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節
“嗯,王御醫說休養一個月就好了,不過聽說大軍明日即將分兵,俺想問問如何分兵,俺能跟哪一路走?!?/br> 朱祁鉞說到這里的時候,雙目放光,與幾個時辰前的姿態渾然不同。 “南北兩路都是騎兵,中路翻山前往河谷的是馬步兵,數量五千人?!?/br> “剩余的馬步兵則是負責保護輔兵運送物資,同時監督降兵?!?/br> 朱高煦將情況說個大概,而后才道:“我與你爺爺要去北疆,你便去南疆吧?!?/br> “是!”雖然對于沒能跟著去北疆而遺憾,但能去南疆也不錯。 朱祁鉞最擔心的就是自家太爺爺和爺爺把自己留在婁曾母或者吐魯番養傷,那樣可就真的把他憋死了。 “坐下等待用膳吧?!?/br> 朱高煦示意他坐下,同時在他坐下后詢問道:“我冊封羽奴思和也先不花的事情都傳開了吧?” “傳開了,將士們都有些不服氣,但俺明白爺爺是為了以后?!?/br> 朱祁鉞的話讓朱高煦滿意:“說說看?!?/br> “爺爺是為了日后拿下帖木兒和欽察兩個汗國時受到的阻力少一些?!?/br> 朱祁鉞并不知道這兩個當下還算強盛的汗國會在接下來四十年時間里分崩離析,故此只以為自家爺爺是為了降低難度。 “差不多吧?!?/br> 朱高煦笑了笑,倒也沒有過多解釋。 在他看來,等朱祁鉞到了年紀,輪到翻看那本書的時候,他自然會清楚自己此時做法的。 “不過到時候應該是俺來收拾他們吧?” 朱祁鉞臉上的笑容怎么忍都忍不住,因為他知道修建鐵路前往河中最少需要十幾年。 十幾年后,自己二十多歲,到時候剛好可以領兵西征。 想到自己領著幾萬人西征,朱祁鉞恨不得一下子跳過這十幾年的時間。 “差不多吧?!?/br> “到時候俺帶著幾萬人就把他們都收拾了!” “嗯?”朱高煦以為這小子想的是當皇帝收拾,顯然他沒想到這小子想要帶兵收拾。 “出征還是交給將領,你就安穩坐大后方就行?!?/br> 朱高煦想的是四十年后的事情,朱祁鉞卻想著十幾年后的事情。 “那怎么行?那俺爹干嘛?” 朱祁鉞詫異開口,朱高煦聞言也不好說那時候你爹估計已經去世了,只能說:“到時候你就懂了?!?/br> “俺知道了?!敝炱钽X咧嘴一笑,眼珠子一轉,不知道打什么主意。 倒是朱棣瞧見他們兩人這對話,心里不免有些羨慕和唏噓。 十幾年后的事情,這對爺孫倒是都能看到,而自己恐怕只能將眼前的事情收入目光中了。 別說十幾年,他這身體還能不能撐到八十都是問題。 “陛下,戰損清點好了!” 帳外,朱能的聲音再度響起,朱高煦不必開口,便聽到朱祁鉞主動道:“宣!” 朱能走入帳內,畢恭畢敬作揖道: “我軍戰死騎兵一千余四十六人,戰死馬步兵一百二十二人?!?/br> “重傷救回者二千六百五十四人,輕傷一千三百余人,折損軍馬四千七百五十四匹?!?/br> “所殺胡虜,前后所計二萬三千六百四十七人,繳獲馬匹九萬八千余六十七匹?!?/br> 氣氛一時之間略微沉重,朱高煦率先開口道: “按照戰前所說撫恤制定撫恤,另外若是烈屬愿意在鐵路建成后遷徙西域,另發田百畝!” “重傷的弟兄,撫恤和遷徙條件亦是如此,另外安置他們就地轉業?!?/br> “最后告訴六部,天山以北為北疆,設北庭都司,天山以南為南疆,設安西都司?!?/br> “亦力把里河谷及夷播海至怛羅斯城東部戈壁等地設河中都司,著六部發遷徙告示,令報社也發遷徙新聞?!?/br> “若是愿意舉家遷徙西域并安家者,發耕地百畝,不得買賣?!?/br> “若是放牧,發草場百頃,羊百只!” 三言兩語間,朱高煦便給出了足夠豐富的遷徙獎勵。 他必須在四十年時間里,讓西域三都司成為日后大明能拿下兩大汗國的補給基地,而這個目標需要足夠的人口。 第570章 城頭論政 “安西大捷!”“安西大捷!” 四月二十,當匆匆走下火車的幾名塘騎翻身上馬,背負加急從北邊安定門進入京城,他們一手緊握馬韁,一手持著飄揚的“朙”字旌旗向安定門大街狂奔吶喊而去。 “安西?” “安西是哪?” “讓你上課好好學你不聽,安西都不知道!” “安西哪???” “安西就是西邊啊……” “廢話!” 由于正是上午,學子們都在學校學習,而早早走出學校的許多人已經忘記了學校所學知識,故此即便塘騎們大聲吶喊,百姓們卻也對安西這個詞摸不著頭腦。 “安西都不知道了啊……” 一些還記得課本知識的人鄙夷看向身邊的人:“安西就是西域,唐代的安西都護府,課本上不是說過嘛?!?/br> “安西都護府?”經過提醒,一些人漸漸想了起來。 “記得了記得了……” “那安西大捷豈不是西域大捷?我們打到西域去了?” “何止,按照塘騎的說法,估計西域都要被拿下了!” “好好好??!” 街頭巷尾間,經過一定時間的輿論發酵,百姓們漸漸才明了了所謂安西大捷的到底是發生在什么地方的事情。 與此同時,得知安西大捷之事的朱瞻壑也連忙召集正四品以上官員前往武英殿議政。 在官員們趕往武英殿的同時,他們都知道了安西大捷的事情,不過具體是如何大捷,他們此刻還不是特別清楚。 官員們急匆匆趕往武英殿,在京五百余名正四品以上官員抵達武英殿時,距離塘騎進入北京城已經過去整整兩個時辰。 時間來到了正午,而坐在高位的朱瞻壑則是目光掃視眾人,臉上止不住的高興與得意。 “召集你們朝會的原因,想來你們也都清楚了?!?/br> 朱瞻壑身穿緋袍,頭戴翼善冠,留著兩撇上翹的八字胡。 只是背負雙手昂首開口,便給人一種自信大方而威嚴的感覺。 不等群臣開口詢問,他便起身來回慢慢悠悠走,目光掃視群臣。 “陛下與太上皇親征亦力把里,十日前將亦力把里王子也先不花、羽奴思圍困莫賀城峽口,四萬胡騎葬身二萬余,剩余二萬盡數被俘?!?/br> “陛下敕封也先不花為安西侯,羽奴思為北庭侯,報捷同時令塘騎傳令給孤,于西域置三司!” 朱瞻壑話音落下,他身后便降下了一幅地圖。 這地圖是朱高煦前往哈密前就留下的,成功將南疆、北疆、伊犁河谷分成三塊。 由于大明覆滅漠北蒙古政權,所以整個西域的面積遠比漢唐時期的西域要大。 整個西域,從北邊接觸西西伯利亞平原,到南邊接觸烏斯藏。 整個伊犁河谷外加延伸到怛羅斯東部的廣袤戈壁,這些都是朱高煦要拿下的疆域。 單論面積而言,恐怕超過了二百萬平方公里,比后世的新疆還多出四十多萬平方公里。 加上眼下的通信手段比較原始,所以將西域劃分為三塊來進行短暫管理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朱高煦只追求強羈縻,那直接設西域三司就足夠,追求實控當地,設安西、北庭就足夠。 不過朱高煦的追求不僅僅是這點,安西和北庭是休養生息的地方,而伊犁河谷所代表的河中都司,則是日后大明攻略河中的橋頭堡。 朱瞻壑與朱高煦聊過西域的事情,所以他很清楚自家父親的想法,故此他在群臣看得差不多后直接開口道: “天山以北為北疆,設北庭都司,天山以南為南疆,設安西都司?!?/br> “亦力把里河谷及夷播海至怛羅斯城東部戈壁等地設河中都司,六部發遷徙告示,報社也發遷徙新聞?!?/br> “若是愿意舉家遷徙西域并安家者,發耕地百畝,不得買賣?!?/br> “若是放牧,發草場百頃,羊百只!” 朱瞻壑將朱高煦的移民政策公布,同時開口道:“六部研究一下,將當地的地名都改為我漢名?!?/br> “此外,陛下將使用鐵路將西域數十萬牧民遷徙大寧,六部也要對此做好準備?!?/br> 朱瞻壑開口說罷,王回便主動走上前作揖道: “殿下,臣有事啟奏?!?/br> “準!”朱瞻壑頷首,王回則是繼續道: “若是以此為遷徙標準,那響應的必然是牧戶為主,而牧戶又多以蒙古人為主,故此應當限制為漢人遷徙?!?/br> 王回清楚皇帝的意圖,單從地圖上那小小的河中都司,他便了解到了朱高煦的想法。 正因如此,他才會建議以遷徙漢口為主,因為漢口最為穩定。 “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