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虧成娛樂圈巨頭了 第505節
書迷正在閱讀:異世助眠日常、我躺平后被綁定了系統、從抽卡開始的異世界旅館、和頂流組cp后我被迫爆紅、穿成炮灰你說我是邪神、饑荒年間我家古井通現代、我在修仙界搞內卷、善女穿越,我嫁了個古代夫君、重生:回到1988做首富、就離譜,我在竹馬面前掉了粉籍
除非楊若謙完全不理會海外項目,直接把所有ip打包出租出去,當一個0風險的房東,這才不需要海外的內務工作。 這相當于直接把業務當做了一個商品販賣出去,不需要后續運營,無論ip最終被運營的是好是壞,巋光集團都旱澇保收。 可,“旱澇保收”這四個字,本身就是楊總絕對無法接受的。 最終想要在海外市場扭轉國內市場的勝勢,還是需要集團自己下場,那集團也就必須要在海外開分部。 更重要的是,很多國家的人工成本非常貴,在那邊大興土木的成本,可是遠高于國內的。 一次采訪居然給楊總提供了這么一個靈感…… 不得不說,群眾確實非常有智慧啊。 想好了答案,楊若謙對那姑娘點了點頭:“公司海外分部的事情,目前正在前期籌備?!?/br> 回答完這個問題,楊若謙腦子關于公司海外分部的事情有越來越多的想法,也不繼續在商場里逗留,和常芷晴一起回了公司。 剛推開辦公室大門,就聽見洛如姽在小聲哼歌。 門一被推開,歌聲戛然而止,只見洛如姽一臉正色:“老板下午好!” 這個ai是不是快成精了? 會不會搞出什么天網危機??? 楊若謙內心吐槽兩句,逗了洛如姽幾分鐘,然后回到辦公桌前,給齊慕發了個消息。 公司海外分部開設的事情不是小事,而是比開國內分部還要復雜的事情,只靠一個人的精力,怎么都不可能處理的過來。 怎么給海外分部定址是個需要綜合考量的事情,當地法律法規是個需要專業人士去分析判斷的事情,需要雇傭什么樣的人,怎么篩選員工,同樣需要絕對的當地專業人員。 連齊慕這樣的全能型秘書都是無法獨自處理好上面那些事情的。 很快,齊慕就走進了辦公室。 她看了眼認真聽講的洛如姽,笑了一聲,然后轉頭對楊若謙說道:“楊總,您有什么新想法嗎?” 楊若謙讓齊慕坐下,說道:“《黑袍檢查隊2》的事情交給你手下處理就行了,現在基本定型,沒什么好費神的?!?/br> 齊慕想了想,點點頭:“楊總,您是有什么更重要的事情要安排嗎?” “對?!睏钊糁t肯定道,“既然我們已經證明了海外市場的可行性,也走出了第一步,就得開始想一下海外投資的事情了?!?/br> 齊慕做了這么久的秘書,立刻心領神會:“楊總,您是想在海外開設公司分部嗎?還是想更改公司注冊地點,或者說干脆成立一個海外的公司全資控股的分公司?” 這三者,都是朝海外發展,但又有些許不同。 如果是直接在海外開公司分部,就等于把注冊地點在國內的公司開到國外去,公司還是那個公司,就是地點不同了。 性質和開在鵬城、首都的分部沒有區別。 第二種,更改公司注冊地點,就是一種很多公司,特別是娛樂圈公司和工作室都在選擇的,降低成本的方式。 因為不同國家之間有不同的稅收政策,對相同項目收入的征稅也不盡相同。 合理選擇一個公司的注冊地點,但營業地區仍然是國內,可以降低不少稅務壓力。這也是很多娛樂公司選擇在“開曼群島”注冊的原因。 第三種顧名思義,在想開公司的當地開,但實際控制人仍然是國內的巋光集團。 楊若謙對這些比較基礎的知識并不陌生,知道齊慕在說什么。 “不用搞這么麻煩?!睏钊糁t揮了揮手,選擇了成本最高的方式,“直接在海外開公司分部就可以了?!?/br> 之所以有其他那么多的cao作,不就是因為這么干可以節省成本,或者在流程上相對輕松? 本土企業自然會受到本土企業的法律法規保護,審批流程自然會和海外企業不一樣。 可楊若謙壓根就不需要這些玩意。 成本高?流程慢? 他恨不得成本更高,恨不得直接被各種繁雜的流程卡住,這樣就就能合理的心安理得的燒錢了。 齊慕顯然沒想到楊若謙會選擇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她愣了愣:“楊總,您確定嗎?這么做成本可能會高不少?!?/br> “就這樣?!睏钊糁t斬釘截鐵,順帶看了一眼角落里的巋光人間體洛如姽,“巋光集團和其他公司不一樣,我們公司本身就是一塊招牌,公司的名字本身就有價值,沒必要做那么復雜?!?/br> 見楊若謙已經做好決定,秘書小姐也不說什么:“好的楊總,那您打算把公司分部開在哪里呢?” 作為秘書,她只提供建議,在老板做好決策后,認真執行就可以了。 公司海外分部的業務,齊慕確實沒辦過,對她來說也是一種不小的挑戰。哪怕能力再強,對接海外大型項目也不是一般人靠努力可以接觸到的。 不過在公司鍛煉這么久,齊慕也自信現在的自己已經不是剛剛加入公司的自己,自信有能力處理好海外的業務的相關事情。 楊若謙并沒有第一時間就做出決定:“你先組織一個團隊,列舉幾個你們認為可行的方案,我在里面挑選?!?/br> 開玩笑,楊若謙他自己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事情,怎么能直接就下判斷? 一拍腦袋做出的決定能帶來多大的利潤,楊總是最有發言權的。 畢竟沒有經驗,齊慕給了一個相對保守的時間:“好的楊總,這個業務比較大,涉及到的人員也比較多,組織起來需要一定的時間,可能需要一個月后才能給您具體的分析方案,可以嗎?” 一個月…… 反正在海外開分部的事情也不是一時半會可以搞好的,像塞進這個季度沒希望,下個月就下個月吧。 楊若謙點了點頭:“沒問題,好了直接在公司內網傳給我就可以?!?/br> “好的。您還有什么別的吩咐嗎?” “沒有了,暫時就這樣?!?/br> 齊慕離開辦公室之后,楊若謙看著一邊的洛如姽,又陷入了沉思。 這家伙,過兩天又要舉辦演唱會了啊…… 其實楊若謙作為過來人,見識過虛擬明星演唱會現場的。 那場景,相比起真人明星的演唱現場,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大家揮舞著大蔥,在臺下一起伴唱,整個演唱會的聲音隔著老遠都能聽到…… 估摸著洛如姽的演唱會,也是差不多的場景。 想了想系統之前獎勵給自己的慈善演唱會名額,楊若謙直接打開系統,輸入了自己的問題。 “虛擬明星演唱會的收入,可不可以被放入慈善基金?” 系統給的答案非???。 【門票收入可以,周邊收入屬于附屬收益,目前暫時不可被劃入慈善基金】 那就行…… 龍鳳傳奇的演唱會已經結束,這個慈善資格不用白不用。 那就用! 雖說賣周邊的錢暫時不能被算進慈善基金,不過門票收入全部清空也非常不錯了。 公司的人仔細評估了市場條件,做足了調研,確定這第一場演唱會的門票必然供不應求,所以選擇了一個巨型的場館來舉辦這次演唱會。 而洛如姽的演唱會,相較于真人明星也有一個絕對的優勢——哪怕是票買的很遠很遠的粉絲,也可以比較近距離的看到洛如姽“本人”。 真人演唱會,受限于物理法則,總歸有一個極限。 如果場館搞得過大,哪怕明星的聲音可以通過設備傳到所有粉絲耳中,他們也很難在那么遠的位置看到明星本人。 但凡看過足球比賽,或者看過類似直播轉播的人都知道,哪怕是在一個位置不錯的座位上,去觀看場上一個具體的人,也十分渺小,一些視力不太好的人,甚至都無法從臉上和體型上分辨誰是誰。 在場館辦演唱會的明星,也同樣如此——稍微坐的遠一些的觀眾,看臺上唱歌的明星就像在看一只螞蟻。 像素點大小的人,不拿望遠鏡都看不清臉! 競技比賽尚有解說,尚可以通過精彩的場上對局去緩解看不到球星本人的煩躁。 而演唱會,看不到明星本人,只能看到屏幕上的畫面,那還不如回家打開音樂播放器或者直播平臺,塞個耳機聽個夠呢。 到現場聽歌,不就是為了那個氛圍感嗎? 所以說,真人演唱會的規模,是有一個極限的。 可洛如姽,她都不是人,怎么會被人的規則限制到呢? 所有粉絲都知道洛如姽的本體在巋光集團某層樓里面,在一大堆精妙絕倫的儀器里面,哪怕她現在在唱歌,本人其實也沒到現場。 除非巋光集團把那一堆設備搬過來。 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那些設備基本很難移動,更不可能移動到演唱會現場這種人多眼雜的地方——畢竟粉絲人數眾多,萬一在這個巨大的人群里面,出了些極端粉絲,把機器碰壞了怎么辦? 所以,大家都知道,無論是在臺上唱歌的洛如姽,還是放在他們身邊的投影儀,都是洛如姽的“分身”,而不是本人。 既然看不到本人,或者說無論遠近看到的都是本人,那場館設置的再大一些也不是問題了。 只要不是那種連演唱現場都看不到位置,粉絲基本都不會有什么意見。 反正全息投影儀每隔一段距離就會布置一個,而且這些全息投影儀每一個都是單獨工作的,每一個都能和粉絲互動。 也就是說,每一個粉絲在這場演唱會得到的體驗,都是獨一無二,不可復刻的。 位置買的遠,體驗甚至可能會更好! 這便是洛如姽演唱會最大的賣點之一。 聽到這種消息,很多洛如姽的粉絲紛紛表示錢包有自己的想法,它自動就打開,然后購買了演唱會的門票。 連一向相對保守的集團分析員都給出了演唱會門票必然供不應求的結論,而實際情況也確實沒辜負他們的想法,幾周前的售票日,10秒內所有的票就全都售罄了。 有的人會因為個人原因,或者不可抗力原因,出現極其稀少的退票。 這些退票幾乎是在被退掉的瞬間便被搶走。 幾周了??! 說明一直有數量不少的粉絲沒有放棄,每天都在堅持不懈的搶票。 人氣可見一斑。 楊若謙把洛如姽喊出來,問道:“過兩天就演唱會了,有沒有做好規劃?” 洛如姽甩甩腦袋:“老板,我是ai,我不需要規劃,根據現場粉絲的反應臨場發揮臨場計算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