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我在修仙界搞內卷、善女穿越,我嫁了個古代夫君、重生:回到1988做首富、就離譜,我在竹馬面前掉了粉籍、和前男友哥哥協議戀愛了、永恒之魂I、不見神、在末世被哥哥和弟弟們嬌寵了(骨科產乳高H)
風紀中往自己臉上抽了兩巴掌,聲音清脆,反而讓姜苗有些不好意思了,“行了行了,我知道這件事不怪你?!?/br> “娘娘,您的臉色不太好,還是趕快看看太醫吧?!?/br> 姜苗點了點頭,又不放心的問道,“皇上真的沒事嗎?” “哎喲,娘娘都這個時候了,您還想著陛下呢,陛下真的沒事,倘若陛下有事,奴才怎么可能離開陛下呢?!?/br> 姜苗細想也對,于是徹底放心下來。 經過太醫院三位太醫的診斷,姜苗并沒有什么大礙,只是跑得有些喘,再加上受到了驚嚇,所以有些疲憊,回頭好好休養就是了,連藥都不用吃。 等太醫走了,姜苗立刻看向風紀中。 “皇上是怎么遇到危險的?還有我身邊的那些暗衛呢,怎么我出事的時候他們一個都沒有出現?!?/br> 風紀中臉上沒有了之前的笑容,一臉嚴肅和后怕,“娘娘今日的事情事發突然,監察部現在還在調查,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有人故意引走了娘娘身邊的侍衛,致使娘娘置入危險之中?!?/br> “是什么人將他們引走的?怎么引走的?他們的任務不是保護我嗎?” 風紀中道:“引走他們的是監察部的人,對方是以陛下遇到危險時發布的特殊求救信號將他們引走的?!?/br> 這就難怪了。 他們雖然是保護自己的,但一旦天子遇到危險,這些人也不可能不管。 風紀中想了想,“孫銘正在陛下面前負荊請罪,現在還在御書房前跪著,出事之后有不少大臣來勸阻陛下,以監察部失責為由,要求陛下解散監察部?!?/br> “皇上答應了嗎?” 風紀中搖頭,“陛下并沒有答應,不過這一次錯在監察部,還連累了娘娘就連陛下也差一點中招,如此失誤,陛下自然惱怒?!?/br> 洛廷燁惱怒的應該不是監察部,而是讓監察部陷入危險的人。 監察部此次也的確失職,但是念在監察部過往功勞的份上,皇上應該不會解散檢察部,現在他就缺少一個臺階下。 “皇上可有說過讓我出手幫忙?!?/br> “陛下說了這些日子讓您安心在椒房殿內好好休養,其他的事情自有陛下處置,至于這一次要害娘娘的人,陛下也說了,不管是誰一定都不會放過?!?/br> 姜苗對于背后的人雖然怨恨,但是不知是不是要做母親的緣故,并沒有那么大的恨意。 “你回去吧,好好照顧皇上,皇上那邊有什么事情立刻派人來通知我?!?/br> “是?!?/br> 御書房內洛廷燁臉色蒼白,歐陽楨不斷的碾動著金針,一直到最后一根金針拔掉落亭葉猛地吐出了一口血。 風紀中嚇了一跳,險些叫出來,反應過來又連忙捂住了嘴巴。 “歐陽大夫,陛下沒事吧?” 歐陽楨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擺了擺手,“大部分的毒都已經排出體外了,剩下的慢慢調養不出三月就能恢復如常?!?/br> 說著他略帶探索的看向洛廷燁,“這種毒十分的霸道,里面摻雜了許多毒蟲和毒草,即便是我,當時也沒有把握能夠救下陛下。陛下是服用了什么靈丹妙藥,竟然能夠在短期內壓制毒素,并且解了一部分的毒?!?/br> 洛廷燁并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依你之見這毒是出自誰的手筆?” 歐陽楨思考了片刻,“目前還不清楚,需要把陛下的毒血拿回去研究試驗才能夠確認?!?/br> “這怎么能行呢?”風紀中瞪眼。 洛廷燁并不在乎這一套,“你多久可以研究出來?” “大概需要半個多月的時間?!?/br> 洛廷燁直接否決了他,“朕只給你三天的時間,三天的時間能查出多少是多少,時間太久就不好解決了?!?/br> 歐陽楨應了下來,目光依舊看著洛廷燁。 洛廷燁無奈給了他一粒大米粒大小的藥丸,“就是這個藥救了我一命,你不要問我這個藥從哪里來的,里面有什么東西,因為我也不清楚?!?/br> 歐陽楨欣喜若狂,如獲珍寶一般捧在手里。 風紀中伺候洛廷燁吃了一點東西,又把姜苗和洛歡歡的情況跟他說了。 “宮外這些日子不太平,讓公主先住進宮里來,有她陪著皇后,皇后也不會胡思亂想?!?/br> “陛下打算什么時候去看看皇后娘娘,奴才覺得皇后娘娘應該猜到了一些,但是皇后娘娘并沒有多問?!?/br> “阿苗并不是不懂事的人,你說了那么多,她應該能夠猜到朕出事兒了,但是并沒有生命危險?!?/br> 第538章 自查 風紀中感慨了一番帝后的感情,突然想到了公主提醒他的話。 “陛下,宋黎云指使孫德保要對宣文侯出手,這對話恰好被皇后娘娘和公主聽了去?!?/br> 洛廷燁臉色瞬間變得十分的難看,眼中閃過一道殺意。 “讓人多盯著點兒孫家,他說孫家真的敢亂來,就讓監察部的人出手?!?/br> 監察部偷偷運作這么久以來,手中掌握的情報數以萬計,一個小小的孫家,想讓他覆滅簡單的很。 風紀中趁機提醒,“陛下,孫銘現在還在外面跪著呢,要不要先讓他起來,如今袁立不在京城,整個監察部都靠他一個人撐著,倘若他在出事,那監察部可真是群龍無首了?!?/br> 洛廷燁雖然心中有氣,但也知道這件事錯不在聲明,當時情況實在是太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