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節
“四叔你把我放下!” “允炆,我們叔侄得禍福同享??!” “朱棣??!” “額啊——” 在朱允炆的慘叫聲中,朱由校降臨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 時間一晃,便是十七年時間過去。 這一日,華光再度降臨,崇禎皇帝朱慈煊出現在了奉天殿門口。 奉天殿內,干活的依舊是老朱和朱棣、朱高煦他們幾人。 不過這次朱厚照和朱見深他們拍攝紀錄片結束回到了大明,故此奉天殿沒皇帝有些多?!按褥?,還不進來見見老祖宗們,給老祖宗們匯報功績?” 混沌中的朱慈煊聽到了朱由校的聲音,當即便帶著疑惑走入殿內,而后見到朱由校的他瞪大了眼睛。 “爹、您……” “都死了,這里是地府,但和人間沒太大區別,快先說說你干的怎么樣?!?/br> 朱由校著急詢問著,不是覺得朱慈煊干得好,是擔心朱慈煊把大明干亡國。 “兒臣即位后看了世武帝的無字書,雖然有意進取,但能力不足,只能沿著父親您的政策繼續下去?!?/br> “期間,兒臣也修建了東洲運河和昆侖洲運河,使得貿易更為頻繁,西洲徹底成為大明的代工廠?!?/br> “不過強盛并不屬于百姓和天家,而是屬于沐淮、李貞等勛臣?!?/br> “他們相互聯姻,壟斷了上升通道的,弄出間接稅來征收百姓財富,對土地、國債、股市都插手,社會階級矛盾與中樞及地方財政矛盾加大?!?/br> “這其中,燕黨的平虜伯李如松之孫李貞將自己的二十余子女都拿來聯姻,其長子李懷琛被舉薦為海軍都督?!?/br> “我若不愿意,財政便會出現問題,而南方拖欠稅收也成了慣性,只能無奈點頭?!?/br> “十七年時間,兒臣無可用之人,名為皇帝,卻無法推行新政?!?/br> “我雖有心用浙黨與燕黨抗衡,但雙方卻始終沒有爆發什么爭端,直到我駕崩前,也并未收回太大權力,反倒是民間有了改制的思想?!?/br> 朱慈煊說罷,饒是暴脾氣的老朱都不免嘆氣道:“時也命也,你去休息吧?!?/br> 所有的大問題,都是一個個小問題累積起來的。 朱慈煊能力平庸,能讓大明不亂,便已經是一種能力了。 起碼,老朱的大明還沒亡,而是安安心心走到了三百三十二年。 按照這個勢頭下去,三百五十年也并非不可能。 這么想著,老朱又沉浸在了與朱高煦治理此界大明的政務中。 期間,由于航空技術跟進,大明也在南京修建了南京機場,并開通了前往大宋汴梁,蒙古哈拉和林的航線。 航線開通之初,鐵木真生怕朱元璋記仇,開著飛機來撞他。 好在老朱早就不記仇了,他全身心投入到了開通航線上。 當下的大明,除了朝廷的汽車、輪船和飛機使用石油,其余的民生科技都使用電力,所以只能接歷朝歷代的皇帝和主要功臣來大明參觀。 在此期間,朱元璋他們也發現一個問題,。 那就是這些皇帝離開了他們的疆域后,便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慢慢衰老,可一旦回去就能恢復到原本的容貌。 來了大明后,趙佶等人樂不思宋,畢竟大宋只能通過大明的科技人員來推進科技,而大明主要心神都放在了自己身上。 此時的歷朝歷代,雖然受到了大明的影響,都已經小范圍的在皇宮用上了電力和電燈,但始終無法推廣開來。 反觀大明卻修建出了一個用電車連接的都市圈,規模雖然不算大,但也生活著三百多萬人。 夜間的大明霓虹閃爍,白天則是被電視、風扇、空調、電車等科技所充斥。 對于趙佶他們來說,他們就好像是一群從山里走出的野人,對大明的一切都充滿了探索欲。 他們如此,鐵木真等人也是如此。 自從航線開通并穩定下來以后,這群家伙干脆不走了,而是等十年皇帝聚會,被華光送回家里,不斷重復。 如此過了四十七年,大明已經開辟了所有王朝的航班,并且大明的電視節目也開始前往這些王朝拍攝。 如果不是沒把握發射衛星,估計此界所有王朝的百姓都能觀看電影電視了。 “這個衛星啊,暫時還沒有完全的技術能保障發射成功?!?/br> “當然,最主要的就是這個衛星發射后,它無法停留在空中,所以我能得想想辦法?!?/br> “在此之前呢,諸位可以先將水電站、風力電站的技術吃透,先把用電問題解決?!?/br> 大明南京奉天殿內,朱元璋傲嬌的侃侃而談,殿內坐著的嬴政、劉邦、劉徹、李世民、趙匡胤、鐵木真等人則是臉色平淡。 畢竟在科技這方面他們技不如人,讓朱重八這個濃眉大眼的家伙當領頭羊也沒什么。 當然,要是放到其它場合,那他們就得和老朱爭一爭了。 “既然沒有異議,那就……” “嗡嗡嗡——” 熟悉的聲音出現,殿內幾十個王朝的皇帝代表紛紛往外看去。 朱元璋站了起來,雖然知道大明有可能會滅亡,但畢竟又熬了四十七年,他心底還是高興的。 “唉,估計是不肖子孫降臨了,我大明如今三百七十九年,算算也該到滅亡的時候了,讓諸位見笑了?!?/br> 朱元璋這話說的許多皇帝翻出白眼。 “你這大明就不應該和我們算一種王朝!” “沒錯,按照你孫子朱高煦說的,你大明已經是工業時代,活三四百年并不奇怪!” “誒誒誒,此言差矣!”老朱單手背在身后,另一只手擺手道: “我大明在我在的時候還是農業國家,后來才進入工業的,所以我大明還是農業國家?!?/br> “我知道諸位心理不平衡,但諸位也不用著急,畢竟我大明有可能是最后一個王朝了,以后就沒有新人涌入了,不如讓我大明多傳幾十年,也不至于讓此界太冷清,你們說是不是……” 朱元璋這話說的眾人沒脾氣,畢竟他們已經知道大明后面的事情了。 按照現在這種情況,大明很有可能會被自下而上的思想浪潮所推翻。 “話說回來,不如討論大明如何滅亡如何?” 嬴政突然開口,劉邦也道:“對對付,依我看,這大明應該會因為宗室和武勛作亂,導致百姓揭竿而起而覆滅?!?/br> “不會!”李世民捋了捋自己的八字胡: “大明頒布了禁槍令,百姓沒有槍,大明的權貴和資本又互相幫助,百姓很難揭竿而起?!?/br> “依我看,大明權貴和資本中會有新的群體崛起,而后雙方爆發矛盾,進而演變戰爭?!?/br> 李世民說的很有道理,鐵木真也跟著道:“現在說那么多沒用,先把外面那個明帝叫進來,問問大明這四十七年的變化!” “對!”鐵木真的話,贏得了眾人的共識。 這群家伙,完全不顧老朱厚黑的臉色,把外面的朱和坌接了進來。 在他們接進來之前,朱慈煊已經找到了朱和坌,并和他說了下此界的一些規矩。 “晚輩朱和坌,見過諸位前輩……老祖宗?!?/br> 朱和坌畢恭畢敬作揖,朱元璋只能故作大度道:“說說吧,你執政下的大明如何,滅亡了否?” 盡管故作大度,可朱元璋心里還是有幾分忐忑。 “大明并未滅亡,不過民間思想浪潮確實高漲,小子估計百年后的大明會因為思想浪潮而被推翻,但帝制會如無字書一般保留,大概率是虛君制?!?/br> 朱和坌說罷,也開始將自己面對的情況交代出來。 總的來說,朱和坌在位期間就是大事做不了主,小事能做主。 不過小事能做主的前提也是不影響到大事。 另外,李貞父子不斷聯姻,勢力從燕黨到浙黨,而李貞的孫子李政也很有才干。 不過以朱和坌看來,正是因為李政有才干,所以李政才不會想著推翻大明,而會盡可能的維持大明的統治。 只有這樣,他和他背后的那群人,才能不斷趴在大明背上吸血。 除此之外,朱和坌更擔心的是宗室和地方無爵武官。 這群人才是恨不得大明會遭遇危機的人。 只有大明放開限制,宗室們才能乘風而起,武官們才能有機會成為勛貴。 “其實兒臣最擔心的,還是太子朱怡鎮?!?/br> 朱和坌慚愧道:“大明朝現在只要不折騰,那還能有百年國運,可太子他銳意改革,這才是致命的地方?!?/br> 朱和坌話音落下,李世民捋了捋八字胡:“確實,大明的結局已經固定,若是你兒子胡攪亂攪,反而會把局勢攪亂?!?/br> “局勢一亂,那就不去順應天命,而是人禍而折了?!?/br> 李世民話音落下,劉邦笑著看向老朱:“明帝,看樣子你的大明不好受了?!?/br> “王朝中后期最怕折騰……”劉秀也補充一句。 幾人的話,讓朱元璋臉上表情難堪,可他還是故作大度道: “罷了罷了,反正我大明也快逼近四百年了,沒有前車之鑒的情況下,亡就亡了吧!” 朱元璋一句話,瞬間讓殿內這群二三百年的皇帝露出尷尬。 “該死的朱重八,整天就知道裝!” 第614章 地府.傷風敗俗朱厚照 “??!” “打!給我狠狠的打!” 奉天殿廣場上,李成梁、李如松一脈正被氣血上頭的老朱家輪流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