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節
原本他們就是被抓來守城的壯丁,雖然有弓箭和彎刀,卻沒有甲胄,只是第一重的炮灰。 明軍給出的條件十分誘人,百頃草場是這些人不敢想象的,而羊群均分更不用說。 他們這些牧戶,本來就是為貴族放牧、耕種而生的人,自然清楚貴族們的牧群有多少。 這些牧群如今被趕往山區躲藏,并不會走丟。 等明軍離開,數十萬牛羊就會重新占據水草豐茂的伊犁河谷。如果這些牧群能被他們所獲,那他們都不敢想象自己的日子將會變得有多好。 壯丁和兵卒們在動搖,而城內投降派的貴族也被西廠的力士所找上。 在得到了承諾過后,是夜子時三刻,亦力把里東城的城門被守城的貴族打開,并在城門外點燃了大火。 作為開城之人,他將會獲得千頃草場,羊群千只和正五品散階的待遇。 “大火出現了,先派五百人接管城門樓和甕城?!?/br> 深夜里,朱棣沒有休息,拿著望遠鏡看見燃燒的大火后,便指揮毛忠進攻亦力把里。 毛忠作揖應下,隨后派遣五百騎兵進城接管城門。 他們十分小心,只要亦力把里守軍有什么異動,他們就會立馬撤退。 好在有驚無險,他們成功穿過甕城與外城甬道,將東城城門樓接管。 “大軍進發!” 眼看大火被熄滅,朱棣立馬抬手示意大軍進攻。 毛忠一馬當先,率領麾下四千余人沖向東城門。 朱棣有條不紊的指揮本部兩千騎兵巡哨整個亦力把里的四座城門,以防貴族們外逃。 朱高煦坐在一旁看著朱棣攻陷亦力把里,說實話,這一切都在他的預料內。 亦力把里的戰斗力比起漠北的韃靼、瓦剌差了太多,加上也先不花和羽奴思、布卡別克等人都已經投降,拿下亦力把里根本不需要耗費太大力氣。 是夜,亦力把里城內火光沖天,朱高煦與朱棣眺望著那火光,依稀還能聽到喊殺的嘈雜聲。 “大事穩妥了,可以去休息了?!?/br> 朱高煦提醒朱棣,朱棣也興致缺缺道:“這對手越來越弱了……” 朱棣此刻只覺得對打仗沒了興趣,他還是喜歡那種勢均力敵的感覺,而不喜歡這種碾壓的戰局。 不過以大明此刻的實力,想找一個勢均力敵的對手實在是太困難了。 父子二人唏噓幾聲便回營盤休息,翌日清晨毛忠便已經將亦力把里肅清。 凡是抵抗明軍的貴族,一律殺無赦。 至于投降的貴族,毛忠則是給予優待,依舊讓他們住在自己的府邸,只是讓他們將走入山中的牧群召喚回來。 由于攻城太過順利,毛忠也叫停了前去阿力麻里的兵馬,讓他們不必帶亦力把里守城兵卒的親眷前來。 翌日正午,朱高煦與朱棣乘騎馬匹進入了亦力把里城池。 這里充斥著清真風的建筑和許多廟宇,顯然東察合臺汗國的綠化已經影響到了方方面面。 他們來到了亦力把里的宮殿,但這里的宮殿更偏向河中的風格,不如北京的奉天殿宏大,感覺也就是一個稍微大一些的府邸。 坐在大殿主位,朱高煦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后便對毛忠吩咐道:“將城池的商賈、貴族盡數遷徙前往大寧?!?/br> “等牧群返回城池,便將羊群均分給牧戶,讓他們帶回家鄉?!?/br> “不過要告訴他們,牧場需要等朝廷劃分,他們現在可以隨意放牧,但不代表那些牧場是他們的?!?/br> “是!”毛忠作揖應下,朱高煦則是看向朱棣: “您可以休息幾個月,過些日子我還得出發前往養夷?!?/br> “你去養夷干什么?”朱棣詫異,朱高煦則是開口道: “沙哈魯不聽話,敲打敲打他也是應該的,此外北邊的月既別國也蠢蠢欲動?!?/br> “我不過去威懾他們,他們還以為大明的勝利果實可以隨意被他們所摘取呢?!?/br> 朱高煦如此說著,朱棣聞言卻咳嗽道:“你既然要去,那我便與你一起去吧?!?/br> “您的身體,再趕這一千五百里路可不算太好……”朱高煦略微皺眉擔心,朱棣卻擺手道: “就這么說定了,畢竟這次之后,我日后恐怕也沒有太多機會能走那么遠的路了?!?/br> “之前既然說了要去看看昔年的怛羅斯城,那就要趁這個機會去看看?!?/br> 朱棣依舊撒潑耍賴,朱高煦對此也無奈,他可不能像朱棣對夏原吉一樣關起來。 朱棣要是做了什么傷害自己的事情,那后悔的可是他自己。 想到這里,朱高煦嘆了一口氣:“您總是如此執拗……” 朱棣露出笑臉,他知道朱高煦答應他了。 想到這里,朱棣起身道:“毛忠,給我找個地方休息,等朱能打到阿里馬圖,我們再啟程也不遲?!?/br> “是!”毛忠為朱棣引路,朱高煦則是坐在主位,讓胡季搬來了放在亦力把里的東察合臺汗國文冊。 東察合臺汗國大體上繼承了察合臺汗國的體制,主要由忽里臺議事會、長者為汗、分封制和總督制組成。 忽里臺議事會是蒙古部落王公大臣原始的議事機構,參加議事會的主要是汗族成員、各地異密、王城官員以及宗教上層人士等。 議事會對汗國的重大事宜做出決定,如汗位的繼承、領地的分封、軍令政令的頒行、重要官員的任命等都由議事會決定。 東察合臺汗國不設“儲君”或“太子”,汗位繼承是長者為汗,即誰年長就立他為汗。 汗國所轄的疆域和財產,基本由大汗分封給自己的兄弟、兒子、孫子,由汗室成員共同繼承、共同享用。 阿克蘇、烏什、喀什噶爾、英吉沙爾、和田等都是重要的分封地被分封領地的汗室成員稱總督,他們在領地內擁有全權,汗國不得干涉。 總督沒有世襲權,大汗可以隨時變動調整。 東察合臺汗國主要使用回鶻文、蒙古語和波斯語 整個國家的經濟,主要是天山北部草原地帶實施畜牧,南部諸地農業種植。 由于整個汗國堅守游牧為主的生產生活傳統,所以天山北部甚至出現了退耕還牧現象。 所謂商業,主要是亦力把里河谷所產的銅、鐵、鉛和其它地方產出的湖鹽、砜砂、白氈布、玉石等商品。 盡管東察合臺汗國可以自己鑄幣,但自從世界進入洪熙時期以來,全世界范圍都在使用大明通寶,而與大明為鄰國的亦力把里也不例外。 單從毛忠對抵抗派貴族的抄家所獲來看,幾乎三分之二都是大明通寶,其它則是其它國家的貨幣和他們本國的貨幣。 讓朱高煦感到頭疼的,是這群家伙沒有詳細的記載國家的經濟情況,甚至不過問分封地區的耕地、草場。 只要分封的地方按時交稅,不低于往年就足夠。 所以對于朱高煦來說,亦力把里的這上百本文冊,沒有幾本能用的。 田畝丈量、草場劃分都得等大明朝的官吏到位后才能丈量,才能均分。 想到這里,朱高煦不免有些頭疼,而時間也在一點點的過去。 七月十四,亦力把里貴族們的河谷牧群被逮到里亦力把里,朱高煦給每個男丁分了十只羊,最后還剩下十余萬只羊,五萬多頭牛。 這十余萬只羊,被朱高煦分給了前番被毛忠打下來的忒勒哈剌、納剌禿等地牧戶。 至于這五萬多頭牛則是被留下,交給毛忠帶來的民夫訓練。 它們需要經過訓練后才能變成合適的耕牛,其中不合適作為耕牛的,便只能作為rou牛交給百姓來照顧。 朱高煦均分牧群的舉動,很快得到了整個河谷百姓的民心,盡管他們信仰宗教,但在這個飯都吃不飽的年代,底層平民并不會狂熱宗教。 對于他們來說,發給他們草場和牧群的大明洪熙皇帝、蒙古人的博格達徹辰汗才是他們的真主。 不過朱高煦倒也沒有著急對當地宗教下手,而是等待著后續調派的官吏。 在等待中,南邊傳來了不太好的消息。 七月二十日,陳懋收復阿速、烏赤等城,但喀什卻被帖木兒國入侵占領。 按照時間來推算,那時沙哈魯應該還不知道朱高煦親征西域。 不過城池既然已經被占據,想讓他老老實實吐出來也不是那么容易,所以朱高煦是肯定要前往養夷城了。 七月二十四日,北路軍的朱能攻破阿里馬圖,朱勇在也速里修建莫州城,向北邊的大海子(烏倫古湖)進軍。 得知朱能攻破阿里馬圖,朱高煦也只能帶著朱棣向養夷前進。 從亦力把里前往養夷,一共一千五百里路。 好在有了亦力把里河谷二十多萬百姓的支持,補給的問題得到了解決。 朱高煦只是下達旨意,便有四萬多男丁前來擔任民夫。 朱高煦依舊按照每日五十文的工價,雇傭他們為民夫,并告訴他們,成為大明百姓后,他們便是自己做主,朝廷不會無緣無故的征調他們當免費勞力。 干活還能有工錢,這種事情在曾經的牧民心中簡直就是神話,而今卻實打實出現在了生活中。 在朱高煦均牧群、均草場的政策下,很快他們就拉起了六萬人的民夫隊伍,并用從亦力把里河谷繳獲的二十幾萬石糧食,承擔起了大軍西進的糧草。 從亦力把里河谷一路向西,走到阿里馬圖以西的地方后,便基本上都是荒漠戈壁。 只有沿著天山前進,他們才能見到沿著河流而形成的綠洲。 八月十四,南路軍兵鋒抵達喀什,北路軍拿下托克摩克。 八月二十五日,北路軍分兵收復峪穆翰、阿忒八失城。 由于展現拉的太長,即便前后十萬民夫的隊伍,也漸漸無法供應萬余兵馬。 最終在九月初七,北路軍攻陷養夷城,并最終將西征的腳步養夷城。 這一消息傳到了距離養夷城比較近的怛羅斯、訛答剌,以及北部草原上的月既別,而隨后朱高煦與朱棣抵達養夷城的消息也被帖木兒的沙哈魯和月既別的阿布海爾所獲知。 面對抵達河中的大明天子,兩國紛紛派遣了使者前往養夷城…… 第573章 恩威并施 “下臣參見大明洪熙皇帝陛下,陛下千秋萬歲萬歲萬萬歲……”九月中旬,當唱禮聲在西天山腳下響起,一座破廬頺垣的城池出現在了西天山腳下的亂山間。 養夷城,這座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城池,雖說放在這個時代屬于東察合臺汗國汗國,但實質上常常被帖木兒國、月既別國劫掠,導致它雖然是座城池,但實際上與鬼城無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