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節
朱祁鉞眼底透露幾分厲色,王燾心中一凜,連忙作揖應下。 很快,河中的兵馬調動開始頻繁起來,而這樣的兵馬調動自然瞞不過一直觀望的兀魯伯。 盡管明軍征服河中地區,可明軍與當地百姓始終有著宗教、信仰的沖突,給兀魯伯傳信的人并不少。 他們在等待一個機會,等待明軍和兀魯伯決戰的機會。 這個機會,也沒有讓他們等太久…… 宣德二十四年八月二十四日,朱祁鉞率正兵三萬五千,輔兵三萬,民夫二十萬遠征帖木兒國都赫拉特。 在這直線距離超過一千里的遠征路上,僅有阿穆、馬魯等幾座小城。 正因如此,兀魯伯沒有率軍迎敵,而是布置五萬軍隊在克爾登防備忽魯謨斯的明軍,自己率軍二十萬駐守赫拉特,剩余十五萬分別防備德里、白羊、黑羊幾方勢力。 戰爭的進程沒有超過兀魯伯的預計,朱祁鉞連戰連捷,阿穆、馬魯等幾個小城盡數被攻破,然而這幾個小城的人口早已經被兀魯伯遷往了赫拉特,因此朱祁鉞并沒有獲得太多民夫。 隨著軍隊不斷深入,他們的補給線不斷拉長,能用于作戰的軍隊也越來越少。 當朱祁鉞率軍攻陷赫拉特北部一百六十里外的庫什卡城的時候,他所率軍隊能用于作戰的只剩下了一萬八千人。 憑借西廠的情報,他清楚知道兀魯伯已經在赫拉特拉起了二十萬軍隊。 這二十萬軍隊中,光是騎兵就有五萬人,火繩槍部隊約六萬人,仿制大明“永樂式”野戰炮的火炮三百二十門,炮兵兩萬。 除此之外,還有九萬臨時組建的長矛、刀牌步兵。 不僅如此,在朱祁鉞抵達庫什卡的不久,河中撒馬爾罕等城池爆發了叛亂。 他們以宗教為名發動叛亂,而留守河中的軍隊僅有五千正兵和三萬輔兵。 面對叛亂,他們如救火員一般四處平叛,明軍的補給變得無法保障。 相比較他們,兀魯伯依靠著波斯、阿富汗等地兩千余萬人口不斷維持著己方軍隊的補給。 雙方的后勤差距一下子拉大,而朱祁鉞也沒有托大進攻赫拉特,更沒有撤軍平定河中叛亂。 他從安西、北庭、河中各自再抽調一衛兵馬,甘肅、陜西更是被抽調兩衛兵馬。 在他的抽調下,七衛近四萬兵馬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被調往養夷,從養夷一路南下。 十月初三,四萬兵馬參與河中平叛,這次的叛亂給河中人口造成了嚴重的損失,近百萬人家破人亡,而發動叛亂的六千多名富商、貴族被處死,其親眷及奴仆被發配河中各地的礦場。 冬月十五,四萬兵馬抵達前線,明軍兵力增加至五萬七千余人,兀魯伯壓力驟增。 與此同時,隨著昆侖洲的戰事結束,小西洋衛、錫蘭衛北上馳援忽魯謨斯,忽魯謨斯明軍增加至一萬五千人。 臘月初五,海軍都督僉事戚赟節制波斯衛、小西洋衛、錫蘭衛出兵進攻克爾登。 消息傳往赫拉特,不等兀魯伯有所反應,朱祁鉞率軍五萬七千余人南下進攻赫拉特。 赫拉特的北部有一座橫亙在赫拉特與庫什卡之間的山脈,而兀魯伯駐扎的地方就在這里。 二十萬大軍駐扎這條山脈,由西向東百余里,各個坳口都被占據,宛若銅墻鐵壁。 當朱祁鉞率軍抵達山下,只見前方山脈橫亙在大軍面前,而兀魯伯在這條山脈構筑了多重防線,易守難攻。 烏泱泱的人群站在防線后,隔著里許眺望北邊的明軍。 “嗚嗚嗚——” 在朱祁鉞觀摩防線的同時,帖木兒的防線上突然走出了千余騎兵。 如果他們手持一般的旌旗,朱祁鉞或許會以為他們是簡單的來求和,然而他們手持的旌旗是代表兀魯伯的王纛。 “這兀魯伯,看樣子是想要和俺見一面?!?/br> 朱祁鉞不以為意,臉上甚至浮現笑意,并不把兀魯伯的這種姿態放在眼里。 “殿下,奴婢代您去吧?!?/br> 王燾擔心朱祁鉞安危,可朱祁鉞卻爽朗道:“他帶千余騎,俺也帶千余騎?!?/br> “他若是有別的舉動,俺率先解決了他?!?/br> 話音落下,朱祁鉞抖動馬韁向前走去,王燾見狀有些著急,可還是率領千余騎兵跟隨朱祁鉞向前走去。 在兩軍二十余萬陣前,朱祁鉞與兀魯伯的距離越來越近。 當雙方距離不足百步的時候,兀魯伯一方的騎兵停下了腳步,兀魯伯帶著兩名騎兵手持王纛上前。 朱祁鉞比他更自信,抬手示意吉林衛止步后,他只帶著手持大纛的王燾上前。 雙方的距離靠近,在不足十步的距離時停下腳步。 兀魯伯與朱祁鉞印象中的形象一致,腦海中不由想到了他在自家爺爺、太爺爺面前跳舞的場景。 他沒瞧見過,但想來一定很有意思。 “太子殿下,我們或許可以以這條山脈為界限,北邊的疆土我可以讓給天朝,作為擅自動兵的代價!” 七十一歲的兀魯伯胡須花白,整個人為黑色的長袍所包裹。 相比較他,朱祁鉞還算年輕,身上穿著鴛鴦戰襖,外披甲胄。 “兀魯伯,你應該清楚,俺來這里,可不僅僅只為了河中這一塊地方!” 朱祁鉞有自己的貪念,他想要打仗,但也知道治理新納入的疆域費時費力。 他很擔心這是自己的最后一仗,所以他力圖滅亡帖木兒國,拿下整個河中、波斯。 當然,這樣也有很嚴重的后果,畢竟帖木兒國有三千萬百姓,地域廣闊,哪怕波斯地區濱海,河中地區距河中鐵路很近,但治理起來卻并非那么容易。 兀魯伯正是清楚這點,所以才會提出割讓河中來議和的建議。 在他看來,如果面前之人是朱棣、朱高煦,那他們一定會同意這個做法,然后等待鐵路修抵阿姆河北岸,他們才會再次發起對帖木兒國的進攻。 只可惜,他沒有預料到朱祁鉞那么著急。 黑袍下,兀魯伯的表情嚴肅,朱祁鉞卻臉上笑意濃厚,雙方的地位可見一斑。 “您遠不如太宗文皇帝和世宗武皇帝?!?/br> 兀魯伯緩緩開口,朱祁鉞卻輕笑:“俺不如他們,不過俺卻能滅了你?!?/br> “俺早年聽說過你與你父親給俺爺爺、太爺爺跳舞奏樂,當時俺在安西打葉爾羌,沒能瞧見?!?/br> “這次俺來了,俺倒是想看看你帶著你兒子給俺跳舞?!?/br> “那我們戰場上見吧!”兀魯伯調轉馬頭,朱祁鉞卻瞧著他遠離,隨后才調轉馬頭。 借助剛才與兀魯伯交談的機會,他利用自己的眼神看到了兀魯伯在這條山脈的布置。 不得不說,兀魯伯還真是學到了自家爺爺陣地戰的幾分精髓。 不過不要緊,波斯這塊地方,終將被自己收入囊中,成為大明的一塊土地…… 第586章 后記宣德(5) “轟轟轟——” 宣德二十四年臘月初八,在沉悶的炮聲中,明軍對駐扎在赫拉特北部山脈的帖木兒軍隊發起了進攻。 四百二十門“宣德式”野戰炮對赫拉特山脈傾瀉炮彈,每一輪的炮彈都對兀魯伯花費巨大精力布置的防線造成難以估計的傷害。 明軍的“宣德式”野戰炮雖然比較“永樂式”沉重,但射程也更遠,威力更大。 面對這樣威力的新式火炮,帖木兒軍隊二十萬人被打的抬不起頭來。 然而赫拉特山脈的三重防線畢竟耗費了兀魯伯十余年心血,并不是那么容易攻破。 明軍的炮彈還沒發展到碰撞擊發而爆炸的程度,盡管火藥威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一些關鍵的東西還沒有實現技術突破。 大明的科技雖然一直在提升,但是相較于永樂、洪熙年間的提升速度來說,確實是有些慢了。 一時間,北部的明軍被阻礙在了赫拉特山脈北部。 相比較北部,南部的明軍卻高歌猛進,一路打到了克爾登城下。 沙哈魯和兀魯伯吸取當年被鄭和長驅直入的經驗,所以在近半個世紀的時間里,他們不管加固直面忽魯謨斯的幾座城池。 也正是因為如此,明軍不管南路還是北路,兩路大軍都因為無法攻破防線而與帖木兒陷入了僵持。 雙方從臘月交戰到宣德二十五年的三月,期間帖木兒的軍隊死傷無數,可兀魯伯憑借身后的兩千萬人口,源源不斷地將炮灰送上戰場。 如果鐵路連接到庫什卡,那明軍可以迅速調集足夠多的軍隊多點進攻,然而明軍的鐵路遠在三千余里外。 原本的閃擊戰打成了持久戰,這是除了朱祁鉞和兀魯伯外,其余人不曾想到的。 “不如同意兀魯伯的要求,天軍暫退河中,反正河中廣袤土地與礦藏已經到了朝廷手中,消化河中最少需要幾十年,不必著急攻入波斯?!?/br> “山南與河中sao亂不斷,當務之急是先安穩住山南和河中?!?/br> “去年軍費支出高達二千六百余萬,遠超原本的預期,如今拿下河中和山南,理當好好治理才對?!?/br> “沒錯,河中五百余萬口百姓,如今僅存三百余萬,再打下去就是消耗人力,視百姓安危為不顧?!?/br> “糊涂!帖木兒國的實力如此,這次放過他們,用不了多少年,他們就會加固防線,到時候更難打!” “波斯地區礦藏儲量巨大,決不能放棄!” “如何不能放棄?波斯盛產的不過就是銅鐵罷了,而朝廷根本不缺銅鐵?!?/br> “是極,早年國朝缺乏銅礦,而今每年產銅超三百萬噸,民間銅幣不斷貶值,剛好趁這個機會改銅幣為銀幣!” 三月末,隨著明軍與帖木兒軍隊僵持三個半月,朝堂上針對是否要拿下波斯產生了爭議。 以當下的眼光來看,波斯只有銅鐵可貪圖,而大明朝如今根本不缺銅鐵。 不僅是不缺,甚至達到了過分充裕的程度。 由于南洲、東洲的大量銅礦被開采,銅價開始日漸走低,原本的銅幣價格也在不斷貶值。 正因如此,戶部早就提交過更改幣制的提案,但卻被皇帝擱置到如今。 現在正好借著這次機會,將這個提案重新翻出來。 “好了……” 武英殿金臺上,隨著朱瞻壑開口,群臣紛紛閉嘴作揖。 朱瞻壑的目光掃過了他們,最后才開口道:“國庫還有五千多萬貫,這場仗并非打不下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