊一縱隊野戰炮兵襲擊,很快被擊毀。 地面進攻在嘹亮的沖鋒號聲中開始了,少年軍、張自忠部從多個方向圍上了陷入城南戰場的酒井旅團。經過兩個多小時激戰,酒井旅團,在進攻東門的五師團殘部拼命救援下,向城東北方向逃離。 剛脫離后面追擊,正要緩口氣的鬼子殘軍,突然被一陣地動山搖的馬蹄聲震驚,急忙扔掉重裝備,向北逃竄。鐵頭率領的騎兵旅兩個主力團,以排山倒海之勢,向鬼子殘部撲去,一直追擊殲敵十多公里,才收兵向東南莒縣撤退。 除了將完好的卡車、裝甲車、坦克車開走,王棟命令,將其余所有戰場上鬼子遺留武器裝備等交由張自忠部隊處理,張將軍自然感激不盡。 命令華梓延等抓緊修復城池漏洞之后,王棟率領主力部隊,向南面移動,準備從后背,堵截在臺兒莊地區血戰之后,逃竄出來的另一只敵軍,由青島趕到的坂本支隊。 為減輕第五師團和酒井旅團壓力,3月25日,第十師團沿津浦路繼續南下,進攻至臺兒莊外圍陣地,孫連仲部以31師守中央主陣地,30師、110師在左翼,27師獨立44旅在右翼,布開口袋陣,決定死守臺兒莊。與此同時,戰區命令湯恩伯部在外圍運動,配合作戰。 3月27日,蔣介石帶著軍委會高參白崇禧、林蔚等人親臨徐州督戰,又將剛剛到手的155巨炮團,調往徐州前線,支援作戰。 3月28日,戰區命令對臺兒莊的日軍進行合圍。 華北日軍強令坂本支隊朝臺兒莊地區進攻,配合第十師團作戰。月底,*第2集團軍,增援臺兒莊,到四月初,將坂本支隊、瀨啟谷旅團包圍。坂本支隊發現情勢不妙,馬上命令部隊向北突圍。而重圍當中的瀨啟谷也感到了危機,下令部隊突圍,結果遭到周圍*十數萬部隊掃蕩圍殲。 當坂本支隊突出重圍,到達棗莊東南嶧城附近,剛松了一口氣,被少年軍和101軍第一師主力迎頭痛擊。經過將近兩小時血戰,坂本指揮部隊向西突圍而去,臨近棗莊,正放下心來,兩側突然出現數千騎兵部隊。結果人困馬乏、武器彈藥耗盡的坂本殘兵,再次受到毀滅性打擊,完好的被接應逃到城內的,不足兩千人。 4日7日,五戰區李長官下令所有參戰部隊,全力掃蕩日軍殘余,結果日軍被先后消滅超過16000人,中*隊取得了抗戰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局部戰役,臺兒莊大捷。 趁敵人兵力不足,加上慘敗之際,王棟急電建議戰區:馬上發動大規模攻擊,圍殲魯南、魯西鬼子孤軍;同時加強南線防守兵力,陳兵淮水沿線,阻敵北援。 得到總裁許可和勉勵,第五戰區馬上開始了大規模進攻行動,一鼓作氣,將北路敵軍趕到了濟南泰安等孤城。遺憾的是南線防御薄弱,被鬼子突破淮水防線,*近徐州;華北日軍,也在大本營命令下,調集重兵,南下。同時傳令所有在中國的部隊,不惜一切代價,發動徐州會戰,一定要在徐州捕捉到華軍主力,予以圍殲。為此,動員華北方面軍,華中派遣軍的主力,投入這場戰斗。同時還下令關東軍派軍支援,又緊急派遣大本營的作戰部長橋本群少將,率領參謀本部的參謀軍官,在濟南成立大本營派遣班,進行作戰協調的工作。 蔣介石在山西南部發動華軍的牽制作戰,使得華北方面軍山西的部隊無法抽調。 日軍派出主力第十八師團,配合關東軍的第三,第十三混成旅團,沿津浦路的濟寧南下,進攻徐州西部。114師團抵達之后,接防第十師團,由第十師團殘部,參加第十八師團圍堵華軍西方撤退的通路。 5月中旬,日軍第十四師團從濮縣突破黃河天塹。接著第十四師團(師團長土肥原賢二),由荷澤渡黃河,準備在遠方截斷隴海路向西的交通,又分兵占領荷澤。 華中派遣軍第十三師團,在得到第九師團支援后,強渡淮河,北攻徐州,主力經由宿縣,撲向徐州西方的隴海路要地碭山,準備與華北方面軍主力在此會師,以達到切斷華軍西撤通路,另外又派第三師團以及兩個支隊北上,直*徐州。 之后不久,日軍派出陸戰隊兩千人登陸連云港,企圖對徐州進行三面包圍。為保存有生力量,*總部決定放棄徐州。5月17日五戰區主力開始西撤,長官部命令張自忠,劉汝明部隊斷后,劉汝明在蕭縣地區,設下伏擊,重創了鬼子第九師團。5月19日,十三師團攻入徐州空城,徐州淪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