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幾年以后,于喬看了《名偵探柯楠》,毛利小五郎老是讓她想起這位立領男士。 寢室里很亮,很暖,有兩個人。 那兩個人是初三的,于喬知道她們的名字,只是從來沒叫過。 平日里,兩人對低年級女生都是淡淡的,在于喬看來,表面是疏離,心底是無視。她們倆曾經當著其他低年級學生的面,說不在場的一個初一女生的壞話。 于喬進屋,看到兩人頭發凌亂、衣冠不整,正從上鋪往下爬。 有一個瘦一點、漂亮一點的,說話發音有點問題,總是把“了”讀成“呢”。她爬了下去,不知道干了什么,又爬上去。 另一個胖一點,長相普通一點,口齒很伶俐。另一個坐在上鋪,雙腳搭在過道對面的床欄上,穿著連帽上衣,拉鏈拉到頂,像是匆忙穿上去的。 于喬決定以禮相待:“學姐,對不起,打擾到你們休息了,我突然渾身發冷,可能要發燒了,要回來吃點藥?!?/br> “沒關系呀,沒關系,我們也沒睡呢?!庇趩坛醮蜗硎苓@恰如其分的禮貌。 雙方都點了點頭,似乎話題就此結束。 “那個——于喬,你是叫于喬吧?”上鋪胖一點的女生說。 “哎!姐,我是于喬,什么事?” “呀!我說么,初一那幾個,數你最懂事,長得也好看一些?!?/br> 這話于喬不知道怎么接了。她窩在下鋪脫衣服,看到兩個初三女生互相使了眼色。 瘦一點的女生接著說:“嗯,她穿的那件羽絨服也好看?!?/br> 胖一點的女生又說:“剛才……那個人……是個朋友……” 于喬仔細疊好羽絨服,把頭探出下鋪,把臉露出來,讓她們兩個都能看見,開朗地說:“姐,你們說啥呢?哪個人?我沒看見有別人?!?/br> 第47章 搖搖擺擺搖向前-47 礦中有食堂。 就在宿舍那一排平房里,留出兩間來, 一間做廚間, 另外一間擺兩個桌子, 給學生吃飯用。 學校在下面的鎮上找了個女人做飯, 不供應早飯,只供應午飯和晚飯。色香味就不要奢望了。 那女人姓孟, 學生們都叫她孟姨。 于喬長大后, 吃過江南江北、國內國外的各種食物, 意大利面、壽司、咖哩、長江的刀魚、云南的米線、新疆的手抓羊rou……可她不會忘記,自己十幾歲年華里,在沈陽城被遺棄的角落里, 吃了幾年礦中食堂。 味覺記憶里,只有三種味道:方便面調料包的味,大蔥的味, 利民蒜蓉辣醬的味。 孟姨臨近中午才騎著自行車來, 魯著臉做飯菜,學生跟她說話, 她也不怎么搭理。 她的習慣是, 提前一天把米泡里大盆里, 那種醬紅色的大塑料盆。這樣第二天下鍋煮, 米熟得快, 大大縮短了她在學校逗留的時間。 學生們自然不懂,泡過的米煮出來的味大打折扣,但是老師們懂。 為此事校長說過她幾次, 甚至趁她做飯到后廚監工,可是孟姨嘴上答應,行動上還是老樣子。 學校拿不出更多的錢請更好的廚師,校長說急了,孟姨就念叨:“你就給我開這么多工資,我家里也有一堆活,我小孩在技校,馬上要實習,哪哪都要用錢,我要是能早點下班……” 放雖然沒有邏輯,可如此七扯八扯,校長也就被她繞進去了。 學??隙ú粫ǜ邇r買當年產的盤錦大米,再加上孟姨稀里糊涂一泡,米飯味同嚼蠟。 只能菜上找補。 孟姨最常做兩樣菜:白菜燉豆腐和甩袖湯。 這道白菜燉豆腐,不知道她咋做的:水是水味,油是油味,白菜是生白菜味,豆腐沒有豆腐味。 看你臉生,一勺下去,豆腐最多只有兩塊。你笑得甜一點,她才可能給你多撈點干的。 所以,佐餐調料必不可少。 學生們平時吃方便面,用不了的調料包都攢著,在家徒四壁的兩間廚房兼飯堂里,各自找個地方藏好。 拿不銹鋼飯缸打了白菜豆腐湯,去犄角旮旯破桌子的桌膛里翻出自己的方便面調料包,撒進湯里,湯會陡然變得美味。 要好的同學們會分享同一包調料。 除了方便面調料,還有大蔥、小蔥,囿于季節性,這種美味可遇不可求。 學校西墻外有一塊菜地,每年春天,學校組織低年級的學生去種菜,生菜、小蔥、茄子、辣椒什么的,稀里糊涂地種上一點,風調雨順收成好,學生們吃飯前去拔一把小蔥,孟姨就睜只眼閉只眼,那也不是她家地頭。 但是吃蔥有個硬傷,下午上課會有大蔥味。 更好的選擇是利民蒜蓉辣醬。 學校小賣部有賣,一塊錢一袋。學校有兩家小賣部,一家是校長老婆開的,一家是數學老師老婆開的。 兩家是鄰居,就住在山根,跟男生宿舍同一排。 因為生意上的競爭關系,兩位教職工家屬關系極僵,擦肩而過都視而不見。 于喬和很多學生一樣,被逼迫著站隊。 假如前幾天,你去數學老師家買過方便面,你再去校長家買蒜蓉辣醬,校長老婆就會說:“于喬你最近沒來啊,那邊沒有辣醬了嗎?” 雖說生意沒多大,商業偵察工作都做得極好。 搞得顧客們無所適從。 隨之而來的問題還有。礦中沒有熱水房,宿舍明令禁止使用“熱得快”,兩家小賣部可以燒熱水,打熱水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