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節
因為他總是有很多奇思妙想,所以很多時候朱棣都十分好奇。 也就是技術不允許,不然朱棣都想看看朱高煦腦袋里裝的什么。 “兒臣在想,兒孫們是否有本事將如此龐大的大明朝給治理好?!?/br> 朱高煦唏噓,朱棣聞言也啞然不知道該說什么。 他倒是有個好老二,但奈何朱高煦只有一個好太孫。 朱瞻壑能力守成尚可,加上有朱祁鉞輔佐,按理來說也不會有問題。 可問題在于,歷史善于開玩笑,若是朱瞻壑日后糊涂,那大明朝便充滿了不確定性。 朱棣嘆了一口氣,一手插在腰間,一手放在女墻上,眺望遠方的天山。 “想那么多作甚,你做的已經很好了,起碼老頭子我日后下去了,見到你爺爺的話,也能挺起腰桿和你爺爺說我們爺倆的功績了?!?/br> “嗯?”朱高煦聞言看向他,不知道想到什么,臉上突然露出幾分笑意。 “您若是先下去了,一個人還敢對爺爺這么說嗎?” “……”朱棣沉默了,略微尷尬。 他看向朱高煦,朱高煦也看向他,二人四目相對。 父子間的默契,無需言語,一個眼神,便能相互理解。 朱棣臉上露出幾分無奈,朱高煦則是輕笑。 過了幾個呼吸,朱棣這才咳嗽道:“咳咳,這城墻上風沙太大,先回去休息吧?!?/br> “好……”朱高煦輕笑搖頭跟了上去,胡季站在原地,瞧著這對父子背影。 風沙讓陽光照下來昏黃,明明是正午,卻有種日落西斜的感覺。 漸漸地,這對父子的身影消失在了昏黃的環境下,可胡季卻依舊看著那個方向。 不多時,那個方向出現了兩道身影朝這邊走來,胡季以為是他們折返,卻不想見到了兩名西廠力士。 不知道怎么地,胡季心底有幾分失落。 他很喜歡跟在皇帝身邊,傾聽皇帝的教誨,因為他覺得皇帝所說的那些話,都有許多深意。 “指揮使,您在這看什么?” 走上前的兩名力士看了看四周,胡季聞言臉上露出笑意,隨后搖了搖頭:“沒什么?!?/br> 話音落下,他朝著朱棣父子消失的方向走去,漸漸消失在昏黃的環境中…… 第571章 君臨河中 “誰說西域遍地黃沙,看看這!”四月尾巴,當奔馳許久的馬群得到釋放,站在一處寬闊如海的巨大湖泊面前,朱祁鉞張開雙手放聲嚎叫。 在他面前,郭登蹲在湖邊洗了洗手,卻吸引來了不少魚群。 瞧見這一幕,朱祁鉞立馬笑道:“焉耆國王至員渠城,南至尉犁百里,近海水多魚……漢書誠不欺俺!” “這就是焉耆國的近海嗎?”郭登這才后知后覺起身,向身后看去時,只瞧見了一望無際的草原。 依靠天山流下的河水與地下水,焉耆盆地水草豐茂,而無數河流灌入的近海(博斯騰湖),則是從漢代便記載存在的龐大湖泊。 “僅是這一個焉耆盆地,恐怕就能耕種數百萬畝耕地,養兵數萬!” 朱祁鉞眺望遠處的天山,近看面前的草原,他不由心痛道: “聽說幾百年前,這里也綠樹成蔭,現在卻都被西虜糟蹋成了草原……” “西虜以草原為生,改造為草原倒也不奇怪?!惫巧斐鍪衷谧约荷砩喜亮瞬?,臉上笑道: “如今我們來了,這些草原也會被改為耕地,但我們不會竭澤而漁,而是會種植樹木來豐富這里?!?/br> “哈哈,是極是極!”朱祁鉞大笑,隨后便撒了歡的追著馬群跑了起來。 郭登瞧著他的背影,覺得這舉動有些傻乎乎的,但卻不知道為什么,居然跟上一起鬧騰了起來。 遠處的一名指揮使見狀,不免嘖嘖幾聲:“殿下和郭登時怎么了,走了十幾天黃沙戈壁,突然見到草原,傻了?” “不得放肆……”旁邊的陳懋訓斥一聲,不過并不嚴厲。 他雙手放在甲胄的腰帶上,唏噓道:“若是伊州、西州等地都能有這么大的草場就好了?!?/br> 顯然,便是連陳懋這些人,都不由得感嘆如此一個水風寶地的神奇造化。 這樣的唏噓不止是發生在他們身上,也發生在北路軍和中路軍身上。 北路軍一路向西,天山腳下都是待長成的草原,而遠處高聳的雪山與黑褐色的山體、湛藍的天空形成鮮明對比。 西域并不如那群廟堂上文官們所說的苦寒,而是有著適合生活的大片地區等待開發。 這里的環境,遠比渤海、西南更適合開發。 沿著天山山脈一路向西的路上并不缺乏水源,從天山上流下的河流小溪數不勝數。 遠離天山的地方確實荒蕪,可靠近天山的地方便能在這個季節綠意盎然。 除了現實與書本的反差,大軍也體驗到了西域那兇猛的大風。 大風由北向南,幾乎把人馬都吹得傾斜,尤其是北路軍出發那幾日遭遇沙塵,其中艱苦讓許多將領都在感嘆西域是個苦地方。 只是隨著他們深入西部,這才看到了綠意盎然的一片片草原。 由于東察合臺汗國人口不過數十萬,因此即便這個時代的西域要比后世降雨量更低,但用水量卻不如后世大。 這個時代的羅布泊還是一個規模遠超青海湖的龐大湖泊,其它地方的湖泊更是如此。 正因如此,軍隊前進的路上,許多沒有東察合臺汗國城鎮的地方,也都被將領標記了可以修建城池、亦或者是集鎮。 朱高煦坐鎮庭州,指揮著手下的幾千人將輪臺縣推平并清理。 當地的房屋太過簡陋,必須要重新修筑新的城池才能讓遷徙而來的百姓感受到西域的好處。 庭州為北庭的治所,而安西的治所則是被朱高煦暫時放在了后世的阿克蘇,如今即將改回姑墨地名的姑墨。 其實放在這里并不好,因為距離東邊的伊州、西州太遠。 不過不放在姑墨,那距離西邊的疏勒(喀什)就太過遙遠了。 如果疏勒發生戰事,治所放在焉耆、龜茲的話,很難及時馳援到。 當然,幾十年后若是通訊技術發達,加上帖木兒國被征服,那就可以考慮將治所挪到龜茲或者焉耆了。 時間一點點過去,隨著時間來到六月初,成批的人口也抵達了西州。 朱高煦在西州設置了高昌縣、鄯善縣和天山縣,三個縣將吐魯番盆地組成了一個西州府。 原本朱高煦以為哈密就是西州,結果翻閱唐書后才發現,西州指的是吐魯番盆地,而哈密是伊州。 連他這種從后世而來的人都能在這種事情上犯迷糊,更不用提這個時代的許多官員了。 改地名就是為了讓唐詩中的西域走入人心,哪怕麻煩,朱高煦卻依然要做。 吐魯番不再是吐魯番,而是“都護猶未到,來時在西州”的西州。 哈密不再是哈密,而是“老去將何散老愁,新教小玉唱伊州?!钡囊林?。 喀什不再是喀什,而是“那年關山月,今照疏勒城?!钡氖枥?。 從地名開始到人口遷徙,唯有大批漢人來到西域,才能讓華夏的文化不斷擴散傳播…… “新到任了三千多官吏,管理西洲和庭州、焉耆應該是足夠了?!?/br> 庭州府輪臺縣內,朱高煦與朱棣坐在一座臨時搭建起來的行宮內談論著西域治理的事情。 不得不說,相比較后世的樂高,其實不需要釘子來建筑的榫卯建筑反而更像一種大型玩具。 混凝土與早早準備而來建筑在幾天時間里便搭建起了一座中式風格的行宮。 當然,說是行宮,實際上只是一座占地畝許的正屋罷了。 朱高煦與朱棣各自睡在左右兩側,中間的正廳則是二人議事的地方。 門一打開,向外十幾步步便是臨時修建的丈許高水泥墻,用來抵擋風沙。 至于盜賊,整個輪臺縣幾乎都被朱高煦指揮推平了,這些夯土的屋子雖然也堅固,但始終比不得后來修建的生鐵、混凝土房屋。 太學之中,專門有建筑學院,測試的就是房屋對天災的抵抗。 大明朝如今的混凝土房屋強度搭配榫卯結構,防御五、六級地震不是什么問題。 不過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朱高煦記得明代中后期關中平原爆發了一場特大地震。 全國一百零一個州縣遭受了地震的破壞,分布于陜、甘、寧、晉、豫五地。 根據各縣州府志記載,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約為八十三萬人。 朱高煦記得這件事情是發生在嘉靖年間,也就是差不多一百多年后。 能在這種時代造成如此傷亡的災難,可見其威力之大。 “治理整個西域,所需要的吏員恐不下五萬之數?!?/br> 朱棣靠在椅子上,看著朱高煦對三個府下旨意,他開口繼續道: “西州三個縣想要治理起來倒也容易,但其它地方還是得等鐵路修通才行?!?/br> “你大可以將擔子放下些,沒有必要將十幾年的擔子都擔在自己身上?!?/br> 朱高煦這些日子的勞累,朱棣都看在眼里。 身為一個皇帝,能如此親力親為,這對朝廷和百姓是好事,但由于朱高熾的事情,朱棣總是擔心朱高煦的身體,所以不免關心起來。 面對這關心,朱高煦輕笑道:“老實說,這些日子反倒是我最不累的時候?!?/br> “在這里,倒是給我找出了幾分當年在吉林城的感受?!?/br> 朱高煦說罷,他與朱棣紛紛爽朗笑出聲來。 笑聲停下后,朱棣這才道:“你治理天下,我是很滿意的,你的吉林城能如此富庶,雖然有朝廷幫持的原因,卻也脫不開你的政策?!?/br> “這天下事情,你了解的遠遠超過我,我不必多嘴,但你的身體還是得照顧好?!?/br> 朱棣長嘆一口氣:“我可不想繼續體驗一場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經歷,你上點心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