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節
好在鄭和他們也不只是做買賣,他們在當地指揮東國人修建了許多水利設施,并將那些花費大力氣從中東運來的耕牛送給了阿荼。 在贈送時,他們還展現了大明的農具,讓耕牛犁開了土地,教導了他們如何灌溉、種植作物。 不得不說,王任幫他們尋找的新國都還可以,最少可以種植小麥。 鄭和對他們的幫助,他們也看在眼里,漸漸地對成為大明藩屬國也不那么抗拒了。 通過王任的翻譯,鄭和還承諾,如果當地遭受饑荒,那只要他們開口,大明一定會想辦法帶來糧食,盡力解決他們的問題。 當然,這種話不過是客套話罷了,鄭和并不覺得自己可以帶著上百萬石糧食渡過大明洋,將糧食運到東洲。 不過糧食雖然不行,可副食品卻可以。 東國的新國都距離大明洋只有不到一百里,只需要開辟一條驛道,就可以盡量向大明洋發展。 以大明的捕撈手段,如果東國真的發生饑荒,那東洲宣慰司完全可以調用船只來捕魚,一艘船就能解決數萬人的副食問題。 除此之外,花生所產的油也將解決大部分問題,只要東國的谷物沒有全部死絕,那大明能幫助東國的手段還真不少。 如果東國谷物死絕,那估計大明也自顧不暇了,畢竟氣候是全球性的。 在這些承諾下,阿荼也漸漸與鄭和走近,開始主動學習官話,方便日后向大明求助。 他們這么做并不奇怪,畢竟前任聯盟才滅亡了幾十年,而且原因就是饑荒。 只要大明能幫助東國渡過饑荒,那東國靠近大明就是利大于弊。 正因阿荼開明,因此雙方關系急劇上升。 與此同時,王任也和楊展抽空出使了北國,對于只有幾十萬人口的北國來說,五千明軍不是他們能招惹的存在,他們自然也接受了大明的條件,接受北國這個稱呼,同時稱臣納貢,開展貿易。 時間一點點流逝,很快就從四月轉向七月,而這期間鄭和也因為長時間沒能等到陳瑄,率先一步率領四千明軍和王任南下南國。 在他們走后半個多月,楊展常常往返于東洲城和東國都。 眼看著下東洋艦隊久久沒有出現,楊展不免擔心艦隊是否在海上遭遇了颶風。 好在他的擔心是多余的,隨著時間來到七月十七,當東洲城的鐘聲作響,還在睡夢中的楊展便立馬起身,穿著中衣就跑向了城頭。 東洲城已經被楊展帶領一千多人不斷加固,此刻的它有了幾分城池的模樣。 楊展跑出院子,在街上看到了奔跑向城頭的將士們。 他也沒有耽擱,率先跑上了丈高的城墻上,從一名將領手中搶過望遠鏡,向海平面看了過去。 “你……” 被搶的將領剛想罵,瞧見是自家國公,立馬閉上了嘴。 楊展沒有注意這些,只是在海上搜尋了片刻,便瞧見了遠方的幾艘船只。 “娘地,等了三個多月,總算等到你了!” 望著漸漸駛來的幾艘船只,楊展臉上露出了笑容,他清楚這是東洋艦隊的先鋒船只。 它們既然出現,那就代表陳瑄離這里不遠了。 他們的出現,也代表著這次下東西洋任務完成了一半。 “撞鐘,讓他們快些!” 留下這句話,楊展便高興的走下了城墻,準備回去換好衣服,安靜等著陳瑄他們到來。 他現在已經可以想到,等陳瑄上岸時老淚縱橫的畫面了…… 第443章 未雨綢繆 “比較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第一種是比較在相等時間里通過的路程,第二種是……”六月尾巴,在陳瑄還未抵達東洲的時候,大明朝江寧中學理科第一級第三班的教室內,一名教習站在講臺上,面前擺著許多教學器材,而講臺下則是二十幾名認真學習的學子。 坐在位置上,江淮認真做著筆記,他并沒有因為自己要考科舉而選擇文科,反而是選擇了自己并不熟悉的理科。 他之所以選擇理科,全因自己的興趣愛好。 “叮叮?!?/br> 忽的,教室外傳來了敲擊鐵皮的聲音,臺上的教習也連忙解釋完自己所說內容,隨后開口道: “今天是最后一天,稍許你們的班教會過來宣布期末考的事情,江淮和郭紹你們來幫我搬一下器材?!?/br> 教習話音落下,江淮與教室角落的一名十五六歲少年郎便站了起來。 他們上前幫助教習收拾器材,將各類展示的器材抬起,跟隨教習送往了器材室。 江淮走在前面,詢問著教習道:“王教習,我能先領取下學期的教材嗎?” “這個恐怕不行?!北е鞑牡耐踅塘曅Φ溃?/br> “教材都是高年級傳低年級,你們沒有高年級,所以教材得到開學才會發放?!?/br> “好,學生知道了?!苯从行┦?,他還想著趁暑假自學,卻不想中學教材有這么多限制。 “教材限制也挺正常,畢竟這些教材里的知識都是財富,我聽說當年有人想要盜賣小學教材,結果被抓到判處了死刑?!?/br> 走在后面,年紀比江淮小,身高卻幾乎和江淮差不多的郭紹開口打岔,王教習也點頭道: “是有這么一件事,所以中學教材才會控制的那么嚴格?!?/br> 三人邊聊邊說,很快走到了器材室,將各類物理器材放下后,王教習口頭感謝了一聲,江淮和郭紹也就走回了班級。 因為一個班級不過二十幾個人,所以大家基本都相熟,更別提已經玩了一個學期了。 “江淮,你家里是云南的,這次放假估計回不去,準備怎么熬過這兩個月?” 郭紹閑著無聊詢問江淮,江淮搖搖頭:“我準備先考試,等期末考結束,然后看學分再決定怎么過這兩個月?!?/br> “如果學分高,那我就在宿舍學習,如果學分不高,那我就去給人當輔教?!?/br> 輔教也就是私人家教,以江淮他們中學的履歷,給小學當家教還是比較容易的,一天工價根據畢業成績在四十到六十文不等。 江淮的小學畢業成績是甲等,因此他去的話,估計是一天六十文。 不得不說,京城就連輔教的工錢都比在西江鎮要高三四倍,江淮在西江鎮時當輔教,哪怕年級第一的身份,一天也就十文。 來到京城,他感覺自己當輔教都能養活自己,甚至可以攢下不少錢。 “當輔教?” 郭紹愣了愣,由于學校不進行期中考,因此班級上的人都只能大概估計同學實力,不過在第三班里,江淮的學習實力是毫無疑問的全班第一。 這樣的人,居然還擔心學分不夠,需要去當輔教賺錢,這讓郭紹感到唏噓。 “你要是真的當輔教,我有幾個弟弟你可以教一下?!?/br> 想到自家幾個表弟,郭紹說了兩句,江淮聞言也停下腳步,轉身看向他。 江寧中學有自己的校服,那是絹布所制作的一身湖藍色圓領袍。 江淮相貌清秀,穿上一身湖藍色圓領袍也倒是有幾分鮮衣怒馬少年郎的感覺。 “若是如此,那就多謝了,具體的工價就看我成績再給吧?!?/br> 江淮說罷,作揖表示感謝,郭紹則是擺擺手,反正他們也要找輔教,不如便宜你。 郭紹一邊說一邊示意江淮往回趕,等他們回到教室的時候,負責三班的班教習也走進了教室內。 三班班教是一個北方人,叫做趙淮,目光很銳利,學子們都有些懼怕他。 來到教室,他確定了所有人都到場后這才開口道:“期末考九場,明天上午兩場,下午一場,持續三天最后一天最后一場考體育?!?/br> “我知道你們不少人家中富裕,但學分能往高考還是往高考,它對你們畢業后的去向有幫助,這也是我這個學期來一直和你們交代的?!?/br> “明日準備好各自的筆墨,明日上午辰時(7點)開考,別遲到?!?/br> 話音落下,趙淮轉身離去,教室內的學子們這才松了一口氣。 眾人熟練的給班級打掃干凈,隨后便各自走出教室,往宿舍走去。 路上郭紹找到了江淮,向他詢問了一些不懂的題目,直到被人叫住,兩人才停住腳步。 “郭紹,你去哪???” 由于年紀小,沒有表字,因此在學校里直呼其名十分常見。 郭紹與江淮停下腳步,等郭紹轉過頭去,立馬就看到了一名和他差不多高,臉卻比他要稚嫩些的人。 瞧見他,郭紹立馬就笑道:“這個是我表弟郭壑,我先去與他說事,稍許我再去宿舍找你聊題目?!?/br> “好?!苯礇]多想,轉身便離開了。 郭紹瞧見他離開,當即一路小跑到了郭壑面前,陪笑道:“有事?” 今日是七曜日第一天的金曜日,周末后的第一天,因此郭紹笑著詢問郭壑。 “我爹說,舅祖父七月初九回京,讓我和你說一聲?!?/br> 郭壑話音落下,郭紹立馬點點頭:“好,我知道了?!?/br> 面對郭壑,郭紹倒顯得有些謙卑,而這也無可奈何。 對于四周人來說,郭壑只是郭壑,但對于郭紹來說,郭壑則是他表姑的孩子,當今天子的孫子,生活在東宮之中的皇長孫朱瞻壑。 他化郭家姓來中學學習,知道他身份的人有很多,但誰都不敢說出來。 畢竟之前朱瞻壑讀小學三天就被爆出身份的事情還歷歷在目,郭紹還記得自家父親和爺爺那些日子都愁眉苦臉的,看樣子很不好過。 “對了,我剛才那個同學是我給圻哥兒他們找的輔教,我有預感他這次會考很高分?!?/br> 郭紹想起了江淮,不免對朱瞻壑介紹起來。 朱瞻壑聞言也點了點頭,隨后道:“到時候看成績,如果成績和人品都可以,那再安排給圻哥兒他們?!?/br> 話音落下,朱瞻壑便示意道:“既然說好了,我就先回去復習了,明天還得期末考呢?!?/br> “行,我也走了?!惫B點點頭,與朱瞻壑告別離開了。 中學并不強制入學,因此各家子弟們幾乎是憑自己的興趣愛好入學,并且入學后退學者也不在少數。 能堅定讀完一個學期的,多少都是有一些天賦和能力的。 如果沒有一定的天賦,那即便再有家室也不會送到中學來,而是應該送往軍校。 當然,要是連軍校都待不下去,那就只能在家做個紈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