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千里寒暑揚州程
圣武天皇送給玄宗皇帝的禮物,原來是兩顆拳頭大的夜明珠。 玄宗皇帝喜愛非凡,心下暗想,這兩顆夜明珠若讓巧匠給貴妃娘娘做個頭飾,定然美侖天地間無雙。玄宗皇帝喜上眉梢,朝藤原清河四人道:“四位使臣,知錯即糾善莫大焉。貴國天皇將余剩經骨千里送還,足見其真誠敦厚之心。天下一家,經骨散失日本海島,遺害貴國臣民,朕心下亦大不忍,準許我國賢士前去貴國覓收散失經骨,肅清太陰流毒,傳播我大唐光輝文化!……” 藤原清河四人慌忙感謝玄宗皇帝洪恩,由李太白陪伴,退朝到館驛歇息。 無事退朝,玄宗皇帝和百官都退朝散去。 藤原清河四人隨李太白到驛館住下,用餐備,商量尋訪鑒真活佛的事。李太白說,兩月前活佛來長安,曾和他相聚過一宿?;罘鸪3M鶃碛陂L安、洛陽、揚州之間,為了節剩時間早日找到活佛,應當兵分兩路,一路去洛陽,一路去揚州。揚州路遠,普照、榮睿年輕,自告奮勇去揚州,藤原清河和吉備真備年級大了,去近處洛陽。李太白抹著淚說,他也與藤原清河和吉備真備去洛陽,到鞏縣去看看老友子美,聽說好友王維近來在洛陽,子美和王維與阿倍仲麻呂也是莫逆之交,他叫上子美、王維等所有阿倍仲麻呂的生前好友,大家同去連云港,定做一百盞蓮花燈,一條龍船,等待順風放海,對海遙祭摯友阿倍仲麻呂永恒不滅的忠魂,讓百盞蓮花燈引路,讓龍船載著亡友阿倍仲麻呂的忠魂前來他的第二故鄉中國,與他的好友們長相廝守。 李太白安排好普照四人住下后,說他如今官身子由不得自己,還要去向皇帝請假,就匆匆辭別。 第二天清晨,李太白前來驛館會合,五人分別各騎一匹快馬,兵分兩路,直奔揚州和洛陽。 一路無話。半個多月后的一天清晨,普照和榮睿幾經打聽,了解到鑒真如今主持揚州延光寺,就風塵仆仆地來到揚州延光寺山門外。 榮睿叩響了寺門門環。 不大一陣,一個小沙彌前來開門。 榮睿說明他二人身份目的,并著重說明他二人是來拜訪鑒真活佛的。 小沙彌忙說正不巧,他師付鑒真活佛昨天去龍興寺至今未歸。 榮睿又問活佛何時才能回來。 小沙彌搖著頭說,師傅平常很少長久地待在寺里,到處講經游學、訪友求道,常無定處,往往一出寺少則一月兩月,多則一年半載。 普照榮睿一聽小沙彌說的,猶如當頭潑了一盆冷水,忙辭別小沙彌,匆匆向龍興寺趕去…… 日至正午,普照榮睿幾乎是一路小跑,上氣不接下氣的來到龍興寺山門外。榮睿又叩響了寺門門環,不大一陣,還是一個小沙彌前來開門。榮睿又說明他二人身份目的,并著重說明他二人是來拜訪鑒真活佛的,他倆去延光寺未見面,聽延光寺小沙彌介紹,來龍興寺拜見鑒真活佛的。小沙彌指著山門下掩藏在林木叢中的彎彎曲曲的游蛇小經,忙說大約一個多時辰前,活佛與他師付智惠大師同去大云寺了。榮睿普照聽說活佛二人走得時間不長,又急急辭別小沙彌,一路小跑向山下大云寺追去…… 夕陽掛在西山老樹尖上時,普照榮睿二人氣喘吁吁的又踉蹌來到大云寺山門外。這次大云寺的山門是開著的,有個老僧正在山門前的菜地里鋤草。普照榮睿雙雙上前,忙向老僧施禮,榮睿又向老僧說明他二人的身份目的,說他二人拜訪鑒真活佛從長安千里迢迢追到揚州延光寺,從延光寺追到龍興寺,從龍興寺又追到大云寺。鋤草老僧還禮說,鑒真活佛根本沒來大云寺,二位遠道來的客人還是到別處去訪訪…… 出家人不打誆語,想來這老僧是不會說謊騙人的。榮睿望望掛在西墻樹梢上的夕陽,吞吞吐吐地向老僧提出要進寺食宿。老僧望著榮睿普照饑渴疲憊的模樣,小心翼翼地環視周圍,看再無其它人,就輕輕地嘆口氣,盯著榮睿,輕聲說:“二位師付,唉……貴國人怎么能偷《太陰經》呢!《太陰經》乃我華廈四千年文明之文化瑰寶,如今被貴國人盜失毀損,我華廈子孫誰不心里難受?正是一只老鼠壞了一鍋好湯!二位師付啊,還是快去延光寺吧!去吧,去吧……別再其它地方白白耽擱時間了!……” 老僧說完,朝寺門外掩藏在林木叢中的彎彎曲曲遠去的山徑揮揮手,蹣姍進入寺門內,又朝榮睿普照朝外揮揮手,搖頭嘆氣地關了寺門。 榮睿普照明白了一切,只有抱著扁扁的肚子,拖著疲憊的身子,背著夕陽,匆匆消失在下山的余輝里…… 榮睿普照明白,大云寺老僧說得十分明白,鑒真活佛和延光寺、龍興寺、大云寺的僧眾都把盜失《太陰經》的怨恨發泄在了他們身上,大有可能,鑒真活佛是故意在躲避他們。要得見鑒真活佛,就得按大云寺老僧暗示,去鑒真活佛的香火處延光寺,用赤誠去感動天地佛心了! 普照已經饑渴疲憊得走不動路了,榮睿只有背著他,到山下一家飯館要了四碗素面,兩碗面湯,解了饑渴,然后匆匆趕赴延光寺。月掛東天三竿高,榮睿又背著普照來到延光寺山門外,又輕輕的敲響了寺門門環。不大一陣,一個馱背老僧打開了寺門,在潔亮的月光下打量著榮睿和在他背上睡覺的普照,生氣地嘆口氣說:“喂,你們怎么又來了?白天不是給你們已經說了嗎?活佛出游不在寺內,一年半載不會回來,你們還是到別處去找吧!” 老僧說完就要關門,榮睿忙向前,指著背上的普照,向老僧道:“師付,出家人以慈悲為懷,你看,我這小師弟實在支持不住了,天下寺院乃天下僧人之家,你能不能讓我們進寺?……” 老僧淡淡一笑,嘆口氣說:“你說得沒錯!沒錯!一點都沒錯!但我們怕,怕寺里的寶貝被人面獸心的東西偷去,老吶們是實在擔當不起??!”老僧說完,使勁關上了寺門,仍憑榮睿再如何敲門,門內再無仍何動靜。 榮睿只有將普照放下,二人背靠寺門,偎坐在寺門坎上,望著異地皎潔的月光,想著故鄉溫馨的月色,漸漸沉入夢鄉…… 深秋的天氣變化多端,前半夜風清月朗的好天氣,后半夜突然一陣悶雷過后,疾風揚起冷雨來。榮睿普照被冷雨從夢中澆醒,二人緊緊的依偎在一起,望著雨絲在草尖上舞蹈,聽著冷風在樹葉間詠唱,終于挨到了天亮……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