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節
可朱高煦這一如往常的關心他們,卻讓他們心中慚愧非常。 “吃一塹長一智,回來之后好好培養沒有犯錯的子孫,讓他們將功贖罪?!?/br> 朱高煦交代著眾人,隨后便繼續向吉林城走動,同時與那些殘缺了四肢的老卒打著招呼。 盡管他們之中許多人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事后也追封了世襲降替的正六品、正七品散階。 可這些東西,終究換不回他們殘缺的血rou。 望著他們,朱高煦也是眼眶泛紅。 他從不后悔起兵靖難,也不覺得對不起自家爺爺。 唯一要說對不起的,那便是戰死的弟兄,殘缺的兄弟。 “這傷口,到了陰雨天的時候疼吧?” 朱高煦瞧著一個六十多歲老卒的斷臂處,伸出手小心翼翼的摸了摸,眼眶泛紅。 “想到這胳膊是為陛下斷的,那便不疼了!”老卒咧著嘴,笑容燦爛。 見狀,朱高煦對身旁亦失哈道:“凡是還活著的弟兄,明日聚集軍營,我要親自與他們面對面說話!” “是!”亦失哈應下,而朱高煦也在人群的簇擁中向著吉林城靠近。 吉林城的外圍多出了一重二十四里周長的高大混凝土城墻,城墻外是一片片被劃分好的居民區。 原先的城墻并未更改,還是保持原先的模樣,只不過成為了現在的內城。 至于這高大的混凝土城墻,則是外城的城墻。 穿過外城區凱旋門的甬道,城內的百姓已然得知皇帝到來的消息,紛紛眺望城門。 眼看代表天子的旌旗出現,城內頓時山呼海嘯,熱鬧一片。 “陛下——” 不論大人還是小孩,他們此刻都在熱情的歡呼著,哪怕是一些七八十歲的耆老,他們也伸著脖子,渴望再看一眼曾經的那位。 一個七十多歲的耆老坐在輪椅上,被擋在了吉林衛的列隊外,但他依舊可以透過縫隙看到那徒步走來的隊伍。 “爺爺!你看,陛下來了!” 一名青年激動叫嚷著,坐在輪椅上的耆老卻張望看了半天,迷糊道:“哪呢?” “就是最前面那個,最前面最高大的那個!”青年急的面紅耳赤,卻又不能指指點點,只能形容皇帝來讓自家爺爺注意。 他本以為自己已經說清楚了,可耆老看了半天后卻迷糊道:“沒有啊……” “就是最前面那個??!”青年心里急得要死,但耆老卻瞇著眼睛仔細看了看,最后搖搖頭: “瞎說,陛下年輕著呢,哪有這么老……” 此話一出,四周六十多歲還能站著的耆老們四目相對,青年卻對怒目而來的吉林衛兵卒訕笑道:“我爺爺七十八了,年紀太大,記錯了……” “我沒記錯!”坐在輪椅上的耆老忽然睜開了眼睛,大聲道: “陛下年輕勇猛著呢,當初我在雞西關給陛下燒飯,陛下一個人在馬道上來回沖殺,百十來號胡人都攔不住陛下,紛紛跳起來試圖纏抱陛下,就跟小孩子抱大人一樣,結果都被陛下錘殺了?!?/br> 話音落下,他看向已經走遠的那道身影搖了搖頭:“剛才那人不是陛下,他的背太彎了,陛下的背永遠是直的!” “……”聞言,眾人四顧無言,而朱高煦卻已經走遠。 這一日的午后,朱高煦終于圓了返回吉林的夢,面對前來簇擁歡迎他的百姓,分外高興。 為了不引起踩踏事件,朱高煦步行前往了當年的渤??ね醺?。 這些年在他的刻意交代下,渤??ね醺淮u一瓦都沒有改變。 它還是像以前一樣,不像王府,反倒是像一些權貴的大院。 興許也正是因為它存在于吉林,故此凡是返回吉林歸養的權貴,根本不敢在規格和面積上超越他,也算是變相的傳播節儉了。 “走吧,進去吧……” 站在王府前看了許久,塵封的記憶開始不斷沖擊朱高煦。 他帶人走入了王府之中,瞧見了那寬闊的承運殿廣場,也看到了那高高在上的承運殿。 他帶著數百名昔日的老臣走上承運殿,內里擺設依舊,而他也迫不及待的走上了主位并坐下。 盡管只是一張很普通的椅子,可坐在這張椅子上,朱高煦卻覺得比龍椅還要舒服。 他雙手拍了拍扶手,對面前笑臉盈盈的眾人唏噓道:“當年,我就是坐在這里,穿戴甲胄面對我那大兄派來對付我的使臣兵卒?!?/br> 時間過去太久,他已經不太記得當初那個帶著兵馬,趾高氣揚要帶走自己的官員叫做什么名字。 他只知道,這人最后死在了自己的手上。 “陛下,既然諸位都來了,那不如效仿以前,再辦一場年會吧!” 李失上前建議,朱高煦聽后笑著點點頭,可又擔心鋪張浪費,不免詢問道: “如今不比以前,若是要想實現昔年正旦的熱鬧,恐怕要浪費不少東西?!?/br> “不會的,陛下!”李失咧嘴笑道: “現在的渤海,不管是牧場還是耕地,產出都比以前多出太多太多了?!?/br> “您平日里那么節儉,權當省錢來過這次年會了!” 敢和朱高煦這么說話的,也就只有李失和徐晟他們這兩個蠻子了。 “哈哈……好!”聽到這話,朱高煦也看向亦失哈: “按照李失這夯貨說的,全城行宴,要比當年辦的還要隆重!” “是!”亦失哈笑著應下,同時也走到眾人面前開口道: “諸位也不要站著了,各自尋位置坐下,我再讓人去搬來椅子,陛下恐怕有很多話要與你們說?!?/br> “趁著這個時候,我去讓人布置這場行宴!” “領令!”眾人紛紛作揖應下,朱高煦瞧著這一幕十分高興,手止不住的往自己的八字胡撫摸,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讓他顯得隨和。 在眾人各自得到椅子坐下后,面對擁擠的承運殿,朱高煦也與眾人談論起了這些年關外的變化,以及各自的變化。 聽著他們的話,朱高煦也對他們說到:“回想起當年來到吉林,創建這塊根據地,許多同袍弟兄、英才良將為我獻出了性命,例如那張成山的父親,犧牲時便十分年輕?!?/br> 說到這里,朱高煦站了起來,不禁想起當年坐在此處時所做的那些事情。 良久之后,他才重新開口道:“你們其中有人犯了錯誤,我已經給予了懲罰?!?/br> “我不知道你們是不是知道你們錯在哪了,如果知道了,那就好好教養子孫,讓他們為您們今日的過錯恕罪?!?/br> “如果不知道錯在哪,那也沒有問題,日后家中落魄了,你莫要怨恨我就行?!?/br> “即便怨恨我,我也不擔心和害怕你們的怨恨,更不會感到愧疚?!?/br> 朱高煦打直了自己的脊背,目光掃視眾人道: “如今的吉林,比起三十二年前大不相同了,修了官道,通了火車,物資不斷,飯菜多樣,神氣許多……?!?/br> “這一切,與我當年我設想的未來一樣,而且我相信吉林將來還會更好,更加神氣?!?/br> “為了吉林的百姓和天下的百姓能過上好日子,必要的惡人我是一定會當的,你們也不用像南邊那群人一樣試探我?!?/br> “在這里,我不是以皇帝的身份勸大家,而是在以你們曾經的殿下,曾經渤??ね醯纳矸輨翊蠹??!?/br> “我們雖然過上了好日子,但艱苦奮斗的精神千萬不能丟掉?!?/br> “如果當年我們沒有這些艱苦卓絕的精神,就不會有今天百姓康泰的勝利?!?/br> 朱高煦這番話,將部分人說得低下了頭,可他還沒有說完。 “貪腐之前先想一下,你的位置之所以能爬的那么高,身后到底是誰在支持你?!?/br> “不是朝廷,也不是我,而是那些為你們拋頭顱灑熱血的子弟兵?!?/br> “你們從老百姓手上壓榨錢糧,和昔年那盤剝壓榨你們的貪官污吏有什么不同?!?/br> “你們對得起曾經的自己,對得起那些倒在路上的子弟兵嗎!” 話音落下,殿內大部分人都低下了頭,而這一幕也被朱高煦看在了眼里。 可是他知道,盡管他們現在低了頭,但這并不代表他們已經反思。 等自己走后,他們還會繼續以前的行徑,而這是自己阻擋不了的…… 第542章 以博直名 “淅瀝瀝……”雖不是雨季,但吉林城還是在籌備行宴的清晨下了一場毛毛細雨。 雨后天晴,陽光照耀著翠綠的山崗,朱高煦在亦失哈、李失、胡季等人的陪同下,重新登上了當年血戰的哈達嶺。 在這里,許多當年的城防布置不定期被人修葺,那一排排厚實的木屋以及長長的壕溝能讓人感受到這里的血雨腥風。 黑褐色的土地讓人不知道是因為血液浸透,還是原本就是這副模樣。 登高遠望,朱高煦沒有留下太多言語便走下了哈達嶺,而上下哈達嶺的地方也修建了二丈寬的混凝土臺階。 “我記得當年我爬這座山的時候,許多人因為急匆匆開路而滾落山去,好在山勢不算陡峭,沒有陣亡什么弟兄?!?/br> 幾聲唏噓,朱高煦都在感嘆現在與以前條件的不同。 不多時,他們走下了哈達嶺,來到了平原上。 在返回吉林城的官道上,朱高煦時而駐步細看路邊田間禾苗生長情況,時而詢問種植作物類型。 對此一切,身為吉林知府的張成山如數家珍般為朱高煦介紹著,李失等人也會時不時插幾句嘴。 朱高煦聽了他們的回話后,意味深長地說道:“這種地和育人一樣,馬虎不得半點,一旦馬虎,那就是顆粒無收?!?/br> 面對他的這番言語,李失等人訕笑著點頭。 前往吉林城的路上有許多涼亭可以休息,這些大多都是修建來給當地干活的農戶停下來吃午飯,亦或者是酷暑時休息的。 吉林城已經有了許許多多的公共設施,這種意識朱高煦很滿意,深有感觸地說:“我這次返回吉林,真是彈指一揮間?!?/br> “見到你們把吉林治理的那么好,我很高興,也很滿意?!?/br> “我希望你們在吉林能做這些事情,修建這些對老百姓好的設施,也希望你們不要特別待遇吉林,而是也將這種精神和做法帶到其它府縣,不論關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