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有一年,村里鬧了饑荒,地里長不出莊稼,有修者來看過了,說是地脈有損,這一帶已經不適合居住了,于是村里的人開始舉家遷徙,老杜一家也不例外。 可是背井離鄉之后,大家都不知道要去哪兒,只能跟著大部隊漫無目的地走著。日子久了,村民們帶的糧食漸漸不夠了,不斷有村民倒下,遷徙的部隊里的人一減再減。有狠心的人家,為了多留幾口糧食,將幺兒賣給了經過的城池里的人,或是專門倒賣人口的人牙子,孩子的哭聲響了很久,他們卻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老杜一家的糧食也漸漸不夠了,有人勸他們,放棄吧,反正這孩子也不是他們的,夫婦倆沒有答應,他們說話的時候,杜五就在一旁安靜地坐著,一聲也沒吭。 漸漸地入了冬,眾人仍沒有到達目的地,卻先有人受不了天寒永遠的留在了遷徙的冬天。 杜家的老四也病倒了,夫婦倆用了很多藥,他都沒有好轉的跡象,食物在減少,買藥要消耗錢財,生活的重擔壓得一家人逐漸喘不過氣來。 夫婦倆開始吵架,一吵就是很久,女人歇斯底里地吼著,男人壓著聲音罵著。每當這時,杜五便在一旁靜靜地給四哥熬著藥,他聽著耳畔止不住的吵架聲,看向床上閉著眼睛的四哥。 快好起來吧,杜五心里想道,四哥好起來,阿爹阿娘就不會吵架了。 爭吵持續了很久,終于有一天,老杜頂著紅紅的眼圈,來到了杜五面前。 “小五,今天和爹爹上街去好嗎?”他強壓著話語里地顫抖,裝作無事地道。 杜五抬頭看著他,灰色地眼里亮晶晶的:“好啊?!?/br> 老杜拉著杜五在街上走著,他低頭看著身旁的孩子,不知不覺,這孩子已經有他一半多高了,他想起剛撿回他時,這個孩子小小的,像個瓷娃娃一樣,比他見過的所有孩子都要好看。 他想起這么多年,小五一直乖乖的,從不搗亂,還總是幫他的忙,他是個好孩子呀。 他想了很多,直到身旁人的聲音將他拉回了現實:“阿爹,我們要去哪兒???” 他們已經走了很遠的路了。 老杜深深地看著杜五,他最終下定決心道:“小五,阿爹去前面給你四哥買藥,你…在這里等我好不好?” 杜五看著他,點點頭乖乖道:“好啊,小五在這里等著阿爹?!?/br> “阿爹回來之前都不要亂走啊,記住,不要…和陌生人說話?!?/br> 杜五道:“小五知道了?!?/br> 老杜放開他的手,他不敢看他那雙亮亮的眼睛,他怕他會心軟,他沒有再看杜五一眼,轉過身落荒而逃。 杜五在原地等了好久,身旁人來來往往,有不少人看著他悄悄議論著,他都沒有在意,只是低著頭玩著自己破了口的袖子,安慰自己道,阿爹很快就會回來的。 老杜給他帶了些干糧,他舍不得一下吃太多,餓的時候就拿出來吃上一小口,后來實在有些累了,就靠著一旁的柱子,坐在地上,等著阿爹回來。 有乞丐從他身旁經過,他看那人餓的形銷骨立,就把自己的干糧分給了那人一些,那人對他道了謝,坐在他身旁問道:“小朋友在這兒等誰呢?” 杜五不和他說話,他坐了一會兒便又離開了。 杜五在那里等了一天一夜,都沒有見到阿爹的身影,等到清晨溫暖的陽光再次照在他身上時,他突然明白過來。 他再也等不到阿爹了。 第 31 章 問佛 杜五吸了吸鼻子,他并沒有感到太難過,好像知道這一天早就會來到。 他沒有朝著阿爹離開的方向走,也沒有回頭往來時的路去,他站起身來拍了拍衣服上的土,隨著逐漸增多的人流出了城。 他開始在各個城池流浪,風餐露宿,居無定所。起初他還有阿爹留給他的吃食,但是那些很快就吃完了,他開始隨著那些流浪漢一起,四處討些別人留下的或者施舍的飯菜。后來他知道給人打工可以賺錢,賺了錢就可以填飽肚子,可他太小了,沒有人愿意找他打工。 有一次,他路過一座小寺廟,老住持見他餓得面黃肌瘦,便收留了他。他難得吃上一頓飽飯,向老住持道謝,問他該如何報答,老和尚垂眼看著他,只道:“施主與我佛有緣?!?/br> 幾年過去了,他繼續漫無目的地四處漂泊著,在一座城里,他碰到了一個窮困潦倒的老神棍。 兩人擠在一間破屋檐下,一個瘦得猴兒似的,看著風一吹就要倒,一個老眼渾濁,站都站不起來,看起來行將就木。 那老神棍難得見著個人,喋喋不休地同他講著自己曾經“算命卜卦”的豐功偉績,杜五大多沒聽進去,冬天太冷了,他蜷在角落,努力用身體給自己取暖。 老神棍講完了,一雙渾濁的眼看向他,費力地道:“你…與我…有緣…” 杜五不理他,怎么誰都上來就跟他說與他有緣,緣分是什么東西呢,有緣又能如何呢? 他如今不還是孤身一人。 那人繼續道:“待我死后…我的這些家當…你便拿…拿去吧…” 他喃喃道:“其實我所說之事…都是…是騙人的,但…但…我確實…是靠著騙人…生存的…,不論是靠辛勤勞作…靠坑蒙拐騙…靠敷衍諂媚…還是……” 他看著杜五,眼中的光在慢慢熄滅:“……我們這些人,不都是這般…掙扎著…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