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節
夏原吉這么說并沒有問題,在他看來無法挽回的事情就沒有必要繼續挽回了,寶鈔便是如此。 盡管經過朱高煦的提醒,洪武二十七年以后大明便沒有大肆發行過寶鈔,但市面流通的寶鈔數量依舊很多。 洪武之治的成功,實際上有寶鈔的很大一部分功勞。 盡管它的作用是收割百姓,但這么多年過去,百姓早已恢復了過來。 現在他們只需要慢慢的等待,等著寶鈔報廢,那大明就立馬減少了一個經濟問題。 不過對此,朱高煦卻在上車后搖頭,對上車的夏原吉和亦失哈說道: “朝廷日后很有可能還要走紙幣的道路,如果現在就用寶鈔破壞了朝廷的信譽,那日后想要發行紙幣就困難多了?!?/br> 朱高煦擦不了老朱留下的這個屁股,但起碼他不能像歷史上的朱允炆、朱棣和朱瞻基、朱祁鎮一樣,把這個屁股越做越大。 “當下先表出態度,然后慢慢等待時間推移,等著寶鈔消失,那才能將影響降低到最低?!?/br> 朱高煦說著他的想法,夏原吉這才明白朱高煦同意用舊寶鈔換新錢的原因。 大明雖然發行了上億貫的寶鈔,但其中大部分寶鈔都因為窖藏還埋藏的緣故破損的難以辨認。 正因如此,戶部每年以舊換新的寶鈔數量才會那么少。 在朱高煦看來,老朱發行的那么多寶鈔,現在還在流通的,估計連一半都沒有了。 只要他不發寶鈔,那再過二三十年,老朱留下的寶鈔還能有三成就不錯了。 因此對于寶鈔的問題,他雖然比較上心,但卻很少擔心。 “新錢的發放,主要還是得靠發給工人和軍人,這才能讓貨幣流通起來?!?/br> “另外……” “走開走開??!” 朱高煦話還沒說完,便聽到了急促的馬蹄聲和叫嚷百姓離開的聲音。 他和夏原吉亦失哈愣了下,隨后便好奇朝窗外看去。 只見外城的官道上,百余名緹騎分成十幾批,從城外匯合向內城而去,顯然是獲得了什么消息。 由于錦衣衛主要作用是監察百官,因此這樣的舉動立馬讓朱高煦瞇了瞇眼睛。 “亦失哈,去問問胡綸,看看紀綱玩出什么新花樣了?!?/br> “是!” 亦失哈應下,隨后便派人去西廠衙門詢問胡綸。 這期間,朱高煦與夏原吉返回了內城,并將他送往了府邸。 “謝殿下……” 下車之后,夏原吉站在面積不大的吏部尚書夏府門前朝朱高煦作揖,朱高煦則是看了看他的府邸。 夏原吉的府邸不算太大,按照當下工部制式的長深三比一來說,大約五丈寬的夏府,內里應該只有十五丈深,占地也就一畝余,的確配不上他戶部尚書的身份。 “你這府邸太小了,過幾日東宮出錢,幫你修葺一座更大的?!?/br> 不容反駁,朱高煦留下這句話后便讓人驅車離開,讓夏原吉想阻攔都沒能阻攔成功。 “這位殿下……” 夏原吉站在府前苦笑幾聲,隨后搖頭返回了府內。 在他回府的同時,朱高煦也在車內對亦失哈吩咐道:“從東宮撥一千貫,為夏原吉修個府邸……” 說到一半,朱高煦頓了頓:“應該足夠了吧?” “夠了,一千貫足夠修一座五畝的府邸了?!币嗍Чχc頭,朱高煦聞言也露出笑容。 由于夏原吉的府邸就在皇城邊上,所以沒過多久,朱高煦他們便進入皇城范圍,來到了宮城的東華門。 在換乘了金輅后,他們便進入了宮城,向著東宮前進。 抵達春和殿后,朱高煦便見到了侯在春和殿前的胡綸,而胡綸也見到了金輅,連忙上前迎接。 “臣沐陽伯胡綸,參見殿下!” “平身說事吧,你那邊也忙,別耽擱了?!?/br> 朱高煦下車將他扶起,并不準備進殿說事,而是準備說完事各自忙碌去。 胡綸聞言頷首,隨后才露出笑容道:“蘇松二府推行新政時未曾查到有什么問題,不過那紀綱為了抓住解縉把柄,秘密帶人查了一番李至剛?!?/br> “這廝人品極差,紀綱稍微一查,便查出了李至剛早年徇私舞弊,推舉親戚擔任松江府華亭縣胥吏的事情?!?/br> “抓解縉把柄,他查李至剛干嘛?”朱高煦沒弄清楚,胡綸便解釋道: “那李至剛雖然和解縉不對付,但早年二人確實是好友,他們雙方手中,應該各自握有各自的把柄?!?/br> “這次紀綱查了李至剛,李至剛便交出了解縉的把柄,紀綱也承諾會幫他銷毀這些罪證?!?/br> “哼!”聽到紀綱幫李至剛銷毀罪證,朱高煦不用多想都知道紀綱肯定收了李至剛好處。 “把他們的交易查清楚,等日后收拾紀綱時,一并把李至剛給收拾了?!?/br> “是!” 見朱高煦這么說,胡綸連忙應下,同時小心詢問道:“殿下,解縉那邊要不要推波助瀾?” “不必?!敝旄哽惴駴Q,并補充道:“雖然不知道紀綱抓到什么把柄,但解縉這種人一次性是弄不死的?!?/br> “讓紀綱先收拾他,他這種桀驁的人被收拾過后也不會安分守己,到時候等我爹不耐煩了,他的死期就到了?!?/br> 話音落下,朱高煦瞥了一眼胡綸:“記住,我們的路還有幾十年,別太早把名聲走壞了?!?/br> “是!”胡綸心頭一暖,他自從當上西廠都指揮使開始,便時刻關注紀綱和朱棣的關系。 朱棣把紀綱當棋子這件事情,他早就已經清楚了,甚至早早就猜到了紀綱的下場。 由于位置相近,許多時候他也會瞎想,擔心自己也會被自家殿下如此處置。 只是隨著時間推移,他這才發現自家殿下還是那個殿下,只要自己好好做事情,別太出格,自己的前路絕不是紀綱能比的。 想到這里,胡綸對著朱高煦漸行漸遠的背影,作揖躬得更深了…… 第414章 張弛有序 “嗚嗚——”八月二十,在江水的“嘩嘩”聲中,南京定淮門碼頭外的江面,一支擁有船近百艘的艦隊緩緩駛出港口,向著東方駛去。 甲板上,陳瑄、楊文、徐增壽三人各自乘坐一艘寶船,跑動的海軍與楊帆、號角的畫面,讓整個場面聲勢浩大。 剛剛整編兩個月的東海衛、東洋衛擔當起了這次護送足利義嗣歸國即位的主力。 兩衛一萬一千二百人,以及三千八百cao船輔兵,合計一萬五千人。 他們的對手,是正在日本平定內亂的足利義持。 盡管足利義持手中有七萬人,但對于楊文、陳瑄他們來說,以少打多早就是明軍的傳統了。 除了靖難之役,明軍鮮有以多打少的時候,尤其是在靖難之役結束后,裝備了火繩槍和加農炮的明軍變得更為精練,出海軍一萬五,已經足夠橫掃日本了。 伴隨平倭艦隊遠去,碼頭上看熱鬧的人開始漸漸散去。 相比較此地的熱鬧,當下的西角門內顯得更為熱鬧。 往日的西角門常朝,少說也有二百名正五品以上官員參與,而今日卻只有不足百五十人,少了四分之一。 “唱聲——”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伴隨鴻臚寺卿開口作揖,殿內群臣下意識唱禮下跪,五拜三叩。 不等他們起身,司禮監掌印太監王彥開始宣讀圣旨,其中內容讓眾人猝不及防。 “戶科給事中李時敏,都察院直隸監察御史方頡,松江府同知王……等一百二十五人徇私舞弊,私收賄賂,著三司會審,依律重懲?!?/br> “翰林檢討劉均、修撰曾棨等六十七人修書輕浮,過錯甚眾,降其職,三年不得擢升?!?/br> “翰林學士解縉、楊士奇監督不利,降解縉為廣西布政司右參議,楊士奇陜西布政使司左參議!” 王彥的話,宛若當頭一棒,瞬間讓解縉、楊士奇及群臣眼前一黑。 “臣,領旨……” 楊士奇反應最快,畢恭畢敬的躬身領旨。 倒是解縉反應過來后臉色有些不好看,但還是躬身應下了。 胡廣、胡儼、金幼孜等幾名江左大學士心里一緊,但好在王彥并沒有宣讀關于他們的圣旨。 “退下吧!” 朱棣陰沉著臉下令,楊士奇與解縉紛紛躬身,用袖子擋住臉上表情的同時,一步步向后退去。 正當他們疑惑皇帝為什么會對付自己的時候,退出西角門的二人便見到了似笑非笑的紀綱。 腦中的迷糊在這一刻煙消云散,只要他們不是傻子,便不難看出這一切都是紀綱cao作的結果。 “二位大學士,山高路遠,請慢走……” 紀綱輕笑側過身子,示意他們趕緊離開宮城。 “哼!”解縉不屑輕哼,揮袖而去。 楊士奇只是瞥了一眼紀綱,什么也沒做的就離開了西角門前。 不等他們走遠,紀綱就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不屑道:“都什么境地了,還敢對老子擺臉色?!?/br> 他的話被楊士奇和解縉聽到,二人黑著臉,加快腳步離開了西角門。 瞧著他們走遠,紀綱輕哼一聲,轉身繼續站在了西角門的門口,似乎還有更好的戲碼等著他聆聽。 “臣都察院左都御史陳瑛,彈劾刑部尚書劉觀私下接受賄賂,麾下王章、向輝、劉據、耿通等官員貪污放縱,無所顧忌?!?/br> “荒唐!” 西角門內,隨著陳瑛再次發起彈劾,這次遭遇彈劾的,是北直隸出身卻依附江東學派的刑部尚書劉觀。 面對陳瑛的彈劾,劉觀像被踩到尾巴一樣駁斥,然而他的駁斥顯得蒼白無力。