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節
朱棣揉了揉自己的眉心,感覺事情有些多,但他卻提不起興趣來。 “他……” 王彥不知道該說什么,只能從桌案上的奏疏中抽出一本,而這本奏疏便是左都御史陳瑛彈劾解縉的奏疏。 整個大明朝,如果要找出最恨解縉的幾個人,那陳瑛和紀綱絕對榜上有名。 面對漏洞百出的解縉,他們又怎么可能放過? 【縉借奏事入京,方偕檢討王俑道廣西、廣東,覽山川,荒謬異常,無人臣之禮!】 簡單一行字,讓朱棣瞬間氣血上頭。 他身為皇帝都在為了大明朝東奔西跑,前往漠北苦寒之地風餐露宿,爬冰臥雪。 下放解縉前往廣西,是因為他知道自家老二下一個目標是廣西,想著讓解縉去廣西辦點事,和老二緩和點關系。 可解縉這廝倒好,連一個廣西參議督糧道的事情都管不好,而且還隨意告假,借口上疏入南京,結果卻四處游山玩水。 “證據屬實嗎?” 朱棣壓著脾氣詢問王彥,王彥只能從桌案上拿出一份塘報,雙手呈給朱棣。 【陽朔縣中城北寺,人傳曹鄴舊時居。年深寺廢無人住,惟有石巖名讀書。陽朔江城據石頭,唐碑猶在枕寒流。素王廟貌城圉上,曉日蒼蒼照畫樓?!?/br> 【繡水東來古郁江,古藤城郭鎮南邦。山云橋度形虹并,江月樓空乳燕雙。晴日鶯花紅綿帳,春風煙樹碧油幢。吹簫喚起蛟龍舞,金鴨焚香倒玉缸?!?/br> 【縉過藤州,愛藤山水,寓水月巖,盤桓旬月,藤人士多就學焉……】 “混賬!” 朱棣真的是氣到想殺人:“俺是惜才,但不代表俺不敢殺他!” “他一個儒生敢忤逆俺的話,他真覺得俺不敢殺他嗎?!” 他破口大罵,王彥也連忙跪下磕頭:“陛下息怒,陛下息怒,不值得為這樣的人氣壞身子!” “傳令紀綱,讓他把解縉給俺帶來北京,俺今年不回南京過年了?!?/br> “他解縉不是喜歡游山玩水嗎?我看北京城就十分不錯,讓他在詔獄里好好玩玩吧!” 朱棣拂袖而去,王彥無奈,只能跟隨他而去。 在他進入乾清宮內休息的時候,王彥沒有著急傳旨,而是等了足足一夜,見朱棣沒有任何改變的想法,這才下旨,讓刑科給錦衣衛發駕帖,命紀綱將無人臣之禮的解縉押解北京。 不過幾日,紀綱就收到了北京傳來的旨意,其中內容讓紀綱高興: “好好好!終于等到這一天了?!?/br> “不著急,還是得先把消息放出去,另外把證據也放出去,這才能堵住那群江左人的嘴?!?/br> 紀綱府上,隨著紀綱站起,坐在下首位的陳瑛也連忙建議。 “這件事情你去辦,反正只要解縉進了詔獄,我就有辦法收拾江左那幾個人?!?/br> 紀綱表情陰鷙,陳瑛聞言,臉上也漸漸露出殘忍。 翌日,在紀綱動手前,錦衣衛就已經開始在京城傳播消息,將解縉一年多來的所作所為給宣傳了起來。 十四個月時間里,趕路花了四個多月,做事七個多月,其中三個多月都在游山玩水,剩下三個月就是告假,然后上京上奏。 四個月的時間,要知道鄭和從江南出發抵達錫蘭也不過才花費了四個月時間。 一時間,解縉的名聲開始被他自己的所作所為所敗壞,一些江左官員也不敢公然說解縉哪里哪里好,生怕被人以為自己與解縉一樣,只會說,不干事。 冬月十九,解縉被紀綱派人從福建泉州府帶走,發現他時,他還在泉州府開元寺題詩,等他反應過來,已經被人關入馬車,向北京帶去了。 得知消息,朱高煦一點也不驚訝,老頭子雖然脾氣好,但不代表他是面團捏的。 解縉三番兩次打他的臉,不給他點顏色,老頭子還怎么當皇帝? “殿下,要不要把解縉……” 春和殿里,亦失哈小心翼翼的在脖子做了個手勢,朱高煦卻道: “你覺得對付這種人,是讓他直接死了最好,還是讓他生不如死比較好?” “殿下您不想殺他?”亦失哈有些詫異,畢竟解縉三番兩次和自家殿下作對。 “我想殺他,但我更想讓他生不如死?!敝旄哽爿p笑道: “他不是看不起武官嗎?既然如此,那我就等他的罪名落地,將他流配交趾充軍?!?/br> 亦失哈聞言也臉上露出笑容:“這廝如果知道自己的后代生生世世都得當交趾軍戶,恐怕得氣得自殺?!?/br> “不管他,跳梁小丑罷了?!敝旄哽阏砹耸种凶嗍?,隨后拿出一份開口道: “安南國主陳曜前些日子死了,他死的倒是剛好,現在朝廷也可以放手收拾黎利了?!?/br> 安南國主陳曜,這是傅讓扶持的陳氏最后子孫,因為有些癡傻,所以被傅讓扶持來安穩當初的安南人心。 如今過去那么些年,大明早已通過溫水煮青蛙,先后遷徙五十余萬口,十萬六千余軍戶進入安南,徹底實控了紅河兩岸。 沒有了紅河三角洲的大平原,這些年安南內部的叛亂規模也越來越小,大部分安南人都接受了現在大明百姓的身份,只有少部分還冥頑不靈,這其中以黎利麾下的兵馬最為雄壯。 黎利躲在長山之中,與長山蠻結盟,時常sao擾明軍,兵馬近萬。 以長山的物產,肯定是養不活上萬兵馬的,因此安南之中必然有人支持他,不用多想也知道是那些本土后崛起的鄉紳。 即便是大明給了他們機會,他們也不會感謝大明,只會想辦法讓黎利重新建立一個安南人的國家。 “當初父親北征,本準備召張輔、張純和徐晟參加北征的,只可惜被黎利這廝糾纏,沒能及時北上?!?/br> “既然黎利不想讓他們走,那平定了廣西的土司后,就先解決長山蠻再對付云南的土司?!?/br> 朱高煦手指稍微用力,手中價值千金的毛筆便被輕易折斷,顯然他對于黎利sao擾交趾的事情十分不爽。 “西南的糧草調集如何,能不能按照預期的臘月初一動兵?” 由于天氣悶熱,對廣西動兵最好還是選擇在臘月、正月這兩個比較寒冷的月份進行動兵。 “糧草已經籌措完畢,不過傅讓那邊上疏,準備親自坐鎮交趾城,派徐晟坐鎮清化?!?/br> “至于廣西的事情,他準備派張輔、張純北上參與?!?/br> 亦失哈解釋過后,朱高煦也頷首道:“既然陳曜死了,那就不用再偽裝了,教令六部,設交趾三司……” 這句話說罷,朱高煦想到了被自己派往山西的王驥,不免詢問道:“王驥在山西做得如何?” “時常彈劾官員,其中有不少我們的人……”亦失哈猶豫開口,朱高煦卻冷血道: “沒有什么我們的人,賢則用之,不賢黜之?!?/br> “你去與孫鋮,讓他與下面的人說清楚,不管是新政出身的,還是渤海出身的,只要觸及朝廷的紅線,不管是誰,孤都不準備饒恕?!?/br> “身正不怕影子歪,他們如果個個行事光明磊落,那何必需要害怕王驥?” 話音落下,朱高煦也開口道:“拔擢王驥為交趾左布政使,暫代右布政使一職?!?/br> 朱高煦將交趾左右布政使的位置都交給了王驥,顯然他是準備讓王驥在交趾好好大干一場。 有王驥做配合,傅讓也能放手對黎利和長山蠻進行圍剿了。 “奴婢領教……” 亦失哈作揖應下,朱高煦見狀也靠在了椅子上。 亦失哈將手中奏疏放下,為朱高煦揉捏了幾個他常常發酸的地方,過了片刻朱高煦才睜開眼睛:“諸藩得到《宗規》后是什么態度?!?/br> “行為都收斂了許多?!?/br> 亦失哈笑著說出結果,朱高煦卻輕哼:“他們怕的不是《宗規》,只是怕我?!?/br> “下面的人,你叮囑好,各王府長史都得是我們的人?!?/br> “他們要做的,就是為朝廷監督好藩王們,另外我大哥和老三那邊,最近有沒有什么變化?” 朱高煦側目詢問,因為他記得朱瞻基好像開始接管漢王府兵馬了。 “沒有什么大的動靜,不管是漢王殿下,還是趙王殿下,除了日常外出游玩外,其它時候就是在府中看看歌舞,沒有什么不妥舉動?!?/br> “沒有就行?!?/br> 吐出一口濁氣,朱高煦起身準備前往前寢宮,稍許晚些在郭琰那里休息。 亦失哈跟了上來,朱高煦也不忘交代道:“鄭和他們算算時間,應該再過一個月就能抵達昆侖角了,不知道能不能傳回好消息?!?/br> “大西洋與小西洋危險,信鴿損失慘重,得多多培育才行?!?/br> “奴婢領命……” 在一聲聲的交代聲與回應聲中,主仆二人身影漸漸消失在了春和殿內。 至于解縉,他的倒霉日子才剛剛開始…… 第438章 舊人將去 “嗚嗚嗚——”冬月末,在大明百姓已經準備歡迎臘月的時候,距離大明數萬里外的海疆上,鄭和與楊展也率領下西洋艦隊來到了曾經荒蕪的昆侖角。 在望遠鏡中,曾經荒蕪的昆侖角,眼下已經修建起了規模不小的碼頭,岸上不遠處的丘陵上,幾座夯土石砌的城池,以及旁邊綠色的作物十分惹人注目。 當大明的號角聲在海上響起,鄭和便在望遠鏡中看到了一股腦從城內跑出,激動來到碼頭上揮手的己方留駐將士。 “一千人在這樣的地方待兩年半,也是難為他們了?!?/br> “確實,我們來晚了……” 站在甲板上,已經三十八歲的楊展眺望前方,鄭和也感慨頗深。 兩人率領部份將士更換了坐船,因為昆侖角的碼頭顯然沒有預期修建的那么大,停泊不下經過更新換代后的六千料寶船。 三千料以上的寶船、馬船紛紛停泊在海上,將士們更換三千料大福船前往了南昆侖港。 “大明萬勝??!” “大明萬勝??!” 看著距離自己越來越近的大明戰船,岸上的明軍紛紛狂歡。 兩年半的時間過去,曾經嶄新的鴛鴦戰襖已經變得破舊,打上了許多補丁。 一千留駐明軍的數量明顯減少了許多,不知道是因為疾病,還是因為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